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直播平台异常火爆,然而,很少有人关注,诸多当红主播中不少还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不仅是这些有害信息的最大受害者,很多做网络主播和视频主播的未成年人更成为有害信息的传播者,给广大同龄粉丝带来不利影响。
乱象 未成年禁忌成公开炫耀的内容
今年2月到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委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网络直播平台传播低俗、色情、暴力等违法有害信息出重拳。经过集中整治,目前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已经基本没有色情、暴力等违法内容。不过,在一些平台上,仍然有不少打着“擦边球”的视频。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主播都是年龄在14岁到18岁之间的未成年少女。更有甚者,一些对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底线的违背,却被一些未成年人公然在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上大肆宣扬。有媒体报道,在一些直播和视频平台中的少年儿童交往圈中,低龄恋爱、怀孕、生子这些未成年禁忌均成为公开甚至炫耀的内容,话题参与者数量之庞大、年龄之低,都远超人们的想象。
内容负面的网络直播和视频带偏了不少未成年人粉丝的“三观”,也让未成年主播自身受到极大危害,一些未成年主播甚至将自己带到了高墙之内。
平台 缺乏监管自律成空
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和视频的乱象,相关网络平台难辞其咎。一些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主播注册仅需要上传身份证,但并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一些平台还设定了试用时间,其间连上传身份证都不需要。正因如此,给了许多未成年主播生存的空间。
事实上,将未成年人禁止在网络直播外,是公认的行业准则。2016年,多家从事网络表演的主要企业负责人曾共同发布《北京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自律行动公约》,承诺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不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几年过去,这条行业自律显然只存在于纸上。
据了解,目前大多未成年人主播都属于休闲主播类型,即不以直播为职业工作,直播时间不定,没有相关限制。相对于与网络平台签约的主播,休闲主播认证较宽松,一些未成年人使用非本人身份证件,钻漏洞开通直播,而平台也没有严格甄别。
立法 实时监控明确责任
针对未成年人做直播,目前尚未有法规明文禁止或作出限制性规定,仅有一些部门规章作出通用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明确禁止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从事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淫秽色情等活动,但这也仅仅从直播平台的角度作出规定,如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平台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未成年人直播平台的注册和准入,该规定未有相关明确的约束。
文化和旅游部早前曾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规定网络主播要进行身份证实名注册。北京市文化部门曾依据《北京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自律行动公约》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开通主播频道。但由于这些规章缺乏强制性,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完善未成年人网络直播立法,专家观点分为两派,一堵一疏,但都认为应当严格准入及监管。一派观点认为要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注册网络直播平台账号,以及以网络主播的身份进行网络直播。另一派观点则认为没必要全盘否定,未成年人直播也可以内容积极向上、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在未成年人直播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实时监管,并且相关法律法规要对未成年人担任主播的时间、内容、监护人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及明确责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未成年人直播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他们普遍認为,要加大对网络直播尤其是未成年人参与直播的监管,一方面要完善立法,在法律上对直播者和平台的责任作出规定;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手段,通过技术层面解决网络乱象。
乱象 未成年禁忌成公开炫耀的内容
今年2月到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委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网络直播平台传播低俗、色情、暴力等违法有害信息出重拳。经过集中整治,目前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已经基本没有色情、暴力等违法内容。不过,在一些平台上,仍然有不少打着“擦边球”的视频。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主播都是年龄在14岁到18岁之间的未成年少女。更有甚者,一些对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底线的违背,却被一些未成年人公然在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上大肆宣扬。有媒体报道,在一些直播和视频平台中的少年儿童交往圈中,低龄恋爱、怀孕、生子这些未成年禁忌均成为公开甚至炫耀的内容,话题参与者数量之庞大、年龄之低,都远超人们的想象。
内容负面的网络直播和视频带偏了不少未成年人粉丝的“三观”,也让未成年主播自身受到极大危害,一些未成年主播甚至将自己带到了高墙之内。
平台 缺乏监管自律成空
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和视频的乱象,相关网络平台难辞其咎。一些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主播注册仅需要上传身份证,但并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一些平台还设定了试用时间,其间连上传身份证都不需要。正因如此,给了许多未成年主播生存的空间。
事实上,将未成年人禁止在网络直播外,是公认的行业准则。2016年,多家从事网络表演的主要企业负责人曾共同发布《北京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自律行动公约》,承诺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不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几年过去,这条行业自律显然只存在于纸上。
据了解,目前大多未成年人主播都属于休闲主播类型,即不以直播为职业工作,直播时间不定,没有相关限制。相对于与网络平台签约的主播,休闲主播认证较宽松,一些未成年人使用非本人身份证件,钻漏洞开通直播,而平台也没有严格甄别。
立法 实时监控明确责任
针对未成年人做直播,目前尚未有法规明文禁止或作出限制性规定,仅有一些部门规章作出通用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明确禁止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从事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淫秽色情等活动,但这也仅仅从直播平台的角度作出规定,如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平台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未成年人直播平台的注册和准入,该规定未有相关明确的约束。
文化和旅游部早前曾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规定网络主播要进行身份证实名注册。北京市文化部门曾依据《北京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自律行动公约》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开通主播频道。但由于这些规章缺乏强制性,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完善未成年人网络直播立法,专家观点分为两派,一堵一疏,但都认为应当严格准入及监管。一派观点认为要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注册网络直播平台账号,以及以网络主播的身份进行网络直播。另一派观点则认为没必要全盘否定,未成年人直播也可以内容积极向上、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在未成年人直播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实时监管,并且相关法律法规要对未成年人担任主播的时间、内容、监护人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及明确责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未成年人直播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他们普遍認为,要加大对网络直播尤其是未成年人参与直播的监管,一方面要完善立法,在法律上对直播者和平台的责任作出规定;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手段,通过技术层面解决网络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