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确保春耕农资安全,今年年初以来,吉林市工商系统全方位开展“红盾护农·农资打假百日行动”,倾力构筑六张农资消费安全网,为农民春耕保驾护航。截至3月30日,工商系统检查农资经营户3262户次,取缔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47户,组织抽查检测化肥670批次,立案查处涉嫌农资违法行为64件。
构筑宣传网,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能力
2月初以来,工商系统通过四个途径,开展以“消费维权为百姓,红盾护农保春耕”为主题的普及农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积极构筑农民群众抵御假冒伪劣农资和依法维权屏障。一是11个基层工商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大绥河、桦皮厂等56个乡镇人员密集的农村大集,设立农资打假展板和咨询服务台;二是开展执法人员走进电视台、电台直播间,为农民答疑解惑,并在报纸上搞专题报道;三是利用红盾网站、12315微信、微博,解读红盾护农行动系列措施、剖析坑农害农典型实例和发布警示提示宣传;四是组织全市涉农136个12315维权联络站、141个消费者投诉站工作人员,深入565个重点村屯,采取召开“红盾打假维权现场咨询会”方式宣传。通过四个途径集中宣传,以坑农害农案例明法析理,使农民群众较好地掌握了选购农资正规渠道、优劣农资识别、维权投诉举报的方法路径。集中宣传活动中,工商系统共发放农资宣传资料64881份,受理农民群众咨询2078人次;在媒体刊(播)专题报道、访谈67次(篇);发布《网络购买农资商品7注意》《农资消费陷阱知多少》等农资安全消费警示、提示75条次。
构建严管网,规范农资经营行为
专项行动中,工商系统以肥料、种子、农药、农膜、农机具等重点品种,以农村市场、农资集散地、仓储集中地等重点场所,大力整顿规范经营行为。一是严把准入关。开展对农资经营主体资格清查,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不规范连锁和加盟经营、代理销售和挂靠经营以及不具备相应资格的农资经营户予以查处和取缔,确保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二是严查经营者落实农资商品经营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法定的自律责任和义务行为,确保农资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问题可控、责任可追;三是严厉查处网店、实体店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虚假违法广告、虚假宣传、“傍名牌”、不正当竞争及不按规定建立台账等违法行为,同时强化案件查办督办。集中力量查处和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件,震慑不法分子,特别是对有明确线索、对农业生产危害面积大、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实行市局挂牌督办。截至目前,工商系统檢查农资经营户3262户次、农村大集276个次,取缔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47户;查处12户经营者不按规定索证索票、建立进销货台账违法行为;立案查处64家经营者涉嫌虚假宣传、虚假表示、肥料标识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等违法行为。
构建抽检网,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管
专项行动中,把农资质量抽检作为重要监管手段,确立了农民投诉举报、媒体曝光、往年抽检不合格的农资商品和未建台账、不配合检查的经营者经销的农资商品实行“五个必检”目标,科学合理制定化肥等重要农资商品的抽检计划,扩大抽检范围和数量。为做好农民集中采购高峰期前的监管工作,防止不合格化肥流入市场,保证农民购肥前查清化肥质量的底数,从3月1日起,工商系统在经营单位陆续购进化肥的同时,放弃双休日,加紧抽样检测化肥质量。截至3月31日,工商系统共抽取557家经营者经销的复合肥、掺混肥、缓释肥样品670个批次,累计投入检测费40.5万元。目前,化肥样品已送到质量检测机构检验。
构建信用网,形成惩戒违法经营高压态势
专项行动中,以商事制度改革“宽进严管”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强化信用约束,优化诚实信用农资经营环境。一是实行农资经营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机制、标准和评分权重,依据对农资经营日常监管、专项整治、跟踪检查(回查)、投诉举报、抽样检验、立案查处、奖励荣誉等信息,评定A(诚信优良)B(符合诚信基本标准)C(不符合诚信基本标准)三个级别。按照信用等级实施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对守信者开辟“绿色通道”;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加监督抽验频次。二是强化农资经营各类信用信息的归集、录入和公示,对查处的农资违法案件,一律通过媒体曝光,以及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进行公示,并将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严格监管和联合惩戒,实现农资违法经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三是大力推行以“一本通”即《农资商品进货台账》、“一票通”即《农资商品销售信用凭证(台账)》为核心的守法诚信经营自律机制,并与经营者签订《农资商品销售质量责任状》,引导农资经营者诚信自律经营。截至目前,该局投入5.5万元,为全市2299户农资经营者免费发放“一本通”监管台账3000本、“一票通”农资销售台账9000本。四是积极推进“诚信经营农资示范店”、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带动农资经营者诚信自律经营。截至目前,工商系统已指导培树103家“诚信经营农资示范店”,指导培育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20家、市级52家。
构筑协作网,打出合力监管“组合拳”
为发挥农资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优势,避免部门间管辖权限形成的监管空白地带,工商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由工商、农业等部门协同联席会议机制,营造了农资市场监管协同共治新格局。截至目前,工商系统各级局会同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5次,共检查农资经营户678家,先后对74户农资经营户因种子、农药、化肥经营不符合规定行为予以规范,当场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此外,2月份工商系统联合农业、质监等部门专业人员,组织全市2148户农资经营者,围绕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用具守法诚信及落实“一票通”、“一本通”自律制度进行培训。
构筑举报网,畅通农民维权渠道
专项行动期间,工商系统完善机制、整合资源、依托多层平台,形成农资消费维权全天候、立体化、全覆盖。一是实行市、县(区)12315投诉举报平台24小时值班值守,充分发挥12315举报线索分转功能,确保接到举报“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快速反馈”,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二是在农资经营场所设立维权警示牌和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等方式,以及通过红盾网站、当地政府网站发布提示,提醒广大农民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拨打12315维护权益,畅通农民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渠道。三是发挥全市涉农136个12315维权联络站、141个消费者投诉站“一会两站”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桥梁纽带作用,低维权成本,就近就便受理农资消费咨询、投诉、举报,及时解决农资消费纠纷;提高农民消费维权满意度,切实维护农民消費者权益。四是开展12315进市场、进村镇、进商家活动,形成纠纷调解、投诉受理、跟踪督办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的行政执法保护农民利益维权网络。截至目前,工商系统受理咨询、投诉475人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90.53万元。
构筑宣传网,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能力
2月初以来,工商系统通过四个途径,开展以“消费维权为百姓,红盾护农保春耕”为主题的普及农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积极构筑农民群众抵御假冒伪劣农资和依法维权屏障。一是11个基层工商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大绥河、桦皮厂等56个乡镇人员密集的农村大集,设立农资打假展板和咨询服务台;二是开展执法人员走进电视台、电台直播间,为农民答疑解惑,并在报纸上搞专题报道;三是利用红盾网站、12315微信、微博,解读红盾护农行动系列措施、剖析坑农害农典型实例和发布警示提示宣传;四是组织全市涉农136个12315维权联络站、141个消费者投诉站工作人员,深入565个重点村屯,采取召开“红盾打假维权现场咨询会”方式宣传。通过四个途径集中宣传,以坑农害农案例明法析理,使农民群众较好地掌握了选购农资正规渠道、优劣农资识别、维权投诉举报的方法路径。集中宣传活动中,工商系统共发放农资宣传资料64881份,受理农民群众咨询2078人次;在媒体刊(播)专题报道、访谈67次(篇);发布《网络购买农资商品7注意》《农资消费陷阱知多少》等农资安全消费警示、提示75条次。
构建严管网,规范农资经营行为
专项行动中,工商系统以肥料、种子、农药、农膜、农机具等重点品种,以农村市场、农资集散地、仓储集中地等重点场所,大力整顿规范经营行为。一是严把准入关。开展对农资经营主体资格清查,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不规范连锁和加盟经营、代理销售和挂靠经营以及不具备相应资格的农资经营户予以查处和取缔,确保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二是严查经营者落实农资商品经营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法定的自律责任和义务行为,确保农资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问题可控、责任可追;三是严厉查处网店、实体店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虚假违法广告、虚假宣传、“傍名牌”、不正当竞争及不按规定建立台账等违法行为,同时强化案件查办督办。集中力量查处和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件,震慑不法分子,特别是对有明确线索、对农业生产危害面积大、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实行市局挂牌督办。截至目前,工商系统檢查农资经营户3262户次、农村大集276个次,取缔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47户;查处12户经营者不按规定索证索票、建立进销货台账违法行为;立案查处64家经营者涉嫌虚假宣传、虚假表示、肥料标识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等违法行为。
构建抽检网,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管
专项行动中,把农资质量抽检作为重要监管手段,确立了农民投诉举报、媒体曝光、往年抽检不合格的农资商品和未建台账、不配合检查的经营者经销的农资商品实行“五个必检”目标,科学合理制定化肥等重要农资商品的抽检计划,扩大抽检范围和数量。为做好农民集中采购高峰期前的监管工作,防止不合格化肥流入市场,保证农民购肥前查清化肥质量的底数,从3月1日起,工商系统在经营单位陆续购进化肥的同时,放弃双休日,加紧抽样检测化肥质量。截至3月31日,工商系统共抽取557家经营者经销的复合肥、掺混肥、缓释肥样品670个批次,累计投入检测费40.5万元。目前,化肥样品已送到质量检测机构检验。
构建信用网,形成惩戒违法经营高压态势
专项行动中,以商事制度改革“宽进严管”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强化信用约束,优化诚实信用农资经营环境。一是实行农资经营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机制、标准和评分权重,依据对农资经营日常监管、专项整治、跟踪检查(回查)、投诉举报、抽样检验、立案查处、奖励荣誉等信息,评定A(诚信优良)B(符合诚信基本标准)C(不符合诚信基本标准)三个级别。按照信用等级实施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对守信者开辟“绿色通道”;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加监督抽验频次。二是强化农资经营各类信用信息的归集、录入和公示,对查处的农资违法案件,一律通过媒体曝光,以及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进行公示,并将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严格监管和联合惩戒,实现农资违法经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三是大力推行以“一本通”即《农资商品进货台账》、“一票通”即《农资商品销售信用凭证(台账)》为核心的守法诚信经营自律机制,并与经营者签订《农资商品销售质量责任状》,引导农资经营者诚信自律经营。截至目前,该局投入5.5万元,为全市2299户农资经营者免费发放“一本通”监管台账3000本、“一票通”农资销售台账9000本。四是积极推进“诚信经营农资示范店”、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带动农资经营者诚信自律经营。截至目前,工商系统已指导培树103家“诚信经营农资示范店”,指导培育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20家、市级52家。
构筑协作网,打出合力监管“组合拳”
为发挥农资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优势,避免部门间管辖权限形成的监管空白地带,工商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由工商、农业等部门协同联席会议机制,营造了农资市场监管协同共治新格局。截至目前,工商系统各级局会同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5次,共检查农资经营户678家,先后对74户农资经营户因种子、农药、化肥经营不符合规定行为予以规范,当场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此外,2月份工商系统联合农业、质监等部门专业人员,组织全市2148户农资经营者,围绕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用具守法诚信及落实“一票通”、“一本通”自律制度进行培训。
构筑举报网,畅通农民维权渠道
专项行动期间,工商系统完善机制、整合资源、依托多层平台,形成农资消费维权全天候、立体化、全覆盖。一是实行市、县(区)12315投诉举报平台24小时值班值守,充分发挥12315举报线索分转功能,确保接到举报“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快速反馈”,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二是在农资经营场所设立维权警示牌和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等方式,以及通过红盾网站、当地政府网站发布提示,提醒广大农民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拨打12315维护权益,畅通农民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渠道。三是发挥全市涉农136个12315维权联络站、141个消费者投诉站“一会两站”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桥梁纽带作用,低维权成本,就近就便受理农资消费咨询、投诉、举报,及时解决农资消费纠纷;提高农民消费维权满意度,切实维护农民消費者权益。四是开展12315进市场、进村镇、进商家活动,形成纠纷调解、投诉受理、跟踪督办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的行政执法保护农民利益维权网络。截至目前,工商系统受理咨询、投诉475人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90.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