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针灸疗法是将毫针针刺与艾卷灸法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治疗方法,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到了明代对温针灸疗法有了较详细的记载。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卷二载有:“王节斋日,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针法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
温针灸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病情辨证选穴,用适当的手法针刺得气后,行补泻手法,留针时,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2cm长的艾卷,艾卷距皮肤2~3cm,从艾卷下端点燃,直至艾卷燃尽为止。为了防止灰尘掉落到皮肤上引起烫伤,须在穴位上隔1层纸垫。当艾卷燃烧完时,除去残灰,稍停片刻再将针拔出。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体会,现报告如下。
水 肿
患者,女,4l岁,2000年10月5日初诊。主诉:近3年来双下肢浮肿渐甚,并延及双手及眼皮,曾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无效。亦曾服用速尿,但停药后不久,又浮肿如前。做尿RT、肾功能、心电图、肝、胆、胰、脾、肾B超、脑CT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查其面色晦暗,手、足、小腿处皮肤按之凹陷,恢复较慢,伴有身体倦怠乏力、大便溏而不爽,嗜睡,头痛不清,易忘,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证属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治宜健脾温肾、助阳利水。取穴:脾俞、肾俞、气海、阴陵泉、足二里,在脾俞、肾俞、气海二穴上加温针灸。共治疗9次浮肿消退,但仍有大便溏,后加天枢而愈。
按:水肿是指人体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目窠、四肢甚至全身水肿而言。临床上分阳水、阴水两类。此病属阴水,多是由于饥饱欠宜,脾气虚弱;或劳倦过度,伤及肾气。脾虚则运化无权,水湿内停。肾虚则气化失职,开阖不利,导致水邪泛溢而成水肿。脾俞、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是脾脏、肾脏的背俞穴,与脾脏、肾脏有内、外相应的联系,是主治脾脏、肾脏疾病的重要穴位,温针灸此两穴,可以健脾温肾,助阳利水,配以祛水湿要穴阴陵泉,能够增强其健脾祛湿的功效,再加上气海、足二里以补气,则气机和畅、水道通利而肿自消。
腹 痛
患者,女,43岁。2000年11月26日初诊。主诉:腹痛10余年,每年天气变冷时开始发病。发病时先背部发凉,随后出现腹部剧烈疼痛,任何药物无效。曾做钡餐、B超均正常,妇科检查亦正常。曾于1985年及1989年2次做剖腹探查均未发现异常。此次发病又因出差受凉而引起,查腹软、拒按,喜热,全腹部均痛,背部脾俞、肾俞、胃俞、肝胆俞均有明显压痛,伴有面色无华、畏寒,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辨证属脾肾阳虚、寒邪侵袭,是本虚标实之证,治则以补脾温肾、散寒理气为主。取穴: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均用温针灸,治疗3次后,病人自觉痛势减轻,共治疗20次后诸症消失,此次发作结束。后因其常年如此,所以笔者于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当天以上述穴位为主,用温针灸治疗1次,坚持2年,至今未再出现剧烈腹痛。
按: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是由于气滞血瘀、寒邪凝结,阳虚不温等原因所致。此病例由于久病必虚,导致脾肾阳虚,又因感受寒邪,所以出现了本虛标实的症状,所以取脾俞、肾俞以温补脾肾、固护元气后天之本;关元位于腹部,又是小肠经的募穴,具有温下元、暖胞宫、逐寒邪之功,再配上足三里,既是主治腹部疾病的要穴文是强壮穴,所以诸穴配用能够治愈多年顽固性腹痛。
胃脘痛
患者,男,78岁,2002年10月9日初诊。主诉:胃脘部冷痛半月余。有胃痛病史15年,常反复发作,每因受凉或食生冷而致疼痛加剧,疼引后背,得热则缓,喜热饮,常腹中雷鸣,形体消瘦,纳呆,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舌质淡白,脉沉紧。辨证诊为虚寒性胃脘痛,取至阳穴用温针灸疗法治疗10次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寒性胃脘痛多因外感寒邪或因食生冷,《素问•举痛论篇》:“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至刚穴位于后正中线上,属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有温里振奋阳气之功。《针灸人成》:“至阳,七椎下,俯而取之。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赢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故独取至阳穴配合温针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刺激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温散寒邪。
讨 论
温针灸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能够加强机体气血运行,有温经散寒、调和气血的作用。《灵枢•禁服》:“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扁鹊心书》:“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温针灸疗法在临床中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到对症治疗。
温针灸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病情辨证选穴,用适当的手法针刺得气后,行补泻手法,留针时,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2cm长的艾卷,艾卷距皮肤2~3cm,从艾卷下端点燃,直至艾卷燃尽为止。为了防止灰尘掉落到皮肤上引起烫伤,须在穴位上隔1层纸垫。当艾卷燃烧完时,除去残灰,稍停片刻再将针拔出。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体会,现报告如下。
水 肿
患者,女,4l岁,2000年10月5日初诊。主诉:近3年来双下肢浮肿渐甚,并延及双手及眼皮,曾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无效。亦曾服用速尿,但停药后不久,又浮肿如前。做尿RT、肾功能、心电图、肝、胆、胰、脾、肾B超、脑CT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查其面色晦暗,手、足、小腿处皮肤按之凹陷,恢复较慢,伴有身体倦怠乏力、大便溏而不爽,嗜睡,头痛不清,易忘,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证属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治宜健脾温肾、助阳利水。取穴:脾俞、肾俞、气海、阴陵泉、足二里,在脾俞、肾俞、气海二穴上加温针灸。共治疗9次浮肿消退,但仍有大便溏,后加天枢而愈。
按:水肿是指人体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目窠、四肢甚至全身水肿而言。临床上分阳水、阴水两类。此病属阴水,多是由于饥饱欠宜,脾气虚弱;或劳倦过度,伤及肾气。脾虚则运化无权,水湿内停。肾虚则气化失职,开阖不利,导致水邪泛溢而成水肿。脾俞、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是脾脏、肾脏的背俞穴,与脾脏、肾脏有内、外相应的联系,是主治脾脏、肾脏疾病的重要穴位,温针灸此两穴,可以健脾温肾,助阳利水,配以祛水湿要穴阴陵泉,能够增强其健脾祛湿的功效,再加上气海、足二里以补气,则气机和畅、水道通利而肿自消。
腹 痛
患者,女,43岁。2000年11月26日初诊。主诉:腹痛10余年,每年天气变冷时开始发病。发病时先背部发凉,随后出现腹部剧烈疼痛,任何药物无效。曾做钡餐、B超均正常,妇科检查亦正常。曾于1985年及1989年2次做剖腹探查均未发现异常。此次发病又因出差受凉而引起,查腹软、拒按,喜热,全腹部均痛,背部脾俞、肾俞、胃俞、肝胆俞均有明显压痛,伴有面色无华、畏寒,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辨证属脾肾阳虚、寒邪侵袭,是本虚标实之证,治则以补脾温肾、散寒理气为主。取穴: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均用温针灸,治疗3次后,病人自觉痛势减轻,共治疗20次后诸症消失,此次发作结束。后因其常年如此,所以笔者于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当天以上述穴位为主,用温针灸治疗1次,坚持2年,至今未再出现剧烈腹痛。
按: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是由于气滞血瘀、寒邪凝结,阳虚不温等原因所致。此病例由于久病必虚,导致脾肾阳虚,又因感受寒邪,所以出现了本虛标实的症状,所以取脾俞、肾俞以温补脾肾、固护元气后天之本;关元位于腹部,又是小肠经的募穴,具有温下元、暖胞宫、逐寒邪之功,再配上足三里,既是主治腹部疾病的要穴文是强壮穴,所以诸穴配用能够治愈多年顽固性腹痛。
胃脘痛
患者,男,78岁,2002年10月9日初诊。主诉:胃脘部冷痛半月余。有胃痛病史15年,常反复发作,每因受凉或食生冷而致疼痛加剧,疼引后背,得热则缓,喜热饮,常腹中雷鸣,形体消瘦,纳呆,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舌质淡白,脉沉紧。辨证诊为虚寒性胃脘痛,取至阳穴用温针灸疗法治疗10次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寒性胃脘痛多因外感寒邪或因食生冷,《素问•举痛论篇》:“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至刚穴位于后正中线上,属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有温里振奋阳气之功。《针灸人成》:“至阳,七椎下,俯而取之。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赢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故独取至阳穴配合温针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刺激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温散寒邪。
讨 论
温针灸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能够加强机体气血运行,有温经散寒、调和气血的作用。《灵枢•禁服》:“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扁鹊心书》:“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温针灸疗法在临床中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到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