罪与罚,向人心延伸的美学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ONGQ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时起,无论大小,对各式各样的罪行、罪人,人们都有前去一探究竟的癖好。但对罪的细节却不甚详细,对罚的拿捏时常模糊。如何惩罚,对慰藉受害者和训诫施罪者,都是向人心延伸的美学。
  《炮兽》中疏忽大意却冒死挽救全船人性命的炮兵,没能逃过舰长的一声枪响,向我们昭示了法理的决绝和冷峻。“江歌案”中的犯罪分子逃过死亡的惩罚,也让我们看到没有儿戏、一板一眼的专业判决。客观、专业,决不因受害者哭得多凶就扭曲罪与罚的准绳。
  近来发生的一起法律事件值得人们深思。某小学教导主任罗某为让丈夫上高铁便堵车门来威胁乘务员。最终罗某被公安机关处罚2000元后还被所在小学停职,网上更是对其口诛笔伐。但也有人指出,对罗某的惩罚过重,所在教育系统更是没有资格对其停职。
  面對罪与罚的命题时,国人时常陷入误区,好像罗某一次过激的举动,就要从其思想根源上揪出其原型,永久打入冷宫。但人们却忽视了何为一罪不可二罚,何为法律准绳。就像罗某被所在小学停职这样无文无据的“潜规则”,被一些群众看来好像理所应当。
  殊不知罗某的不当行为被惩罚后,其今后的人生便不必旧事重谈。但人们时常对有污点的人制造一种压力,好像罗某不配再如何如何。实质上这便是未全面了解法律的性质,法律时时也为他人留生机,而非一味地贬损、打压。任何惩罚的实施要有理有据而非义理与情绪的无度宣泄,这才不至人人自危,才让罪与罚成为向人心延伸的美学命题。
  依循法律或许没有温度,或许惩罚不力,在不完美的同时,却可以提供人心安全的心理状态,便是向人心延伸的美学。
  点评
  这是一篇时评文章,小作者能够将罪与罚的理性上升到审美高度,立意新颖,充满思辨精神。行文语言冷峻精辟,是另一种格式的文采飞扬。文章由经典文学作品引出,解剖高铁扒门热点事件,经世致用,直击人心。
其他文献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第17至19题共用一段材料,一反传统的高考考点互不关涉的命题方式,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试题呈现方式,在考点与问题之间介入一个更真实、开放的情境,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通过一则短小材料营造某一情境,考查学生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思维的过程,为能力考查和素质展现提供了充分的情境和背景,为考生自由思考创造了条件。这种题目既重视基础,又重视综合;既重视应用,
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常的人都应该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越强的人,对知识理解越透彻,掌握越牢固,运用越灵活。  学习逻辑学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表达思想。思维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思维合乎逻辑,表达才能清楚正确且鲜明生动。  逻辑学的意义和作用,请欣赏诸位名家有关逻辑方面的论述:  一切哲学问题经过分析都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逻辑问题。  ——著名哲学家、逻辑
路,指交通,是往来通行的地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是圣贤先哲在舍生忘死追寻理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体现出排除艰险、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一带一路”是国家擘画的战略蓝图与发展大局,而“道路自信”,则是我们必须书写的华章……  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1000字。   [命题分析]   本期的话题是“路”。同学们也许已经写过相关话题的作文了。但是
编辑导语:  大卫·富林的许多作品首发于在线惊悚小说平台上。 他是短篇小说《潜行者》(The Thing That Stalks the Fields)的作者,该小说于2010年初进入了互联网恐怖经典的行列。其他受到欢迎的独立短篇小说有:《没有眼睛,没有舌头,没有指尖》(No Eyes, No Tongue, No Fingertips),《一个母亲的爱》(Story of a Mother’s
[适用话题]  传统与现代 传统文化  读书与积累 得与失  [“熟”材展示]  2017年2月,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诗词学霸武亦姝也火了。在总决赛中,她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武亦姝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她攻擂成功后,其对手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说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
2017年的语文高考,全国共有九卷10道作文题(北京卷2道),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结合2017年九套语文卷的10道作文题,我们来分析一下2017年10道题所呈现的命题特点,以对2018年的高考写作提供借鉴。  [关注“家国情怀和社会民生”]  “家国情怀”是中
编者按:2019年起,部分地区的新高一学生将使用新教材。新教材“课内外读物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选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关文件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主持人欧弟离开《天天向上》跨界转入相声界,作家郭敬明放下文章不写转身导演《小时代3》,甚至连中新药业也按捺不住,跨界抢滩饮料业,形形色色的跨界风愈演愈烈,让人们摸不清方向,仿佛一跨界就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开辟一片新的领域,挣得个盆满钵满。  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跨界风潮愈演愈烈。其实“跨界”代表着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起“民告官”的案子在网上引发众多关注。原告杨晓将自己的车停在有停车线的地方,被交警贴条罚款400元。为此,杨晓将北京市交管局朝阳某交通大队诉至法庭。此事耗时近两年,历经一审、被上诉、二审,最终法院判令交通大队撤销罚单。  有人认为:为了400元罚单,费这么大劲,不太值得,还不如把时间与精力花在陪伴家人和工作事业上。杨晓回应说:“如果只是我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命题解读  2020年上海卷的作文命题材料简洁,看似一目了然,但意蕴并不简单,材料开合度大,切不可因其用语简洁而简单思考。  本题属于思辨类命题,材料提供了一个是非选择的思辨问题,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