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李的儿子今年2岁,已经萌牙10颗。最近小李发现儿子经常不自主地流口水,经常是胸前衣服湿漉漉的,下巴也因为接触摩擦而发红。而且儿子的食欲也变差了,还经常感冒,影响了孩子的“可爱形象”。为此,夫妻俩很苦恼。
口水,医学名称叫“唾液”,小儿流口水,即唾液过多地从口腔内不能自控地向外流出,而且量较多。以4个月~3岁的小儿多见,常常打湿衣襟,容易导致感冒、下巴潮红糜烂等,有的甚至会数年不愈,引起家长的焦虑不安。究其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流涎
主要是食物刺激与乳牙萌生所致。婴儿的唾液腺不发达,生后第1周的唾液分泌量一昼夜为50~80毫升(成年人为1000~1500毫升),此时看不到婴儿流口水。当4~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食物对神经、唾液腺的刺激较强,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强,唾液明显增多。乳齿萌生时则会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时小儿口腔较浅,吞咽反射不灵敏,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唾液吞下,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随着乳牙的萌出,牙槽突也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腔底部逐渐加深,能够容纳更多唾液;加之此时吞咽动作逐渐训练成熟,能借吞咽来调节口腔内唾液量,并能够将唾液及时咽下,流涎自然停止。
病理性流涎
1 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有些妈妈错误地认为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将母乳喂养延长至1岁以后,甚至在断奶以后再添加辅食。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常造成流涎并伴有消化不良。
2 腮腺机械性损伤:有些孩子的父母和亲友出于喜爱,经常捏压孩子的面颊部。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量超过正常而出现流口水。
3 口腔疾病:如细菌感染性口腔炎、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炎、口腔黏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这些疾病造成的疼痛不仅可影响小儿饮食,还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而导致流口水。
4 神经系统疾病:唾液腺为交感、舌咽神经所支配,主管上述神经的中枢在丘脑。如流涎相关的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神经受损,可造成流涎征,常见如一氧化碳中毒、脑炎等。周围神经性病变有面神经麻痹等。
5 先天性疾病:一些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也常有流涎现象,同时伴有智能低下、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哭闹无常、舌头伸出口外等症状。这是因为唾液腺由交感、吞咽神经所支配,主管上述神经的中枢神经受损而造成流口水。
小李的孩子经医院检查,发现是疱疹性口腔炎。给予药物治疗后,很快就不再流口水了。
婴幼儿急性上颌骨骨髓炎
崔志汉
亮亮妈生亮亮时难产,可遭了大罪,所幸母子平安。日子一晃就出了满月,全家人喜气洋洋。不料这天凌晨,亮亮突然发起了高烧,伴有腹泻、抽搐、哭闹、拒食,妈妈赶紧带他到附近诊所就医。谁知打针吃药都不能退烧,而且紧接着出现眼睑水肿,一会儿功夫,整个面下部都肿了起来,红得透亮。这可耽搁不得,当即打的来到市医院。急诊室的大夫一下子还说不准是什么病,请来几个科的医生会诊,最后经耳鼻喉科诊断为急性上颌骨骨髓炎。幸而发现及时,经过积极治疗后转危为安。
急性上颌骨骨髓炎多见于3个月内的婴幼儿,故又名婴幼儿急性上颌骨骨髓炎。患儿发病甚急,高烧、抽搐、腹泻、拒食、哭闹,反应迟钝。在24小时内出现眼睑及球结膜水肿,重者眼球突出移位。很快发生面部、硬腭、牙槽骨红肿,不久可多处穿破皮肤,形成瘘管。此时患儿鼻塞,有多量脓涕,上颌骨坏死,从瘘管内排出坏死骨片。此病过去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可达25%以上。现在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威胁婴幼儿生命的危重急症之一。
急性上颌骨骨髓炎大多是血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传染源可以是临产时母亲的阴道、助产人员不洁的操作、新生儿脐部感染、有炎症的母乳头等;婴幼儿的牙槽黏膜损伤、鼻腔黏膜的急慢性炎症等,也可蔓延扩散引起急性上颌骨骨髓炎。患儿常有菌血症,易合并肺炎、肺脓肿、颅内感染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根据患儿的年龄、发病急和典型的局部症状,有经验的医生可怀疑此病。做计算机断层摄片或CT扫描,显示上颌骨炎症、破坏或死骨形成,即可确诊。此时应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做细菌药敏试验,有结果后改用敏感抗生素。局部热敷理疗,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除鼻腔和口腔内分泌物。脓肿形成后多处切开引流,并及时清除死骨。由于本病传变较快,因而要重视全身支持疗法,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少量输血和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严重并发症。对有并发症的患儿,要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名词解释:血行感染
指病菌通过血液系统引起的炎症性感染。感染菌或是由外部通过体表、黏膜破损处进入人的血液,或是自身炎症病灶的感染病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或相应器官的感染。
口水,医学名称叫“唾液”,小儿流口水,即唾液过多地从口腔内不能自控地向外流出,而且量较多。以4个月~3岁的小儿多见,常常打湿衣襟,容易导致感冒、下巴潮红糜烂等,有的甚至会数年不愈,引起家长的焦虑不安。究其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流涎
主要是食物刺激与乳牙萌生所致。婴儿的唾液腺不发达,生后第1周的唾液分泌量一昼夜为50~80毫升(成年人为1000~1500毫升),此时看不到婴儿流口水。当4~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食物对神经、唾液腺的刺激较强,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强,唾液明显增多。乳齿萌生时则会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时小儿口腔较浅,吞咽反射不灵敏,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唾液吞下,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随着乳牙的萌出,牙槽突也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腔底部逐渐加深,能够容纳更多唾液;加之此时吞咽动作逐渐训练成熟,能借吞咽来调节口腔内唾液量,并能够将唾液及时咽下,流涎自然停止。
病理性流涎
1 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有些妈妈错误地认为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将母乳喂养延长至1岁以后,甚至在断奶以后再添加辅食。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常造成流涎并伴有消化不良。
2 腮腺机械性损伤:有些孩子的父母和亲友出于喜爱,经常捏压孩子的面颊部。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量超过正常而出现流口水。
3 口腔疾病:如细菌感染性口腔炎、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炎、口腔黏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这些疾病造成的疼痛不仅可影响小儿饮食,还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而导致流口水。
4 神经系统疾病:唾液腺为交感、舌咽神经所支配,主管上述神经的中枢在丘脑。如流涎相关的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神经受损,可造成流涎征,常见如一氧化碳中毒、脑炎等。周围神经性病变有面神经麻痹等。
5 先天性疾病:一些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也常有流涎现象,同时伴有智能低下、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哭闹无常、舌头伸出口外等症状。这是因为唾液腺由交感、吞咽神经所支配,主管上述神经的中枢神经受损而造成流口水。
小李的孩子经医院检查,发现是疱疹性口腔炎。给予药物治疗后,很快就不再流口水了。
婴幼儿急性上颌骨骨髓炎
崔志汉
亮亮妈生亮亮时难产,可遭了大罪,所幸母子平安。日子一晃就出了满月,全家人喜气洋洋。不料这天凌晨,亮亮突然发起了高烧,伴有腹泻、抽搐、哭闹、拒食,妈妈赶紧带他到附近诊所就医。谁知打针吃药都不能退烧,而且紧接着出现眼睑水肿,一会儿功夫,整个面下部都肿了起来,红得透亮。这可耽搁不得,当即打的来到市医院。急诊室的大夫一下子还说不准是什么病,请来几个科的医生会诊,最后经耳鼻喉科诊断为急性上颌骨骨髓炎。幸而发现及时,经过积极治疗后转危为安。
急性上颌骨骨髓炎多见于3个月内的婴幼儿,故又名婴幼儿急性上颌骨骨髓炎。患儿发病甚急,高烧、抽搐、腹泻、拒食、哭闹,反应迟钝。在24小时内出现眼睑及球结膜水肿,重者眼球突出移位。很快发生面部、硬腭、牙槽骨红肿,不久可多处穿破皮肤,形成瘘管。此时患儿鼻塞,有多量脓涕,上颌骨坏死,从瘘管内排出坏死骨片。此病过去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可达25%以上。现在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威胁婴幼儿生命的危重急症之一。
急性上颌骨骨髓炎大多是血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传染源可以是临产时母亲的阴道、助产人员不洁的操作、新生儿脐部感染、有炎症的母乳头等;婴幼儿的牙槽黏膜损伤、鼻腔黏膜的急慢性炎症等,也可蔓延扩散引起急性上颌骨骨髓炎。患儿常有菌血症,易合并肺炎、肺脓肿、颅内感染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根据患儿的年龄、发病急和典型的局部症状,有经验的医生可怀疑此病。做计算机断层摄片或CT扫描,显示上颌骨炎症、破坏或死骨形成,即可确诊。此时应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做细菌药敏试验,有结果后改用敏感抗生素。局部热敷理疗,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除鼻腔和口腔内分泌物。脓肿形成后多处切开引流,并及时清除死骨。由于本病传变较快,因而要重视全身支持疗法,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少量输血和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严重并发症。对有并发症的患儿,要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名词解释:血行感染
指病菌通过血液系统引起的炎症性感染。感染菌或是由外部通过体表、黏膜破损处进入人的血液,或是自身炎症病灶的感染病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或相应器官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