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捞人”哲学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反腐惩贪持续发力,一个个贪腐官员应声落马。人们在一些贪官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许多丧心病狂、贪得无厌的腐败官员出身于十分贫寒的家庭,甚至在幼年时期饥寒交迫、逃荒要饭。于是,有人据此得出结论说:出身贫寒的人更加贪财。
   显而易见,这个结论过于偏颇、武断、绝对,与实际情况并不符合。然而,许多腐败案例却又不断显示,这个结论似乎包含几分道理。而且,“出身贫寒的人更加贪财”的看法也并非始于今日,而是自古即有。近日,在读《史记》时,司马迁所记述的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的一段故事,似乎就反映了古人对这个问题所持有的同样观点。
   范蠡协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历尽卧薪尝胆的辛酸,最终击败吴国、报仇雪耻,成为春秋霸主。范蠡认为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便隐姓化名、弃官从商,并最终大获成功,成为远近闻名、腰缠万贯的富豪。
   然而,不幸的是,在他的三个儿子中,二儿子却因为违法犯罪在楚国被拘押,全家人为此忧心如焚。但派谁去楚国“捞人”?曾经历尽贫寒的大儿子认为自己责无旁贷,便自告奋勇。但范蠡认为应当派自幼锦衣玉食的小儿子去。但大儿子以死相争,最终取得了去楚国“捞人”的资格。
   结果不言而喻,大儿子由于自幼历经贫寒,过于看重钱财以至于背信弃义,使“捞人”的任务功败垂成。当大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到家里时,全家人痛苦万分,抱尸大哭。然而,范蠡却笑了,并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也就是说,范蠡之所以不主张派大儿子去“捞人”,就是因为大儿子从小与范蠡一起拼搏奋斗,历尽贫寒与辛酸,性格充满贪欲,过于看重钱财,最终必然会害死其弟。而小儿子一出生便是“富二代”,口含金汤勺,花钱如流水。在托人办事时,该花的钱花到了,人自然能够“捞”出来。
   范蠡主张派小儿子去“捞人”的故事虽然与今天人们认为的“出身贫寒的人更加贪财”一样偏颇、武断、绝对,但的确可以给那些出身贫寒、历尽艰辛、最终身居高位的人敲响警钟:切莫把贫寒的记忆在不知不觉中转化凝聚成体内的负能量,最终让贪欲之念毁了自己的理想和前程。
   【原载2015年11月1日《法制日报社区版·茶楼》】
其他文献
卢沟桥的石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些石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也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这么多的狮子,就有
在中国历史上,酷吏政治只是一时的历史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尤其是高度的封建中央集权,是酷吏产生和酷吏政治实施的直接根源。西汉酷吏的产生,开了后世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
2014年2月28日至3月1日,由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東洋石刻文物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届“中國中世(中古)社會諸形態”國際研究生青年學者學術交流論壇在明治大學舉行。來自日本、中
《IN词记录中国》,互动百科主编,语文出版社2011年5月版毋庸置疑,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量之大,远非前互联网时代可比。但
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期望值高还是执行力弱?2011年11月2日,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表述语的“北京精神”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精神”公布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广
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比较胆石病人与对照组肝脏胆小管侧膜转运蛋白表达差异,以探讨胆石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研究包括2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和11例无胆石症的对照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
2009年,韩晓鱼高中毕业后,有一次到峨眉山旅行,童心未泯的她录制了猴子的欢快叫声,并把它设置成手机铃声。  旅行归来后的一天,一位邻居找到韩晓鱼,说她的孩子非常喜欢猴叫声音的手机铃声,问韩晓鱼可不可以把铃声卖给她。韩晓鱼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原来“声音”也可以当作商品来卖!当她向家人说出她想卖“声音”赚钱的想法时,家人都说她想钱想疯了。但韩晓鱼坚持这样做。  她买来了高质量的录音装备,跑到动物园近
等级森严,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所谓“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的说法,此后,人与人之问的等级日趋繁复。这种情况,在古代的职官制度中,体现为关于在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