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如果仅凭单元习作训练来完成的话,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学段写作目标和单元语文要素中涉及的写作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策略,提升阅读能力。在常见的阅读方法中,情境教学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诵读积累法,主要是针对语言优美的文本的学习,意在通过诵读达到积累具有经典意义的语言范式;比较模仿法,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读写能力……在这些阅读方法中,语言文字的学习都是重点内容。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这种运用的有效途径是从模仿中慢慢习得的。因此,如何在阅读文本中精选适合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的语言训练点就成了开展读写训练的关键。只有坚持这样做,读写结合才能成为教学常态,学生才能真正从阅读中学会写作。
如《燕子》这篇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外形,如果学生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找不出语言表达上的优点,这对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就没有什么帮助。如果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自然段中,描写燕子的外形时,作者采用了“1 1 1=整体”的模式。具体来说,三个“1”都是选取小燕子最有特点的部位——羽毛、翅膀、尾巴,把最有特点的“尾巴”放在突出的位置,用“再加上”强调,而且使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燕子的整体是以“活泼可爱”来形容的,如果换成“美丽英俊”这个词语,那么,燕子的羽毛“一身乌黑”是谈不上“美丽”的,燕子的身体偏小也难以与“英俊”搭配,由此可见“活泼可爱”与三个“1”的特点是互相匹配的,作者并没有虚夸。找准这样的语言训练点,再让学生仿写小动物的外形,学生心里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了仿写的抓手;仿写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做到先找出三个“1”,再合成出一个整体的步骤,而且努力做到三个“1”的内容都指向整体的特点。
小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如果一味走模仿的路子,学生一方面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学生的仿写属于被动训练,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的,无法超越原文。写作本身是一种极有创造意味的活动,换句话说,读写结合也必然要走以创新为主的路子,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大量仿写之后渐渐要进行带有创新意义的读写结合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内容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形式上与文本有差别。
如教学《古诗三首·暮江吟》一文时,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仲秋到暮秋时节的傍晚时分,在江邊所看见的景色,诗句中的“准确生动”是可以体会的,“铺”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诗人观察的时间是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由于诗歌的跳跃性强,连续观察就难以看得出来,这就为学生开展读写结合活动留下了空间:诗人在诗中着力表达的是那一幕动人心魄的景色,而读写结合的着力点是学生想象诗人在江边从傍晚到初夜时分的连续观察,一边观察一边感叹景色的独特迷人,用的是记叙描写的形式,与原文有了很多的不同,可以写出诗歌中没有写到的景物及人物。在这样的读写结合中,创新的成分就比较多了。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布局结构及写作特点,教师可以采取拓展的方式,引入一些与课文某一方面相类似的文本,让学生揣摩这些文本中共同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色,从而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落实读写结合训练,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安徒生在这篇经典童话中写了小女孩在大年夜的雪地里忍受寒冷、饥饿,几次擦燃火柴出现的幻觉,这属于童话中经常出现的反复结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并领会这种结构的基本形式:擦燃一根火柴——小女孩幻想最需要的物品——火柴灭了,幻景也消失,一切又回到寒冷、饥饿之中,而且这种感觉比擦燃火柴之前更强烈,这促使小女孩再一次擦燃火柴,以求用微弱的火光让自己继续美好的幻想,最终形成了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当然,学生还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等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加深印象,然后再从《安徒生童话》中选取有反复结构的作品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拓展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反复结构的特点,并在练笔中运用反复结构来编写童话故事。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坚持走读写结合的路子,是系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力抓手。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和不同单元的训练目标,选择有效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创新表达。
一、于经典意味处“仿写”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策略,提升阅读能力。在常见的阅读方法中,情境教学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诵读积累法,主要是针对语言优美的文本的学习,意在通过诵读达到积累具有经典意义的语言范式;比较模仿法,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读写能力……在这些阅读方法中,语言文字的学习都是重点内容。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这种运用的有效途径是从模仿中慢慢习得的。因此,如何在阅读文本中精选适合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的语言训练点就成了开展读写训练的关键。只有坚持这样做,读写结合才能成为教学常态,学生才能真正从阅读中学会写作。
如《燕子》这篇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外形,如果学生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找不出语言表达上的优点,这对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就没有什么帮助。如果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自然段中,描写燕子的外形时,作者采用了“1 1 1=整体”的模式。具体来说,三个“1”都是选取小燕子最有特点的部位——羽毛、翅膀、尾巴,把最有特点的“尾巴”放在突出的位置,用“再加上”强调,而且使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燕子的整体是以“活泼可爱”来形容的,如果换成“美丽英俊”这个词语,那么,燕子的羽毛“一身乌黑”是谈不上“美丽”的,燕子的身体偏小也难以与“英俊”搭配,由此可见“活泼可爱”与三个“1”的特点是互相匹配的,作者并没有虚夸。找准这样的语言训练点,再让学生仿写小动物的外形,学生心里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了仿写的抓手;仿写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做到先找出三个“1”,再合成出一个整体的步骤,而且努力做到三个“1”的内容都指向整体的特点。
二、于文本空白处“创写”
小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如果一味走模仿的路子,学生一方面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学生的仿写属于被动训练,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的,无法超越原文。写作本身是一种极有创造意味的活动,换句话说,读写结合也必然要走以创新为主的路子,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大量仿写之后渐渐要进行带有创新意义的读写结合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内容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形式上与文本有差别。
如教学《古诗三首·暮江吟》一文时,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仲秋到暮秋时节的傍晚时分,在江邊所看见的景色,诗句中的“准确生动”是可以体会的,“铺”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诗人观察的时间是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由于诗歌的跳跃性强,连续观察就难以看得出来,这就为学生开展读写结合活动留下了空间:诗人在诗中着力表达的是那一幕动人心魄的景色,而读写结合的着力点是学生想象诗人在江边从傍晚到初夜时分的连续观察,一边观察一边感叹景色的独特迷人,用的是记叙描写的形式,与原文有了很多的不同,可以写出诗歌中没有写到的景物及人物。在这样的读写结合中,创新的成分就比较多了。
三、于表达特色处“编写”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布局结构及写作特点,教师可以采取拓展的方式,引入一些与课文某一方面相类似的文本,让学生揣摩这些文本中共同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色,从而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落实读写结合训练,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安徒生在这篇经典童话中写了小女孩在大年夜的雪地里忍受寒冷、饥饿,几次擦燃火柴出现的幻觉,这属于童话中经常出现的反复结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并领会这种结构的基本形式:擦燃一根火柴——小女孩幻想最需要的物品——火柴灭了,幻景也消失,一切又回到寒冷、饥饿之中,而且这种感觉比擦燃火柴之前更强烈,这促使小女孩再一次擦燃火柴,以求用微弱的火光让自己继续美好的幻想,最终形成了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当然,学生还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等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加深印象,然后再从《安徒生童话》中选取有反复结构的作品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拓展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反复结构的特点,并在练笔中运用反复结构来编写童话故事。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坚持走读写结合的路子,是系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力抓手。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和不同单元的训练目标,选择有效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创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