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叶江南乡村塾师陈梓的无儿心理初探

来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梓乃清中叶江南地区乡村塾师与底层士人的典型代表.二子夭折所形成的无儿状态致使其终生拥有 一种特殊的无儿心理.这种无儿心理在情绪上表现为痛苦与绝望;在观念上表现为“尽人事以待天命”;在心理行 为上表现为艳羡他人子孙满堂及梦儿与梦生儿.陈梓的无儿心理所导致的悲剧人生是国家意识形态、社会风气习 俗与亲朋好友的言论共同影响的结果.以陈梓为个案,研究他的无儿心理,深化了我们对于历史上小人物心理世界的探讨,可以看做是此类问题研究方法的一种尝试.
其他文献
增强上海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基本思路,一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二是增强创新能力,聚焦创
实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十三 五”时期,是上海将要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步入全面深化改革、 加
在竞争性领域,国企要效率优先,国企的责任就是有效地利用资源,为经济发展做贡献。要想让国有企业效率优先,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软约束、过度保护、过度干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