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探究性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除了应加强兴趣激发、情境创设、习惯培养等常规教育外,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我们通过在课内课外开展探究性学习,初步探索阅读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现针对如何进行对文本的个性化探究来谈谈自己的短浅之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与交流的过程。教材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通过文本这一中介来实施对话,与作者的对话。
1 对文本本身进行探究
教材中编者在选文时特别注重文章的典范性、文化性,也少不了语文文字的优美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谋篇布局、优美的语言、文本的意义、文本的瑕疵等内容进行富有个性化的探究。
第一、探究文本中的美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课文中入选的名家名篇,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常常凭借精言巧语的极大魅力给人以多方位的美感。马克·吐温的《威尼斯小艇》中表现的是语言的美。也有表现人物美的。如:《一个降落伞包》写出了人民领袖周恩来同志崇高的品德美;《田忌赛马》表现的是孙膑的智慧美;表现人物亲情美的《小珊迪》。
关于美的分类,不只以上两种,还有自然美、情趣美等,此中不再作详细评论。
第二、探究文本中的空白。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是读者在朗读作品过程中才能产生的。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本时,会对其意义产生不同的理解;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阅读同一文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与阐释也是不同的;再加上文本本身就存在着创作空白,读者与作者无法实现交流,这也造成了文本中意义上的未定性。
教材中的《凡卡》中写他给爷爷写信,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希望爷爷来带走他。文章最后,他在给爷爷邮走的信封上写了“乡下爷爷收”,并写上了爷爷的名字。最后,爷爷是否收到信,来带走凡卡,使他过上幸福生活,文章中没有写出。所以,此处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再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可组织学生以《再见了,亲人》为题,看一看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会怎样道别。
对文本空白的探究,不仅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领悟,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第三、对文本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之处进行探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阅读材料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学生只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反复咀嚼,往往就会发现在“完美”外表掩饰下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古为今用,但不迷信古人;博览群书,但不迷信书本。最佳的探究是需要捕捉的,面对学生的疑点,教者应及时组织探究性阅读。
2 对文本进行迁移式探究
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探究性阅读的过程是精读感知、质疑讨论、迁移创造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正迁移来分析、阅读文章,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桃花心木》这篇文章的写法时,可让学生回忆前一篇《白杨》的写法,二者如出一辙,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这样一迁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阅读理解古诗时,迁移的利用更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诗歌《瀑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材中《新型玻璃》一文,是典型的说明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的科学先进性及作用,借以体现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但对文章的理解仅止于此,则大大局限了其所表达的意义,所以对文本的处理,可以借助科学报刊、网络信息等手段收集一些其它的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以及现代科技在其他应用中的飞速发展状况。
这样的探究活动,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既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又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 对文本进行解疑式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伟大的友谊》这一课时,一学生质疑:“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造的,为什么只讲马克思主义,而不称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呢?”针对该生提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并指导学生抓住课题《伟大的友谊》这一中心,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
探究性学习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养成的需求而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变革。从教育实际看,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性的,而不是突发性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但不等于学生一定就能开展主体性学习,还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从模仿到主动,逐步进行探究学习。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与交流的过程。教材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通过文本这一中介来实施对话,与作者的对话。
1 对文本本身进行探究
教材中编者在选文时特别注重文章的典范性、文化性,也少不了语文文字的优美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谋篇布局、优美的语言、文本的意义、文本的瑕疵等内容进行富有个性化的探究。
第一、探究文本中的美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课文中入选的名家名篇,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常常凭借精言巧语的极大魅力给人以多方位的美感。马克·吐温的《威尼斯小艇》中表现的是语言的美。也有表现人物美的。如:《一个降落伞包》写出了人民领袖周恩来同志崇高的品德美;《田忌赛马》表现的是孙膑的智慧美;表现人物亲情美的《小珊迪》。
关于美的分类,不只以上两种,还有自然美、情趣美等,此中不再作详细评论。
第二、探究文本中的空白。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是读者在朗读作品过程中才能产生的。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本时,会对其意义产生不同的理解;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阅读同一文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与阐释也是不同的;再加上文本本身就存在着创作空白,读者与作者无法实现交流,这也造成了文本中意义上的未定性。
教材中的《凡卡》中写他给爷爷写信,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希望爷爷来带走他。文章最后,他在给爷爷邮走的信封上写了“乡下爷爷收”,并写上了爷爷的名字。最后,爷爷是否收到信,来带走凡卡,使他过上幸福生活,文章中没有写出。所以,此处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再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可组织学生以《再见了,亲人》为题,看一看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会怎样道别。
对文本空白的探究,不仅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领悟,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第三、对文本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之处进行探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阅读材料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学生只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反复咀嚼,往往就会发现在“完美”外表掩饰下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古为今用,但不迷信古人;博览群书,但不迷信书本。最佳的探究是需要捕捉的,面对学生的疑点,教者应及时组织探究性阅读。
2 对文本进行迁移式探究
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探究性阅读的过程是精读感知、质疑讨论、迁移创造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正迁移来分析、阅读文章,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桃花心木》这篇文章的写法时,可让学生回忆前一篇《白杨》的写法,二者如出一辙,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这样一迁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阅读理解古诗时,迁移的利用更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诗歌《瀑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材中《新型玻璃》一文,是典型的说明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的科学先进性及作用,借以体现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但对文章的理解仅止于此,则大大局限了其所表达的意义,所以对文本的处理,可以借助科学报刊、网络信息等手段收集一些其它的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以及现代科技在其他应用中的飞速发展状况。
这样的探究活动,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既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又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 对文本进行解疑式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伟大的友谊》这一课时,一学生质疑:“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造的,为什么只讲马克思主义,而不称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呢?”针对该生提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并指导学生抓住课题《伟大的友谊》这一中心,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
探究性学习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养成的需求而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变革。从教育实际看,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性的,而不是突发性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但不等于学生一定就能开展主体性学习,还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从模仿到主动,逐步进行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