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百善孝为先;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些古典教诲,阐述了孝道是德育的根本,并将落实孝道归结到反省改错,“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所以也提出了明白善恶是非的重要性,“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关键词:孝道 德育 明善 反省改过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237-02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1]《孝经》在“开宗明义章第一”中一开篇就如是说。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所产生的原因。教育教什么,就是教孝。这与当今的先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根本就是“孝”。看“教”这个字,左边是一个“孝”字,右边是一个“文”字。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就是教孝。
《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教育就是长养他的善行,而修正他的错误行为。《说文解字》说:“育,养子使作善也。”[3]由此观之,教育的宗旨,就是教育大家做善事,做一个善良的人。那善的根本是什么?“百善孝为先”。《孝经》中也说:“夫孝,德之本也。”可见,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教育的根本都是教孝。因为孝是德行的根本。
1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孝是做人的最根本的一个准则。为什么呢?因为父母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他说他爱别人,那是假的,一定是有利可图或者为了满足自己什么私欲。孝是一个人的道德根本,只有孝敬父母,然后再将这个“孝敬”推而广之,爱护所有的人,甚至爱护所有的物,这才是真的。
《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1]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而说爱别人,那是不可能的,那个爱一定是假的。一个人不敬自己的父母,而敬别人,那也一定是假的,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特别尊敬自己的领导,你就知道他是为什么了。他肯定是为了自己的升迁、为了自己的饭碗。这样的尊敬不是真正的尊敬,真正的尊敬是打心眼里,不计较报酬的。
当今社会,由于缺乏孝道的教育,普遍的缺乏真诚的爱心。所谓的爱这个、爱那个,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都是表面功夫。所以真正要挖掘一个人的爱心,先要培养他的孝心。这就是为什么,五伦关系以“父子有亲”为根本了,因为其他的关系都是由这一个关系延伸出来的。有“父子有亲”,才有“君臣有义”。所以之前选拔官员称为举孝廉,从孝子中选拔官员,才能保证他廉洁。总之,一句话,孝道是德育的根本,想要培养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素养的年轻人,必须从孝道的教育入手。
2 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
“孝顺、孝顺,孝了才顺”,不只是顺父母,也是顺了自己的心。我们现在太多的人,心不和顺,烦恼很多,忧虑很多,为什么呢?因为失去了根本,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则患得患失,心里难过。朱熹夫子说:“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4]给我们指出了根本。我们的根本就是孝悌之心的缺失。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都是人伦之重。
看看现在,兄弟不和睦的现象有多少,不孝敬父母的有多少,这种现象就是造成我们痛苦的根源。人没有了孝心,则会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想着自己,就会忧虑很多,“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5],则烦恼就会很多。人懂得孝敬父母,为父母着想,则就会为别人着想,念念为别人着想,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里的“忧”不是烦恼,而是爱心。它是踏实的,充实的。父母是我们的根本,只有找回根本,人才会幸福。
3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论语》里面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德行与学问的顺序已经非常明显了。首先我们特别注意一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前面的德育是根本,而德育中孝悌又是根本。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只注重“学文”,而忘记了德行,更不用谈孝道了。这种现象则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危害就大了。不只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且让很多年轻人道德修养落后,难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就是林则徐所说的“十无益”中的“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也就是说,没有德行,聪明、博学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根结所在,缺“德”。
《三字经》中也说:“首孝悌,次见闻”所以,它一开始就先举出孝悌的故事:“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7]
中国人讲究博爱是从“孝悌”中来,先孝养自己的父母,再友爱自己的兄弟。如果连友爱兄弟都做不到,让他跟别人和睦相处,那怎么可能呢。以此类推,再友爱自己周围的人,进而扩展到全天下人,进而再扩展到一切万物,这就叫“泛爱众”。当我第一次看到“泛爱众”的时候,我很惊讶,我们古人在几千年前早就提出来“博爱”了,而且次序这么明显,这么科学,让人知道从何处下手去做。所以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我们之前是小瞧了它了,应当努力学习,去明白里面真实的意义,那样我们的人生会受益无穷。
4 改错是真正的孝亲
中庸说:“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8]什么叫孝顺父母?难道仅仅是给父母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吗?当然不是。孝顺父母分很多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对父母的物质供养;第二个层次是养父母之心,让父母高兴;第三个层次是养父母之志,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达到;第四个层次,养父母之智,只有让父母能明了生活的真相,他才能真正快乐,才是最高一层的孝顺父母。 我们“反诸其身”,就是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养父母的智。为什么呢?我们反省自己,勇于改错,父母看到了自然高兴。父母都希望我们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我们努力改错,就是要做一个更完美的人,这是完成父母的心愿,这就是养父母之志;我们改错,就能够让父母也能明白生活的真相,明白更多生活的道理。生活自然会越过越好,越来越快乐,这就是养父母之智。通过《了凡四训》我们就能看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改过与行善。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说是反省自己,但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又如何反省自己呢?所以《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第一》一开始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就是要明白善恶是非的标准,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怎么“习”。现在我们很多人自以为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让他自己说他又说不上来,真正到了事情上,又分辨不清善恶是非的标准。结果做了恶还以为自己是善,还给自己找很多理由。这都是不明白善恶的缘故,所以生活中有很多不顺,但他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造作太多不善的缘故。
在《了凡四训》里面说:“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所以明白善恶是非的标准尤为重要,在《了凡四训》中有详明的解释,希望每一位仁人志士都能够好好看看。在此就不必赘述了。
所以《中庸》中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不诚乎其身,就是不顺乎其亲,则就是不孝,罪过大了。所以“明善”是第一要务,要“明善”就要“学习善恶是非的道理。我们有一位同学,花了几天时间,看了一遍《太上感应篇白话故事》,内心就非常高兴,他说他终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这就是让人高兴的根源。明白是非善恶的道理,然后努力行善。而百善孝为先。
5 结语
孝悌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是我们幸福的根本,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根本。只有力行孝悌,我们的内心才会欢喜,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而力行孝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反诸其身”,勇于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才能“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了凡四训》中,“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相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9]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 钟茂森.《孝经》研习报告[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3.
[2] 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268.
[3] (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08.
[4]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50.
[5] 鸠摩罗什.佛教十三经·无量寿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34.
[6] 李炳南.论语讲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6.
[7] (宋)王应麟.三字经[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7.
[8] (明)张居正.张居正讲解《大学·中庸》[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115.
[9]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M].北京:中华书局,2008:66-67.
关键词:孝道 德育 明善 反省改过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237-02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1]《孝经》在“开宗明义章第一”中一开篇就如是说。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所产生的原因。教育教什么,就是教孝。这与当今的先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根本就是“孝”。看“教”这个字,左边是一个“孝”字,右边是一个“文”字。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就是教孝。
《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教育就是长养他的善行,而修正他的错误行为。《说文解字》说:“育,养子使作善也。”[3]由此观之,教育的宗旨,就是教育大家做善事,做一个善良的人。那善的根本是什么?“百善孝为先”。《孝经》中也说:“夫孝,德之本也。”可见,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教育的根本都是教孝。因为孝是德行的根本。
1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孝是做人的最根本的一个准则。为什么呢?因为父母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他说他爱别人,那是假的,一定是有利可图或者为了满足自己什么私欲。孝是一个人的道德根本,只有孝敬父母,然后再将这个“孝敬”推而广之,爱护所有的人,甚至爱护所有的物,这才是真的。
《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1]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而说爱别人,那是不可能的,那个爱一定是假的。一个人不敬自己的父母,而敬别人,那也一定是假的,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特别尊敬自己的领导,你就知道他是为什么了。他肯定是为了自己的升迁、为了自己的饭碗。这样的尊敬不是真正的尊敬,真正的尊敬是打心眼里,不计较报酬的。
当今社会,由于缺乏孝道的教育,普遍的缺乏真诚的爱心。所谓的爱这个、爱那个,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都是表面功夫。所以真正要挖掘一个人的爱心,先要培养他的孝心。这就是为什么,五伦关系以“父子有亲”为根本了,因为其他的关系都是由这一个关系延伸出来的。有“父子有亲”,才有“君臣有义”。所以之前选拔官员称为举孝廉,从孝子中选拔官员,才能保证他廉洁。总之,一句话,孝道是德育的根本,想要培养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素养的年轻人,必须从孝道的教育入手。
2 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
“孝顺、孝顺,孝了才顺”,不只是顺父母,也是顺了自己的心。我们现在太多的人,心不和顺,烦恼很多,忧虑很多,为什么呢?因为失去了根本,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则患得患失,心里难过。朱熹夫子说:“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4]给我们指出了根本。我们的根本就是孝悌之心的缺失。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都是人伦之重。
看看现在,兄弟不和睦的现象有多少,不孝敬父母的有多少,这种现象就是造成我们痛苦的根源。人没有了孝心,则会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想着自己,就会忧虑很多,“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5],则烦恼就会很多。人懂得孝敬父母,为父母着想,则就会为别人着想,念念为别人着想,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里的“忧”不是烦恼,而是爱心。它是踏实的,充实的。父母是我们的根本,只有找回根本,人才会幸福。
3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论语》里面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德行与学问的顺序已经非常明显了。首先我们特别注意一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前面的德育是根本,而德育中孝悌又是根本。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只注重“学文”,而忘记了德行,更不用谈孝道了。这种现象则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危害就大了。不只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且让很多年轻人道德修养落后,难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就是林则徐所说的“十无益”中的“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也就是说,没有德行,聪明、博学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根结所在,缺“德”。
《三字经》中也说:“首孝悌,次见闻”所以,它一开始就先举出孝悌的故事:“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7]
中国人讲究博爱是从“孝悌”中来,先孝养自己的父母,再友爱自己的兄弟。如果连友爱兄弟都做不到,让他跟别人和睦相处,那怎么可能呢。以此类推,再友爱自己周围的人,进而扩展到全天下人,进而再扩展到一切万物,这就叫“泛爱众”。当我第一次看到“泛爱众”的时候,我很惊讶,我们古人在几千年前早就提出来“博爱”了,而且次序这么明显,这么科学,让人知道从何处下手去做。所以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我们之前是小瞧了它了,应当努力学习,去明白里面真实的意义,那样我们的人生会受益无穷。
4 改错是真正的孝亲
中庸说:“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8]什么叫孝顺父母?难道仅仅是给父母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吗?当然不是。孝顺父母分很多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对父母的物质供养;第二个层次是养父母之心,让父母高兴;第三个层次是养父母之志,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达到;第四个层次,养父母之智,只有让父母能明了生活的真相,他才能真正快乐,才是最高一层的孝顺父母。 我们“反诸其身”,就是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养父母的智。为什么呢?我们反省自己,勇于改错,父母看到了自然高兴。父母都希望我们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我们努力改错,就是要做一个更完美的人,这是完成父母的心愿,这就是养父母之志;我们改错,就能够让父母也能明白生活的真相,明白更多生活的道理。生活自然会越过越好,越来越快乐,这就是养父母之智。通过《了凡四训》我们就能看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改过与行善。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说是反省自己,但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又如何反省自己呢?所以《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第一》一开始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就是要明白善恶是非的标准,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怎么“习”。现在我们很多人自以为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让他自己说他又说不上来,真正到了事情上,又分辨不清善恶是非的标准。结果做了恶还以为自己是善,还给自己找很多理由。这都是不明白善恶的缘故,所以生活中有很多不顺,但他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造作太多不善的缘故。
在《了凡四训》里面说:“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所以明白善恶是非的标准尤为重要,在《了凡四训》中有详明的解释,希望每一位仁人志士都能够好好看看。在此就不必赘述了。
所以《中庸》中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不诚乎其身,就是不顺乎其亲,则就是不孝,罪过大了。所以“明善”是第一要务,要“明善”就要“学习善恶是非的道理。我们有一位同学,花了几天时间,看了一遍《太上感应篇白话故事》,内心就非常高兴,他说他终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这就是让人高兴的根源。明白是非善恶的道理,然后努力行善。而百善孝为先。
5 结语
孝悌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是我们幸福的根本,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根本。只有力行孝悌,我们的内心才会欢喜,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而力行孝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反诸其身”,勇于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才能“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了凡四训》中,“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相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9]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 钟茂森.《孝经》研习报告[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3.
[2] 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268.
[3] (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08.
[4]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50.
[5] 鸠摩罗什.佛教十三经·无量寿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34.
[6] 李炳南.论语讲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6.
[7] (宋)王应麟.三字经[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7.
[8] (明)张居正.张居正讲解《大学·中庸》[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115.
[9]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M].北京:中华书局,200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