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知识、人格和人文精神为目标。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其中,课程建设与实施是其关键环节之一。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落实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
【关键词】综合素质 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21-02
引言
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是指普通高等院校中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以提高人文艺术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综合性艺术理论和实践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育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学习和艺术技能训练,也不是仅仅为了培养一般艺术感受力,而应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智慧、人格和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激发创新、创业和创造精神。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
(一)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以发展大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并非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旨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艺术品味和人文素养;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课程,并不仅是为了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技能而加以传授,而是更强调艺术的教化和引导功能。
(二)综合性公共艺术课程成为必然趋势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不同学科和课程之间的融合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艺术课程也在探索以综合、整体的特征体现其学科价值。近年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综合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一是将各门艺术课程进行整合,强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及影视媒体间的联系;二是强调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艺术与其它学科的课程。这两个方向相互交融,形成一种关联互补的综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不仅能极大地满足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审美素质培育的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艺术表达和评价能力,还能使学生整体思维与通感能力获得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来的条块分割单一教学模式。
(三)课程设置要遵循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
艺术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理解和掌握好艺术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其中,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是艺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个基本教学步骤。“感知与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造;“创造与表现”是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进一步激发其艺术欣赏或是艺术创作的热情,培养艺术欣赏和实践能力;“反思与评价”意在将前两个阶段培养起来的审美感知能力升华为大学生综合审美素质。这三个基本教学步骤,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实施现状
完整的课程体系包含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要素。课程建设与实施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尽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断发展,但仍然是高等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就课程建设方面而言,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普通高校一般根据自身的师资情况、教学力量等办学条件来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使得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高校课程开设较全,基本覆盖教育部有关公共艺术教育指导方案(2006)中所规定的八大限定性选修课程,结构布局也比较合理,课程开设连续;多数高校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局限,并未切实按照国家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要求来实施,课程门类较少,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二)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由于受条件所限或者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多数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也就只能由艺术系院的教师兼任。相应地,根据艺术系院专业教师的现状去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课程,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去开设。艺术课程一般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及美学四大部分,但在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并未完整涉及到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公共艺术课程在各大高校都逐渐地增加,但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公共艺术类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艺术欣赏课程。
(三)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
由于多数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体系。实践中,一般高校多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而开设,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此外,学习成绩评定标准也较低,一般情况下,上了课、交了作业的学生即可通过。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教学设施及教学活动等方面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实际效果。
三、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高校的专业艺术教育,应定位在普及和综合层面上,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公共艺术教育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综合审美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能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艺术文化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人格陶冶等多方面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要在明确公共艺术教育意义和培养标准的基础上,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而不是像艺术专业教育那样侧重艺术技能的培养。
具体而言,一是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第三,将艺术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在课程内容上,要尽量覆盖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兼顾理论、欣赏、实践等多个层次,做到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在课程形式上,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二)以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为指导,强化课程内容建设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课程,意在通过相关课程的实施,引导健康的价值导向,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生命的价值。由此,公共艺术课程的全面性、综合性十分重要。综合性课程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同一艺术门类中的不同类型课程的综合,比如综合性的音乐作品赏析课就应融合基础乐理、主题视唱、音乐赏析、音乐史等相关课程内容,将基础理论、技能实践、作品赏析和文化史论的学习融为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是指不同艺术门类课程的综合,比如综合性的文化史论课就应融合音乐、美术、影视、摄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赏析,使学生在多角度思考中提高对人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综合多种艺术门类进行教学。实践中,可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探讨不同的课程设计体系。目前,不少高校正在探索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学科中的某一门作为主要内容,适当兼容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实现艺术教学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这种正在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在综合的同时侧重于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特征,有利于教学活动找到着眼点,由点及面地展开综合艺术教育;二是充分考虑到我国高校现有师资的状况和他们在音乐或美术等某一方面基础较扎实的学科背景,使不少教师都可以比较轻松地根据自身能力和现有教学条件去实施综合艺术教学。
(三)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有序规划和实施课程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与专门性、知识性与体验性的融合。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侧重,可大致分为艺术基础、艺术欣赏、技能实践三大类,结合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师资情况,划分为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和艺术类系列专题讲座三种形式,分层规划和实施。使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使得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更加规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个性发展。
基础理论课侧重于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审美时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感受能力,起到指引大学生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作用。艺术欣赏课侧重于通过引导大学生鉴赏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这两类课程,一般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课目一般选择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导论或鉴赏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定位在以技术基础理论和作品赏析为中心,以培养审美能力为目标,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技能实践课意在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艺术实践,激发兴趣,加深理解,提升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技能实践课主要是为已具有一定艺术素养或在艺术方面有所追求的高年级学生而开设,课程性质一般设为艺术任选课。当然,为了分层实施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各高校应在综合化原则和分层实施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本校实际去具体操作。
(四)立足于多元化视角,科学构建教学评估体系
现阶段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认识上还没有达到高度一致,教学评价上也不尽合理,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障碍。从艺术教育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公共艺术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应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倡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于学生,不仅应对其艺术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更应注重对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综合评估,把教学结果与课程实施评价相结合;对于教师,应以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开拓,教学方式是否善于创新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应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相融合而进行综合评价,逐步建立起能促进教师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实际运作中,各高校性质和教学条件有较大差别,要实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教育,光靠各高校现有的教学力量是不够的。还需在认清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整合地区高校的资源优势,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才能保证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规划得以有效实施;此外,除了有效的课内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对达成公共艺术教育目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健全的艺术设施、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为学生艺术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浓郁的艺术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应做到课程目标科学化、课程内容规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只有从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完善教学评价这三个环节入手,落实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艺术教育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最根本的是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艺术、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及个人综合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永昌.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新探——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6(2).
[2]张晓红.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性模式的构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3).
[3]朱苏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江苏高教,2012(2).
作者简介:
曲琳琳(1981-),女,中国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管理。
【关键词】综合素质 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21-02
引言
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是指普通高等院校中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以提高人文艺术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综合性艺术理论和实践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育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学习和艺术技能训练,也不是仅仅为了培养一般艺术感受力,而应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智慧、人格和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激发创新、创业和创造精神。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
(一)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以发展大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并非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旨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艺术品味和人文素养;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课程,并不仅是为了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技能而加以传授,而是更强调艺术的教化和引导功能。
(二)综合性公共艺术课程成为必然趋势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不同学科和课程之间的融合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艺术课程也在探索以综合、整体的特征体现其学科价值。近年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综合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一是将各门艺术课程进行整合,强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及影视媒体间的联系;二是强调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艺术与其它学科的课程。这两个方向相互交融,形成一种关联互补的综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不仅能极大地满足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审美素质培育的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艺术表达和评价能力,还能使学生整体思维与通感能力获得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来的条块分割单一教学模式。
(三)课程设置要遵循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
艺术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理解和掌握好艺术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其中,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是艺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个基本教学步骤。“感知与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造;“创造与表现”是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进一步激发其艺术欣赏或是艺术创作的热情,培养艺术欣赏和实践能力;“反思与评价”意在将前两个阶段培养起来的审美感知能力升华为大学生综合审美素质。这三个基本教学步骤,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实施现状
完整的课程体系包含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要素。课程建设与实施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尽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断发展,但仍然是高等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就课程建设方面而言,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普通高校一般根据自身的师资情况、教学力量等办学条件来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使得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高校课程开设较全,基本覆盖教育部有关公共艺术教育指导方案(2006)中所规定的八大限定性选修课程,结构布局也比较合理,课程开设连续;多数高校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局限,并未切实按照国家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要求来实施,课程门类较少,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二)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由于受条件所限或者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多数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也就只能由艺术系院的教师兼任。相应地,根据艺术系院专业教师的现状去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课程,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去开设。艺术课程一般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及美学四大部分,但在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并未完整涉及到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公共艺术课程在各大高校都逐渐地增加,但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公共艺术类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艺术欣赏课程。
(三)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
由于多数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体系。实践中,一般高校多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而开设,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此外,学习成绩评定标准也较低,一般情况下,上了课、交了作业的学生即可通过。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教学设施及教学活动等方面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实际效果。
三、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高校的专业艺术教育,应定位在普及和综合层面上,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公共艺术教育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综合审美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能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艺术文化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人格陶冶等多方面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要在明确公共艺术教育意义和培养标准的基础上,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而不是像艺术专业教育那样侧重艺术技能的培养。
具体而言,一是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第三,将艺术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在课程内容上,要尽量覆盖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兼顾理论、欣赏、实践等多个层次,做到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在课程形式上,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二)以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为指导,强化课程内容建设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课程,意在通过相关课程的实施,引导健康的价值导向,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生命的价值。由此,公共艺术课程的全面性、综合性十分重要。综合性课程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同一艺术门类中的不同类型课程的综合,比如综合性的音乐作品赏析课就应融合基础乐理、主题视唱、音乐赏析、音乐史等相关课程内容,将基础理论、技能实践、作品赏析和文化史论的学习融为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是指不同艺术门类课程的综合,比如综合性的文化史论课就应融合音乐、美术、影视、摄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赏析,使学生在多角度思考中提高对人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综合多种艺术门类进行教学。实践中,可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探讨不同的课程设计体系。目前,不少高校正在探索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学科中的某一门作为主要内容,适当兼容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实现艺术教学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这种正在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在综合的同时侧重于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特征,有利于教学活动找到着眼点,由点及面地展开综合艺术教育;二是充分考虑到我国高校现有师资的状况和他们在音乐或美术等某一方面基础较扎实的学科背景,使不少教师都可以比较轻松地根据自身能力和现有教学条件去实施综合艺术教学。
(三)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有序规划和实施课程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与专门性、知识性与体验性的融合。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侧重,可大致分为艺术基础、艺术欣赏、技能实践三大类,结合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师资情况,划分为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和艺术类系列专题讲座三种形式,分层规划和实施。使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使得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更加规范,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个性发展。
基础理论课侧重于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审美时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感受能力,起到指引大学生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作用。艺术欣赏课侧重于通过引导大学生鉴赏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这两类课程,一般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课目一般选择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导论或鉴赏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定位在以技术基础理论和作品赏析为中心,以培养审美能力为目标,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技能实践课意在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艺术实践,激发兴趣,加深理解,提升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技能实践课主要是为已具有一定艺术素养或在艺术方面有所追求的高年级学生而开设,课程性质一般设为艺术任选课。当然,为了分层实施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各高校应在综合化原则和分层实施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本校实际去具体操作。
(四)立足于多元化视角,科学构建教学评估体系
现阶段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认识上还没有达到高度一致,教学评价上也不尽合理,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障碍。从艺术教育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公共艺术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应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倡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于学生,不仅应对其艺术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更应注重对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综合评估,把教学结果与课程实施评价相结合;对于教师,应以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开拓,教学方式是否善于创新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应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相融合而进行综合评价,逐步建立起能促进教师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实际运作中,各高校性质和教学条件有较大差别,要实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教育,光靠各高校现有的教学力量是不够的。还需在认清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整合地区高校的资源优势,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才能保证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规划得以有效实施;此外,除了有效的课内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对达成公共艺术教育目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健全的艺术设施、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为学生艺术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浓郁的艺术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应做到课程目标科学化、课程内容规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只有从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完善教学评价这三个环节入手,落实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艺术教育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最根本的是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艺术、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及个人综合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永昌.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新探——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6(2).
[2]张晓红.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性模式的构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3).
[3]朱苏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江苏高教,2012(2).
作者简介:
曲琳琳(1981-),女,中国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