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籍高材生郭衡自杀的消息时,我正在公车站无聊地翻着手机。曼哈顿的灯光已经开始照耀在这个全世界最神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纽约最平凡不过的一个夜晚。
这个令人惋惜的才女在变成所有人唏嘘的谈资前,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女生。这个兰州出生的28岁中国女孩2001年移居美国,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后曾经在华尔街工作,2011年进入知名的麻省理工学院Sloan商学院就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明年就毕业了。她的遗书声嘶力竭的向活着的人哭诉“除了中文,我觉得我没有任何优势”。
本科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曾和她一样,想要意气风发地冲刺华尔街,梦想在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叱咤风云。麻省理工Sloan商学院的网站,到现在还再执著地给我的邮箱留言做广告。大二结束的时候,我也曾和她一样,筋疲力竭,觉得前路灰暗。她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面对比自己优秀百倍的同学,她已经再没有能立足的东西。
三四年前的我会再同意不过。可是她错了,我曾经也错了。也许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吃掉我们的不是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
“宝贝你真聪明”——伴随一生的魔咒
从小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这是个才女,聪明得很。” 如果说聪明二字在我的小学,甚至中学年华是良好的祝愿,到了高中毕业直到我出国,它摇身一变,变成了甩都甩不掉的魔咒。当今的发展心理学在谈及教育小孩的时候,也非常忌讳这两个字。
全中国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斐然,可是这个目标阻塞了家长们的视野,也给孩子的内心施加了无谓的心理压力。我的妈妈是一个很智慧的女人,但是她良好的心愿也会达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小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自信一些,她告诉我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热切的眼神20年来从来没有变过。小时候妈妈借助钓鱼游戏教我认字,看到我迷恋《还珠格格》就鼓励我读清朝历史。后来我迷上了英国魔幻小说《哈利波特》,她就走遍当时并不发达的本地书店,最后在首都淘来最新版的书。在大陆还没有译本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了台湾版的第一本《哈利波特》。我对《哈利波特》的迷恋让我发现了翻译中生硬的中文,妈妈鼓励我去念英文版本。(细细想来,也许那是我出国念书的第一个预示。)
“聪明”这两个字在小学的时候让我自信无比,我坚信我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成功的早教的确让我在小学的时候游刃有余。初中一年级我搬到了大连。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只考了年级188名。我顿时就哭成了泪人。后面的几次考试,上了发条的我一口气冲到了年级19名。幸福随着我再一次搬家又一次烟消云散。我考进了北京四中,然后我就又垫底了。好在四中很人性化,从来没有公开朗读过我那惨淡的排名,都是发给我一张一张的小纸条。我又开始咬牙奋战,到了第二年,我又排在了年级前20。
但是这个故事,其实很悲伤。它并不是对奋斗的讴歌。从一开始,我的所有动力都来源于,我很聪明,我应该比别人厉害才对。但是这个逻辑,一定会在强手如云的世界里漏洞百出。美国,就是我的第一个滑铁卢。
比不过别人就是世界末日?
如果说在中国万千高考大军过独木桥的时候,我都一直是个站在聪明者队伍里的幸运儿,那么来美国念书的最初两年,我又幸运地倒下了。杜克大学是全美第八名的学校,原始森林环绕着哥特式教堂建筑。那本来应该是一个青春女孩的天堂。然而,跟原来书本不一样的语言,金发碧眼活力四射的美国同学,和各个国内高中的尖子生,组成了我的炼狱。思想因为语言的不熟练憋在肚子里倒不出来,文化差异大,学不过别人,连玩也玩不过。慢慢的我的心理压力让我开始怀疑出国的决定是否真的正确。
这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带给我们的印记。从教育的开端就被注入了竞争的思想,在激烈的一轮轮竞争中,我们对自己的定义也变成了一个数字。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慢慢地失去了定义自己的机会。孩童对于聪明的理解,和对天才的理解差不多。“聪明的人总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解决任何难题,天才是不用付出太多努力的。天才一旦用功便会有超出常人的飞速进步。”
如果说在当今中国教育的道路上,被排名,被卷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我们家长能做的便是引导孩子,让孩子具有正确的归因能力:归因于事而不是归因于人。告诉他(她)做事要坚持,做人要负责任,告诉他(她)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定义他/她。 别人的夸赞和批评,到底是对事还是对人,这差别对于孩子的心理建设极为重要。
90年代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C. Dweck的研究表明:从小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与他人竞争的意识。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接受任何挑战。原因是孩子们因害怕失败了,别人会怀疑自己不聪明。选择不尝试可以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而从小接受“对事不对人”夸奖的孩子,会对自己的进步更感兴趣。同时也更容易挑战自己。这些孩子承受能力更强,情绪也不会轻易受到影响。
夸孩子聪明,就是在告诉孩子他(她)的本人特质。每当孩子做好了一件事,“聪明”这种夸奖让孩子自动将结果归因于自己本人的天生特质,而不是他(她)对于这一件事的理解,努力程度,和坚持程度,即所谓“对人不对事“。 而当我们对孩子说”你真棒,这件事做的真好。” 的时候,孩子理解到的是大人对这件事的赞扬。
给孩子贴上“聪明,迟缓”等标签会让孩子渐渐地将事情的成败都归因于自身先天的特质,而不是他(她)后天的努力和一件事本身的特性。当“聪明”的孩子再不能比过别人的时候,孩子的心里会立刻将结果归因于自己本身的原因。“比不过别人,我就不再聪明了。如果我不聪明了,那我是谁呢?”
才女郭衡把失败的原因都归因于自己不够优秀,最终被自己打倒了。而很幸运的,我看到了Dweck教授的演讲,遇到了一个欣赏我的心理系教授,还有一个有效沟通的老妈。我从泥潭里爬了出来。
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世界
2012年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低谷,也是思维的高地。充满了挫败感的学习生涯,混乱不堪的人生规划,加之浮夸冷漠的社交圈,激发了我的求生本能。我开始思索自己,寻找问题的根源。当时还是经济专业的我,一口气选修了两三门心理课。不好意思去看心理医生,就只好挽上袖子自己来了。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开始寻找自己的时候,她才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价值。渐渐的定义自己这件事成为了我的生活主旋律。去掉了所有的光环和附加价值,我是谁?
不要小看这件事,寻找自己很困难。一个人要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了解自己深层次的欲望,了解自己的心结和恐惧才能真正做到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义和目标。那些看起来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可能并不真的了解。可是漫漫高考路剥夺了孩子探索内心的机会。大部分家长也从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了解自己,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生的迷茫与困惑。因先天性身体残疾而一直生活在兄弟姐妹阴影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Adler写出了《自卑与超越》,出生于混乱家庭具有多重民族血统的发展心理学家Erikson建立了“心理身份”这一学说。
一心向往通过哲学找到自己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最终创立了哲学意味浓厚的多重人格身份心理学说。很多伟人穷其一生都在定义自己。他们在寻找自己的路上,创造了伟大的作品,而成功只是附加价值。而更多的人因为没有了解自己隐晦的情感需求,最后郁郁而终。比如患有遗弃情节的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比如不理解自己分离性人格障碍的《变形记》作者卡夫卡。不了解自己的人用自己的成就来定义自己,当成就不再有意义,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一个没有了自我的人,人生迷茫而灰暗。
寻找自己的这个命题,伟人尚且躲不过,更何况青春年少的孩子们。作为家长,首当其冲的不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而是引导孩子如何认识自己。
寻找自己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尤其孩子们上了学,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家长可以做到的,就是不要剥夺孩子思索自我的权利。了解自己,通常在课本里是没有答案的。抽时间陪孩子坐下来,听听他/她是怎么想自己的,他/她喜欢什么,又恐惧什么。
这类对话日积月累会变成一笔宝贵的财富。甚至大学选什么专业,毕业了做什么工作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同时,要让孩子充分地经历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光读课本是不会了解自己的。鼓励孩子阅读,允许孩子多交朋友,甚至鼓励孩子谈一场恋爱,都将给他/她宝贵的了解自己的机会。
那一年,我每天思考自己的喜恶。我发现自己喜欢自由,不喜欢被规矩绑手绑脚。我发现自己观察力很强,但是独立能力很差。我发现自己喜欢深入交流的友谊胜过呼朋引伴的姐妹淘。我发现自己害怕孤单,却更害怕吵闹。我发现自己喜欢帅气但沉默的男生,讨厌放弃自我的女生。更深入一些,我发现我爱跟别人比较的弱点最终让我陷入瓶颈,我发现我脆弱的体质和过重的防范机制使得我根本不适合事务繁重、人脉胜过业务的金融业。
我敏锐的感受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促使我选择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也是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我开心极了。同时我放弃了无时无刻的横向比较,开始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看着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与超越,我既充实,又幸福。
不是结尾的结尾
多年与母亲的交流让我寻找自己的时间没有很长。但是郭衡却远没有我幸运。一个人的痛楚和无助达到了什么程度,求死欲望才会大于求生本能。她曾经释放出多少隐晦的求助信号,我无从得知。一个智力超群,努力异常的女生,折陨在美国这片本来自由的土地上。我理解她的痛苦,也叹息她的不幸。
大学毕业之后,我带着对心理学的热忱,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心理系的研究生,而这一切,真的是源于那张自我勾勒的人生图画。入了秋的纽约,热闹也冷清。在每一个不一样的夜晚,我总是想着,如果我最终没有定义自己,那我又会是谁呢?
这个令人惋惜的才女在变成所有人唏嘘的谈资前,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女生。这个兰州出生的28岁中国女孩2001年移居美国,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后曾经在华尔街工作,2011年进入知名的麻省理工学院Sloan商学院就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明年就毕业了。她的遗书声嘶力竭的向活着的人哭诉“除了中文,我觉得我没有任何优势”。
本科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曾和她一样,想要意气风发地冲刺华尔街,梦想在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叱咤风云。麻省理工Sloan商学院的网站,到现在还再执著地给我的邮箱留言做广告。大二结束的时候,我也曾和她一样,筋疲力竭,觉得前路灰暗。她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面对比自己优秀百倍的同学,她已经再没有能立足的东西。
三四年前的我会再同意不过。可是她错了,我曾经也错了。也许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吃掉我们的不是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
“宝贝你真聪明”——伴随一生的魔咒
从小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这是个才女,聪明得很。” 如果说聪明二字在我的小学,甚至中学年华是良好的祝愿,到了高中毕业直到我出国,它摇身一变,变成了甩都甩不掉的魔咒。当今的发展心理学在谈及教育小孩的时候,也非常忌讳这两个字。
全中国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斐然,可是这个目标阻塞了家长们的视野,也给孩子的内心施加了无谓的心理压力。我的妈妈是一个很智慧的女人,但是她良好的心愿也会达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小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自信一些,她告诉我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热切的眼神20年来从来没有变过。小时候妈妈借助钓鱼游戏教我认字,看到我迷恋《还珠格格》就鼓励我读清朝历史。后来我迷上了英国魔幻小说《哈利波特》,她就走遍当时并不发达的本地书店,最后在首都淘来最新版的书。在大陆还没有译本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了台湾版的第一本《哈利波特》。我对《哈利波特》的迷恋让我发现了翻译中生硬的中文,妈妈鼓励我去念英文版本。(细细想来,也许那是我出国念书的第一个预示。)
“聪明”这两个字在小学的时候让我自信无比,我坚信我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成功的早教的确让我在小学的时候游刃有余。初中一年级我搬到了大连。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只考了年级188名。我顿时就哭成了泪人。后面的几次考试,上了发条的我一口气冲到了年级19名。幸福随着我再一次搬家又一次烟消云散。我考进了北京四中,然后我就又垫底了。好在四中很人性化,从来没有公开朗读过我那惨淡的排名,都是发给我一张一张的小纸条。我又开始咬牙奋战,到了第二年,我又排在了年级前20。
但是这个故事,其实很悲伤。它并不是对奋斗的讴歌。从一开始,我的所有动力都来源于,我很聪明,我应该比别人厉害才对。但是这个逻辑,一定会在强手如云的世界里漏洞百出。美国,就是我的第一个滑铁卢。
比不过别人就是世界末日?
如果说在中国万千高考大军过独木桥的时候,我都一直是个站在聪明者队伍里的幸运儿,那么来美国念书的最初两年,我又幸运地倒下了。杜克大学是全美第八名的学校,原始森林环绕着哥特式教堂建筑。那本来应该是一个青春女孩的天堂。然而,跟原来书本不一样的语言,金发碧眼活力四射的美国同学,和各个国内高中的尖子生,组成了我的炼狱。思想因为语言的不熟练憋在肚子里倒不出来,文化差异大,学不过别人,连玩也玩不过。慢慢的我的心理压力让我开始怀疑出国的决定是否真的正确。
这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带给我们的印记。从教育的开端就被注入了竞争的思想,在激烈的一轮轮竞争中,我们对自己的定义也变成了一个数字。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慢慢地失去了定义自己的机会。孩童对于聪明的理解,和对天才的理解差不多。“聪明的人总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解决任何难题,天才是不用付出太多努力的。天才一旦用功便会有超出常人的飞速进步。”
如果说在当今中国教育的道路上,被排名,被卷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我们家长能做的便是引导孩子,让孩子具有正确的归因能力:归因于事而不是归因于人。告诉他(她)做事要坚持,做人要负责任,告诉他(她)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定义他/她。 别人的夸赞和批评,到底是对事还是对人,这差别对于孩子的心理建设极为重要。
90年代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C. Dweck的研究表明:从小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与他人竞争的意识。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接受任何挑战。原因是孩子们因害怕失败了,别人会怀疑自己不聪明。选择不尝试可以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而从小接受“对事不对人”夸奖的孩子,会对自己的进步更感兴趣。同时也更容易挑战自己。这些孩子承受能力更强,情绪也不会轻易受到影响。
夸孩子聪明,就是在告诉孩子他(她)的本人特质。每当孩子做好了一件事,“聪明”这种夸奖让孩子自动将结果归因于自己本人的天生特质,而不是他(她)对于这一件事的理解,努力程度,和坚持程度,即所谓“对人不对事“。 而当我们对孩子说”你真棒,这件事做的真好。” 的时候,孩子理解到的是大人对这件事的赞扬。
给孩子贴上“聪明,迟缓”等标签会让孩子渐渐地将事情的成败都归因于自身先天的特质,而不是他(她)后天的努力和一件事本身的特性。当“聪明”的孩子再不能比过别人的时候,孩子的心里会立刻将结果归因于自己本身的原因。“比不过别人,我就不再聪明了。如果我不聪明了,那我是谁呢?”
才女郭衡把失败的原因都归因于自己不够优秀,最终被自己打倒了。而很幸运的,我看到了Dweck教授的演讲,遇到了一个欣赏我的心理系教授,还有一个有效沟通的老妈。我从泥潭里爬了出来。
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世界
2012年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低谷,也是思维的高地。充满了挫败感的学习生涯,混乱不堪的人生规划,加之浮夸冷漠的社交圈,激发了我的求生本能。我开始思索自己,寻找问题的根源。当时还是经济专业的我,一口气选修了两三门心理课。不好意思去看心理医生,就只好挽上袖子自己来了。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开始寻找自己的时候,她才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价值。渐渐的定义自己这件事成为了我的生活主旋律。去掉了所有的光环和附加价值,我是谁?
不要小看这件事,寻找自己很困难。一个人要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了解自己深层次的欲望,了解自己的心结和恐惧才能真正做到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义和目标。那些看起来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可能并不真的了解。可是漫漫高考路剥夺了孩子探索内心的机会。大部分家长也从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了解自己,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生的迷茫与困惑。因先天性身体残疾而一直生活在兄弟姐妹阴影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Adler写出了《自卑与超越》,出生于混乱家庭具有多重民族血统的发展心理学家Erikson建立了“心理身份”这一学说。
一心向往通过哲学找到自己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最终创立了哲学意味浓厚的多重人格身份心理学说。很多伟人穷其一生都在定义自己。他们在寻找自己的路上,创造了伟大的作品,而成功只是附加价值。而更多的人因为没有了解自己隐晦的情感需求,最后郁郁而终。比如患有遗弃情节的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比如不理解自己分离性人格障碍的《变形记》作者卡夫卡。不了解自己的人用自己的成就来定义自己,当成就不再有意义,自我也就不复存在了。一个没有了自我的人,人生迷茫而灰暗。
寻找自己的这个命题,伟人尚且躲不过,更何况青春年少的孩子们。作为家长,首当其冲的不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而是引导孩子如何认识自己。
寻找自己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尤其孩子们上了学,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家长可以做到的,就是不要剥夺孩子思索自我的权利。了解自己,通常在课本里是没有答案的。抽时间陪孩子坐下来,听听他/她是怎么想自己的,他/她喜欢什么,又恐惧什么。
这类对话日积月累会变成一笔宝贵的财富。甚至大学选什么专业,毕业了做什么工作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同时,要让孩子充分地经历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光读课本是不会了解自己的。鼓励孩子阅读,允许孩子多交朋友,甚至鼓励孩子谈一场恋爱,都将给他/她宝贵的了解自己的机会。
那一年,我每天思考自己的喜恶。我发现自己喜欢自由,不喜欢被规矩绑手绑脚。我发现自己观察力很强,但是独立能力很差。我发现自己喜欢深入交流的友谊胜过呼朋引伴的姐妹淘。我发现自己害怕孤单,却更害怕吵闹。我发现自己喜欢帅气但沉默的男生,讨厌放弃自我的女生。更深入一些,我发现我爱跟别人比较的弱点最终让我陷入瓶颈,我发现我脆弱的体质和过重的防范机制使得我根本不适合事务繁重、人脉胜过业务的金融业。
我敏锐的感受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促使我选择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也是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我开心极了。同时我放弃了无时无刻的横向比较,开始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看着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与超越,我既充实,又幸福。
不是结尾的结尾
多年与母亲的交流让我寻找自己的时间没有很长。但是郭衡却远没有我幸运。一个人的痛楚和无助达到了什么程度,求死欲望才会大于求生本能。她曾经释放出多少隐晦的求助信号,我无从得知。一个智力超群,努力异常的女生,折陨在美国这片本来自由的土地上。我理解她的痛苦,也叹息她的不幸。
大学毕业之后,我带着对心理学的热忱,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心理系的研究生,而这一切,真的是源于那张自我勾勒的人生图画。入了秋的纽约,热闹也冷清。在每一个不一样的夜晚,我总是想着,如果我最终没有定义自己,那我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