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分析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社会思想观念不断完善,教育领域则成为了最直接的反映领域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人们更加注重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创新性思维。高校音乐教学中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够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思维,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防止思维的僵化,形成发散性的思维,因此在音乐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影响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音乐;大学生;创新
  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面化发展,音乐素质作为个人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评价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因而高校音乐教育也被赋予深刻的现实意义。音乐教育最为基本的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品性,而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生活、体会生活。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是否做到位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高校音乐教育对创新思维具体的促进作用
  (一)方向正确的音乐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灵活、敏锐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之所以与其他思维之间存在着差异,其特殊之处就主要在于其所具有的灵活性和敏锐性,这种灵活性和敏锐性引导着创新思维的萌芽与发展,而音乐教学把握住了正确的教学方向,就会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性,从而间接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的心理较为成熟,看待事情自有一套观点、看法,而音乐教学就是要将大学生的思维按照符合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培养,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中的旋律带给大学生不一样的关于美的感悟,同样的音乐在不同的情境下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大学生在形成自我感受的同时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枝末节,打破惯性思维,形成不一样的审美感悟。而音乐中的停顿则留给大学生更多思维的遐想空间,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空间中自由翱翔。总而言之,把握正确方向的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还能使学生形成较高水平的审美能力。
  (二)讲究方法的高校音乐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全面、创造的创新思维
  音乐是强调视觉感受的审美领域,而音乐教学则是综合了多种感官的素质型教学学科。讲究方法的音乐教学除了利用听觉来倾听音乐,还包括视觉和触觉的综合作用,这些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将各自对音乐的感受形成并集式的联合,更显音乐感悟的全方位与全方面,由此可见,大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即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性掌握可以通过讲究方法的音乐教学来实现。另外,不同的音乐是身份、背景、遭遇各不相同的音乐家在结合自身经历与情感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品,较为直观的反映了音乐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水平,而大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并不是简单的“听音乐”,而是强调于“懂音乐”,以期与音乐家自身的音乐情感产生共鸣,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应当实施的有利性影响举措
  (一)鼓励大学生自主进行音乐创作,在音乐创作中展现创新思维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重在要求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刻意痕迹过于严重的强加给学生,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能够做到与音乐教学的内容融会贯通,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的音乐创作。大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不是要形成对音乐大师的盲目崇拜,而是应当在接受优秀音乐的熏陶中学会不同音乐情感的表达形式,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对音乐的独特感受,进而将这种情感自由的抒发到音乐创作中。通常而言,音乐主要分为即兴创作和命题性创作两种,即兴创作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用来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没有提前准备的前提下,从现时所处的环境和具有的感受中获取素材进行创作,从教学目的上来看,即兴创作属于低层次的音乐创作层面;命题性创作一般是由教师命题或者学生自主命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由教师辅助进行音乐的创作,这种创作带有一定的训练目的,因而属于层面较高的音乐创作,要强化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影响,这种创作就不是简单的旋律的集合,而应是情感的真实表达和创新性思维的展现,即命题性创作,以此来学生激发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在音乐创作中实现“音乐”与“曲谱”的结合
  停留在作曲层面的创作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才型创作,在现实的音乐世界中,真正的音乐创作指的是整首歌曲的“词”与“曲”相辅相成的展现,主要表现为一名歌手将“词”与“曲”以演唱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同时也就是在此时,音乐创作才实现了真正的“音乐”与“曲谱”的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音乐创作时,不能将眼光只局限于“词”与“曲”的文本创作中,还要着眼于将其完整的呈现给受众,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创作时,要对自身的歌唱乐感和声部特色进行有效的处理,赋予音乐作品以更加深刻的情感意义。
  (三)发展个性,引导学生形成求异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要进行创新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彰显自己的个性。人们为音乐的表现模式提供了各异的形式空间,允许不同的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创新性思维就如同音乐一样,要求学生有不同于惯性思维的个人观点与见解、强调灵活性与自由性。音乐作为一种创作性的艺术,在每一个环节阶段,诸如倾听、欣赏、感悟创作等都具有突出的创造性特点,而音乐本身的这种特点更是为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沃土,使得大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能够在同样以创新性为内容要求的前提背景中开展。而高校在进行培养时,更不能忽视了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倡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独立进行思考,并对学生的创新性意见给予鼓励与肯定。
  音乐教学同时调动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感官感受中获取与众不同的感受,在思维上开发大学生的潜在能力,激活大学生的求异思想,帮助大学生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高校要遵循音乐教学规律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中的作用,使其增强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包春吟.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的研究[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03).
  [2]林静.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
  [3]豁曼.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研究[J].戏剧之家,2015(04).
  作者简介:夏黎春(1961—),女,江苏苏州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着眼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根据专业及心理特点,遵循八大教学原则,有效开展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热情,达到培养学生出色的英语语言应用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本文首先概述了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点,然后从古诗词歌曲风格的把握,气息的运用.咬字吐字的处理及用声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