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发病机制及无创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xiandin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异质性大,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诊断IgAN的金标准仍然是肾脏穿刺活检,但有创操作使得临床小儿肾脏穿刺活检术开展十分困难;并且穿刺所获得的肾小球数量或部位的局限,有时并不足以准确评估肾小球病变的严重程度等,也限制了疾病的及时诊断与病情的动态评估。因此,研究者们越来越致力于寻找理想的无创生物学指标用于疾病诊断及监测病情变化。该文就IgAN发病机制以及无创性生物学标志物方面的学说、观点及新进展进行介绍。

其他文献
肥胖是影响儿童和成人健康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因复杂,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参与了体重调控、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在肥胖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和避免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有益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可能降低未来发生肥胖的风险。益生元和益生菌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构成,从而影响摄食和体重。探求肠道微生物与肥胖间的关系可为防治儿童肥胖打开新
目的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儿住院的一个主要原因。调查2岁以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住院风险,并调整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1∶2匹配队列研究从2006年到2011年瑞典全国范围内出生的唐氏患儿,1例唐氏与2例无唐氏对照组儿童匹配。根据全国登记的数据获得RSV住院和RSV的风险数据。RSV住院的风险评估使用成对分层的Cox多变量回归。结
期刊
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IL-6是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它通过激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录与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起重要作用。而且,IL-6介导的JAK/STA
OGG1基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管家基因,可以通过碱基切除修复途径,识别和切除DNA双链中的氧化损伤产物8-oxoG,对DNA进行修复,防止8-oxoG的致突变作用。hOGG1在1996年被成功克隆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发现OGG1基因在肿瘤发生、衰老及退行性疾病、心肌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OGG1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有助于探索治疗这些疾病的新方
目的脑功能和发育障碍可能参与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的发生。这项挪威研究旨在验证参与水转运和钾离子内稳态的特异基因变异是SIDS的诱发因素的假设。方法分析171例中位年龄15.5(2~52)周SIDS病例(男:62.6%)和398例中位年龄44(11~91)岁的成年对照组(男:70.6%)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
期刊
目的总结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igh risk neuroblastoma,HR-NB)患儿,经过外周血自体干细胞移植后2个月内即发生肿瘤进展的情况,分析HR-NB患儿自体干细胞采集、回输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提高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NB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确诊并且规范应用HR-NB方案(BCH-NB-2007-HR)治疗的6例患儿,经过自体干细胞移植后2个月内出现肿瘤进展者。分析指标主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黏液栓堵塞气道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判断预后和综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并于急性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纤维支气管镜下黏膜损害情况分为黏液栓堵塞组(122例)和对照组(146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传统治疗方面的优势,探索激素运用在整个病程中的合适时机和合适剂量。方法参照川崎病诊断标准,将363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激素组,将联合激素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完全川崎病组和不完全川崎病组,分别分析治疗前和治疗1周内两组患儿发病年龄、性别、治疗应用后发热病程、丙种球蛋白治疗时间、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以及患儿病程急性期,恢复期中有关化验指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多病因的疾病,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引起的气道的慢性炎症。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T细胞是参与气道炎症的主要免疫调节细胞及效应细胞,近年来有研究证明T细胞活化诱导凋亡机制参与哮喘的发病。该文从对T细胞凋亡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进行总结,为进一步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6岁以下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和免疫特点,并且病因复杂,哮喘较难诊断。然而肺功能损害往往起源于婴幼儿期,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但目前关于6岁以下哮喘的诊断在全球范围尚无统一标准。该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6岁以下儿童哮喘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提出了6岁以下儿童哮喘早期诊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