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故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3322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瑞婷(1999.12-),女,汉,四川人,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散文。
  清明的前一周,雨已经开始纷纷的下着。祖父母的墓地搬到另一个地方已经有整整一年了,我们一家还没有去看过。今年清明,好不容易有时间,便提前去了。
  春雨往往是不知道停的,从昨夜开始下,不大不小,足以打落枝头的花。驱车一个小时左右,来到长松寺-埋葬祖父母的地方。长松寺并不是寺庙,而是以此命名的一处公墓,祖父母的墓迁来此处。松柏四季常青,墓地取名为长松,真是一个令人心安的名字。
  长松寺公墓在一座山旁,山中种满了桃树,每年三月桃花滿山,落英缤纷,因而人们把这里称作桃花故里。三月末,太阳总是赶在春雨之前探出头,天气转暖,春天到来,漫山遍野的粉花开始盛开,桃树随着山的形状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花海连绵不断,从近处一直蔓延到天边。从墓地望山,是一番难得的美景,祖母祖父一定会喜欢。
  我和爸妈打着伞,拿着菊花,在一排排坟墓之间穿行,山楂园,二十七排,第一个,这便是祖母祖父安息的位置。
  灰黑色的墓碑上,有祖母祖父的照片,祖母笑着。离别八九年,祖母的模样依然亲切,照片里的她笑着,跟小时候我见她时一个样。祖父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我母亲也从未见过,听长辈们讲,是在五十几岁的时候病逝的。墓碑上,祖父的生辰是吉月吉日,应该就是说没有人知道他的生辰吧。而祖母的生日是三月三日,在传说中,那是菩萨的生日,这也是祖母晚年信佛的一个原因吧。
  孩子、孙子、曾孙子……后人们的名字快把墓碑填满了,祖母93岁驾鹤西去,留下满堂儿孙,这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幸福。其实,幸福或者不幸福,我知道祖母是不会计较的,后人能来看望她,她就会很开心,无论生前生后。
  给祖父母迁坟墓,捡骨头时我没有去,甚至可以说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这也是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做好的一个地方,那一年高考,实在错过了太多需要我去在意的事情。如今,只能说,我尽力补偿吧。在土里埋了八九年,身已与土地融在一起了,就剩下骨头。想一想,这也足够了,一副皮囊而已,音容笑貌早在心里,人的魂,在每一处的空气里。
  走到祖母祖父坟前,还是想哭。许多话无法讲出来,不能讲出来,便能忍住不讲,但是眼泪就不是那么好忍的了,话都在泪里了,祖母又怎么会不懂。
  人间九年,阴间又是几载呢?在人间,九年,变化的事情太多了,或者说,没有变的事情太少了,珍藏得再好的宝贝也该落灰了。那阴间呢,九年,阴间的变化大吗?
  外婆作为祖母祖父的二女,没能来看他们,他们也是懂得的,对吧,外婆的心意,就我这个做孙女,曾孙女的,替她传达了。
  无论以什么方式,每个人,在他的世界里,都要好好的。什么是所谓好好的呢,就是,尽可能的,少一点痛苦吧。
  人面在心中,桃花,早就被雨打落。
其他文献
摘 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海外华文文学已走过了近四十个年头,从海外华人表达个人、群体在异乡“流动性”心理状态和感情的一种文字载体逐步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双重属性是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切入点,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应是该学科的价值所在。本文以虹影为例,通过对《饥饿的女儿》叙事艺术的解析,探讨海外华人作家怎么实现作品文学本位上的艺术价值和社会
摘 要:《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用百年的历史变迁记录一个民族的变化的小说。通过小说我们深刻的感受这个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在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走进现代文明社会,同时看到作者在表现鄂温克族人的百年历程与生命体验中, 带给人们的仍是对生活与生命的清醇滋味,体现了作者对这个民族的深深眷恋之情。迟子建是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编制历史的舞台,小说中充满着对自然,对国家对民族,对亲人的深深爱恋。  关键词:中国长
摘 要:威廉·狄恩·豪威尔斯的代表作《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是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通过对有闲阶级炫耀性休闲与炫耀性消费的描写,隐含了有闲阶级对小中产阶级的支配。在炫耀性休闲与炫耀性消费中,有闲阶级虽然成功地维持了自身的社会地位,但是失去了人的主体性。  关键词:有闲阶级;炫耀性休闲;炫耀性消费  作者简介:杜伊,女,湖南湘乡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摘 要:小说《绿山墙的安妮》问世后,不仅在儿童甚至在成人中也颇受追捧,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语言简单朴实,情节生动、扣人心弦,另一方面是因为作家蒙哥马利在她的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我们很熟悉的一些场景,这使得我们可以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对《绿山墙的安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找出它与早期小说之间的联系,为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绿山墙的安妮》;神话原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
登高寻秀色,峭壁探長空。  古院题青史,幽林泻玉虹。  斟来丹露酒,抚过紫云桐。  饮醉山中客,临屏步李公。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婆婆”和“媳妇”作为两个独立名词,只有“家”才能将其联结起来。进入二十世纪,随着“人”的发现以及独立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婆媳关系逐渐成为现代作家关注的焦点,《屋顶下》的本德婆婆和阿芝嫂因经济观念不同引发婆媳矛盾,阿芝嫂出门打工;《寒夜》中汪母和曾树生因两者价值观念不同引发婆媳矛盾,曾树生外调工作;阿芝嫂和曾树生的“离家”都是女性意识的不断
莲舟藕塘,叶动蛙藏。  鸳鸯相对浴红装,醉游人寸肠。  池光岸柳长凝望,旧游亭榭添惆悵。  别来烟雨几昏黄。又何时共觞?
笔如灯塔,置于黑暗或光明,都为指向光明。  阎连科的短篇小说新作《纯真男孩的巴别塔》于2020年发表于《天涯》杂志。这是一个沉痛的故事。作者写了男孩全部的善,因欲而起的唯一的恶,写了他人全部赤裸在表的欲望对以男孩为代表的弱者所构建的破坏性冲击。  一、隐于全篇的隐喻  遵循一般的阅读顺序,从上至下卒读,发现此篇三个隐喻的顺序是:末段“Dad、Mom, I love you”;创作时间“2020年5
摘 要:英语和德语都是从印度日耳曼语发展而来的,是亲属语言,这种亲源关系也决定了这两种语言在字母、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情态动词在德语和英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从结构和语义方面对德语、英语中情态动词用法异同的分析,使已经掌握英语的德语学习者更快速的学习。  关键词:英语;德语;情态动词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摘 要:石涛画论重心之一在于“性本无拘”,画者应直下承当,以心本之光晓悟万象,转而为画意。他在画跋中多次提到“以心合心”一类的思想见解,将“识心”放在论画中心,突出“清静心”彰显的作用,强调灵明觉性。禅宗在论述开悟解脱时,慧能强调三皈依:皈依心本觉性、正见、清静,认为即无明而涅槃,即无得而智慧。本文从禅宗“即心即佛”的角度,探究石涛对于“传心”的思考,丰富其思想史内涵。  关键词:画中禅;以心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