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考的重要学科,高中物理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物理学习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推理、逻辑分析等能力。对学生而言,这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上课时觉得所学知识易懂,而做题时又感到无从下手。归其原由,主要是学生缺乏物理审题的技巧和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无论是从历年的高考、中考的成绩,还是平时学生的反映来看,物理都是所有学科中平均分最低、最令人头疼的一门学科。学生在物理考试后的反思中,总是把做错题的原因归结为粗心、看错题、计算错误等等,但深究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乃是审题时出了问题。物理难学,关键难在審题上。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学生不会做的题目中,不理解题意的竟占了52%,很多学生都反映读不懂题或理解错了题意。怎样培养学生在面对物理问题时的审题能力,成为教学中必须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是题量较少,但分值很大,一道题十几分甚至二十分。而且题目往往过程比较复杂,综合性很强,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物理想要考高分,深入细致的审题是关键,“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对学生来讲“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没有弄清问题就进行求解和作图”。审题的目的是要弄清情景,找出条件及破题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审题时要做到“眼边看、手边画、脑边思”。
眼边看——先完整的读一遍题,大致了解题意,明白运动过程,这一步不求做到能全部读懂,但求不看错或漏掉一个关键信息,在读题过程中画出关键性条件的词和句,如“光滑平面”、“刚刚能通过最高点”、“恰好静止”、“延切线进入”、“弹性碰撞”等等。
手边画——首先要画出关键性条件的词句,但这只能算是手要画的一个方面,很多物理题目,它往往有多个物体或者多个运动过程,因此还需要我们画出关键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关联运动过程草图等等,而且,可以把一些条件直接也标注到画的图当中,这样就可以更加方便、准确地分析找出关联点,从而建立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脑边思——边看边画的时候还要积极地思考,看清题目所求解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去读题审题,从而增加了目的性和有效性,以便尽快地找出突破口。
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提升高三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时做到“眼边看、手边画、脑边思”这三点呢?本文依据笔者多年实践的经验,根据学生审题困难的原因,整理出了高三物理复习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的策略,简单概括为审题“三步骤”:
一、审条件 挖隐含
任何一个物理题目都是由关键条件和运动过程两部分构成的。关键条件是解题的主要突破口,充分利用题目所给条件之间的联系,把每个特殊状态和运动过程串在一起,这是审题题的主要内容。这些关键条件很多时候都是隐含的,审条件更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隐含的信息,突出隐含条件的解题地位,这也是审题成功与否的关键,更是解题的突破口。
【范例欣赏1】:质量m、电荷量为q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不变的速率v沿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其速度方向改变的角度为θ(弧度),AB弧长是L,求(1)A、B两点间的电势差;(2)AB弧中点的场强大小。
二、审情景 建模型
有些物理题目,虽然直接给出了清晰的物理过程,看似没有什么好审的,但我们还是需要通过仔细审题分析,把这些物理过程转化为熟悉的物理模型,这样心理上首先放松了一大截,因为感觉是做过的题目,不陌生了,这些题目用模型代替后,思路会更加清晰,迅速可以联想到相应的物理规律来求解,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范例欣赏2】:如图,相同的两个木板P1、P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2右端固定了一个轻弹簧,左端A与弹簧的自由端B相距L。物体P放在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P1与P以共速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且碰后瞬间粘连在一起。P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最终恰好停在A点。P与P2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P1、P2刚碰完瞬间的共速v1和P的最终速度v2;
(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p。
三、审过程 理思路
高考题中物理的计算题经常是综合性很强、研究对象多、运动过程较多、设置的问题多,所以很难一下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审题时我们要静下心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过程分析,根据物体运动过程构建出物理模型,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
【范例欣赏3】:如图所示,PQ、MN是固定的倾角为30°的平行光滑金属轨道,其电阻不计。金属棒ab、cd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ab质量m1=200g、cd质量m2=100g,长度L均为2m、电阻R均为3Ω;两金属棒的长度恰好与轨道的间距相等,整个装置处在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大小为B=0.5T的匀强磁场中,初始锁定两金属棒不动,对cd施加与其垂直且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1.5N作用,某时刻t0=0时,同时解除锁定,让两棒都从静止开始运动,当t1=2.4s时ab开始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求:(1)当t1=2.4s时,金属棒ab上产生的热功率?
(2)当t1=2.4s时,金属棒ab和cd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3)从0~2.4s内流过金属棒ab的电荷量q是多少?
(4)从0~2.4s内金属棒ab产生的焦耳热Q是多少?
教你审题——细读深析 寻找规律
1.细读题明情景:PQ、MN轨道光滑,ab、cd与轨道接触良好,长度已知,磁场垂直轨距道平面斜向上,ab、cd先锁定,加力F向上拉cd,某时刻解锁。
2.深思过程:由各自的受力情况知,解锁后,ab必须先加速下滑,后匀速,cd则是上滑的。
3.由状态找规律:①由ab匀速可由mgsin=BIL求电流I.
通过对审题过程的重点讲解,培养了学生的快速读题,审题能力,指导学生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审题经验,总结审题方法,使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正确解题保驾护航,最终引导学生不再惧怕物理,喜欢这门自然科学,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物理学的奥妙。物理审题的过程就是从多角度的观察,由浅入深,由文字到图像,由条件到结论,洞察问题实质,选择正确的解题方向的过程。因此,加强审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对于学生克服物理学习困难,开通物理思维的大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无论是从历年的高考、中考的成绩,还是平时学生的反映来看,物理都是所有学科中平均分最低、最令人头疼的一门学科。学生在物理考试后的反思中,总是把做错题的原因归结为粗心、看错题、计算错误等等,但深究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乃是审题时出了问题。物理难学,关键难在審题上。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学生不会做的题目中,不理解题意的竟占了52%,很多学生都反映读不懂题或理解错了题意。怎样培养学生在面对物理问题时的审题能力,成为教学中必须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是题量较少,但分值很大,一道题十几分甚至二十分。而且题目往往过程比较复杂,综合性很强,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物理想要考高分,深入细致的审题是关键,“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对学生来讲“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没有弄清问题就进行求解和作图”。审题的目的是要弄清情景,找出条件及破题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审题时要做到“眼边看、手边画、脑边思”。
眼边看——先完整的读一遍题,大致了解题意,明白运动过程,这一步不求做到能全部读懂,但求不看错或漏掉一个关键信息,在读题过程中画出关键性条件的词和句,如“光滑平面”、“刚刚能通过最高点”、“恰好静止”、“延切线进入”、“弹性碰撞”等等。
手边画——首先要画出关键性条件的词句,但这只能算是手要画的一个方面,很多物理题目,它往往有多个物体或者多个运动过程,因此还需要我们画出关键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关联运动过程草图等等,而且,可以把一些条件直接也标注到画的图当中,这样就可以更加方便、准确地分析找出关联点,从而建立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脑边思——边看边画的时候还要积极地思考,看清题目所求解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去读题审题,从而增加了目的性和有效性,以便尽快地找出突破口。
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提升高三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时做到“眼边看、手边画、脑边思”这三点呢?本文依据笔者多年实践的经验,根据学生审题困难的原因,整理出了高三物理复习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的策略,简单概括为审题“三步骤”:
一、审条件 挖隐含
任何一个物理题目都是由关键条件和运动过程两部分构成的。关键条件是解题的主要突破口,充分利用题目所给条件之间的联系,把每个特殊状态和运动过程串在一起,这是审题题的主要内容。这些关键条件很多时候都是隐含的,审条件更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隐含的信息,突出隐含条件的解题地位,这也是审题成功与否的关键,更是解题的突破口。
【范例欣赏1】:质量m、电荷量为q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不变的速率v沿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其速度方向改变的角度为θ(弧度),AB弧长是L,求(1)A、B两点间的电势差;(2)AB弧中点的场强大小。
二、审情景 建模型
有些物理题目,虽然直接给出了清晰的物理过程,看似没有什么好审的,但我们还是需要通过仔细审题分析,把这些物理过程转化为熟悉的物理模型,这样心理上首先放松了一大截,因为感觉是做过的题目,不陌生了,这些题目用模型代替后,思路会更加清晰,迅速可以联想到相应的物理规律来求解,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范例欣赏2】:如图,相同的两个木板P1、P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2右端固定了一个轻弹簧,左端A与弹簧的自由端B相距L。物体P放在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P1与P以共速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且碰后瞬间粘连在一起。P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最终恰好停在A点。P与P2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P1、P2刚碰完瞬间的共速v1和P的最终速度v2;
(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p。
三、审过程 理思路
高考题中物理的计算题经常是综合性很强、研究对象多、运动过程较多、设置的问题多,所以很难一下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审题时我们要静下心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过程分析,根据物体运动过程构建出物理模型,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
【范例欣赏3】:如图所示,PQ、MN是固定的倾角为30°的平行光滑金属轨道,其电阻不计。金属棒ab、cd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ab质量m1=200g、cd质量m2=100g,长度L均为2m、电阻R均为3Ω;两金属棒的长度恰好与轨道的间距相等,整个装置处在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大小为B=0.5T的匀强磁场中,初始锁定两金属棒不动,对cd施加与其垂直且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1.5N作用,某时刻t0=0时,同时解除锁定,让两棒都从静止开始运动,当t1=2.4s时ab开始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求:(1)当t1=2.4s时,金属棒ab上产生的热功率?
(2)当t1=2.4s时,金属棒ab和cd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3)从0~2.4s内流过金属棒ab的电荷量q是多少?
(4)从0~2.4s内金属棒ab产生的焦耳热Q是多少?
教你审题——细读深析 寻找规律
1.细读题明情景:PQ、MN轨道光滑,ab、cd与轨道接触良好,长度已知,磁场垂直轨距道平面斜向上,ab、cd先锁定,加力F向上拉cd,某时刻解锁。
2.深思过程:由各自的受力情况知,解锁后,ab必须先加速下滑,后匀速,cd则是上滑的。
3.由状态找规律:①由ab匀速可由mgsin=BIL求电流I.
通过对审题过程的重点讲解,培养了学生的快速读题,审题能力,指导学生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审题经验,总结审题方法,使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正确解题保驾护航,最终引导学生不再惧怕物理,喜欢这门自然科学,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物理学的奥妙。物理审题的过程就是从多角度的观察,由浅入深,由文字到图像,由条件到结论,洞察问题实质,选择正确的解题方向的过程。因此,加强审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对于学生克服物理学习困难,开通物理思维的大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