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怖主义”,一个幽灵般的词汇。当人们提起它,脑海中立马浮现的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倒塌的世贸大厦,伦敦地铁连环爆炸案触目惊心的惨况,还有发生在挪威于特岛上的疯狂扫射……这些恐怖袭击给世界带来浓浓的阴霾,一瞬间我们似乎失去了安全之所。我们向路过的行人投去怀疑的目光,我们不愿意在恐怖袭击的阴云下出行,我们担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运抵海岸。
恐怖行动与反恐行动,就像是一场猫捉老鼠的精密游戏。而反恐行动更是一场捍卫人类安全的战斗。
面对“恐怖主义”这个难以追踪、难以阻止的敌人,全球的发明家们竞相涉足反恐新科技的领域。新兴一代的防卫技术可以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安全,保护飞机和机场,巩固城市基础设施,侦测并拆除炸弹,提高民众的逃生机率。如果你了解了这些精彩纷呈的反恐科技的神奇之处,或许你会更有安全感。
高空之域,安全第一
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机安全问题上。这场悲剧不但暴露了航空业诸多的安全隐患,也给人以深刻的反思。机场安检是保证飞机安全的一道关键防线,为什么恐怖分子能如此轻而易举地顺利登机?机场安检应该如何完善,规避风险?科学家们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
普通的电子监测仪器存在安全盲区,若将一把手枪拆解开来放在不同的行李箱中,电子监测是无法察觉从而发出警报的,这样恐怖分子就能把最危险的武器带上飞机。为了弥补这样巨大的漏洞,科学家模仿人类嗅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开发了一套基于离子漂移光谱技术的“第二代哨兵”安检系统。这套系统的运行原理是乘客在登机的时候首先经过电子监测仪的扫描,再通过“第二代哨兵”,此时系统中的几十个气孔会喷出空气,空气中释放出的十亿分之一克的微小粒子覆盖人的全身。离子漂移光谱技术精确地辨别人身上的粒子成分,一旦发现有爆炸物和武器之类的危险品就立马警铃大作,提高了机场安检的安全系数。
如果安检失误,恐怖分子把炸弹带上了飞机并引爆炸弹,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就是恐怖分子把炸弹放入行李箱中带上飞机,引爆炸弹后飞机解体,最后机上259名乘客全部遇难。泛美103号航班坠毁的原因是飞机机翼在炸弹引爆3秒后就已跟主要机身分离,如果当时飞机机身能承受炸弹的冲击,那么或许还会有一线生机。面对飞机炸弹的巨大威胁,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防爆系统——单位负荷强化系统,简称HULD。这种防爆材料即使在炸弹爆炸的情况下也能抵挡其冲击,防止飞机解体。这就为飞机穿上了“防弹衣”,最大限度保障空中乘客的安全。
摩天大楼巍峨挺拔,同时也成为了恐怖分子的“眼中钉”。研究发现,当高楼遭到炸弹袭击,在大楼不倒塌的情况下,人员是有极大的逃生机会的。针对这个问题,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结构工程师吉尔赫格米尔发明了一种模拟爆炸器,主要用于测试高楼在遭遇炸弹袭击时的不同结果,不断收集实验数据。这个发明的好处在于大大节省了模拟高楼爆炸的实验成本,以前需要使用大量炸药才能完成的实验现在无需炸药即可完成。实验结果所得的大量数据能给建筑师们提供量化参考,从而设计出更坚固、强韧、科学、防爆的高楼。
地下血脉,创新防御
基础设施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行的至关重要的保障,其中,极易遭到恐怖攻击的是电网和交通干线。一旦电网瘫痪,公共交通被阻隔,现代城市可能就瞬间停止运转。所以,强化国家的基础建设是科技反恐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科学家们针对基础设施的防御发明了“弹性电网”和“弹性隧道”。
电力如同地下的血脉,由它产生的动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夸张地说,人对电的需求程度不亚于人类对氧气的依赖。如果电网一旦遭受到恐怖分子的破坏,损失不言而喻。从目前来讲,我们现行的电力系统承受不了电力涌浪。涌浪一来,有可能引发变电站灾难性的火灾,结果是导致电网连锁断电。那么该如何改革呢?科学家给出了新的答案。
“弹性电网”是一种超导电缆。为了使电缆成为超导体,它们必须被冷冻到接近零下148℃。它是唯一一种能传递100%电力的超导体。与现行使用的铜质电线相比,超导电缆有很多优势。首先它占用地下空间小,原有常规地下电缆不能进行扩容时可以用超导电缆代替。其次是两者在传输等量电力的情况下,超导电缆更安全,因为它具备在遭遇电流涌浪时自动短路的功能。如果一个变电站遭到攻击,超导电缆不会连锁性断电,而是使电力改变传送路线,这就极大地保障了城市基础电网的安全。
隧道是一个特殊的交通干线,由于它的密闭性和途经车流的密集性使得它的安全保障更为艰巨和重要。例如纽约的林肯隧道,一年有超过40万的车流量。但令人担心的是,隧道是火灾的易发地,在一个满是烟火的隧道里求生,其难度和恐怖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恐怖分子瞄准了这一地域,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威胁?
美国工程师胡里奥达瓦罗斯和西佛吉尼亚大学的一个团队设计了“弹性隧道”来应对隧道中发生的火灾。这项技术目前正在研究过程中,概念是将可充气的袋子安置在隧道顶部,火灾发生时,袋子从上方掉下,4分钟内就能自动充满空气,隔离已经燃起的大火,将火焰封闭使得旅客得以逃生。但阻塞袋质的强度以及它能多快展开,是否能封锁住烟雾,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
自杀炸弹,无所遁形
众所周知,自杀式袭击破坏力巨大,它是将自杀扩大为伤害自己也伤害目标的武力行为,手段极其残忍。自杀式袭击的具体方式有汽车炸弹和人体炸弹,其可怕之处在于这种恐怖袭击往往是防不胜防,如何应对这一严重威胁是科技反恐面临的巨大挑战。
科学家们希望能在恐怖分子引爆自杀炸弹之前就能及时将其发现,保护公众免受恐怖炸弹的袭击。他们发明了一种监视感应系统,一个身上携带炸弹的人出现在辐射范围内的时候,传感器就能立马感应到他身上炸弹的热信号,几百码之外的红外相机就能解读出这个讯息并迅速传送到指挥中心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果更进一步确定其信息为危险,那么再把信号传送给雷达系统进行深入观察,以确认威胁。
如果在公共场合发现疑似爆炸物该如何处理?机器人拆弹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以色列、美国和英国的军队和警察部队已陆续使用一种专门的拆弹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约1米高,利用履带行走。有了它,拆弹专家不必再冒生命危险接近爆炸物,他们只需在百米开外甚至更远的安全地点,利用先进的远距离遥感技术操纵这种机器人。机器人头部带有摄像头,专家在远处根据机器人拍摄的现场情况,遥控机器人的手臂拆除炸弹的引信。这种做法大大避免了拆弹人员的伤亡。
恐怖行动与反恐行动,就像是一场猫捉老鼠的精密游戏。而反恐行动更是一场捍卫人类安全的战斗。
面对“恐怖主义”这个难以追踪、难以阻止的敌人,全球的发明家们竞相涉足反恐新科技的领域。新兴一代的防卫技术可以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安全,保护飞机和机场,巩固城市基础设施,侦测并拆除炸弹,提高民众的逃生机率。如果你了解了这些精彩纷呈的反恐科技的神奇之处,或许你会更有安全感。
高空之域,安全第一
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机安全问题上。这场悲剧不但暴露了航空业诸多的安全隐患,也给人以深刻的反思。机场安检是保证飞机安全的一道关键防线,为什么恐怖分子能如此轻而易举地顺利登机?机场安检应该如何完善,规避风险?科学家们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
普通的电子监测仪器存在安全盲区,若将一把手枪拆解开来放在不同的行李箱中,电子监测是无法察觉从而发出警报的,这样恐怖分子就能把最危险的武器带上飞机。为了弥补这样巨大的漏洞,科学家模仿人类嗅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开发了一套基于离子漂移光谱技术的“第二代哨兵”安检系统。这套系统的运行原理是乘客在登机的时候首先经过电子监测仪的扫描,再通过“第二代哨兵”,此时系统中的几十个气孔会喷出空气,空气中释放出的十亿分之一克的微小粒子覆盖人的全身。离子漂移光谱技术精确地辨别人身上的粒子成分,一旦发现有爆炸物和武器之类的危险品就立马警铃大作,提高了机场安检的安全系数。
如果安检失误,恐怖分子把炸弹带上了飞机并引爆炸弹,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就是恐怖分子把炸弹放入行李箱中带上飞机,引爆炸弹后飞机解体,最后机上259名乘客全部遇难。泛美103号航班坠毁的原因是飞机机翼在炸弹引爆3秒后就已跟主要机身分离,如果当时飞机机身能承受炸弹的冲击,那么或许还会有一线生机。面对飞机炸弹的巨大威胁,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防爆系统——单位负荷强化系统,简称HULD。这种防爆材料即使在炸弹爆炸的情况下也能抵挡其冲击,防止飞机解体。这就为飞机穿上了“防弹衣”,最大限度保障空中乘客的安全。
摩天大楼巍峨挺拔,同时也成为了恐怖分子的“眼中钉”。研究发现,当高楼遭到炸弹袭击,在大楼不倒塌的情况下,人员是有极大的逃生机会的。针对这个问题,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结构工程师吉尔赫格米尔发明了一种模拟爆炸器,主要用于测试高楼在遭遇炸弹袭击时的不同结果,不断收集实验数据。这个发明的好处在于大大节省了模拟高楼爆炸的实验成本,以前需要使用大量炸药才能完成的实验现在无需炸药即可完成。实验结果所得的大量数据能给建筑师们提供量化参考,从而设计出更坚固、强韧、科学、防爆的高楼。
地下血脉,创新防御
基础设施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行的至关重要的保障,其中,极易遭到恐怖攻击的是电网和交通干线。一旦电网瘫痪,公共交通被阻隔,现代城市可能就瞬间停止运转。所以,强化国家的基础建设是科技反恐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科学家们针对基础设施的防御发明了“弹性电网”和“弹性隧道”。
电力如同地下的血脉,由它产生的动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夸张地说,人对电的需求程度不亚于人类对氧气的依赖。如果电网一旦遭受到恐怖分子的破坏,损失不言而喻。从目前来讲,我们现行的电力系统承受不了电力涌浪。涌浪一来,有可能引发变电站灾难性的火灾,结果是导致电网连锁断电。那么该如何改革呢?科学家给出了新的答案。
“弹性电网”是一种超导电缆。为了使电缆成为超导体,它们必须被冷冻到接近零下148℃。它是唯一一种能传递100%电力的超导体。与现行使用的铜质电线相比,超导电缆有很多优势。首先它占用地下空间小,原有常规地下电缆不能进行扩容时可以用超导电缆代替。其次是两者在传输等量电力的情况下,超导电缆更安全,因为它具备在遭遇电流涌浪时自动短路的功能。如果一个变电站遭到攻击,超导电缆不会连锁性断电,而是使电力改变传送路线,这就极大地保障了城市基础电网的安全。
隧道是一个特殊的交通干线,由于它的密闭性和途经车流的密集性使得它的安全保障更为艰巨和重要。例如纽约的林肯隧道,一年有超过40万的车流量。但令人担心的是,隧道是火灾的易发地,在一个满是烟火的隧道里求生,其难度和恐怖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恐怖分子瞄准了这一地域,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威胁?
美国工程师胡里奥达瓦罗斯和西佛吉尼亚大学的一个团队设计了“弹性隧道”来应对隧道中发生的火灾。这项技术目前正在研究过程中,概念是将可充气的袋子安置在隧道顶部,火灾发生时,袋子从上方掉下,4分钟内就能自动充满空气,隔离已经燃起的大火,将火焰封闭使得旅客得以逃生。但阻塞袋质的强度以及它能多快展开,是否能封锁住烟雾,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
自杀炸弹,无所遁形
众所周知,自杀式袭击破坏力巨大,它是将自杀扩大为伤害自己也伤害目标的武力行为,手段极其残忍。自杀式袭击的具体方式有汽车炸弹和人体炸弹,其可怕之处在于这种恐怖袭击往往是防不胜防,如何应对这一严重威胁是科技反恐面临的巨大挑战。
科学家们希望能在恐怖分子引爆自杀炸弹之前就能及时将其发现,保护公众免受恐怖炸弹的袭击。他们发明了一种监视感应系统,一个身上携带炸弹的人出现在辐射范围内的时候,传感器就能立马感应到他身上炸弹的热信号,几百码之外的红外相机就能解读出这个讯息并迅速传送到指挥中心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果更进一步确定其信息为危险,那么再把信号传送给雷达系统进行深入观察,以确认威胁。
如果在公共场合发现疑似爆炸物该如何处理?机器人拆弹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以色列、美国和英国的军队和警察部队已陆续使用一种专门的拆弹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约1米高,利用履带行走。有了它,拆弹专家不必再冒生命危险接近爆炸物,他们只需在百米开外甚至更远的安全地点,利用先进的远距离遥感技术操纵这种机器人。机器人头部带有摄像头,专家在远处根据机器人拍摄的现场情况,遥控机器人的手臂拆除炸弹的引信。这种做法大大避免了拆弹人员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