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的落实规范办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积极推动各科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彻底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高效;自学;爱心;明确;优化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把时间还给学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新世纪以来,我校积极推动各科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彻底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何谓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钻研课标、明确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知道,一节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堂必然是无序的,也是低效的。要打造高效课堂,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离不开的。我的做法是:认真研究课标,因为课程标准是组织教学和中考命题的指挥棒,只有紧扣课标,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王敏勤教授说过提高课堂效率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管课程改革如何变,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老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高效引导学生。因此,一堂高效课应该有着自己的灵魂,而且始终贯彻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清晰,明确,不可动摇。一堂没有思想的课,往往显得杂乱无章,老师可能讲的兴高采烈,学生却听的晕晕忽忽,不知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东西、应该掌握哪些东西。要做到课堂的高效,我个人是这样做的,认真钻研课标,把握好这一节课的脉络,然后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这样一节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让学生有成就感,感到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学会很多知识,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老师也建立高效课堂。
二、自学为主、教学为辅
自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的过程。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自己必须承担学习责任。自学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不依赖老师的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自学中提高自己理解问题的能力。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的结论。”自学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新问题更具有探究和发现性,更容易激发和满足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欲望,自学提供学生接触新问题的机会,可以更高效地引发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愉悦和快感,获得“我能行”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但是,学生的在校学习是很难真正自主的,完全自主的先学和自学可能是盲目和低效的,高效教学中的先学和自学不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的自由学习,它是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的高效自学。对于学生的先学和自学,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有层次和有区别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学案的研究和设计成为老师的一项新工作,根据学生的差异,老师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导学案来帮助学生完成先学和自学。学生通过导学案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明确了新课中的一些困惑的知识点,从而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听,提高了课堂听讲的效率。
三、转变观念、优化教学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主体,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高效方法。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对其进行强制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鲜活的个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积极转换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教没有学的教学永远不会是高效的。但要实现高效课堂下学生的学,教师还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先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归纳、拓展迁移
布鲁姆认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教师安排的当堂测试能很快地检测他们的学习结果,学生也能在及时的评价与反馈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结归纳、拓展迁移”阶段,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学习进行总结或练习,并适当的把学习内容向横向或纵向延伸,形成课内外的衔接。总结归纳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应如何掌握。而练习一般采取当堂提问、当堂测试的方法,老师在课前就要精心准备达标测试题,通过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方便老师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从而调节课堂节奏,达到课堂优化。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就个体而言,可以从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中捕捉学生掌握的程度,从群体的量化统计中,也可以捕捉整体对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与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及时调整进度与方案,让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我改变不了我的学生,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可以改变我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老师,唯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课堂,才是我们最大的出路。愿我们与时代共进步,为实现高效教学的探索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2010年07期)
[2]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12期)
[3]陈大伟《高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关键词】高效;自学;爱心;明确;优化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把时间还给学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新世纪以来,我校积极推动各科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彻底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何谓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钻研课标、明确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知道,一节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堂必然是无序的,也是低效的。要打造高效课堂,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离不开的。我的做法是:认真研究课标,因为课程标准是组织教学和中考命题的指挥棒,只有紧扣课标,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王敏勤教授说过提高课堂效率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管课程改革如何变,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老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高效引导学生。因此,一堂高效课应该有着自己的灵魂,而且始终贯彻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清晰,明确,不可动摇。一堂没有思想的课,往往显得杂乱无章,老师可能讲的兴高采烈,学生却听的晕晕忽忽,不知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东西、应该掌握哪些东西。要做到课堂的高效,我个人是这样做的,认真钻研课标,把握好这一节课的脉络,然后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这样一节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让学生有成就感,感到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学会很多知识,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老师也建立高效课堂。
二、自学为主、教学为辅
自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的过程。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自己必须承担学习责任。自学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不依赖老师的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自学中提高自己理解问题的能力。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的结论。”自学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新问题更具有探究和发现性,更容易激发和满足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欲望,自学提供学生接触新问题的机会,可以更高效地引发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愉悦和快感,获得“我能行”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但是,学生的在校学习是很难真正自主的,完全自主的先学和自学可能是盲目和低效的,高效教学中的先学和自学不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的自由学习,它是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的高效自学。对于学生的先学和自学,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有层次和有区别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学案的研究和设计成为老师的一项新工作,根据学生的差异,老师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导学案来帮助学生完成先学和自学。学生通过导学案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明确了新课中的一些困惑的知识点,从而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听,提高了课堂听讲的效率。
三、转变观念、优化教学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主体,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高效方法。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对其进行强制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鲜活的个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积极转换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教没有学的教学永远不会是高效的。但要实现高效课堂下学生的学,教师还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先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归纳、拓展迁移
布鲁姆认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教师安排的当堂测试能很快地检测他们的学习结果,学生也能在及时的评价与反馈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结归纳、拓展迁移”阶段,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学习进行总结或练习,并适当的把学习内容向横向或纵向延伸,形成课内外的衔接。总结归纳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应如何掌握。而练习一般采取当堂提问、当堂测试的方法,老师在课前就要精心准备达标测试题,通过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方便老师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从而调节课堂节奏,达到课堂优化。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就个体而言,可以从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中捕捉学生掌握的程度,从群体的量化统计中,也可以捕捉整体对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与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及时调整进度与方案,让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我改变不了我的学生,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可以改变我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老师,唯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课堂,才是我们最大的出路。愿我们与时代共进步,为实现高效教学的探索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2010年07期)
[2]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12期)
[3]陈大伟《高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