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是区别于“个体记忆”(individual memory)的一个社会学概念。社会学家认为,绝对私人的回忆,往往因缺乏逻辑和系统而显得模糊混乱,并且通常会因为时间消逝而变得零碎、散乱、淡化,相较而言,社会化的集体记忆,却能通过特定群体中存在一定联系的人所共享、传承以及共同建构,将最美好、神圣的事或物贮存在另一个维度里,形成可追溯的、增强社会认同感的“历史”。
公共建筑和空间是凝结“集体记忆”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公共建筑和空间的更新也使集体记忆得以传承和延续。在《城市建筑学》(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一书中,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提出了一种理解城市的全新方式,他将城市视作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由市民与城市场所的个人或集体关系构成,最终决定了城市建筑与环境的个性化形象;当某些古老的建筑成为城市记忆一部分时,就会出现新的建筑形式,通过这一积极角度,伟大的思想将从城市历史中涌现出来,并塑造新的城市形象。通过针对不同的受访对象制定采访提纲,通过将采访记录按照特定顺序组织和编排,《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呈现了作为“集体记忆”的南京城墙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与多维形象。
2017年,为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式,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和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两家机构联合启动“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计划将南京城墙的口述历史制作成纪录片。至2019年,项目组共采访了与南京城墙有关的101人(含群体),整理实录笔记58万余字。在此基础上,项目组遴选出79位受访者(含群体)的采访文稿,结集为《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作为项目的阶段成果于2020年正式出版。“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的受访者包括“了解南京城墙的人、生活在南京城墙周边的人和热心关注南京城墙的人”,《心城:南京城墙记忆》按受访者年龄,将关于南京城墙的“个人记忆”按时间有序排列,让我们了解南京城墙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了解南京城墙的警示、标记和符号。
18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也将城市的现代化提上日程。过去象征城市边界与地位、保卫市民安全的城墙,一度被认为是阻碍城市交通顺畅、城市规模扩张,妨碍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消极因素。《心城:南京城墙记忆》让我们了解到,在“拆墙建城”呼声高涨之时,关于如何处置城墙,实际存在着不同声音。谢辰生先生回忆了20世纪50年代全国“拆城风波”中,“城墙派”和“拆城派”的争锋;蒋赞初先生讲述了南京城墙从明末以后逐渐拆除的过程,以致1955—1964年部分南京城墙的集中拆除,并不让当时的人感到奇怪;韩品峥先生介绍了1963年的拆除计划,由于文物干部或社会贤达的努力争取,并未全部执行,而一些计划保留的城门、城墙,却因为残损坍塌,危害到市民安全,不得不拆除。这些“集体记忆”,让今人得以更加客观的认识历史,理解那些拆毁城墙的决定和行为,铭记那些保护南京城墙的“吹哨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城市功能对于市民多样化需求的关怀,逐渐成为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决定因素。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对于社会的理解,不应该简单地只看社会经济效益或者理性化的社会构成,而是应该注重内在的精神生命,注重作为现代生活体验者的个体的生命之旅与道德实践。沿着这一思路,美国城市问题研究权威乔尔·柯特金(Joel Kotkin)在2005年出版的《全球城市史》(The City: A Global History)一書中,将形成一座活力充沛的城市的必备要素归纳为三方面:安全、繁荣和神圣,他认为在现代世俗社会,神圣应引申为一个城市的共识价值及精神面貌,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应拥有独特的信念,这种信念或源于传统,或源于宗教,也可源于本土生活价值和人文精神,它能取得市民的认同,不断激发文化创造力,发展出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城市观念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对南京城墙的认知和情感,也赋予了南京城墙与城市生活以新的关联方式。
对一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会随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的改变发生变化,南京城墙价值的认定、保护和传播利用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心城:南京城墙记忆》的受访者还包括一批将南京城墙作为创作灵感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作将使未来南京城墙的形象和意义在不同维度不断丰富和升华。
对于南京城墙申报世界遗产的整体行动而言,整理“南京城墙”的集体记忆极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促进一种思索:人如何看待他们的遗产?对于与南京城墙相关的人而言,南京城墙遗产究竟意味着什么?采访中有一个问题被多次提出:南京城墙的哪一段是您最喜欢的?关于这一问题,受访者的答案不尽相同,《心城:南京城墙记忆》提供了关于如何阐释南京城墙价值、如何保护南京城墙的79种不同答案,当我们将无序的“个人记忆”有序并置在一起,也预示着城墙的集体意义在新语境下的诞生。实际上,如何从中凝练南京城墙的特殊普遍价值,推动南京城墙成为世界城市文明多样性的一部分,是本书留下的未解疑问,从这一层面上,《心城:南京城墙记忆》的每一位读者都将成为南京城墙“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作者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讲师)
公共建筑和空间是凝结“集体记忆”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公共建筑和空间的更新也使集体记忆得以传承和延续。在《城市建筑学》(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一书中,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提出了一种理解城市的全新方式,他将城市视作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由市民与城市场所的个人或集体关系构成,最终决定了城市建筑与环境的个性化形象;当某些古老的建筑成为城市记忆一部分时,就会出现新的建筑形式,通过这一积极角度,伟大的思想将从城市历史中涌现出来,并塑造新的城市形象。通过针对不同的受访对象制定采访提纲,通过将采访记录按照特定顺序组织和编排,《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呈现了作为“集体记忆”的南京城墙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与多维形象。
2017年,为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式,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和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两家机构联合启动“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计划将南京城墙的口述历史制作成纪录片。至2019年,项目组共采访了与南京城墙有关的101人(含群体),整理实录笔记58万余字。在此基础上,项目组遴选出79位受访者(含群体)的采访文稿,结集为《心城:南京城墙记忆》一书,作为项目的阶段成果于2020年正式出版。“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的受访者包括“了解南京城墙的人、生活在南京城墙周边的人和热心关注南京城墙的人”,《心城:南京城墙记忆》按受访者年龄,将关于南京城墙的“个人记忆”按时间有序排列,让我们了解南京城墙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了解南京城墙的警示、标记和符号。
18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也将城市的现代化提上日程。过去象征城市边界与地位、保卫市民安全的城墙,一度被认为是阻碍城市交通顺畅、城市规模扩张,妨碍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消极因素。《心城:南京城墙记忆》让我们了解到,在“拆墙建城”呼声高涨之时,关于如何处置城墙,实际存在着不同声音。谢辰生先生回忆了20世纪50年代全国“拆城风波”中,“城墙派”和“拆城派”的争锋;蒋赞初先生讲述了南京城墙从明末以后逐渐拆除的过程,以致1955—1964年部分南京城墙的集中拆除,并不让当时的人感到奇怪;韩品峥先生介绍了1963年的拆除计划,由于文物干部或社会贤达的努力争取,并未全部执行,而一些计划保留的城门、城墙,却因为残损坍塌,危害到市民安全,不得不拆除。这些“集体记忆”,让今人得以更加客观的认识历史,理解那些拆毁城墙的决定和行为,铭记那些保护南京城墙的“吹哨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城市功能对于市民多样化需求的关怀,逐渐成为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决定因素。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对于社会的理解,不应该简单地只看社会经济效益或者理性化的社会构成,而是应该注重内在的精神生命,注重作为现代生活体验者的个体的生命之旅与道德实践。沿着这一思路,美国城市问题研究权威乔尔·柯特金(Joel Kotkin)在2005年出版的《全球城市史》(The City: A Global History)一書中,将形成一座活力充沛的城市的必备要素归纳为三方面:安全、繁荣和神圣,他认为在现代世俗社会,神圣应引申为一个城市的共识价值及精神面貌,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应拥有独特的信念,这种信念或源于传统,或源于宗教,也可源于本土生活价值和人文精神,它能取得市民的认同,不断激发文化创造力,发展出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城市观念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对南京城墙的认知和情感,也赋予了南京城墙与城市生活以新的关联方式。
对一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会随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的改变发生变化,南京城墙价值的认定、保护和传播利用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心城:南京城墙记忆》的受访者还包括一批将南京城墙作为创作灵感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作将使未来南京城墙的形象和意义在不同维度不断丰富和升华。
对于南京城墙申报世界遗产的整体行动而言,整理“南京城墙”的集体记忆极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促进一种思索:人如何看待他们的遗产?对于与南京城墙相关的人而言,南京城墙遗产究竟意味着什么?采访中有一个问题被多次提出:南京城墙的哪一段是您最喜欢的?关于这一问题,受访者的答案不尽相同,《心城:南京城墙记忆》提供了关于如何阐释南京城墙价值、如何保护南京城墙的79种不同答案,当我们将无序的“个人记忆”有序并置在一起,也预示着城墙的集体意义在新语境下的诞生。实际上,如何从中凝练南京城墙的特殊普遍价值,推动南京城墙成为世界城市文明多样性的一部分,是本书留下的未解疑问,从这一层面上,《心城:南京城墙记忆》的每一位读者都将成为南京城墙“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作者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