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方式的探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实现的,即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依赖于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激发其主体意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一、情境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丰富知识内涵的典型现象展示给学生,这在教学实践中称之为创设教学情境。由于政治理论、原理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若单纯以理论理,则会因其枯燥、深涩而使学生乏趣,从而产生厌烦心理,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去探索、掌握知识。而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从而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在这种情感刺激下,学生大脑功能处于兴奋状态,会使其接受、反馈、处理信息特别迅速、敏锐,创造思维的火花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迸发。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依据所讲授知识的具体内容,灵活多变,丰富多彩。可以是漫画,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可以创设单一情境,也可以创设多个情境,事实上只要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其创造思维的火花的情境,都是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设疑启思
  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其产生求知欲望后,关键在于如何由此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主动将所获信息转化为知识,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的认识的飞跃。否则再好的教学情境也将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启智寓理的目的。古人云:“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为学患无疑,疑则进。”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后,要精心设疑,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冲击、悬念,进而开动脑筋去“释疑”。
  同样是在讲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课,我放出了今年抵制日货、打砸日系汽车的图片,然后我适时提问学生:“我们‘保钓’抵制日货对不对?一些愤怒的群众砸日系车对不对?日系车是谁花钱买的?这样做伤了谁的心?”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最后,我提出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应该理性爱国,不能打着爱国的旗号做出让国家、让民族蒙羞的事。可见通过巧妙地设疑,就可使学生从单纯对故事感兴趣,过渡到思索故事中所蕴涵的爱国道理,从而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
  三、引导自悟
  如果说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再现知识得以产生的情景,激发学生对之探究的欲望与兴趣;巧妙设疑则是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是如何产生的,那么经过如此的过程后情境中所蕴涵的知识、原理则应该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自主获得,而不应由教师替代学生总结。否则理论依然是由教师强加给学生,而非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的。这样无疑会剥夺学生经过思考、经过探索而有所收获的权利,自然也使之无法享受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实践自查
  经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学生已经从最具代表性的情境中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认识。然而取得一般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因此在学生有所认识后就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方面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查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真正树立起学以致用的观念,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例如对于知识点“善于宽容,利人利己”的教学,可请学生到讲台前设置情景: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甲踩了乙的脚。情景一的对话是:乙:“太不像话了!没长眼呀!”甲:“叫什么叫,踩你又怎么样?”情景二的对话是:甲:“真对不起,踩了您的脚。”乙:“没关系,难免的。”然后设置问题:情景一的结果可能是什么?情景二的结果可能是什么?你对情景一的评价是什么?你对情景二的评价是什么?如果是你碰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如何处理?由于这些情景非常接近生活,学生很有兴趣地在小组讨论,然后很认真地回答了以上的几个问题,其答案非常精彩,甚至结合事例说出不善于宽容他人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让听课的教师们激动不已,认为学生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高等学校院(系)领导体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现行几种院(系)领导体制利弊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党政联席会
一九六九年生于江苏,笔名:古来人;号东方毕加索、中国梵高、千年一怪、江南才子、书画怪杰、宇宙体书画创始人;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
文章分析了当前条件下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知识管理理论进行了简要论述,研究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远程教育的可行性,深入分析了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知识管理
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首要的是员工素质的提高。提高员工素质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主要、最直接的活动还是职业院校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员工,同时企业对员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过程就是知识共享发酵过程。文章从知识共享发酵角度探讨影响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剖析团队发酵过程的核心要素和"发酵"原理。最后分析发酵的三
本文结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重点专业建设的实际,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做了阐述,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提供借鉴。
独立学院的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非必修课程。但是目前公共选修课的运行中还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之处,文章根据笔者对所在院校的问卷调
压风自救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一,正常生产时,为井下开拓掘进工作面风动工具提供压缩空气动力,满足井下岩石巷道掘进及煤巷支护之需要;在发生水、火、瓦斯等灾变
对不同初始含水率和水泥添加量的淤泥进行固化处理,结合土水特征曲线和收缩曲线探讨固化淤泥在干燥过程中基质吸力与孔隙比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原泥与低水泥添加量的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