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退变椎间盘内微血管形成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术中切除的责任节段椎间盘纤维环、髓核、软骨终板组织,行冰冻切片,HE染色。依据内皮细胞形态特征即具有典型的条形管腔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蓝染进行微血管判断。根据椎间盘内有无微血管分为有微血管组和无微血管组,并对有微血管组的椎间盘内微血管形成进行计数。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腰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腰椎评分、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椎间盘钙化率、椎间盘疝出程度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28例患者的椎间盘标本中有明显的微血管形成,微血管形成率53.8%(28/52),微血管计数平均值为12.5±3.1。其中微血管主要位于纤维环12例、软骨终板7例、纤维环和髓核组织9例。有微血管组与无微血管组椎间盘钙化率(75.0%、37.5%)、腰痛VAS评分[(6.79±2.06)分、(5.25±2.23)分]、JOA腰椎评分[(16.32±3.89)分、(19.08±4.24)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痛VAS评分(OR=7.248,P=0.011)、椎间盘钙化(OR=8.881,P=0.006)与退变椎间盘内微血管形成有相关性,JOA腰椎评分与椎间盘内微血管形成无相关性(OR=3.739,P=0.070)。
结论椎间盘退变伴随着微血管形成,腰痛VAS评分、椎间盘钙化与退变椎间盘内微血管形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