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而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主张从以下几方面来营造生机勃勃的课堂。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是导入新课的首要环节。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为这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生活化;②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切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应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③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力求新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关注度;④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程度,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例如在教学“反证法”时,笔者先用“道旁苦李”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古人王戎自幼聪慧,有一次,他与小伙伴在路边玩耍时,看见道路两旁的李树上结满了李子。路人都纷纷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去摘。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呢?”他回答道:“这棵李子树在道路的两旁,树上结满了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来来往往的人摘光了,还会像现在这样挂满树吗?所以,这棵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小伙伴们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李子,果然像王戎说的那样。讲完故事后,笔者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王戎,你怎么判断李子是苦的?”经过思考后,学生踊跃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笔者在评价了学生的观点后,得出“假设李子不苦→李子被人摘完→与事实矛盾→李子苦”的结论,顺利地引出了反证法的教学。
二、借助教师的语言魅力,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在运用语言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初中生非常注重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能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经常批评或否定学生,就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积极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2.灵活地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
数学知识很抽象,逻辑性又强,如果教师使用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更会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讲究科学、严谨和精准外,加点“调料”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不仅有利于师生交流知识,而且有利于师生交流情感。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位于第四,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表明人们只有在获得他人的尊重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课堂上,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及肯定,以此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实现对更高一级知识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联系实际解释代数式的意义”时,笔者先举例:“3x可以解释为“香蕉每千克3元,买x千克共付3x元。”然后提问学生:“对于3x,你们有其他的解释吗?”学生纷纷回答:“本子每本3元,买x本共付3x元。”“小华每秒走3米,走x秒后一共走了3x米。”……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而实现成功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黄金开发区潭口坞埠中学)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是导入新课的首要环节。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为这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生活化;②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切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应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③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力求新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关注度;④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程度,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例如在教学“反证法”时,笔者先用“道旁苦李”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古人王戎自幼聪慧,有一次,他与小伙伴在路边玩耍时,看见道路两旁的李树上结满了李子。路人都纷纷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去摘。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呢?”他回答道:“这棵李子树在道路的两旁,树上结满了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来来往往的人摘光了,还会像现在这样挂满树吗?所以,这棵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小伙伴们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李子,果然像王戎说的那样。讲完故事后,笔者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王戎,你怎么判断李子是苦的?”经过思考后,学生踊跃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笔者在评价了学生的观点后,得出“假设李子不苦→李子被人摘完→与事实矛盾→李子苦”的结论,顺利地引出了反证法的教学。
二、借助教师的语言魅力,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在运用语言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初中生非常注重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能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经常批评或否定学生,就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积极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2.灵活地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
数学知识很抽象,逻辑性又强,如果教师使用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更会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讲究科学、严谨和精准外,加点“调料”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不仅有利于师生交流知识,而且有利于师生交流情感。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位于第四,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表明人们只有在获得他人的尊重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课堂上,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及肯定,以此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实现对更高一级知识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联系实际解释代数式的意义”时,笔者先举例:“3x可以解释为“香蕉每千克3元,买x千克共付3x元。”然后提问学生:“对于3x,你们有其他的解释吗?”学生纷纷回答:“本子每本3元,买x本共付3x元。”“小华每秒走3米,走x秒后一共走了3x米。”……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而实现成功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黄金开发区潭口坞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