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动结构式中副词表结果义的认知分析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动结构式,根据表结果义的词是形容词还是副词,可分为形容词性动结构式和副词性动结构式。这两种构式的差异在于它们分别基于不同的认知过程。形容词性动结构式与Langacker(1991)提出的弹子球模型有关,本文不做详述。而副词性动结构式一方面与概念化者的属性归因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与Lan-gacker(1991)提出的认知参照点模型有关。此外,副词性动结构式还与提升构式具有某些相似性,两者都依赖认知参照点能力得以解释。
其他文献
1874年曾根俊虎西湖之行有两种记录:《别录江苏浙江两省纪行》和《清国漫游志》,前者成于1874年,后者完成编纂于1883年.这两个时间前后,是日本和中日关系发展史上的“转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