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独”俱全》书名先声夺人,单凭书名就可以感觉作者带着极为浓重的曲艺痕迹。贵田兄使用了“谐音”产生误会,用误会结构“包袱”的手法,一开始便把大家“蔓住了”,相当于说书人拴了一个“扣子”,然后从容不迫地说明“一独”“二独”“三独”“四独”“五独”,一层一层说清了,抖开了包袱,解读了密码。大家此时恍然大悟,原来此“五独”非彼“五毒”。一开始就显示了很独特的匠心,写的很符合相声艺术家的身份。内容是实事求是的,口吻是轻松幽默的,叙述是明白流畅的,篇幅不长不短,举例不多不少,没有故作高深与虚张声势,没有粉饰过往或者讳疾忌医。文风一如贵田兄的待人接物,诚恳中夹杂说书人的“拴扣子”相声人的机智与幽默的“抖包袱”!这一点我很赞赏。
《五“独”俱全》写得有风格,文如其人。作者以相声演员的口吻,讲述自己的“相声故事”。作者自称是“相声起,相声落”,在这里打开记忆的闸门,像面对老友无拘无束地聊天,也像是在晚辈面前语重心长地讲课,讲相声和相声中的自己,讲家庭,家庭与相声的关系,讲他怎么样成为相声演员,怎么样成为一个好的,明白的相声演员,讲相声的演出,讲相声的创作,讲相声内核与外延,相声的艺术规范,相声人的改革创新。一句话《五“独”俱全》的空间与时间除了相声没有别的!
相声人写回忆录不是新鲜事!但是常贵田不是一般的相声艺人,当然写出来肯定有不一般之处。他是门厅显赫的“世家子弟”,他又是戎装在身的“文职将军”。满门相声艺人的家庭环境,一个甲子的军旅生涯筑就了举世无双的“这一个”。“这一个”是引用恩格斯关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句名言,出自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艺术创作反对概念化,需要独特性。“这一个”形容常贵田我以为很恰当。军装的庄严与相声艺术的尊严,传统文化基因与革命文化传统在常贵田这里融会贯通。两种文化的阳光雨露共同灌溉培养了这株时代的文化奇葩!带有曲艺江湖种种基因的一块顽石在火热的革命大熔炉里炼出来一块拥有精湛技艺、浓厚家国情怀、有信仰、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钢”!这是一块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文化两個原本充满矛盾,相互排斥,却又相互吸纳相互融合的因素,形成了《五“独”俱全》换发出来五光十色的“果实”。几十年来,常贵田穿着军装说相声,自觉承载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两个使命,天长日久两个使命在相声艺术里合二为一,融汇了绿色军营与红色传统的魂魄,反之在践行部队文工团的使命中,他的相声中也是自然而然融进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文化自觉的融合,绝对不是某些人嘲讽的“马列主义加老合”浅薄的两张皮的捏合!尽管这样的融合很多人也有,但是与常贵田的“初心”与“根基”不能同日而语。《五“独”俱全》只此一家,常贵田的历程不可复制!
正常人的艺术启蒙大都与姥姥歌谣、姥姥的故事有关,常贵田也不例外。姥姥是谁?京韵大鼓名家林红玉!林红玉是刘宝全之后骆玉笙之前的名家。说常贵田曲艺是从胎教开始的恐怕没有异议。姥姥的京韵大鼓影响不言而喻,姥姥的一句“做一个好演员必须投名师,访高友,增阅历,会藏拙”犹如座右铭,让常贵田感悟了几十年!至今感觉受用!姥姥的艺术启蒙,爸爸的身教言教,加上“本家”常家家族两辈人的耳提面命,吃相声,喝相声,说他是在相声海洋“泡”大的,相声烟火里“熏”大的应该没有问题!
《五“独”俱全》还没出版的时候,贵田兄征求意见,并且希望我能写一篇序言。我当时没加考虑顺口应了,可是后来“德不配位”理念总在纠缠我,迟迟没有动笔,常贵田是曲艺小大辈,相声真将军。我读《五“独”俱全》时带着感情,同时也带着比较的眼光。
我曾经读过一些曲艺人写的回忆录,不客气地说,真正读完的没有几本,字里行间显示出来内容的浮夸、江湖的油滑、自我吹嘘的膨胀、看似时髦却又掩盖不住的陈腐,让你很自然地联系了“虚假”“做作”等字眼。《五“独”俱全》给我印象则大不一样,可以说保持了贵田兄“衣冠不改旧家风”风范。从行文到内容,“诚恳”“诚实”始终结伴而行!对他在书中说的“诚实是我们的家风”笃信不疑。家风是律己,是没有人监督的自觉!作为有影响的艺术家,大家极为看重他的品格,社会名望越大,读者与观众的关注度就越高。在这里贵田兄把握得很到位,每一页书稿都能入情入境,并且情感被调动起来,随着他的娓娓道来进入他的故事情景之中!
相声常家是大家族,人多事情多,名人很多。直接的是蘑菇世家的来龙去脉,在相声界、曲艺界,间接的还有京剧界等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在这里交互相容。常贵田都能够用简练生动的笔墨、时空交错的手法详略得当地描述。老一辈的常连安、张寿臣、马三立、林红玉、常宝堃、侯宝林、王长友、赵佩如、康立本、常宝霆、常宝华、李润杰、苏文茂等,小一辈的马季、姜昆、侯耀文、师胜杰等人都有提及。曾经有过重大影响的张寿臣一次摆知,收徒两辈,带拉师弟常连安,同时又收小蘑菇为徒。张寿臣先接受常连安磕头认师哥,后接受常宝堃磕头认师父,曾经的美谈逸闻在这里属于权威发布。
常家是一个大家族,不出家门,已经是名人大腕成堆!足以够小报记者踏平门槛了。常连安随娘改嫁,历经苦难,拜师张寿臣,收徒高元钧,口外变戏法,坐科富连成,开办相声学府启明茶社,搞多种经营开办小安堂,北京西单的达智营,天津海河的竹远里,哪个话题没个三回九转?小蘑菇天资聪慧,厚道明理,成名已经属于传奇,何况赴朝为国捐躯?小蘑菇是这个家族的骄傲,是一杆呼啦啦飘扬的大旗,二蘑菇、三蘑菇、四蘑菇,合起来堪称蘑菇云风起云涌,分开来却是蘑菇香香飘四季!再说常贵田,世家子弟、烈士子弟两个头衔超凡脱俗,参军入伍,入党提干,国土防卫,亲临火线,抗洪救灾,听从召唤,深入生活,多种体验,海岛高原双脚踏遍,上台能演,演出五次立功,下台能编,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写出家国情怀时代诗篇。读起来亲切感人,从中窥探了大宅门里边秘密,体会了他们生活的窘迫与对相声事业的不尽追求!常贵田说,“世家子弟绝不像常人所说的那样,你们有祖上光环罩着,沾了人家多大光吗?说实话,光是沾了点儿,但,只是靠沾的光,反的光,就没多大亮,要想亮还得自己发光。”这些由衷的话语,读来如醍醐灌顶颇受启发。从这个角度看《五“独”俱全》又像一部常氏相声的简史,提供了可以研究的不少线索,也具备相声艺术特点和对相声艺人的认识与研究价值。
在我看来,常贵田支配创作演出的形象思维非常发达,同时支配设计策划、办事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也相当了得!本书的“跋”,就体现他的管理能力与胸中韬略的水平。面对要表达的60多年的艺术生涯,这本书怎么布局,怎么筛选,哪些详细,哪些省略,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情,需要有一个总体构想。这个构想绝对是符合这位文职将军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在部队一个班齐步走,通常都是班长在最前边,副班长在最后边,中间是士兵。这本书各章回的排列也是按照队列顺序排列的。介绍我父亲的事放在最前面,书中描绘妈妈的章回放在最后边,我在中间。从引子开始,开宗明义写的就是相声,全文最后一章叫做相声会消亡吗?由相声起,到相声落,中间给大家说的还是相声的事儿。因为我是相声人吗!”如此自信,如此自豪,没有虚荣的膨胀,更不见拿捏作态的俗气!真真切切感受到在功成名就的今天,不忘本来,不忘初心,名实相符。当然常贵田能有今天的荣誉,对于指导自己成长的长辈,比如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几位叔叔,比如与自己艺术相濡以沫的搭档王佩元,这本书里还没有完全写到,不是回避,也不是淡忘,而是另有安排。他写王佩元的已经先期出版,而写几位“蘑菇”叔叔的《二三四书》正在撰写之中。这个书名既讲究伦理,也讲究幽默。您看《二三四书》不就是二叔三叔四叔是一本书吗?再看《五“独”俱全》先出版,这也是有设计的,大家在阅读《五“独”俱全》时候,会思索,会感慨,会追问,会自觉不觉地沿波讨源。
您别急,该有的答案《二三四书》一定会有!
《五“独”俱全》写得有风格,文如其人。作者以相声演员的口吻,讲述自己的“相声故事”。作者自称是“相声起,相声落”,在这里打开记忆的闸门,像面对老友无拘无束地聊天,也像是在晚辈面前语重心长地讲课,讲相声和相声中的自己,讲家庭,家庭与相声的关系,讲他怎么样成为相声演员,怎么样成为一个好的,明白的相声演员,讲相声的演出,讲相声的创作,讲相声内核与外延,相声的艺术规范,相声人的改革创新。一句话《五“独”俱全》的空间与时间除了相声没有别的!
相声人写回忆录不是新鲜事!但是常贵田不是一般的相声艺人,当然写出来肯定有不一般之处。他是门厅显赫的“世家子弟”,他又是戎装在身的“文职将军”。满门相声艺人的家庭环境,一个甲子的军旅生涯筑就了举世无双的“这一个”。“这一个”是引用恩格斯关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句名言,出自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艺术创作反对概念化,需要独特性。“这一个”形容常贵田我以为很恰当。军装的庄严与相声艺术的尊严,传统文化基因与革命文化传统在常贵田这里融会贯通。两种文化的阳光雨露共同灌溉培养了这株时代的文化奇葩!带有曲艺江湖种种基因的一块顽石在火热的革命大熔炉里炼出来一块拥有精湛技艺、浓厚家国情怀、有信仰、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钢”!这是一块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文化两個原本充满矛盾,相互排斥,却又相互吸纳相互融合的因素,形成了《五“独”俱全》换发出来五光十色的“果实”。几十年来,常贵田穿着军装说相声,自觉承载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两个使命,天长日久两个使命在相声艺术里合二为一,融汇了绿色军营与红色传统的魂魄,反之在践行部队文工团的使命中,他的相声中也是自然而然融进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文化自觉的融合,绝对不是某些人嘲讽的“马列主义加老合”浅薄的两张皮的捏合!尽管这样的融合很多人也有,但是与常贵田的“初心”与“根基”不能同日而语。《五“独”俱全》只此一家,常贵田的历程不可复制!
正常人的艺术启蒙大都与姥姥歌谣、姥姥的故事有关,常贵田也不例外。姥姥是谁?京韵大鼓名家林红玉!林红玉是刘宝全之后骆玉笙之前的名家。说常贵田曲艺是从胎教开始的恐怕没有异议。姥姥的京韵大鼓影响不言而喻,姥姥的一句“做一个好演员必须投名师,访高友,增阅历,会藏拙”犹如座右铭,让常贵田感悟了几十年!至今感觉受用!姥姥的艺术启蒙,爸爸的身教言教,加上“本家”常家家族两辈人的耳提面命,吃相声,喝相声,说他是在相声海洋“泡”大的,相声烟火里“熏”大的应该没有问题!
《五“独”俱全》还没出版的时候,贵田兄征求意见,并且希望我能写一篇序言。我当时没加考虑顺口应了,可是后来“德不配位”理念总在纠缠我,迟迟没有动笔,常贵田是曲艺小大辈,相声真将军。我读《五“独”俱全》时带着感情,同时也带着比较的眼光。
我曾经读过一些曲艺人写的回忆录,不客气地说,真正读完的没有几本,字里行间显示出来内容的浮夸、江湖的油滑、自我吹嘘的膨胀、看似时髦却又掩盖不住的陈腐,让你很自然地联系了“虚假”“做作”等字眼。《五“独”俱全》给我印象则大不一样,可以说保持了贵田兄“衣冠不改旧家风”风范。从行文到内容,“诚恳”“诚实”始终结伴而行!对他在书中说的“诚实是我们的家风”笃信不疑。家风是律己,是没有人监督的自觉!作为有影响的艺术家,大家极为看重他的品格,社会名望越大,读者与观众的关注度就越高。在这里贵田兄把握得很到位,每一页书稿都能入情入境,并且情感被调动起来,随着他的娓娓道来进入他的故事情景之中!
相声常家是大家族,人多事情多,名人很多。直接的是蘑菇世家的来龙去脉,在相声界、曲艺界,间接的还有京剧界等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在这里交互相容。常贵田都能够用简练生动的笔墨、时空交错的手法详略得当地描述。老一辈的常连安、张寿臣、马三立、林红玉、常宝堃、侯宝林、王长友、赵佩如、康立本、常宝霆、常宝华、李润杰、苏文茂等,小一辈的马季、姜昆、侯耀文、师胜杰等人都有提及。曾经有过重大影响的张寿臣一次摆知,收徒两辈,带拉师弟常连安,同时又收小蘑菇为徒。张寿臣先接受常连安磕头认师哥,后接受常宝堃磕头认师父,曾经的美谈逸闻在这里属于权威发布。
常家是一个大家族,不出家门,已经是名人大腕成堆!足以够小报记者踏平门槛了。常连安随娘改嫁,历经苦难,拜师张寿臣,收徒高元钧,口外变戏法,坐科富连成,开办相声学府启明茶社,搞多种经营开办小安堂,北京西单的达智营,天津海河的竹远里,哪个话题没个三回九转?小蘑菇天资聪慧,厚道明理,成名已经属于传奇,何况赴朝为国捐躯?小蘑菇是这个家族的骄傲,是一杆呼啦啦飘扬的大旗,二蘑菇、三蘑菇、四蘑菇,合起来堪称蘑菇云风起云涌,分开来却是蘑菇香香飘四季!再说常贵田,世家子弟、烈士子弟两个头衔超凡脱俗,参军入伍,入党提干,国土防卫,亲临火线,抗洪救灾,听从召唤,深入生活,多种体验,海岛高原双脚踏遍,上台能演,演出五次立功,下台能编,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写出家国情怀时代诗篇。读起来亲切感人,从中窥探了大宅门里边秘密,体会了他们生活的窘迫与对相声事业的不尽追求!常贵田说,“世家子弟绝不像常人所说的那样,你们有祖上光环罩着,沾了人家多大光吗?说实话,光是沾了点儿,但,只是靠沾的光,反的光,就没多大亮,要想亮还得自己发光。”这些由衷的话语,读来如醍醐灌顶颇受启发。从这个角度看《五“独”俱全》又像一部常氏相声的简史,提供了可以研究的不少线索,也具备相声艺术特点和对相声艺人的认识与研究价值。
在我看来,常贵田支配创作演出的形象思维非常发达,同时支配设计策划、办事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也相当了得!本书的“跋”,就体现他的管理能力与胸中韬略的水平。面对要表达的60多年的艺术生涯,这本书怎么布局,怎么筛选,哪些详细,哪些省略,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情,需要有一个总体构想。这个构想绝对是符合这位文职将军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在部队一个班齐步走,通常都是班长在最前边,副班长在最后边,中间是士兵。这本书各章回的排列也是按照队列顺序排列的。介绍我父亲的事放在最前面,书中描绘妈妈的章回放在最后边,我在中间。从引子开始,开宗明义写的就是相声,全文最后一章叫做相声会消亡吗?由相声起,到相声落,中间给大家说的还是相声的事儿。因为我是相声人吗!”如此自信,如此自豪,没有虚荣的膨胀,更不见拿捏作态的俗气!真真切切感受到在功成名就的今天,不忘本来,不忘初心,名实相符。当然常贵田能有今天的荣誉,对于指导自己成长的长辈,比如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几位叔叔,比如与自己艺术相濡以沫的搭档王佩元,这本书里还没有完全写到,不是回避,也不是淡忘,而是另有安排。他写王佩元的已经先期出版,而写几位“蘑菇”叔叔的《二三四书》正在撰写之中。这个书名既讲究伦理,也讲究幽默。您看《二三四书》不就是二叔三叔四叔是一本书吗?再看《五“独”俱全》先出版,这也是有设计的,大家在阅读《五“独”俱全》时候,会思索,会感慨,会追问,会自觉不觉地沿波讨源。
您别急,该有的答案《二三四书》一定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