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方周末》看新时期灾害报道的有效传播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初的雪灾报道数量多,投入大,引人关注。本文就以《南方周末》为例,探讨在新时期,大众的信息需求、信息取舍和期待值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怎样实现灾害报道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南方周末;灾害报道;有效传播。
  
  2008年初,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引起强烈的关注。这次雪灾是50年不遇,灾害影响大,雪灾报道数量多,投入也大,基本上满足了大众的信息需求,但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假、大、空,宣传味过浓等问题还大量存在。《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为理念,对雪灾的报道客观、精当、全面,颇受好评。本文就以《南方周末》为例,探讨在新时期,大众的信息需求、信息取舍和期待值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怎样实现灾害报道的有效传播。
  
  一、以真情提升公信力
  
  灾害报道要关注灾害中人和事,但是怎样关注?要用真情。在这场雪灾的报道中,有些媒体的报道大而空,依然是冷冰冰的叙述和一些空洞的数据。更有甚者,某报记者看到数百名民工在寒风中等候买票,竟然写道:"每年春运期间,各火车站售票处前总是人山人海,排起的一条条长龙是节前、节后苏城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把"数百名民工在寒风中等候买票"当作"别样的风景"看,这是什么心态?媒体无意识流露出的这种冷漠心态又暴露了什么?受众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自然会产生反感、不信任感,使媒介公信力受到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情为民所系",温家宝总理也说"要对群众有感情",这些话值得媒体工作者深思,尤其是在灾害报道中。
  "感人心者莫乎情。""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塑造和提升媒体公信力,首先要在情感上打动受众,拉近距离。媒体对人民群众有血肉相连般的感情,才能做好报道,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充分传递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树立媒介公信力。
  1月31日,《南方周末》在头版和其它重要版面报道的《拯救"京广大动脉"》、《记者直击湖南冰雪五日》、《暴风雪中,一个农民工老板对抗"春运帝国"》、《回家:攀越雪山》、《14日13夜,一车蔬菜的旅途》等多篇稿件,不矫情,不造作,不虚张,把笔端深入到灾害事件之中,仔细地描摹事实,把人和事结合起来,真实展示人在事中的感受,灾难对人类的摧残,强烈而直接地表现了受灾群众的痛苦、悲剧处境、毁灭感和与死亡斗争的顽强勇气,公安、武警战士等救灾人员的艰辛和奉献精神,以及政府要员的忙碌、焦虑、急躁甚至争执。以此使读者身临其境,跟着报道对象同呼吸、共患难,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让受众信服,提升公信力。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南方周末》那曾让无数人诵咏不已的话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
  
  二、以客观彰显导向性
  
  灾害报道要体现正确的导向意识,这毫无疑问,但是有些报道总是站在政治的角度,摆出一副宣传者的姿态,报道中过多的充斥着灾民的感谢之辞,或仅注重宏观上的内容,重复着大段歌功颂德的文字,把政府角色作为了报道中心,受灾群众只不过是他们的政治行为对象,成为他们进行政治活动的说辞,结果"把一场灾害化为例行公事一般的政府公文式的陈述,不仅可能会疏远公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还可能会引起公众对新闻媒体乃至对政府的反感。"①
  1月30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中,一位湖南电视台的女记者坐在一架盘旋在京珠高速公路上方的直升飞机上报道交通情况,她激情洋溢的说:"从我们高空观察的情况来看,地面人员的情绪还是相当的乐观,因为在我们经过的时候,不少人挥手向我们致意……而且身体状况非常的良好……我们不停的发现有人拎着白色的绿色的热水瓶在中间穿行,有人拎着烤火炉在中间穿行,还有人拎着大概是红薯、烧饼之类的东西在中间穿行,看得出来目前他们喝水、吃饭还是没有问题的。"在几百米的上空能够看出人"相当的乐观","身体状况非常的良好","拎着大概是红薯、烧饼之类的东西"?这些一厢情愿、过度主观臆断化的语句和模糊的用词过于政治化,严重违背了新闻客观性这一基本原则。
  新闻报道贵在客观真实,要懂得"藏舌头的艺术",新闻里面不应有诱导和明显的倾向性。其实,在灾害报道中的政治导向性过于直露,过多地突出政治色彩,效果并不见得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是真正的新闻报道中却又总是有人频频犯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就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客观报道不仅是一种新闻报道手段,更是一种新闻报道的职业理念和思维方式。记者和媒体的思维惯性造成新闻偏见十分普遍,从而影响了客观报道。"②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有一部分人总是认为不把一些赞扬的话说出来,不主观上带点政治色彩,媒体的导向性就不明显了,就表现不出来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看看2月7日《南方周末》头版头条《非常广州站》"闯关"中的一个片断吧!"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奇怪而悲壮的一种对抗,双方都没有把对方当成敌人,一群没有免于恐惧的自由的人们和一支没有使用暴力权的国家强力队伍的对抗,目的却是同样的--保障这些乘客能够顺利回家。"这段内容既矛盾又合情合理,对立与统一在特定的情境中成为了现实。这种客观的叙述难道没有导向性?回家人的思乡之情,军队的爱民之谊不都溢于言表了吗?
  《南方周末》在雪灾的报道中,以理性、客观的小片段彰显导向性,小聚集,低角度透视事件,关注人的命运,展现灾害的真相。把中央领导、公安、武警战士、受灾群众等都作为在这一灾害事件中的一分子来看待,真实的记录他们的言行举止,不夸大、不缩小,用受灾群众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来表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报道中褪去了那些色彩艳丽的外衣,没有对宣传性内容聚集放大,而是"润物细无声",导向含其中,引导人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
  
  三、以整合增强影响力
  
  灾害报道不仅要报道灾害本身,还要拷问灾害产生的原因,引发读者进行更多的思考,尤其是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让人们从灾害中获得启示。"新闻整合就是使用多种手段优化配置新闻资源,以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传播效果。……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和阅读满足感",③增加报道的强势和影响力。《南方周末》的雪灾报道就是通过版面与版面、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片、图片与图片等多个层次的整合手段的运用,握指成拳,实现集束传播,多角度、多方位聚集,拓展视野,提升报道内涵,增强影响力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版面之间的整合:《南方周末》对这场雪灾的报道共持续了3周。从1月24日开始,这一期的头版报道了《大学生冷静的回家路》,昭示出今年的春运将不同寻常。在第2版,安排的是独家专访《三五年后,春运拥挤将明显缓解》,对头版的报道做了回应。1月31日评论版的读者来信《出了人命才改进》进一步引起人们对这场雪灾更深入的思考,也体现了媒介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三篇报道丝丝相连,浑然一体。
  2月7日《南方周末》对雪灾的报道达到极致。头版头条《非常广州站》,第2、4、5、7、8版皆以《回家》为版名,报道了《京珠高速公路贯通前45小时发生了什么》、《从东莞到广州:十四个人的遭遇》、《郴州十日》、《郴州电力为何迟迟未能修复》、《面对自然灾害的个体和国家》,以这些报道为主力军,第6版的图片专题《风雪那边是我家》,产经版的《国家安监总局:电荒主因是雪灾》,评论版的方舟评论《节假日多元化方可缓解春运压力》,读者来信《关怀到最底层民众的利益和精神情感需求》、《冰冻:冻"涨"了物价》、《火车站风雨中,我看到……》遥相呼应。这些不同版面、不同体裁的有机整合,强力推出,形成了全方位、多侧面、多视角的报道强势,并随着强势传播凸显了新闻的冲击力。
  其次是版面内部的整合:2月7日头版运用多种元素整合,颇具匠心。中心位置是头条深度报道《非常广州站》,头版最上端是一个横栏大标题"让历史记住这一天",醒目、凝重。报头下方是诗歌《雪中送暖》中的一个选段,激昂、悲壮。图片的整合上,用上版的大图片衔接下版小图片。大图片是近景画面,视觉冲击力强,发挥了瞬间的牵引作用。小图片采用大场面、俯角、深景拍摄,大视野。两张图片一大一小,排列方式上一横一纵。这些不和谐、冲突,细细品来,耐人寻味,暗示了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恐慌和混乱。另外,在第2版运用的还有一则公益广告《向大自然展现人的温暖》,导向明确,意义深远。
  可见,《南方周末》对这场雪灾的报道运用的整合要素多,形式灵活、合理,策划精确、到位。
  灾害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时期,还可能是重头戏。"不了解受众心理,舆论引导工作将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④媒体在进行灾害报道时,也应该关注社会现状和受众信息需求趋向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出彩,实现有效传播。
  
  注释:
  ①熊蕾:《灾害中,新闻报道更应该关注谁?》,http://www.sciencenet.cn/blog/熊蕾.htm。
  ②④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最新报告(200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P25、37。
  ③段锦涛:《以百姓视角切入重大会议报道--解析新华日报"十七大"报道亮点》,《传媒视察》,2008.1,P6。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我们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更要考虑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减少污染,强调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  关键字: 环境建设; 城市; 人文 关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劳动人口大量剩余并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
期刊
摘要:我国专利法对专利权提供行政与司法并行的保护方式。专利行政保护是实现专利权公共利益价值目标的要求,它扩充了专利权人可供选择的救济途径,但是目前我国专利行政执法手段欠缺,专利行政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间及行政职权间存在冲突,因而有必要完善我国专利行政保护法律制度,赋予专利管理机关没收、销毁侵权产品等手段,同时提高专利行政保护的立法层次,以推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间的平衡。  关键词:专利;专利权;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  关键词:工程监督;施工质量;新模式;对策。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同时,伴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系列
期刊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以其绚丽的风采深得中国各民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和珍视,被誉为世界舞蹈宝藏中的瑰丽之花。: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一个扭秧歌的人》的欣赏,探讨了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一个扭秧歌的人》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风情醇
期刊
摘要:在物理学习中,有许多种学习方法,本文论述了几种物理学习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因果分析法;概括法;归纳法;比较法;类比法;假设推理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自己的鲜明特征,物理学科也不例外。物理学习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略举几例,与同仁共勉。  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
期刊
摘要: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的主体作用日渐凸现,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以"人的主体性"这一转型期中国当前较为关注的问题为主题,分析主体性问题的时代特征,以认识系统结构中主客矛盾为中心,紧紧把握实践的灵魂作用,探讨人的主体性在认识论中的表现,以期进一步发掘其价值意义。认识论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很多人说现当代哲学已不再是认识论的舞台,但柳暗花明,代表着新时代哲学精神的"实践"为认识
期刊
摘要: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能源短缺的问题随之产生。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了造成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关键词:能源;政策;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能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稀缺性。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生产需要巨大的投入和较长的周期,其替代品较少,因此能源的供给在一段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各种建筑工程法律、地方法规的出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及工程监理制的推行,工程建设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却未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步提高,恶性安全事故频发。工程监理单位现场监理人员安全监理工作相关业务知识的缺乏也制约了他们更好地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本文从目前安全事故多发的模板承重架、外脚手架、施工机械及施工临时用电等方面,对施工现
期刊
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引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而后通过论述城市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
期刊
摘要: 砼桩质量监督的关键环节在于地基承载力的鉴定,审查砼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掌握桩缺陷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对砼桩质量进行控制,达到质量监督的目的。  关键词:砼灌注桩; 质量监督; 防治措施。     灌注桩质量监督从验收规范来看十分简单, 无非是地基承载力的鉴定、钢筋笼的检查与桩砼质量的判定,但由于地下工程不可见的因素很多,因此判定起来比较难以准确。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理论知识,分三个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