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既往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并探讨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和既往治疗背景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10个临床中心共81例CHC既往治疗无应答患者,随机分为A组(37例,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72周)和B组(44例,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96周),随访24周。统计两组患者病毒学应答情况,并观察病毒和宿主基因型、既往IFN和RBV使用情况对疗效的影响。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52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A组28例,B组24例。A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发生率为25.0%(7/28)、60.7%(17/28)、67.9%(19/28)和60.7%(17/28),B组分别为41.7%(10/24)、70.8%(17/24)、70.8%(17/24)和70.8%(17/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8B CC基因型患者SVR的发生率为82.9%(29/35),高于非CC基因型患者(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治疗时是否联合RBV对再次治疗时的病毒学应答率无显著影响(P>0.05)。既往治疗时使用普通IFN的患者再次治疗后RVR、cEVR、ETVR和SVR的发生率分别为36.4%(12/33)、81.8%(27/33)、81.8%(27/33)和75.8%(25/33),其中cEVR、ETVR和SV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既往使用PegIFN的患者(P<0.05),而RVR的发生率与既往使用PegIFN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9%(38/81),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既往治疗无应答的CHC患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IL–28B基因型和既往治疗时所使用的IFN类型可影响CHC无应答患者再次治疗时的病毒学应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