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玉器,是华夏文化诸因素中一颗神秘而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玉雕工艺史上占有权威的地位。古人说的玉,按许慎《说文解字》释: “石之美者为玉。”玉是一种美石,除软玉之外,还包括一些外形與玉非常相像的岩石,如蓝田玉、酒泉玉、岫岩玉等,实际上都属于蛇纹石。所以,把中国古玉称之为“玉石”,含义就更为准确贴切。
据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人制玉爱玉的历史更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自古,我们就有很强的比德于玉的观念,使玉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玉又是美丽、富贵、高尚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佩玉也成为一种标榜道德,显示身份的标志。人们把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道德的象征物,使它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礼记·玉藻》说:“古之君子必佩玉……故君子在车,则闻銮和之声;行则鸣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子以玉比德焉。”
20世纪20至30年代我国兴起了考古学,这些原本与石头同族的宝贝,因其具有人们所仰慕和渴望的气韵和品质,而一代又一代地跃人人们视野中,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珍品,闪耀着迷人的光彩。特别是近40年来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自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的大量玉器。这些重大考古成果,受到考古界、文物界的极大关注,并形成了中国玉器的研究热潮。而认清各时期玉器的分类、造型、材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不可缺少的一环。
玉按质地有硬玉和软玉之分。硬玉,我国俗称翡翠,由一种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软玉又名“真玉”,是透闪石和阳起石的隐晶质,致密块状集合体,纯净的玉呈白色,有光泽而略显透明,当含有铁、铬、锰等氧化金属离子时,则呈现青、绿、黄、棕等色。
新石器时代玉器以其数量巨大、造型与纹饰朴美、文化含量丰富的风貌,推出了中国玉器的初期高潮,并为夏商时期玉器的发展开了先河。主要有生产工具、装饰品、礼仪器三大类,生产工具较少,装饰品和礼仪器繁盛。属于生产工具的器形有玉斧、玉锛、玉刀等,属于装饰品的有玉环、玉坠、玉璧等,礼仪器有玉圭、玉戈、玉璋、玉琮等,工艺完备,制作精良。玉器的材质一般多为软玉,有青玉、黄玉、墨玉、灰白玉等。其中以淡黄色的黄玉、岫玉最为常见。伴随出土的还有绿松石、玛瑙和水晶、萤石、滑石等。
夏代出土的玉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形态。它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历史总结,它的成果为商代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刀、圭、戈、钺、桐形饰与纹饰(如兽面纹),均成为商玉制作的根据。生产工具有玉斧、玉铲、玉镞,装饰品有玉管、玉珠、镯形器等,礼仪器有玉戈、玉刀、玉钺、柄形饰等,大多为几何形器物,以直方形为主,绝大多数为光素。而在礼仪玉器中,兵器形玉占了重要地位。玉器材质有白玉、青玉、绿松石等,玉器工艺一般较规整,表面光滑。就玉器纹饰的雕琢过程而言,大致经历了由“勾彻法”向“浮雕法”演变,由平面线条向立体浮雕演变的过程。
商周时代是玉器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玉料来源大增,造型丰富多彩,构图简洁概括,风格雄浑凝重。神话、宗教、巫术成为玉器所表现的主要对象。属于生产工具的器形有玉刀、玉斧、玉铲等。属于兵器的器形有玉钺、玉戈、玉璋等。属于礼器或装饰品的有玉璧、玉环、玉簪、玉琮、玉璜等。此外,已出现单体器形的鱼、鸟、兽、龟、兽面、人首佩等。殷商玉器的造型比新石器时代要美观得多,有的还非常精细。玉质多为青玉,也有白玉、墨玉、岫玉及绿松石、玛瑙、水晶等珠形制品。
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器形有玉人、玉琮、玉璜、玉璧、玉镯、玉环、玉剑饰、龙形佩等。其中以玉璧和龙形佩饰为最多。此外也有玉带钩、玉玺以及各种葬玉等。玉器数量丰富,玉质多为软玉,有青玉、黄玉、碧玉等,玉料采选地域较广。玉器细腻精美,特别是战国时期,镶嵌工艺空前兴盛,抛光技术精湛,镂雕技法也普遍应用,图形多样。
汉代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器形的特点,变化不太大。东汉由于交通方便,新疆产的和田玉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琢玉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器形除玉璧、玉环、鸡心佩、剑佩、带钩和玉蝉等外,用于殉葬的明器和各式各样的容器、玩赏品大量出现,以其品类多样、造型繁复、用法不一为新特点,将中国传统的葬玉、发展到了顶峰。玉质除了青玉、黄玉、褐玉、绿玉等外,白玉开始兴盛,成为玉中的上品。
唐代玉器和器形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风格不同,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玉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大量出现花鸟、人物饰纹,新型饰件和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物等,器物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特别是佛教文化内容的玉器,如玉飞天更是成为后世同类器的先导。玉质以白玉、青玉为主,还有少量的玛瑙、琥珀、大理石等,白玉中很多系新疆和田玉。
南北宋、辽、西夏、金及元代玉器,是在唐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南北割据和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玉器上反映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玉器种类以装饰品为主,礼仪器、日用器和观赏陈设器为辅。两宋玉器,以龙凤呈祥图案为多,仿古器增多。西夏、辽、金玉器则以花、鸟、虎、鹿和鱼水纹饰为主,而且以佩饰和嵌件较多。仿古器形有仿铜器、仿佩件等。陈设器也增多,主要的有鸟、鱼、兽等器形。玉质有白玉、青玉、墨玉、玛瑙等,其中青玉和白玉居多。
明代至清代,宫廷制玉和民间制玉双向发展。尤其是清中期,玉器制造技术特别高超。民间制玉以扬州为中心雕琢大型和巨型重器,以苏州为中心雕琢中、小型器皿和装饰品,特别是以集中全国名工巧匠的清宫造办处为中心的琢玉业,使清代玉器工艺迅猛发展,名作极多,在我国治玉史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的玉质以新疆软玉为主,也常见青玉、绿松石、翡翠、青金石、芙蓉石、碧玺以及各种宝石。玉器的使用范围更贯穿在上层人物的衣食住行之中,如衣帽冠发有各种佩件、饰物,食有玉盏、玉杯等,住有玉嵌璧饰、桌案饰等。至于桌子上的陈列品玉熏炉及玉如意、坠子等掌中玩物,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社会发展到今天,玉器仍被大多数人视为幸运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并已逐步成为表现个人性格、品位、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的造型、纹饰、创意、做工等都有很大改进,更加强调玉的吉祥性、玩赏性和艺术性,材质除岫玉、玛瑙、密玉等玉料外,还有鸡肝石、孔雀石、珊瑚、水晶、芙蓉石等玉石原料,品种、款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玉珠串、玉手镯、玉挂件、套装饰品、金镶玉,有健身保健的玉垫、健身球、按摩器、手杖、玉梳,有人物、花卉、鸟兽等各种中小摆件,有玛瑙观石、水晶原石、玉石样本等,从原石到雕刻的成品是应有尽有,不仅形态优美、色泽丰富,而且做工精致,使人们在观赏、把玩、佩戴中得到了精神和文化的享受,更成为大家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表达爱心、感情、良好愿望的首选之物。
据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人制玉爱玉的历史更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自古,我们就有很强的比德于玉的观念,使玉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玉又是美丽、富贵、高尚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佩玉也成为一种标榜道德,显示身份的标志。人们把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道德的象征物,使它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礼记·玉藻》说:“古之君子必佩玉……故君子在车,则闻銮和之声;行则鸣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子以玉比德焉。”
20世纪20至30年代我国兴起了考古学,这些原本与石头同族的宝贝,因其具有人们所仰慕和渴望的气韵和品质,而一代又一代地跃人人们视野中,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珍品,闪耀着迷人的光彩。特别是近40年来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自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的大量玉器。这些重大考古成果,受到考古界、文物界的极大关注,并形成了中国玉器的研究热潮。而认清各时期玉器的分类、造型、材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不可缺少的一环。
玉按质地有硬玉和软玉之分。硬玉,我国俗称翡翠,由一种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软玉又名“真玉”,是透闪石和阳起石的隐晶质,致密块状集合体,纯净的玉呈白色,有光泽而略显透明,当含有铁、铬、锰等氧化金属离子时,则呈现青、绿、黄、棕等色。
新石器时代玉器以其数量巨大、造型与纹饰朴美、文化含量丰富的风貌,推出了中国玉器的初期高潮,并为夏商时期玉器的发展开了先河。主要有生产工具、装饰品、礼仪器三大类,生产工具较少,装饰品和礼仪器繁盛。属于生产工具的器形有玉斧、玉锛、玉刀等,属于装饰品的有玉环、玉坠、玉璧等,礼仪器有玉圭、玉戈、玉璋、玉琮等,工艺完备,制作精良。玉器的材质一般多为软玉,有青玉、黄玉、墨玉、灰白玉等。其中以淡黄色的黄玉、岫玉最为常见。伴随出土的还有绿松石、玛瑙和水晶、萤石、滑石等。
夏代出土的玉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形态。它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历史总结,它的成果为商代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刀、圭、戈、钺、桐形饰与纹饰(如兽面纹),均成为商玉制作的根据。生产工具有玉斧、玉铲、玉镞,装饰品有玉管、玉珠、镯形器等,礼仪器有玉戈、玉刀、玉钺、柄形饰等,大多为几何形器物,以直方形为主,绝大多数为光素。而在礼仪玉器中,兵器形玉占了重要地位。玉器材质有白玉、青玉、绿松石等,玉器工艺一般较规整,表面光滑。就玉器纹饰的雕琢过程而言,大致经历了由“勾彻法”向“浮雕法”演变,由平面线条向立体浮雕演变的过程。
商周时代是玉器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玉料来源大增,造型丰富多彩,构图简洁概括,风格雄浑凝重。神话、宗教、巫术成为玉器所表现的主要对象。属于生产工具的器形有玉刀、玉斧、玉铲等。属于兵器的器形有玉钺、玉戈、玉璋等。属于礼器或装饰品的有玉璧、玉环、玉簪、玉琮、玉璜等。此外,已出现单体器形的鱼、鸟、兽、龟、兽面、人首佩等。殷商玉器的造型比新石器时代要美观得多,有的还非常精细。玉质多为青玉,也有白玉、墨玉、岫玉及绿松石、玛瑙、水晶等珠形制品。
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器形有玉人、玉琮、玉璜、玉璧、玉镯、玉环、玉剑饰、龙形佩等。其中以玉璧和龙形佩饰为最多。此外也有玉带钩、玉玺以及各种葬玉等。玉器数量丰富,玉质多为软玉,有青玉、黄玉、碧玉等,玉料采选地域较广。玉器细腻精美,特别是战国时期,镶嵌工艺空前兴盛,抛光技术精湛,镂雕技法也普遍应用,图形多样。
汉代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器形的特点,变化不太大。东汉由于交通方便,新疆产的和田玉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琢玉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器形除玉璧、玉环、鸡心佩、剑佩、带钩和玉蝉等外,用于殉葬的明器和各式各样的容器、玩赏品大量出现,以其品类多样、造型繁复、用法不一为新特点,将中国传统的葬玉、发展到了顶峰。玉质除了青玉、黄玉、褐玉、绿玉等外,白玉开始兴盛,成为玉中的上品。
唐代玉器和器形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风格不同,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玉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大量出现花鸟、人物饰纹,新型饰件和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物等,器物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特别是佛教文化内容的玉器,如玉飞天更是成为后世同类器的先导。玉质以白玉、青玉为主,还有少量的玛瑙、琥珀、大理石等,白玉中很多系新疆和田玉。
南北宋、辽、西夏、金及元代玉器,是在唐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南北割据和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玉器上反映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玉器种类以装饰品为主,礼仪器、日用器和观赏陈设器为辅。两宋玉器,以龙凤呈祥图案为多,仿古器增多。西夏、辽、金玉器则以花、鸟、虎、鹿和鱼水纹饰为主,而且以佩饰和嵌件较多。仿古器形有仿铜器、仿佩件等。陈设器也增多,主要的有鸟、鱼、兽等器形。玉质有白玉、青玉、墨玉、玛瑙等,其中青玉和白玉居多。
明代至清代,宫廷制玉和民间制玉双向发展。尤其是清中期,玉器制造技术特别高超。民间制玉以扬州为中心雕琢大型和巨型重器,以苏州为中心雕琢中、小型器皿和装饰品,特别是以集中全国名工巧匠的清宫造办处为中心的琢玉业,使清代玉器工艺迅猛发展,名作极多,在我国治玉史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的玉质以新疆软玉为主,也常见青玉、绿松石、翡翠、青金石、芙蓉石、碧玺以及各种宝石。玉器的使用范围更贯穿在上层人物的衣食住行之中,如衣帽冠发有各种佩件、饰物,食有玉盏、玉杯等,住有玉嵌璧饰、桌案饰等。至于桌子上的陈列品玉熏炉及玉如意、坠子等掌中玩物,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社会发展到今天,玉器仍被大多数人视为幸运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并已逐步成为表现个人性格、品位、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的造型、纹饰、创意、做工等都有很大改进,更加强调玉的吉祥性、玩赏性和艺术性,材质除岫玉、玛瑙、密玉等玉料外,还有鸡肝石、孔雀石、珊瑚、水晶、芙蓉石等玉石原料,品种、款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玉珠串、玉手镯、玉挂件、套装饰品、金镶玉,有健身保健的玉垫、健身球、按摩器、手杖、玉梳,有人物、花卉、鸟兽等各种中小摆件,有玛瑙观石、水晶原石、玉石样本等,从原石到雕刻的成品是应有尽有,不仅形态优美、色泽丰富,而且做工精致,使人们在观赏、把玩、佩戴中得到了精神和文化的享受,更成为大家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表达爱心、感情、良好愿望的首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