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意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树叶之歌”研究是在与学科的整合为依托的课题下开展的新式活动探究课,实际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关键词:观察和探究能力;探究发现;转变学习方式]
一、活动背景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是《树之歌》,这是一则韵文,全文共四句话,分别从树的样子、颜色、习性、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致力于创设韵文情境,将识字与诵读相结合,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与看图相结合。这篇课文也是一篇有关科学小知识的文章,在教学时,除了教会学生诵读、识字外,还应该给学生介绍更多的科学知识,丰富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学了课文之后,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树,本课题主要研究不同大树的树叶的特点,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意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树叶之歌”研究是在与学科的整合为依托的课题下开展的新式活动探究课,实际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的
1.通过韵文学习,让学生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了解这些树木的叶子的不同特点(形状、大小、颜色、正反面、相同点等),拓展学生对大树树叶了解的知识面,补充科学知识。
2.通过课题探究、韵文学习、查阅资料、户外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实现与学科(科学、美术)的有效整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3.改变传统、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个性的健全发展;促进教师角色和执教方式的转变。
三、活动过程
我们的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观察和实际操作阶段、分析整理汇总阶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准备阶段。如下:①教师在课前按学生情况进行分组,根据课文内容,分为9个小组,提前布置查阅资料的作业,每个小组查阅本组大树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资料,做好笔记,方便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②在课堂上,教师投影出示九种树木图片,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查阅资料情况说出树名,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树木形成整体认知,进而探究树叶的不同;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韵文之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的填写;④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之后,全班组与组之间分享交流,完善表格的填写,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学生能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了解树木叶子的不同特点。
2.观察和实际操作阶段。实现与科学学科的整合:①树叶贴画拓展活动。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更多的树木叶子,收集喜欢的大树树叶,教师示范将不同形状的树叶收集,制作成作品展示;②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③“找不同”和“找相同”游戏。在“找不同”中,学生观察叶子,从形状、颜色、大小、正反面等方面的不同中感受到树叶是各种各样的,在“找相同”中發现叶子都有叶片、叶柄和叶脉等共同点,并用画笔记录下来;④种植植物,观察生长变化。用照片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老师和家长的协助下,完成“科学手抄报”。实现与美术学科的整合:①树叶简笔画。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树叶,用简笔画形式画出来,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②树叶与画笔结合。本阶段的灵感来自于大学高校艺术创作,将树叶作为裙子,学生也将树叶与画笔结合,装扮出自己喜欢的公主裙。
3.分析整理汇总阶段。如下:①教师组织各小组在全班展示本组的成果,并且交流本次实践探究的心得体会;②根据汇报情况评出优胜小组。主要汇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情况、遇到问题如何克服、如何确定作品形式、有什么收获等方面进行汇报;③收集各小组与课题相关的成果,形式可以是图、文、表格、照片、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总结、手抄报、模型等,形成本次课题研究报告。
四、学生活动收获与感悟
1.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将《树》这篇课文学得很透彻,了解了不同大树及大树树叶的不同特点,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给一片片零散的树叶赋予了艺术的力量,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2.在活动中我们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3.在本次活动中,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出了单一教材,走出了教室,完美的与科学和美术学科相整合,实现了“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学科”的新课程理念,也使科学和美术学科更加丰富多彩。
4.改变了传统、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个性的健全发展;促进教师角色和执教方式的转变。
5.这样可以自己动手的语文活动课,让我们更加喜欢并且热爱课堂,希望学校可以多开点这样的活动课,能让我们在活动中变得更加灵活和善于思考。
6.活动后,我们发现并提出了一些疑问。
(1)本次活动课,除了能与科学、美术学科相整合,还能与哪些学科相整合?
(2)研究树叶容易操作,大树的其他组成部分,操作性强吗?
(3)还有哪些形式可以呈现树叶的不同特点?
(4)此类探究活动,适合哪个学段的孩子?针对高年级来说,会不会太简单?
(5)除了成果展示外,还有什么好的汇报方式?
(6)此类活动是否适合每一个孩子?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如何?
关键词:观察和探究能力;探究发现;转变学习方式]
一、活动背景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是《树之歌》,这是一则韵文,全文共四句话,分别从树的样子、颜色、习性、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致力于创设韵文情境,将识字与诵读相结合,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与看图相结合。这篇课文也是一篇有关科学小知识的文章,在教学时,除了教会学生诵读、识字外,还应该给学生介绍更多的科学知识,丰富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学了课文之后,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树,本课题主要研究不同大树的树叶的特点,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意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树叶之歌”研究是在与学科的整合为依托的课题下开展的新式活动探究课,实际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的
1.通过韵文学习,让学生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了解这些树木的叶子的不同特点(形状、大小、颜色、正反面、相同点等),拓展学生对大树树叶了解的知识面,补充科学知识。
2.通过课题探究、韵文学习、查阅资料、户外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实现与学科(科学、美术)的有效整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3.改变传统、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个性的健全发展;促进教师角色和执教方式的转变。
三、活动过程
我们的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观察和实际操作阶段、分析整理汇总阶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准备阶段。如下:①教师在课前按学生情况进行分组,根据课文内容,分为9个小组,提前布置查阅资料的作业,每个小组查阅本组大树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资料,做好笔记,方便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②在课堂上,教师投影出示九种树木图片,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查阅资料情况说出树名,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树木形成整体认知,进而探究树叶的不同;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韵文之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的填写;④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之后,全班组与组之间分享交流,完善表格的填写,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学生能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了解树木叶子的不同特点。
2.观察和实际操作阶段。实现与科学学科的整合:①树叶贴画拓展活动。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更多的树木叶子,收集喜欢的大树树叶,教师示范将不同形状的树叶收集,制作成作品展示;②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③“找不同”和“找相同”游戏。在“找不同”中,学生观察叶子,从形状、颜色、大小、正反面等方面的不同中感受到树叶是各种各样的,在“找相同”中發现叶子都有叶片、叶柄和叶脉等共同点,并用画笔记录下来;④种植植物,观察生长变化。用照片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老师和家长的协助下,完成“科学手抄报”。实现与美术学科的整合:①树叶简笔画。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树叶,用简笔画形式画出来,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②树叶与画笔结合。本阶段的灵感来自于大学高校艺术创作,将树叶作为裙子,学生也将树叶与画笔结合,装扮出自己喜欢的公主裙。
3.分析整理汇总阶段。如下:①教师组织各小组在全班展示本组的成果,并且交流本次实践探究的心得体会;②根据汇报情况评出优胜小组。主要汇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情况、遇到问题如何克服、如何确定作品形式、有什么收获等方面进行汇报;③收集各小组与课题相关的成果,形式可以是图、文、表格、照片、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总结、手抄报、模型等,形成本次课题研究报告。
四、学生活动收获与感悟
1.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将《树》这篇课文学得很透彻,了解了不同大树及大树树叶的不同特点,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给一片片零散的树叶赋予了艺术的力量,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2.在活动中我们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3.在本次活动中,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出了单一教材,走出了教室,完美的与科学和美术学科相整合,实现了“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学科”的新课程理念,也使科学和美术学科更加丰富多彩。
4.改变了传统、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个性的健全发展;促进教师角色和执教方式的转变。
5.这样可以自己动手的语文活动课,让我们更加喜欢并且热爱课堂,希望学校可以多开点这样的活动课,能让我们在活动中变得更加灵活和善于思考。
6.活动后,我们发现并提出了一些疑问。
(1)本次活动课,除了能与科学、美术学科相整合,还能与哪些学科相整合?
(2)研究树叶容易操作,大树的其他组成部分,操作性强吗?
(3)还有哪些形式可以呈现树叶的不同特点?
(4)此类探究活动,适合哪个学段的孩子?针对高年级来说,会不会太简单?
(5)除了成果展示外,还有什么好的汇报方式?
(6)此类活动是否适合每一个孩子?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