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飞机的驾驶舱头顶面板有三个区域温度控制选择开关(27HK、28HK、29HK)可以提供18到30摄氏度的温度调节,驾驶舱、前客舱、后客舱可以分别选择想获得的温度。温度选择后,机舱内的温度调节是自动的,由一个区域控制器和两个组件控制器进行控制。本文主要针对B2219客舱忽冷忽热排故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B2219客舱;温度调节;故障排除
中图分类号:TG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1-0099-01
一.区域温度调节原理(图1)
首先在驾驶舱头顶面板三个区域温度控制选择开关(27HK、28HK、29HK)可以提供18到30摄氏度的温度调节,驾驶舱、前客舱、后客舱可以分别选择想获得的温度。温度选择后,机舱内的温度调节是自动的,由一个区域控制器和两个组件控制器进行控制。所需最低区域温度信号传送至空调组件控制器,使两个空调组件提供要求的出口温度。
该选择信号也进入区域控制计算机,与分别位于驾驶舱温度传感器(21HK),前客舱温度传感器(22HK),后客舱温度传感器(23HK)进行温度比较。区域控制计算机有两个控制通道,主通道可以控制系统所有的参数。一旦主通道失效,次通道作为主通道的备用通道接管控制系统,但只能提供部分控制,此时失去流量调节和最佳温度调节功能。同时热空气压力调节活门和相关的配平空气活门关闭。區域被控制在 24°C,空调组件1控制驾驶舱温度,空调组件2控制前后客舱温度。而当两条通道都失效时,最佳和备用温度调节都失去。
而温度传感器装在一个弯管旁边,弯管连接在一根穿过客舱顶部的管道,该管道和厕所厨房排风管道一起连接在位于后货仓后壁板后面的厨房厕所排风扇(1HU)上游。排风扇通过吸力吸入空气,使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使温度传感器实时的感受舱内空气温度。
然后区域控制器根据两者温度差值调节配平空气活门开度,从而改变热空气流量大小,以改变舱内温度,进而使温度传感器感受的温度改变,最终使需求温度与实际温度一致。
二.排故过程
1.故障现象
航后乘务反应整个客舱温度忽冷忽热
2.故障可能原因
1)客舱温度传感器通风管道堵塞
2)前客舱温度传感器22HK
3)后客舱温度传感器23HK
4)后客舱配平活门13HK
5)管道温度传感器17HK
6)区域控制器8HK
3.排故经过
1)清洁管路,与B2221飞机互串区域控制器;
2)更换21HK, 22HK和23HK三个温度传感器;
3)更换13HK后客舱配平活门;
4)更换管道温度传感器 17HK;
5)03月08日无锡航前检查,客舱后部温度传感器管路吸力和别的飞机对比,确认前舱温度传感器22HK和后舱温度传感器23HK处吸力小。
4.故障处理
前面已经更换21HK,22HK,23HK三个温度传感器和区域控制器,也清洁了管道,故障依旧。
航后检查根据无锡反应的前舱温度传感器22HK和后舱温度传感器23HK处吸力小,检查两处,确认吸力小。根据手册22HK和23HK连接在一根穿过客舱顶部的管道,该管道和厕所厨房排风管道一起连接在位于后货仓后壁板后面的厨房厕所排风扇(1HU)上游。而经过检查前厨房厕所排风正常,所以主管道未堵塞,而有可能是温度传感器进风口到位于连接客舱顶部主管道的弯管堵塞。
为进一步确认故障打开后货仓后壁板,检查厨房厕所排风扇(1HU)及周围管路正常。这样进一步确认管道堵塞。拆除温度传感器并打开弯管,清洁传感器进风口到总管管路,发现之间有棉絮,用细长的一字刀和细长的加长杆清理后检查进风口吸力正常。
5)故障原因分析
由于絮状物堵塞管路,造成温度传感器附近空气流通缓慢,在进风的狭小管道里空气不流通。此处与整个客舱空气对流慢,温度的变化存在时间差,总是滞后于整个客舱的温度变化。当客舱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得到客舱温度比实际高或者低,导致区域控制器继续调节热空气配平活门的开度,造成客舱温度继续升高或者下降,当温度传感器得到的温度达到选定值,客舱温度已经超出选定温度,再经过一段时间,温度传感器感受到温度超出选定值,区域控制器继续调节热空气配平活门的开度,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客舱温度一直在选定值上下波动,造成了客舱忽冷忽热。
三.排故总结
针对于客舱忽冷忽热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相关的故障信息,那么首先要检查前舱温度传感器22HK和后舱温度传感器23HK处吸力。1)如果吸力正常,则可以根据AMM21-63-00-710-004做温度控制测试,根据结果排故;2)如果吸力不正常 ,则有可能是管路堵塞破损或者厨房厕所排风扇(1HU)故障,这样可以先检查厨房厕所排风扇工作情况。检查该排风扇可以打开后货舱后壁板接近该排风扇,详细检查排风扇,确认排风扇有无卡阻,转速慢,叶片损伤等情况。如果排风扇工作正常,则应该检查前厨房和厕所通风情况。因为 前厨房和厕所通风位于主管道前部,在21HK和22HK的上游,如果该处吸力小,则确认管路堵塞或漏气,这样应该检查客舱顶部主管路与排风扇1HU之间的管路,如果吸力正常则应该重点检查温度传感器进气口与客舱顶部主管路之间弯管是否堵塞。厕所通风口有海棉过滤空气(图1),一般不易堵塞,而温度传感器空气进口却没有过滤装置,容易堵塞,在实际排故中应重点关注温度传感器之前的进风口到客舱顶部主管路之间整个弯管是否堵塞,此处容易有絮状物,应仔细清洁干净。
而根据公司最近两年反应的客舱忽冷忽热的情况统计,80%的原因都是温度传感器附近管道堵塞。如何快速准确的确认管道堵塞成为关键。在确认前厕所通风情况正常的情况下,重点检查客舱两个温度传感器附件管路堵塞情况。快速检查方法如下,打开行李架找到温度传感器进风口,用一小段机载打印纸贴近温度传感器管道进风口,观察小纸条是否能被快速吸合,如果不能则说明堵塞,则故障原因很可能就是管道堵塞,再脱开温度传感器,检查传感器上有无棉絮,分段隔离堵塞管路,同样用小纸条贴近下游管道,判断管道通风情况,以此快速排除故障。
[关键词]B2219客舱;温度调节;故障排除
中图分类号:TG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1-0099-01
一.区域温度调节原理(图1)
首先在驾驶舱头顶面板三个区域温度控制选择开关(27HK、28HK、29HK)可以提供18到30摄氏度的温度调节,驾驶舱、前客舱、后客舱可以分别选择想获得的温度。温度选择后,机舱内的温度调节是自动的,由一个区域控制器和两个组件控制器进行控制。所需最低区域温度信号传送至空调组件控制器,使两个空调组件提供要求的出口温度。
该选择信号也进入区域控制计算机,与分别位于驾驶舱温度传感器(21HK),前客舱温度传感器(22HK),后客舱温度传感器(23HK)进行温度比较。区域控制计算机有两个控制通道,主通道可以控制系统所有的参数。一旦主通道失效,次通道作为主通道的备用通道接管控制系统,但只能提供部分控制,此时失去流量调节和最佳温度调节功能。同时热空气压力调节活门和相关的配平空气活门关闭。區域被控制在 24°C,空调组件1控制驾驶舱温度,空调组件2控制前后客舱温度。而当两条通道都失效时,最佳和备用温度调节都失去。
而温度传感器装在一个弯管旁边,弯管连接在一根穿过客舱顶部的管道,该管道和厕所厨房排风管道一起连接在位于后货仓后壁板后面的厨房厕所排风扇(1HU)上游。排风扇通过吸力吸入空气,使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使温度传感器实时的感受舱内空气温度。
然后区域控制器根据两者温度差值调节配平空气活门开度,从而改变热空气流量大小,以改变舱内温度,进而使温度传感器感受的温度改变,最终使需求温度与实际温度一致。
二.排故过程
1.故障现象
航后乘务反应整个客舱温度忽冷忽热
2.故障可能原因
1)客舱温度传感器通风管道堵塞
2)前客舱温度传感器22HK
3)后客舱温度传感器23HK
4)后客舱配平活门13HK
5)管道温度传感器17HK
6)区域控制器8HK
3.排故经过
1)清洁管路,与B2221飞机互串区域控制器;
2)更换21HK, 22HK和23HK三个温度传感器;
3)更换13HK后客舱配平活门;
4)更换管道温度传感器 17HK;
5)03月08日无锡航前检查,客舱后部温度传感器管路吸力和别的飞机对比,确认前舱温度传感器22HK和后舱温度传感器23HK处吸力小。
4.故障处理
前面已经更换21HK,22HK,23HK三个温度传感器和区域控制器,也清洁了管道,故障依旧。
航后检查根据无锡反应的前舱温度传感器22HK和后舱温度传感器23HK处吸力小,检查两处,确认吸力小。根据手册22HK和23HK连接在一根穿过客舱顶部的管道,该管道和厕所厨房排风管道一起连接在位于后货仓后壁板后面的厨房厕所排风扇(1HU)上游。而经过检查前厨房厕所排风正常,所以主管道未堵塞,而有可能是温度传感器进风口到位于连接客舱顶部主管道的弯管堵塞。
为进一步确认故障打开后货仓后壁板,检查厨房厕所排风扇(1HU)及周围管路正常。这样进一步确认管道堵塞。拆除温度传感器并打开弯管,清洁传感器进风口到总管管路,发现之间有棉絮,用细长的一字刀和细长的加长杆清理后检查进风口吸力正常。
5)故障原因分析
由于絮状物堵塞管路,造成温度传感器附近空气流通缓慢,在进风的狭小管道里空气不流通。此处与整个客舱空气对流慢,温度的变化存在时间差,总是滞后于整个客舱的温度变化。当客舱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得到客舱温度比实际高或者低,导致区域控制器继续调节热空气配平活门的开度,造成客舱温度继续升高或者下降,当温度传感器得到的温度达到选定值,客舱温度已经超出选定温度,再经过一段时间,温度传感器感受到温度超出选定值,区域控制器继续调节热空气配平活门的开度,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客舱温度一直在选定值上下波动,造成了客舱忽冷忽热。
三.排故总结
针对于客舱忽冷忽热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相关的故障信息,那么首先要检查前舱温度传感器22HK和后舱温度传感器23HK处吸力。1)如果吸力正常,则可以根据AMM21-63-00-710-004做温度控制测试,根据结果排故;2)如果吸力不正常 ,则有可能是管路堵塞破损或者厨房厕所排风扇(1HU)故障,这样可以先检查厨房厕所排风扇工作情况。检查该排风扇可以打开后货舱后壁板接近该排风扇,详细检查排风扇,确认排风扇有无卡阻,转速慢,叶片损伤等情况。如果排风扇工作正常,则应该检查前厨房和厕所通风情况。因为 前厨房和厕所通风位于主管道前部,在21HK和22HK的上游,如果该处吸力小,则确认管路堵塞或漏气,这样应该检查客舱顶部主管路与排风扇1HU之间的管路,如果吸力正常则应该重点检查温度传感器进气口与客舱顶部主管路之间弯管是否堵塞。厕所通风口有海棉过滤空气(图1),一般不易堵塞,而温度传感器空气进口却没有过滤装置,容易堵塞,在实际排故中应重点关注温度传感器之前的进风口到客舱顶部主管路之间整个弯管是否堵塞,此处容易有絮状物,应仔细清洁干净。
而根据公司最近两年反应的客舱忽冷忽热的情况统计,80%的原因都是温度传感器附近管道堵塞。如何快速准确的确认管道堵塞成为关键。在确认前厕所通风情况正常的情况下,重点检查客舱两个温度传感器附件管路堵塞情况。快速检查方法如下,打开行李架找到温度传感器进风口,用一小段机载打印纸贴近温度传感器管道进风口,观察小纸条是否能被快速吸合,如果不能则说明堵塞,则故障原因很可能就是管道堵塞,再脱开温度传感器,检查传感器上有无棉絮,分段隔离堵塞管路,同样用小纸条贴近下游管道,判断管道通风情况,以此快速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