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企业员工现场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些习惯性违章做了具体分析,现在许多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初因往往十分简单,如湿手触摸开关、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非电工随意接电线、车工作业不戴护目镜、电焊工不戴防护面罩、车辆行人闯红灯、驾驶员不按规定行驶等等,这些均属于习惯性违章行为。
关键词:违章的特点 违章行为的危害 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措施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顽固守旧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沿袭下的违章行为,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单个个体身上的偶尔出现,而是在一个或多个个体身上经常出现的难以根除的隐患。这些违章行为涉及面广,有操作者、管理者和指挥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之大,因此企业将发习惯性违章提上日程,作为当务之急来抓好、抓实、抓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将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放入一盆滚烫的开水中,青蛙就会立刻蹦出来,慌忙逃命;同样将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放入一盆凉水中,缓慢加热,最后青蛙会安乐而死,试想一下,同样是青蛙,同样是一盆水,只是温度不同,但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构,这就好比习惯性违章和重大违章,据调查统计,近年来,重大违章在逐年降低,但是习惯性违章却在逐步上升,这是为什么呢?
一、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根据对一些行业的事故统计资料分析发现,习惯性违章有如下特点。
1.顽固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心理定式,因而具有顽固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只要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定式不改变,习惯性动作方式不纠正,这种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会重复发生,直到行为者受到事故的惩罚。例如电工检测电气设备时不戴绝缘手套,而是用手背去碰触;登高作业者戴安全帽不系扣;低头族过马路不看红绿等;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等等。
2.潜在性 从一些事故案例中发现,某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识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行为者尽管在作业前采取了周密的安全措施,但由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发生了作用,这些习惯性违章的背后,大都存在责任人对自己行为的不安全因素不以为然、麻痹大意等思想,直到出了事故才追悔莫及。
杜绝这种习惯性违章,应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作业中不偷懒,图省事、缩减步骤,或随心所欲。
3.蔓延性 一些员工的不良行为方式,不仅对其本人的安全有影响,同时对周边的员工也有影响。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立即禁止,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其他员工很容易效仿执行。尤其是一些新上岗的员工,不知道习惯性违章带来的后果,看到班上的老工人这样干,自己也就盲目跟着学,极易把一些个人习惯性违章行为变成群体习惯性违章行为。这种习惯性违章行为常常与某些职工的独门绝技相关联,因此,对待传统经验应一分为二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侥幸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小,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即认为在一次活动中,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这种错觉,增加了人们的侥幸心理。如开快车,十次百次可能都不会出交通事故,这加重了司机的侥幸心理。结果才有“十次事故九次快”的经验之谈。交通部门统计表明,在交通事故中60%的人身伤亡是由超速或疲劳驾驶造成的。针对“侥幸性违章”我们始终要让他(她)明白一个道理:“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能耐大的死在自己的能耐里”这个难听却是至理名言道理。
5.排他性 根据调查,某些职工对作业流程和安全规定或规程比较熟悉,业务能力较好,但对新的规定或规程学不进去也不愿意学更不愿意遵守,在思想上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最好”,凭经验想当然办事情。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种种表现,究其原因是违章者遵章守法的思想淡化或缺失,安全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形成的。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危害
统计显示,习惯性违章行为比偶然性违章行为造成事故的机会更多,概率更大,因而危害更大。偶然性违章行为只发生在单个个体身上,或个别时段和个别程序上,其原因大多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只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实施有效的监护,基本上可以控制此类行为的出现。
习惯性违章则不然。行为者往往熟知安全规定和规程,清楚其做法可能产生的危害,属于有章不循,明知故犯,常常仗着“艺高人胆大”,按自已认可的行为方式作业,削弱了安全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往往既是事故的伤害者又是事故的肇事者。
这种违章行为的一再出现,会像瘟疫一样,潜移默化地传播开来。人们对这种违章行为见的多了,习以为常,很难把它当一回事,渐渐地失去了警惕性,久而久之,影響面大,纠正起来十分困难,如同埋下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因素。根据事故的原因分析70%到80%的人身伤亡事故由习惯性违章造成的。
三、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硬件部分,是保证员工生命健康的前提,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严明的、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这样可以使责、权、利做到统一管理,使违章者胆寒,尊章者荣耀。
2.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和职业操守培训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应该包括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技术培训、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警示教育等,通过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提高风险辨识和故障排除能力。例如对新员工,开展三级安全教育,选择合适的师傅,加强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推广多师带徒,以克服传统的师徒恶习传承的弊端,杜绝“三违”;定期开展业务比赛,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纠正,在员工技能培训阶段,要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比例,克服以往理论讲述过多,而实际操作较少的误区。全面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安全素养,逐步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大力推广标准化作业,是将准备作业、作业实施和作业善后处置中的每个具体步骤、操作方式方法、重点操作部位、重点检查点等纳入规范化的轨道,杜绝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让员工时刻树立:“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安全理念,是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可靠保障,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时保护员工和企业不受伤害的有力法宝。使员工理解和熟悉正确的操作方式和作业程序,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有关的安全规定,做到安全培训全员化。
3.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反习惯性违章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生产良好氛围,要充分应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企业的“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断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使每位员工都能正确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听从指挥,服从管理,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规范。从班组做起,领导参与,有的班组成员认为:“戴不戴安全帽、系不系安全带、只是小事一桩,不必大惊小怪”。因而对于领导的管理持逆反情绪,事实上,这些“小事”,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产健康安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一再出现,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和背景,期待“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反习惯性违章应持之以恒,要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规定规范人,企业的安全基础才会不断夯实,安全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违章的特点 违章行为的危害 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措施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顽固守旧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沿袭下的违章行为,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单个个体身上的偶尔出现,而是在一个或多个个体身上经常出现的难以根除的隐患。这些违章行为涉及面广,有操作者、管理者和指挥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之大,因此企业将发习惯性违章提上日程,作为当务之急来抓好、抓实、抓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将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放入一盆滚烫的开水中,青蛙就会立刻蹦出来,慌忙逃命;同样将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放入一盆凉水中,缓慢加热,最后青蛙会安乐而死,试想一下,同样是青蛙,同样是一盆水,只是温度不同,但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构,这就好比习惯性违章和重大违章,据调查统计,近年来,重大违章在逐年降低,但是习惯性违章却在逐步上升,这是为什么呢?
一、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根据对一些行业的事故统计资料分析发现,习惯性违章有如下特点。
1.顽固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心理定式,因而具有顽固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只要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定式不改变,习惯性动作方式不纠正,这种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会重复发生,直到行为者受到事故的惩罚。例如电工检测电气设备时不戴绝缘手套,而是用手背去碰触;登高作业者戴安全帽不系扣;低头族过马路不看红绿等;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等等。
2.潜在性 从一些事故案例中发现,某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识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行为者尽管在作业前采取了周密的安全措施,但由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发生了作用,这些习惯性违章的背后,大都存在责任人对自己行为的不安全因素不以为然、麻痹大意等思想,直到出了事故才追悔莫及。
杜绝这种习惯性违章,应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作业中不偷懒,图省事、缩减步骤,或随心所欲。
3.蔓延性 一些员工的不良行为方式,不仅对其本人的安全有影响,同时对周边的员工也有影响。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立即禁止,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其他员工很容易效仿执行。尤其是一些新上岗的员工,不知道习惯性违章带来的后果,看到班上的老工人这样干,自己也就盲目跟着学,极易把一些个人习惯性违章行为变成群体习惯性违章行为。这种习惯性违章行为常常与某些职工的独门绝技相关联,因此,对待传统经验应一分为二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侥幸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小,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即认为在一次活动中,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这种错觉,增加了人们的侥幸心理。如开快车,十次百次可能都不会出交通事故,这加重了司机的侥幸心理。结果才有“十次事故九次快”的经验之谈。交通部门统计表明,在交通事故中60%的人身伤亡是由超速或疲劳驾驶造成的。针对“侥幸性违章”我们始终要让他(她)明白一个道理:“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能耐大的死在自己的能耐里”这个难听却是至理名言道理。
5.排他性 根据调查,某些职工对作业流程和安全规定或规程比较熟悉,业务能力较好,但对新的规定或规程学不进去也不愿意学更不愿意遵守,在思想上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最好”,凭经验想当然办事情。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种种表现,究其原因是违章者遵章守法的思想淡化或缺失,安全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形成的。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危害
统计显示,习惯性违章行为比偶然性违章行为造成事故的机会更多,概率更大,因而危害更大。偶然性违章行为只发生在单个个体身上,或个别时段和个别程序上,其原因大多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只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实施有效的监护,基本上可以控制此类行为的出现。
习惯性违章则不然。行为者往往熟知安全规定和规程,清楚其做法可能产生的危害,属于有章不循,明知故犯,常常仗着“艺高人胆大”,按自已认可的行为方式作业,削弱了安全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往往既是事故的伤害者又是事故的肇事者。
这种违章行为的一再出现,会像瘟疫一样,潜移默化地传播开来。人们对这种违章行为见的多了,习以为常,很难把它当一回事,渐渐地失去了警惕性,久而久之,影響面大,纠正起来十分困难,如同埋下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因素。根据事故的原因分析70%到80%的人身伤亡事故由习惯性违章造成的。
三、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硬件部分,是保证员工生命健康的前提,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严明的、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这样可以使责、权、利做到统一管理,使违章者胆寒,尊章者荣耀。
2.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和职业操守培训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应该包括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技术培训、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警示教育等,通过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提高风险辨识和故障排除能力。例如对新员工,开展三级安全教育,选择合适的师傅,加强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推广多师带徒,以克服传统的师徒恶习传承的弊端,杜绝“三违”;定期开展业务比赛,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纠正,在员工技能培训阶段,要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比例,克服以往理论讲述过多,而实际操作较少的误区。全面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安全素养,逐步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大力推广标准化作业,是将准备作业、作业实施和作业善后处置中的每个具体步骤、操作方式方法、重点操作部位、重点检查点等纳入规范化的轨道,杜绝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让员工时刻树立:“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安全理念,是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可靠保障,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时保护员工和企业不受伤害的有力法宝。使员工理解和熟悉正确的操作方式和作业程序,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有关的安全规定,做到安全培训全员化。
3.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反习惯性违章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生产良好氛围,要充分应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企业的“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断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使每位员工都能正确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听从指挥,服从管理,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规范。从班组做起,领导参与,有的班组成员认为:“戴不戴安全帽、系不系安全带、只是小事一桩,不必大惊小怪”。因而对于领导的管理持逆反情绪,事实上,这些“小事”,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产健康安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一再出现,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和背景,期待“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反习惯性违章应持之以恒,要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规定规范人,企业的安全基础才会不断夯实,安全水平才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