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智能驾驶成为大势所趋,车灯企业能否发出新的光芒?
说到海拉时你想起了什么?如果只是车灯,那你就错了。
对汽车改装感兴趣的人都会知道海拉在汽车照明领域的鼎鼎大名。作为一家数一数二的车灯供应商,海拉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传统车灯技术的同时,也为自动驾驶领域带来了创新和惊喜。
智能求变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在车灯领域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供应商——海拉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汽车照明和電子产品领域的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结合在一起,以助力自动驾驶。
“矩阵式HD84头灯模组”是海拉此次展示的重磅产品,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灯组内部一共含有 84 颗 LED。这些 LED 背后由单独的芯片控制,可以实现 0%~100%的光强,与传统的照明系统相比,照明度提升高达2.5倍。
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天气状况及道路路况,这套智能灯组能够采取不同的配光分布方案。比方说,一旦有其他车辆进入到车灯的光线分布区域内,海拉的这套灯组可以选择动态隐蔽对方车辆所在区域,防止发生炫目现象。另外,当用户驾车遇到不良天气或者是湿滑路段时,灯组也会自动降低 LED 的亮度,避免用户或者对面驾驶员视线模糊。根据环境和行人调整照明方案是灯光实现智能化和人车交互的案例之一,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中,照明系统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目前,海拉的这套灯组已经搭载在了新一代奔驰 E 级上,并获得了2016年红点设计大奖。
除了智能车灯之外,海拉展台上还有一项装置十分特别,现场工作人员称之为“雷达罩”,这项产品也专为自动驾驶车辆而设计。当自动驾驶车辆需要探测前方目标时,进气格栅的正中间位置是提供探测范围的最佳位置,但这个最佳的雷达传感器安装位置通常也是整车厂车标不可替代的安装位置,而绝大多数的镀铬材质车标则会影响到雷达的微波反射。海拉研发的雷达罩主要就是负责解决这项问题,雷达罩在外观和质感上与原车标类似,但却可以让毫米波雷达的微波信号顺利穿透。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目前的3D可视化效果,海拉雷达罩还可以支持客户实现相应的设计要求,与车标与车辆前部造型的融合。
“虚拟钥匙”也是海拉的创新产品之一。通过这套系统,用户可以将车辆与手机相连,一旦车主进入车内,车辆内部天线探测到有效的ID发射器,就会进行驾驶授权准备,驾驶员则可以通过启动/停止按钮来控制发动机。
从重点展出的这三款产品可以看出,海拉在自动驾驶领域雄心勃勃。
在谈到自动驾驶市场时,海拉集团CEO Rolf Breidenbach透露了他们的目标:海拉去年就已发布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路线图,除已经展示出来的灯组、雷达罩、虚拟钥匙以外,海拉也已经开发出雷达和摄像头,激光雷达(LiDAR)等产品正在研发之中。未来,海拉将把一些电子解决方案与车灯解决方案进行整合,制造不同场景的系统集成方案,为主机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深耕中国市场
在展示了以上新的产品策略的同时,海拉宣布,同北汽集团子公司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海拉-海纳川车灯有限公司在天津武清建立了新工厂,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新工厂按计划将于2017年10月开始生产。合资公司主要为北汽集团的客户提供服务,包括北京奔驰、北京汽车,以及其它中国汽车制造商。
Rolf Breidenbach表示:“海纳川公司是一家值得高度信任的合作伙伴,我们一同为中国客户提供创新型照明产品,续写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成功故事。”海纳川公司总经理陈宝表示:“这是我们同海拉合作关系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可以让我们向北汽集团引入最新的照明技术。对整车厂而言,车灯在促进驾驶安全,降低能耗及提升造型设计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产品领域。”
在最初阶段,新工厂占地约1.2万平方米,每年可生产120万个头灯,提供约250个就业岗位。中期,工厂的模块化设计可以让生产空间扩大三倍,用于生产各种照明产品。除了为中国市场生产外,海拉-海纳川车灯有限公司还拥有一个由150多名工程师组成的开发团队,在头灯、尾灯、小灯和内饰照明等领域开发并推出特有的照明产品。
众所周知,海拉是一家全球性家族企业,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在35个国家和地区的125多个城市拥有3.4万名员工。2015财年~2016财年,海拉创造了约64亿欧元销售额,名列全球汽车供应商前40强,跻身于德国工业百强企业之列。其中在中国市场,海拉2015年~2016财年的总销售额高达63.7亿人民币,几乎占到海拉全球市场总额的10%,中国也因此成为了海拉最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
Rolf Breidenbach介绍,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海拉一直致力于本土化的生产方式。目前,海拉在华设立了14处生产、研发与管理机构,其中包括3个合资公司;拥有4800多名员工,其中包括1000多名专业研发人员。海拉中国主要为汽车行业研发和生产照明及汽车电子产品及系统,同时也为汽车售后市场提供维修、备件及服务。
说到海拉时你想起了什么?如果只是车灯,那你就错了。
对汽车改装感兴趣的人都会知道海拉在汽车照明领域的鼎鼎大名。作为一家数一数二的车灯供应商,海拉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传统车灯技术的同时,也为自动驾驶领域带来了创新和惊喜。
智能求变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在车灯领域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供应商——海拉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汽车照明和電子产品领域的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结合在一起,以助力自动驾驶。
“矩阵式HD84头灯模组”是海拉此次展示的重磅产品,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灯组内部一共含有 84 颗 LED。这些 LED 背后由单独的芯片控制,可以实现 0%~100%的光强,与传统的照明系统相比,照明度提升高达2.5倍。
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天气状况及道路路况,这套智能灯组能够采取不同的配光分布方案。比方说,一旦有其他车辆进入到车灯的光线分布区域内,海拉的这套灯组可以选择动态隐蔽对方车辆所在区域,防止发生炫目现象。另外,当用户驾车遇到不良天气或者是湿滑路段时,灯组也会自动降低 LED 的亮度,避免用户或者对面驾驶员视线模糊。根据环境和行人调整照明方案是灯光实现智能化和人车交互的案例之一,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中,照明系统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目前,海拉的这套灯组已经搭载在了新一代奔驰 E 级上,并获得了2016年红点设计大奖。
除了智能车灯之外,海拉展台上还有一项装置十分特别,现场工作人员称之为“雷达罩”,这项产品也专为自动驾驶车辆而设计。当自动驾驶车辆需要探测前方目标时,进气格栅的正中间位置是提供探测范围的最佳位置,但这个最佳的雷达传感器安装位置通常也是整车厂车标不可替代的安装位置,而绝大多数的镀铬材质车标则会影响到雷达的微波反射。海拉研发的雷达罩主要就是负责解决这项问题,雷达罩在外观和质感上与原车标类似,但却可以让毫米波雷达的微波信号顺利穿透。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目前的3D可视化效果,海拉雷达罩还可以支持客户实现相应的设计要求,与车标与车辆前部造型的融合。
“虚拟钥匙”也是海拉的创新产品之一。通过这套系统,用户可以将车辆与手机相连,一旦车主进入车内,车辆内部天线探测到有效的ID发射器,就会进行驾驶授权准备,驾驶员则可以通过启动/停止按钮来控制发动机。
从重点展出的这三款产品可以看出,海拉在自动驾驶领域雄心勃勃。
在谈到自动驾驶市场时,海拉集团CEO Rolf Breidenbach透露了他们的目标:海拉去年就已发布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路线图,除已经展示出来的灯组、雷达罩、虚拟钥匙以外,海拉也已经开发出雷达和摄像头,激光雷达(LiDAR)等产品正在研发之中。未来,海拉将把一些电子解决方案与车灯解决方案进行整合,制造不同场景的系统集成方案,为主机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深耕中国市场
在展示了以上新的产品策略的同时,海拉宣布,同北汽集团子公司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海拉-海纳川车灯有限公司在天津武清建立了新工厂,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新工厂按计划将于2017年10月开始生产。合资公司主要为北汽集团的客户提供服务,包括北京奔驰、北京汽车,以及其它中国汽车制造商。
Rolf Breidenbach表示:“海纳川公司是一家值得高度信任的合作伙伴,我们一同为中国客户提供创新型照明产品,续写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成功故事。”海纳川公司总经理陈宝表示:“这是我们同海拉合作关系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可以让我们向北汽集团引入最新的照明技术。对整车厂而言,车灯在促进驾驶安全,降低能耗及提升造型设计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产品领域。”
在最初阶段,新工厂占地约1.2万平方米,每年可生产120万个头灯,提供约250个就业岗位。中期,工厂的模块化设计可以让生产空间扩大三倍,用于生产各种照明产品。除了为中国市场生产外,海拉-海纳川车灯有限公司还拥有一个由150多名工程师组成的开发团队,在头灯、尾灯、小灯和内饰照明等领域开发并推出特有的照明产品。
众所周知,海拉是一家全球性家族企业,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在35个国家和地区的125多个城市拥有3.4万名员工。2015财年~2016财年,海拉创造了约64亿欧元销售额,名列全球汽车供应商前40强,跻身于德国工业百强企业之列。其中在中国市场,海拉2015年~2016财年的总销售额高达63.7亿人民币,几乎占到海拉全球市场总额的10%,中国也因此成为了海拉最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
Rolf Breidenbach介绍,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海拉一直致力于本土化的生产方式。目前,海拉在华设立了14处生产、研发与管理机构,其中包括3个合资公司;拥有4800多名员工,其中包括1000多名专业研发人员。海拉中国主要为汽车行业研发和生产照明及汽车电子产品及系统,同时也为汽车售后市场提供维修、备件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