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不可避免地过去了,时间的流逝总是让人惋惜和悲哀,于是我们在怀念过去的同时,庄严而又自我表演般地憧憬未来,未来永不可知,但过去却实际存在。
文字本身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和魔力,当记忆和感觉背叛我们的时候,曾经的文字记录就显得弥足珍贵——尽管书写者在排列这些文字的时候,掺杂着当时的情感波动和想象延伸,对现实景象和心灵感怀有着刻意的修饰和雕琢,但不可否认,相对于记忆、想象和感觉,文字更接近真实,虽然这种真实已经被粉墨。
在明朝,“文章有二十五品”之说——或“简古”或“讽切”或“攻击”或“潇洒”,将文章的品格和种类做了细致规划,但无论怎样区分,文章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作者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述。当今当时,大多数的我们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许源自于物质的冲击,或许是受到了环境的限制,或许是我们懒于对这个世界进行自我认识,或许是对自己的放弃,我们的大脑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一排排被强制灌输的罐头,规整、华丽、无比正确地被统一生产和投入到这个五彩斑斓却缺乏黑白的世界。所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地甘于如此,至少还有一些艺术工作者和文字工作者在进行着思考,思考的结果当然重要,但是在这里我们不谈论他们思考的结果,而是他们呈现的思考内容以及思考的方式。
2018年,《延安文学》刊发了五十多位作者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的品质和内容不尽相同,无法一一陈列,只能每期挑选几篇予以分析和欣赏。
第1期
富紫桥的《京城换房记》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作者描述了自己儿子和别人换房的经过,一波三折遭遇不断。文字直白如水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是烟火气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生活的质感跃然纸上。换房对社会来说是件小事,对于亲历者来说,则是关乎于生命中的重大经历。每一个人经历不同,但是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总有着类同的困扰。正是这各种悲喜哀愁组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作者的经历以文字方式的呈现,或许能让读者联系到自己当下的实际遭遇,或者是曾经的过往——如果能让读者进行情感审视,那么恭喜作者;如果不能,我们不能苛责于任何人,活着已经让人筋疲力尽,我们不能要求读者像作者那样拥有相同质量的情感付出。精致和美好的生命和生活永远都属于一小部分,而粗糙和简陋才是大多数。文学作品有很多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书写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且更能反映时代的鲜活和真实。
马力的《苍穹之下》描写了武隆天坑,写景的同时大量寄情又言志,笔走龙蛇颇为瑰丽。关于武隆天坑的地理性的书写让人身临其境——我说的是作者的书写让没有去过武隆天坑的读者有了自己的想象,文字的创造性就在于此,我不相信每个人对武隆天坑的肉眼观察和情感表达是一致的,所以,作者的书写也就创造了另外一个武隆天坑——他让读者有了对武隆天坑的自我营造。或许有一天当读者去了武隆天坑的时候,发现自己看到的跟马力描写的完全不同,但哪一个才更真实呢?大脑和眼睛哪个才是对于现实评判的标准?而现实的依据又是什么?马力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景观,让读者在他的创造之中进行再次地自我创造——无数个武隆天坑就这样产生了。
罗晓兰的《16岁的搬运工及其他》描写了自己16岁时曾经在工厂打工的一段岁月,从她凌乱的表达和毫无重点地描写就可以看出罗晓兰在写文章方面的稚嫩,但这反而让她的书写有了一种亲切之感,更接近一种“真实”的表达,而没有那种熟手为营造氛围而虚假地添油加醋。文章写了几个男孩的故事,其中一个在工厂因为氰化钾中毒而死,另外几个男孩无聊而又充满热情地生活着。她在文章中表达了关于前途、尊严、人生价值等等问题,这其实不是重点。这种事情我们已经在电视报刊中见过太多,早已经冷漠了。重点是,她的天真,她还在为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痛苦和痛心,在她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叫作“希望”的东西在发芽。
孟生旺的《河水云朵》,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景致描写,更多的是抒怀,但是可以看到孟生旺蓬勃的想象力,他在内心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河水、云朵和天空,这都专属于他个人,与旁人无关。他之所以将这些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展现给读者,无非就是打开自己的内心空间,让读者走进去参观而已。其实孟生旺让读者参观的无非是自己创造的美丽,他想把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感动传递给读者而已。孟生旺用文字告诉我们,假使我们的境遇并不美好,但我们依然可以保留创造美好的想象力。河水该怎样流淌,云朵该如何变幻,这都不重要,重要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这一切罢了。
马静的《火车尽头是故乡》写了曾经和当下坐火车的不同经过和不同心理,前半部分更像是摄影机拍摄下的画面在展示,将我们带回那节车厢,感受着空间和人体散发出的温度,甚至还能嗅到一些浓重的让人难以忍受的奇怪味道,铁轨哐哐响动的声音不停地撞击着我们的耳膜。无疑,作者的回忆感染着我们,因为我们会将自己曾经坐火车的经历强硬地穿插进作者的回忆当中。而后半部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感怀,我不确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有没有增加自己的臆想,因为很多人在书写的时候会感性地将情感添加,但很显然,故乡对于作者意味着很多,不仅仅是故土那么简单,或许更多的是生命本质上难以祛除但又无法保留完整的某种东西。
羌人六的《在生活的皮肤下》表露的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悲哀,他的回忆鲜活而又充满着无奈。生活就像一块用久了的抹布,上面充满了破洞,而作者通过这些破洞来回味着已经消失的过去,这样让作者的回忆显得更加真切,情感也更加充盈。作者对自己的童年以及母亲进行了描写,让生活的尖锐更加凸显,某一刻或许能刺疼读者,但我相信当羌人六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首先刺疼的是他自己。当我们还能感觉到疼痛的时候,至少意味着我们还没有麻木。
席平均的《那年桂花》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释放,由桂花产生联想,进而由联想进行自我情感的肯定和否定,属抒怀文章,表达仅限于自己固定的某一段的情感波动。
第2期
詹文格《呼啸的汽车》对工业社会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审视。由小时候对汽车的记忆入手,对汽车给人类情感和生命造成的伤害进行了抨击,在作者看似武断和非理性的表述之外,我们看到了作者对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的担忧——抑或是焦虑。不可否认,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方便快捷了人类,同时也为人类自身带来了各种威胁,但是否也在揠苗助长似地加快了人类生长或者是进化的过程?汽车在人类活动中已经必不可少,这些工业产品本来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但是它们似乎逐渐变得拥有了自己的意识,反而将人类变成了它们的工具,使用和被使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被颠覆。当然,作者片面化了汽车(工业产品)对这个社会造成的伤害,在他写作之时肯定将这种片面化的情绪进行了发泄性地堆积,缺乏更加理性地表述和客观看待,将很多工业产品对人类的积极性刻意地做了消極性处理。但是作者无疑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制造和创造工业,但我们是否已经或者终将被工业作茧自缚般地裹挟?并且是身不由己! 叶梓的《横泾七记》对横泾的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及传说、名胜和特产做了介绍和描写。汪琬、吴璘在叶梓的笔下穿越了时间从文章中脱身而出,坐在读者的面前淡淡地叙说着自己的生平和过往,姿态从容,他们的眼角或者眉头间突然会显露出一丝沧桑,当读者再要捕捉的时候,却被他们爽朗的笑声和豪迈的神采所掩盖——大儒和名将没有生命个体的愁苦和悲伤吗?历史总是在扩大一方面而隐藏另一方面。这些已经消失的历史人物真的如文章所写的那样吗?至少在叶梓的笔下这是毫无疑问的。叶梓以自己的认识向读者介绍汪琬和吴璘,无论你认不认同。关于湖匪,我原本想象叶梓会给我一番荡气回肠的讲述——残阳如血,风漾湖面,一艘船,彪悍而又神秘的湖匪手持利刃,呼啸而来大笑而去,只剩不知何处萧声。但叶梓止于说明而已,但这不能抱怨叶梓,作者至少提供了想象的线索。后面地理性的描写多说明性表達而少素描般地勾勒。总的来说,叶梓这篇文章前面部分给读者强迫性地灌输了自己的认识,而后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些想象的可能,如果二者兼顾可能更好,文章天成,或许这已经足够好。只是,阅读的时候,似乎作者在思考方面没有进行更一步地拓展。
李仪的《老子的孤独》,作者试图穿越千年对话老子,而且李仪的确这样做了,我们不知道老子是否给了李仪回答,是否倾听了李仪的诉说?但至少李仪认为他对老子做出了自己的表述,甚至在某些时刻进入了老子的内心,否则他怎么会知道老子内心的孤独?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揣测老子的思想和内心,这样很难判断作者方式的对错,每一种努力都值得肯定,但不一定每一种努力都会获得认同。老子孤不孤独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李仪进入老子内心的那一刻,李仪肯定是孤独的。文章要写出新意,思维要跳出大众模式,一直总是存在于技术上和思想上的难度,而且根本没有捷径或者现成的工具可以借助,无论如何,毕竟作者在进行着探索。
张晓润的《遇见一座城》写的是陕北米脂城,关于一个特定地方的书写,总是绕不开它的历史、传说和当下,这并非是写作方法落入了被束缚的窠臼,类似的文章很难跳出这种方式。方式方法对于文章来说当然不是无足轻重,但表述的内容才是重点。很难说张晓润更看重米脂城的哪一方面,历史?传说?地理面貌?特产?这些在张晓润的文章中都是重点,但又都不是重点,它们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凸显张晓润的感情——对米脂城的情感宣泄。杨家沟“十二月会议”,毛泽东的高瞻远瞩;李自成的揭竿而起,跨下马蹄扬起漫天黄尘;貂蝉的金莲轻摇,美目盼兮折腰无数英雄,还有米脂的窑洞和小米……这些在张晓润的笔下如同一张画卷缓缓打开,让读者对米脂有了基本的认识,而张晓润精致华美的文笔更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只有文字才能带来的美感。此文四平八稳,没有缺陷,但是没有缺陷的同时也就意味突出之处的缺乏,文章如美人,在骨不在皮。
王丽一的《音容旧事未曾遥》和王玉玺的《被墓地封存的往事》都是对亲人回忆的文章。这种文章大都充满着特别充沛的感情,我甚至可以想象到作者在行文的时候,在某一刻或许被自己笔下的故事所感动,但这种文章很少能有打动和感动读者的。不是作者虚构了自己的感情和虚构了事件,而是作者大多沉浸在自己的感情里面,生怕自己所描述的感情不够饱满而忽略了读者的感受,读者或许在某一刻会进行比较,会认为自己对亲人的感情比作者更甚。王丽一的好处在于比较冷静地刻画了爷爷的形象,在感情渲染方面有所节制,没有强行让读者必须为自己的感情付出而买单;而王玉玺对亲情(生死)方面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在感情输出方面比较节制,正如他所说“我现在不得不承认回忆往事比面对现实更让人悲伤”。
第3期
叶平《一尊悲壮而苍凉的背影》描写了龚自珍的生平,行文间可以看出作者对龚自珍的喜爱甚至是惋惜,更多的是对龚自珍才华的仰慕和品格的钦佩。对于这类对历史名人的书写,除了作者自我的感性认识和个人感情表达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读者的普及。其实普及这个性质非常重要,而且存在很大的难度。作者如果写得好,就会引发读者对文章主人公的兴趣和喜爱,甚至会让读者生发对那段历史的兴趣。这样说来似乎写作者的责任重大,事实如此,很多人忽略了文艺作品的价值和对人类的影响,但文化的力量终将不可阻挡。叶平在文章中造就了一个才华横溢、狂傲不羁、忧国忧民、纵情声色的龚自珍,并且回答了为何龚自珍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叶平的文笔清晰书写冷静,对时代也有自己的见解,将所认知的龚自珍介绍得栩栩如生,并且能让读者自觉地陷入到作者描述的氛围当中。但是所有这类文章或许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将主人公的不堪境遇或者人格、品格上的虚弱和缺陷归咎于时代与环境抑或旁人,我无法断定叶平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可以在文章中看出来,他已经尽量地在规避着这一点。
孔帆升的《乡村·老屋》紧扣主题,写了各种的乡村老屋,对它们的结构和历史都做了详尽地说明。孔帆升并没有刻意和矫情地把乡村、老屋构造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很多类似文章中,我们都能看到作者虚构着自己的情感,甚至对自己所描述的环境和景物进行思想上的造假,我们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发现那些作者在假装着一种热爱。孔帆升用恬静的笔触抒发着对乡村老屋的喜爱,这种充实的喜爱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内心平静。作者并没有痛斥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破坏了乡村和老屋的安静美丽,偶尔流露出的遗憾也转瞬即逝。只是当我再次阅读完文章之后,却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让我不解,或许作者注重循序渐进地叙述,而忽略了自身应该抒发的情感和本应拥有的思考和想象。
陈敏的《金庸·古龙》单纯地抒发了自己对金庸和古龙作品以及个人魅力的喜爱。很多人士认为金庸和古龙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只是属于消遣性质的娱乐读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金庸和古龙在华人世界巨大的影响力。这两人创造了武侠世界的高峰,曾经让无数人流连其中并产生无数的幻想——像韦小宝那样机智百变享齐人之福是如何幸事?如楚留香那样智勇双全引万众仰慕才不枉此生!陈敏对两位巨匠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自我认知表达,虽然陈敏自身也是一位写作者,他深知文学的虚构性质,但两位巨匠塑造的人物形象依然牵扯着陈敏的内心,让他感触万千,文字的魅力可见一斑。这是一篇致敬文章,更贴近于作者本身的感情,但它却能引发那些曾经喜欢金庸、古龙的读者的兴趣。 曹文生的《大地草册》对两种植物做了细致介绍,包括生长环境、模样、用途等等,文字无烟火气颇有空灵气质,但显然,这样的文字似乎稍显刻意。曹文生在写草的时候结合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展现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他思考的方式;在写草的时候并且融入了哲学意味,且不论他思想的境界,不管作者是否真的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过认真地思考,单就他大胆地坚定地抛出自己的观点就值得赞扬。以草喻人,或者以人喻草,恰当与否没人能做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文无定法,既然他写下了,那么文章就会有它自身存在的理由,至少作者肯定有着为何写下它的理由。
第4期
本期发表的陕北作家专辑,基本上代表了陕北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刘国欣的《西安随记》相对于她前半部分记录了人在西安的所见所感,侧重描写自身和这座城市的机缘,我更欣喜她文章的后半部分创造出了属于她自己的长安。她可以凭着自己的感受随意刻画着古长安的风流和旖旎,已经消失的那段歷史在她的笔下鲜活起来,甚至可以听到文人的吟哦,歌女的咏唱,美食和酒香通过文字便让人醺醺然。她用文字带着我们飞翔在古长安的上空,让我们以她的角度来欣赏和感受长安。一座城对于生命来说只其实属于一个人,你看到的是荒凉,别人看到的是忧伤,另外一个人看到的是辉煌。刘国欣让我知道,感受一个城市和一段历史从来不是依赖于眼睛和心灵,而是将自己融合在城市和历史的气息里面。
曹洁的《河流是生命的艺术品》不仅仅写的是河流,而是围绕河流对一方地域进行了情感上的抒发,通过历史和地理性地表达,他其实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精神层面的释放,把所有的美丽凝聚在自己的内心,然后通过文字迸发出来——其实迸发这个词汇过于激烈,她将这种美缓缓地流淌了出来,平静而又悠长。很显然,曹洁特别注重文字的绚烂,对于文字的热爱与呵护让她的文章倾向于一种浓妆淡抹的表象,让读者时有惊艳之感,在惊艳之余,一些颇有哲思意味的句子,会让人觉得这艳丽背后隐藏着精致的思考。通篇文章或许过于了修饰和装点,是否源自于作者身为女性的缘故不好妄下定论,但文章局部散发的婉约气息足以让读者魅惑。
魏建国的《武夷散记》前面两节“山水气象”和“茶叶茶源”更倾向地理性和说明性书写,武夷山部分景观如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样在魏建国的笔下呈现,无关于太多具体,提供无限留白,让读者如泛舟山间湖水,领略已经给出精美的同时,对尚未描绘的部分展开想象。而对当地茶业说明性地书写和对茶业的历史给予介绍后,把茶叶这种物质何以能成为影响一方地域的必然因素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五夫横渠”这节,魏建国着重于对朱熹和张载书写,作者对朱熹和张载的生平和做出的贡献做出概述之后,文章中表达得更多的是关于知识分子对时代和地域以及片段历史的影响。作者对这些胸怀经纬、对人类命运和走向作出更深层次思考的人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从来不只是吟诗弄月,而是心怀“家国天下”。显然,作者并不纠结于历史人物的个人命运和他们给时代提供的财富,而是联系到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给予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国家、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提供了个体的思考结晶。
第5期
胡烟的《此生不复长啸》描写的是扬州的历史人物和抒发自己的心绪。关于历史人物的书写,胡烟并没有着重于这些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贡献,而是对那些人物的思想和心灵进行自我揣测。无疑,这样的介入方式对作者本人来说或许更能加深对他们作品的理解,但这样也有很大的一种可能就是存在误读,以自己既定的理解来规划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可是,怎么看待一个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有详细而且必须遵循的规定吗?显然没有!所以,作者有自己看待方式的充足理由,或许她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关于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观察以及对当下自身的思考,胡烟在文字上转换自如,但是这些略显突兀的穿插和一些没有必要的联系,却将文章的思想无意间进行了割裂,让读者很难统一自己在阅读时候的专注,时刻都会陷入到另外一种情绪和情境当中。
刘梅花的《救荒本草》描写了西夏大地上生长的部分植物。在这里这些植物是以口粮的表现形式而存在。刘梅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世界无疑是宽容而悲悯的,生命形式弱小而孤独,但生命形式的环境强大且繁荣。作者对这些植物无论外在和内部的细节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但是似乎只流于表象,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我并不是说非得牵强地给一种事物必须赋予另外一种和它毫无关联的意义,但作者显然没有紧密地围绕主题来进行写作。
漆宇勤《尚武的赣西》写的是地域人群的一种习气亦或传统,虽然描述的是赣西某地人们对武术的普遍热爱,但文章中却并没有惨烈场面的描写,或许是这种场面从来没有进入漆宇勤的视野,或许作者根本对其不屑一顾,作者更愿意分析这种习俗的形成原因和必然性。关于对习俗养成的解释——对任何事物都要追溯其历史,这似乎越来越成为当下文章的一种趋势,我当然没有对这种趋势给予贬低,而是怀有尊敬而颇为钦佩,这样的文章起码可以让读者了解一些事物的起因、蓬勃、衰败或者灭亡的具体发展过程,能对读者知识的养成提供基本资料。这篇文章对于读者来讲,大多是笼统性叙述,而对细节处理得过于模糊化,让初读题目时的满怀期待有种落空之感。
第6期
史小溪的《金海湖》对景致的描写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身临其境,大凡写作的人都知道,对景致的描写最难也最见功力。一座山一片林一池水,景物就那样摆在眼前,你如何才能让它活灵活现、感人肺腑甚至让人惊心动魄起来,这显然不仅仅考验的是作者的感触能力和想象能力,它考验的是写作者对文字准确勾勒、渲染、铺陈等等一系列的能力,没有经过千锤百炼,休想让文字活泛起来。史小溪从容而又不乏激情四射的书写,在加深读者对描写地域印象的同时,更能带给读者去亲临现场的冲动。
王馨的《此去修水》写的是源于一场心灵的冲动,开始了一次盲目的旅行,而在旅行之中遭遇的种种,颇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没有经过细致和从容地安排,就是凭借着心灵的安排去了一个陌生之地,甚至让当地人怀疑作者此行的目的,这样的状况和引发的反应显然有一种严肃之中的荒谬。前两小节,作者只是在记叙自己旅行的过程,后面两节,描写了陈寅恪和黄庭坚的生平或者成绩,从而引发作者一系列的感想和喟叹。从心而论,我更喜欢作者前面关于旅行的记叙,颇有意思更能带给读者一些对自身的思考。作者没有经过准备就成为一个地域和人群的突然闯入者,同时也成为一个被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的被闯入者,这二者不约而同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从而打破了固有的封闭和沉默,彼此之间某种难以名状的新鲜由此产生。可惜的是,作者很快又进入到通常游记的范畴当中,对名胜或者名人故居开始书写和描绘,抒发自己对此与大多数人并无二致的感情和感慨——这没有偏颇之处,但是与开始的书写方式和自己的心灵冲动似乎脱节,让文章的新鲜感和节奏感发生了改变,由爽朗明快陷入了沉闷枯燥。
2018年《延安文学》刊登的优秀散文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欣赏。这些作者的努力或许并不被所有人认同,但他们应该为自己赞赏,对他们来说这至少无愧于心。
责任编辑:魏建国 薛宪
文字本身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和魔力,当记忆和感觉背叛我们的时候,曾经的文字记录就显得弥足珍贵——尽管书写者在排列这些文字的时候,掺杂着当时的情感波动和想象延伸,对现实景象和心灵感怀有着刻意的修饰和雕琢,但不可否认,相对于记忆、想象和感觉,文字更接近真实,虽然这种真实已经被粉墨。
在明朝,“文章有二十五品”之说——或“简古”或“讽切”或“攻击”或“潇洒”,将文章的品格和种类做了细致规划,但无论怎样区分,文章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作者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述。当今当时,大多数的我们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许源自于物质的冲击,或许是受到了环境的限制,或许是我们懒于对这个世界进行自我认识,或许是对自己的放弃,我们的大脑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一排排被强制灌输的罐头,规整、华丽、无比正确地被统一生产和投入到这个五彩斑斓却缺乏黑白的世界。所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地甘于如此,至少还有一些艺术工作者和文字工作者在进行着思考,思考的结果当然重要,但是在这里我们不谈论他们思考的结果,而是他们呈现的思考内容以及思考的方式。
2018年,《延安文学》刊发了五十多位作者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的品质和内容不尽相同,无法一一陈列,只能每期挑选几篇予以分析和欣赏。
第1期
富紫桥的《京城换房记》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作者描述了自己儿子和别人换房的经过,一波三折遭遇不断。文字直白如水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是烟火气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生活的质感跃然纸上。换房对社会来说是件小事,对于亲历者来说,则是关乎于生命中的重大经历。每一个人经历不同,但是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总有着类同的困扰。正是这各种悲喜哀愁组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作者的经历以文字方式的呈现,或许能让读者联系到自己当下的实际遭遇,或者是曾经的过往——如果能让读者进行情感审视,那么恭喜作者;如果不能,我们不能苛责于任何人,活着已经让人筋疲力尽,我们不能要求读者像作者那样拥有相同质量的情感付出。精致和美好的生命和生活永远都属于一小部分,而粗糙和简陋才是大多数。文学作品有很多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书写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且更能反映时代的鲜活和真实。
马力的《苍穹之下》描写了武隆天坑,写景的同时大量寄情又言志,笔走龙蛇颇为瑰丽。关于武隆天坑的地理性的书写让人身临其境——我说的是作者的书写让没有去过武隆天坑的读者有了自己的想象,文字的创造性就在于此,我不相信每个人对武隆天坑的肉眼观察和情感表达是一致的,所以,作者的书写也就创造了另外一个武隆天坑——他让读者有了对武隆天坑的自我营造。或许有一天当读者去了武隆天坑的时候,发现自己看到的跟马力描写的完全不同,但哪一个才更真实呢?大脑和眼睛哪个才是对于现实评判的标准?而现实的依据又是什么?马力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景观,让读者在他的创造之中进行再次地自我创造——无数个武隆天坑就这样产生了。
罗晓兰的《16岁的搬运工及其他》描写了自己16岁时曾经在工厂打工的一段岁月,从她凌乱的表达和毫无重点地描写就可以看出罗晓兰在写文章方面的稚嫩,但这反而让她的书写有了一种亲切之感,更接近一种“真实”的表达,而没有那种熟手为营造氛围而虚假地添油加醋。文章写了几个男孩的故事,其中一个在工厂因为氰化钾中毒而死,另外几个男孩无聊而又充满热情地生活着。她在文章中表达了关于前途、尊严、人生价值等等问题,这其实不是重点。这种事情我们已经在电视报刊中见过太多,早已经冷漠了。重点是,她的天真,她还在为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痛苦和痛心,在她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叫作“希望”的东西在发芽。
孟生旺的《河水云朵》,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景致描写,更多的是抒怀,但是可以看到孟生旺蓬勃的想象力,他在内心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河水、云朵和天空,这都专属于他个人,与旁人无关。他之所以将这些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展现给读者,无非就是打开自己的内心空间,让读者走进去参观而已。其实孟生旺让读者参观的无非是自己创造的美丽,他想把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感动传递给读者而已。孟生旺用文字告诉我们,假使我们的境遇并不美好,但我们依然可以保留创造美好的想象力。河水该怎样流淌,云朵该如何变幻,这都不重要,重要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这一切罢了。
马静的《火车尽头是故乡》写了曾经和当下坐火车的不同经过和不同心理,前半部分更像是摄影机拍摄下的画面在展示,将我们带回那节车厢,感受着空间和人体散发出的温度,甚至还能嗅到一些浓重的让人难以忍受的奇怪味道,铁轨哐哐响动的声音不停地撞击着我们的耳膜。无疑,作者的回忆感染着我们,因为我们会将自己曾经坐火车的经历强硬地穿插进作者的回忆当中。而后半部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感怀,我不确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有没有增加自己的臆想,因为很多人在书写的时候会感性地将情感添加,但很显然,故乡对于作者意味着很多,不仅仅是故土那么简单,或许更多的是生命本质上难以祛除但又无法保留完整的某种东西。
羌人六的《在生活的皮肤下》表露的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悲哀,他的回忆鲜活而又充满着无奈。生活就像一块用久了的抹布,上面充满了破洞,而作者通过这些破洞来回味着已经消失的过去,这样让作者的回忆显得更加真切,情感也更加充盈。作者对自己的童年以及母亲进行了描写,让生活的尖锐更加凸显,某一刻或许能刺疼读者,但我相信当羌人六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首先刺疼的是他自己。当我们还能感觉到疼痛的时候,至少意味着我们还没有麻木。
席平均的《那年桂花》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释放,由桂花产生联想,进而由联想进行自我情感的肯定和否定,属抒怀文章,表达仅限于自己固定的某一段的情感波动。
第2期
詹文格《呼啸的汽车》对工业社会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审视。由小时候对汽车的记忆入手,对汽车给人类情感和生命造成的伤害进行了抨击,在作者看似武断和非理性的表述之外,我们看到了作者对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的担忧——抑或是焦虑。不可否认,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方便快捷了人类,同时也为人类自身带来了各种威胁,但是否也在揠苗助长似地加快了人类生长或者是进化的过程?汽车在人类活动中已经必不可少,这些工业产品本来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但是它们似乎逐渐变得拥有了自己的意识,反而将人类变成了它们的工具,使用和被使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被颠覆。当然,作者片面化了汽车(工业产品)对这个社会造成的伤害,在他写作之时肯定将这种片面化的情绪进行了发泄性地堆积,缺乏更加理性地表述和客观看待,将很多工业产品对人类的积极性刻意地做了消極性处理。但是作者无疑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制造和创造工业,但我们是否已经或者终将被工业作茧自缚般地裹挟?并且是身不由己! 叶梓的《横泾七记》对横泾的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及传说、名胜和特产做了介绍和描写。汪琬、吴璘在叶梓的笔下穿越了时间从文章中脱身而出,坐在读者的面前淡淡地叙说着自己的生平和过往,姿态从容,他们的眼角或者眉头间突然会显露出一丝沧桑,当读者再要捕捉的时候,却被他们爽朗的笑声和豪迈的神采所掩盖——大儒和名将没有生命个体的愁苦和悲伤吗?历史总是在扩大一方面而隐藏另一方面。这些已经消失的历史人物真的如文章所写的那样吗?至少在叶梓的笔下这是毫无疑问的。叶梓以自己的认识向读者介绍汪琬和吴璘,无论你认不认同。关于湖匪,我原本想象叶梓会给我一番荡气回肠的讲述——残阳如血,风漾湖面,一艘船,彪悍而又神秘的湖匪手持利刃,呼啸而来大笑而去,只剩不知何处萧声。但叶梓止于说明而已,但这不能抱怨叶梓,作者至少提供了想象的线索。后面地理性的描写多说明性表達而少素描般地勾勒。总的来说,叶梓这篇文章前面部分给读者强迫性地灌输了自己的认识,而后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些想象的可能,如果二者兼顾可能更好,文章天成,或许这已经足够好。只是,阅读的时候,似乎作者在思考方面没有进行更一步地拓展。
李仪的《老子的孤独》,作者试图穿越千年对话老子,而且李仪的确这样做了,我们不知道老子是否给了李仪回答,是否倾听了李仪的诉说?但至少李仪认为他对老子做出了自己的表述,甚至在某些时刻进入了老子的内心,否则他怎么会知道老子内心的孤独?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揣测老子的思想和内心,这样很难判断作者方式的对错,每一种努力都值得肯定,但不一定每一种努力都会获得认同。老子孤不孤独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李仪进入老子内心的那一刻,李仪肯定是孤独的。文章要写出新意,思维要跳出大众模式,一直总是存在于技术上和思想上的难度,而且根本没有捷径或者现成的工具可以借助,无论如何,毕竟作者在进行着探索。
张晓润的《遇见一座城》写的是陕北米脂城,关于一个特定地方的书写,总是绕不开它的历史、传说和当下,这并非是写作方法落入了被束缚的窠臼,类似的文章很难跳出这种方式。方式方法对于文章来说当然不是无足轻重,但表述的内容才是重点。很难说张晓润更看重米脂城的哪一方面,历史?传说?地理面貌?特产?这些在张晓润的文章中都是重点,但又都不是重点,它们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凸显张晓润的感情——对米脂城的情感宣泄。杨家沟“十二月会议”,毛泽东的高瞻远瞩;李自成的揭竿而起,跨下马蹄扬起漫天黄尘;貂蝉的金莲轻摇,美目盼兮折腰无数英雄,还有米脂的窑洞和小米……这些在张晓润的笔下如同一张画卷缓缓打开,让读者对米脂有了基本的认识,而张晓润精致华美的文笔更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只有文字才能带来的美感。此文四平八稳,没有缺陷,但是没有缺陷的同时也就意味突出之处的缺乏,文章如美人,在骨不在皮。
王丽一的《音容旧事未曾遥》和王玉玺的《被墓地封存的往事》都是对亲人回忆的文章。这种文章大都充满着特别充沛的感情,我甚至可以想象到作者在行文的时候,在某一刻或许被自己笔下的故事所感动,但这种文章很少能有打动和感动读者的。不是作者虚构了自己的感情和虚构了事件,而是作者大多沉浸在自己的感情里面,生怕自己所描述的感情不够饱满而忽略了读者的感受,读者或许在某一刻会进行比较,会认为自己对亲人的感情比作者更甚。王丽一的好处在于比较冷静地刻画了爷爷的形象,在感情渲染方面有所节制,没有强行让读者必须为自己的感情付出而买单;而王玉玺对亲情(生死)方面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在感情输出方面比较节制,正如他所说“我现在不得不承认回忆往事比面对现实更让人悲伤”。
第3期
叶平《一尊悲壮而苍凉的背影》描写了龚自珍的生平,行文间可以看出作者对龚自珍的喜爱甚至是惋惜,更多的是对龚自珍才华的仰慕和品格的钦佩。对于这类对历史名人的书写,除了作者自我的感性认识和个人感情表达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读者的普及。其实普及这个性质非常重要,而且存在很大的难度。作者如果写得好,就会引发读者对文章主人公的兴趣和喜爱,甚至会让读者生发对那段历史的兴趣。这样说来似乎写作者的责任重大,事实如此,很多人忽略了文艺作品的价值和对人类的影响,但文化的力量终将不可阻挡。叶平在文章中造就了一个才华横溢、狂傲不羁、忧国忧民、纵情声色的龚自珍,并且回答了为何龚自珍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叶平的文笔清晰书写冷静,对时代也有自己的见解,将所认知的龚自珍介绍得栩栩如生,并且能让读者自觉地陷入到作者描述的氛围当中。但是所有这类文章或许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将主人公的不堪境遇或者人格、品格上的虚弱和缺陷归咎于时代与环境抑或旁人,我无法断定叶平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可以在文章中看出来,他已经尽量地在规避着这一点。
孔帆升的《乡村·老屋》紧扣主题,写了各种的乡村老屋,对它们的结构和历史都做了详尽地说明。孔帆升并没有刻意和矫情地把乡村、老屋构造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很多类似文章中,我们都能看到作者虚构着自己的情感,甚至对自己所描述的环境和景物进行思想上的造假,我们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发现那些作者在假装着一种热爱。孔帆升用恬静的笔触抒发着对乡村老屋的喜爱,这种充实的喜爱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内心平静。作者并没有痛斥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破坏了乡村和老屋的安静美丽,偶尔流露出的遗憾也转瞬即逝。只是当我再次阅读完文章之后,却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让我不解,或许作者注重循序渐进地叙述,而忽略了自身应该抒发的情感和本应拥有的思考和想象。
陈敏的《金庸·古龙》单纯地抒发了自己对金庸和古龙作品以及个人魅力的喜爱。很多人士认为金庸和古龙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只是属于消遣性质的娱乐读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金庸和古龙在华人世界巨大的影响力。这两人创造了武侠世界的高峰,曾经让无数人流连其中并产生无数的幻想——像韦小宝那样机智百变享齐人之福是如何幸事?如楚留香那样智勇双全引万众仰慕才不枉此生!陈敏对两位巨匠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自我认知表达,虽然陈敏自身也是一位写作者,他深知文学的虚构性质,但两位巨匠塑造的人物形象依然牵扯着陈敏的内心,让他感触万千,文字的魅力可见一斑。这是一篇致敬文章,更贴近于作者本身的感情,但它却能引发那些曾经喜欢金庸、古龙的读者的兴趣。 曹文生的《大地草册》对两种植物做了细致介绍,包括生长环境、模样、用途等等,文字无烟火气颇有空灵气质,但显然,这样的文字似乎稍显刻意。曹文生在写草的时候结合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展现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他思考的方式;在写草的时候并且融入了哲学意味,且不论他思想的境界,不管作者是否真的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过认真地思考,单就他大胆地坚定地抛出自己的观点就值得赞扬。以草喻人,或者以人喻草,恰当与否没人能做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文无定法,既然他写下了,那么文章就会有它自身存在的理由,至少作者肯定有着为何写下它的理由。
第4期
本期发表的陕北作家专辑,基本上代表了陕北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刘国欣的《西安随记》相对于她前半部分记录了人在西安的所见所感,侧重描写自身和这座城市的机缘,我更欣喜她文章的后半部分创造出了属于她自己的长安。她可以凭着自己的感受随意刻画着古长安的风流和旖旎,已经消失的那段歷史在她的笔下鲜活起来,甚至可以听到文人的吟哦,歌女的咏唱,美食和酒香通过文字便让人醺醺然。她用文字带着我们飞翔在古长安的上空,让我们以她的角度来欣赏和感受长安。一座城对于生命来说只其实属于一个人,你看到的是荒凉,别人看到的是忧伤,另外一个人看到的是辉煌。刘国欣让我知道,感受一个城市和一段历史从来不是依赖于眼睛和心灵,而是将自己融合在城市和历史的气息里面。
曹洁的《河流是生命的艺术品》不仅仅写的是河流,而是围绕河流对一方地域进行了情感上的抒发,通过历史和地理性地表达,他其实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精神层面的释放,把所有的美丽凝聚在自己的内心,然后通过文字迸发出来——其实迸发这个词汇过于激烈,她将这种美缓缓地流淌了出来,平静而又悠长。很显然,曹洁特别注重文字的绚烂,对于文字的热爱与呵护让她的文章倾向于一种浓妆淡抹的表象,让读者时有惊艳之感,在惊艳之余,一些颇有哲思意味的句子,会让人觉得这艳丽背后隐藏着精致的思考。通篇文章或许过于了修饰和装点,是否源自于作者身为女性的缘故不好妄下定论,但文章局部散发的婉约气息足以让读者魅惑。
魏建国的《武夷散记》前面两节“山水气象”和“茶叶茶源”更倾向地理性和说明性书写,武夷山部分景观如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样在魏建国的笔下呈现,无关于太多具体,提供无限留白,让读者如泛舟山间湖水,领略已经给出精美的同时,对尚未描绘的部分展开想象。而对当地茶业说明性地书写和对茶业的历史给予介绍后,把茶叶这种物质何以能成为影响一方地域的必然因素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五夫横渠”这节,魏建国着重于对朱熹和张载书写,作者对朱熹和张载的生平和做出的贡献做出概述之后,文章中表达得更多的是关于知识分子对时代和地域以及片段历史的影响。作者对这些胸怀经纬、对人类命运和走向作出更深层次思考的人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从来不只是吟诗弄月,而是心怀“家国天下”。显然,作者并不纠结于历史人物的个人命运和他们给时代提供的财富,而是联系到当下我们所处的现实给予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国家、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提供了个体的思考结晶。
第5期
胡烟的《此生不复长啸》描写的是扬州的历史人物和抒发自己的心绪。关于历史人物的书写,胡烟并没有着重于这些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贡献,而是对那些人物的思想和心灵进行自我揣测。无疑,这样的介入方式对作者本人来说或许更能加深对他们作品的理解,但这样也有很大的一种可能就是存在误读,以自己既定的理解来规划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可是,怎么看待一个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有详细而且必须遵循的规定吗?显然没有!所以,作者有自己看待方式的充足理由,或许她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关于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观察以及对当下自身的思考,胡烟在文字上转换自如,但是这些略显突兀的穿插和一些没有必要的联系,却将文章的思想无意间进行了割裂,让读者很难统一自己在阅读时候的专注,时刻都会陷入到另外一种情绪和情境当中。
刘梅花的《救荒本草》描写了西夏大地上生长的部分植物。在这里这些植物是以口粮的表现形式而存在。刘梅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世界无疑是宽容而悲悯的,生命形式弱小而孤独,但生命形式的环境强大且繁荣。作者对这些植物无论外在和内部的细节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但是似乎只流于表象,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我并不是说非得牵强地给一种事物必须赋予另外一种和它毫无关联的意义,但作者显然没有紧密地围绕主题来进行写作。
漆宇勤《尚武的赣西》写的是地域人群的一种习气亦或传统,虽然描述的是赣西某地人们对武术的普遍热爱,但文章中却并没有惨烈场面的描写,或许是这种场面从来没有进入漆宇勤的视野,或许作者根本对其不屑一顾,作者更愿意分析这种习俗的形成原因和必然性。关于对习俗养成的解释——对任何事物都要追溯其历史,这似乎越来越成为当下文章的一种趋势,我当然没有对这种趋势给予贬低,而是怀有尊敬而颇为钦佩,这样的文章起码可以让读者了解一些事物的起因、蓬勃、衰败或者灭亡的具体发展过程,能对读者知识的养成提供基本资料。这篇文章对于读者来讲,大多是笼统性叙述,而对细节处理得过于模糊化,让初读题目时的满怀期待有种落空之感。
第6期
史小溪的《金海湖》对景致的描写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身临其境,大凡写作的人都知道,对景致的描写最难也最见功力。一座山一片林一池水,景物就那样摆在眼前,你如何才能让它活灵活现、感人肺腑甚至让人惊心动魄起来,这显然不仅仅考验的是作者的感触能力和想象能力,它考验的是写作者对文字准确勾勒、渲染、铺陈等等一系列的能力,没有经过千锤百炼,休想让文字活泛起来。史小溪从容而又不乏激情四射的书写,在加深读者对描写地域印象的同时,更能带给读者去亲临现场的冲动。
王馨的《此去修水》写的是源于一场心灵的冲动,开始了一次盲目的旅行,而在旅行之中遭遇的种种,颇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没有经过细致和从容地安排,就是凭借着心灵的安排去了一个陌生之地,甚至让当地人怀疑作者此行的目的,这样的状况和引发的反应显然有一种严肃之中的荒谬。前两小节,作者只是在记叙自己旅行的过程,后面两节,描写了陈寅恪和黄庭坚的生平或者成绩,从而引发作者一系列的感想和喟叹。从心而论,我更喜欢作者前面关于旅行的记叙,颇有意思更能带给读者一些对自身的思考。作者没有经过准备就成为一个地域和人群的突然闯入者,同时也成为一个被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的被闯入者,这二者不约而同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从而打破了固有的封闭和沉默,彼此之间某种难以名状的新鲜由此产生。可惜的是,作者很快又进入到通常游记的范畴当中,对名胜或者名人故居开始书写和描绘,抒发自己对此与大多数人并无二致的感情和感慨——这没有偏颇之处,但是与开始的书写方式和自己的心灵冲动似乎脱节,让文章的新鲜感和节奏感发生了改变,由爽朗明快陷入了沉闷枯燥。
2018年《延安文学》刊登的优秀散文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欣赏。这些作者的努力或许并不被所有人认同,但他们应该为自己赞赏,对他们来说这至少无愧于心。
责任编辑:魏建国 薛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