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日臻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后评价的必要性,分析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条件和对象。
关键词:建设项目;污染;环境影响后评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better and bett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eigh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hina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on,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onditions and obj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补充和完善,是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1]
环境影响后评价可采用统计预测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等。
统计预测法是以统计学和预测学原理为基础,对项目已经发生的环境事实进行总结,对项目未来环境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可选用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项目预定环境指标与实测环境数据进行比较,以达到认识项目环境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选用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类方法。逻辑框架法是将影响项目环境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从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问题树”;然后将问题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目标关系,通过“规划矩阵”来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评价项目实际环境问题成因的方法。
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
图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四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2]。
(1)监测调查。调查及监测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内容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保护措施调查、清洁生产情况调查、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程的环境影响、环保对策及效果以及工程的环保工作情况( 设计、施工、“三同时” 的实施情况、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的实施) 等,及公众意见调查等。同时对公众提出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办法。
(2)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后的实际建设内容、污染源、环境保护措施、清洁生产情况及环境影响等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已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相符性分析。
(3)环境影响补充评价。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及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补充评价。
(4)对策建议。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不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环境影响较大、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等方面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调整环保管理的目标与要求等。
五、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1)所处阶段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动工建设之前,通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影响并末发生,所有的影响都是通过分析、预测获得的,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而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7条规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间范围是建设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环境影响可能已经发生。
(2)适用范围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适用于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项目以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
(3)评价形式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三种类型。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没有类型的区分。
(4)管理要求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由有资质的机构编制且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只需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即可。
(5)主要内容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包含了工程建设污染物正常、非正常和事故排放三种状态的环境影响,包含了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退役期三个时期的各种环境影响,都是预测未来的影响情况。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只须考虑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合的部分,重点针对发生变化的工程内容和环境功能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评价,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环境影响评价遗漏的内容,也应当一并进行评价。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必要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因此,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对一些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就十分必要。
(1)有利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整个环评工作进行诊断检查,弥补、修正预测性评价的不足,对其前期工作进行分析调整,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制度。
(2)有利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常规和长效管理,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
(3)有利于完善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延伸管理,掌握规划、建设项目的环保现状及动态,创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可以有效监督建设单位落实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还可以针对性地回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留下的遗留问题等等[3]。
(5)是适应市场经济项目决策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期望与公众要求不断变化、提高环境评价有效性的需要[4]。
六 、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工作的国家之一。1986 年,荷兰在环境立法中将后项目分析( Post-Project Analysis,PPA) 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之中,PPA 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1988年,美国通过对很多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用途以及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明确了实施程序[3]。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于1997—2000 年完成了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工作。广东沙角电厂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报告书重点研究了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大气环境承载力匹配关系分析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中海油南海北部湾海上油田、西藏羊湖抽水蓄能电站和冯家山水库工程等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也都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4]。
对于《环评法》规定情形外的重大建设项目,浙江、深圳地区已开始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江苏省从 2007 年年底开始,对开发区进行了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并发布了“开发区回顾性评价编制纲要”[3]。
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缺乏权威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体系与管理体系。而且提法上不统一。如:环境影响后评价、回顾性评价、跟踪评价、有效性评价和验证性评价等。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体现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不同理解。
(2)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还缺乏有效和公认的评价方法。所用方法基本为定性描述的方法,缺乏定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国重审批轻监管、重评价轻验收的现状。
(3)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地位不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監理、环保竣工验收以及运行期环境保护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存在一定区别,目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对此缺乏明确的解释。
八 、建 议
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后评价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方法体系,指导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区别和联系。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连贯体系,提高环境管理体系整体的效用。
小 结:
环境影响后评价不仅要考虑原环评所考虑的内容,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影响增加新的内容。其结果以实际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给出项目的实际影响,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对策措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风险的有力举措,将为环境保护工作及其发展提供更加重要的科学依据,对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平,王建美. 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J]. 有色金属加工,2009,38( 6) : 52 -54.
[2] 肖 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 6) : 182 -182.
[3]俞美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 6) : 9 -11.
[4]蔡文祥,朱建秋,周树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最新进展与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 ( 7) : 548- 551.
探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叶志敏1尹璇2
深圳市环境工程科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7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日臻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后评价的必要性,分析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条件和对象。
关键词:建设项目;污染;环境影响后评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better and bett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eigh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hina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on,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onditions and obj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补充和完善,是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1]
环境影响后评价可采用统计预测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等。
统计预测法是以统计学和预测学原理为基础,对项目已经发生的环境事实进行总结,对项目未来环境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可选用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项目预定环境指标与实测环境数据进行比较,以达到认识项目环境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选用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类方法。逻辑框架法是将影响项目环境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从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问题树”;然后将问题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目标关系,通过“规划矩阵”来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评价项目实际环境问题成因的方法。
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
图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四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2]。
(1)监测调查。调查及监测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内容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保护措施调查、清洁生产情况调查、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程的环境影响、环保对策及效果以及工程的环保工作情况( 设计、施工、“三同时” 的实施情况、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的实施) 等,及公众意见调查等。同时对公众提出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办法。
(2)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后的实际建设内容、污染源、环境保护措施、清洁生产情况及环境影响等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已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相符性分析。
(3)环境影响补充评价。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及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补充评价。
(4)对策建议。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不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环境影响较大、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等方面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调整环保管理的目标与要求等。
五、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1)所处阶段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动工建设之前,通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影响并末发生,所有的影响都是通过分析、预测获得的,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而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7条规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间范围是建设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环境影响可能已经发生。
(2)适用范围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适用于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项目以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
(3)评价形式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三种类型。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没有类型的区分。
(4)管理要求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由有资质的机构编制且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只需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即可。
(5)主要内容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包含了工程建设污染物正常、非正常和事故排放三种状态的环境影响,包含了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退役期三个时期的各种环境影响,都是预测未来的影响情况。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只须考虑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合的部分,重点针对发生变化的工程内容和环境功能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评价,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环境影响评价遗漏的内容,也应当一并进行评价。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必要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因此,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对一些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就十分必要。
(1)有利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整个环评工作进行诊断检查,弥补、修正预测性评价的不足,对其前期工作进行分析调整,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制度。
(2)有利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常规和长效管理,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
(3)有利于完善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延伸管理,掌握规划、建设项目的环保现状及动态,创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可以有效監督建设单位落实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还可以针对性地回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留下的遗留问题等等[3]。
(5)是适应市场经济项目决策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期望与公众要求不断变化、提高环境评价有效性的需要[4]。
六 、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工作的国家之一。1986 年,荷兰在环境立法中将后项目分析( Post-Project Analysis,PPA) 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之中,PPA 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1988年,美国通过对很多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用途以及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明确了实施程序[3]。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于1997—2000 年完成了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工作。广东沙角电厂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报告书重点研究了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大气环境承载力匹配关系分析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中海油南海北部湾海上油田、西藏羊湖抽水蓄能电站和冯家山水库工程等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也都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4]。
对于《环评法》规定情形外的重大建设项目,浙江、深圳地区已开始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江苏省从 2007 年年底开始,对开发区进行了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并发布了“开发区回顾性评价编制纲要”[3]。
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缺乏权威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体系与管理体系。而且提法上不统一。如:环境影响后评价、回顾性评价、跟踪评价、有效性评价和验证性评价等。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体现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不同理解。
(2)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还缺乏有效和公认的评价方法。所用方法基本为定性描述的方法,缺乏定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国重审批轻监管、重评价轻验收的现状。
(3)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地位不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保竣工验收以及运行期环境保护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存在一定区别,目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对此缺乏明确的解释。
八 、建 议
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后评价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方法体系,指导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区别和联系。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连贯体系,提高环境管理体系整体的效用。
小 结:
环境影响后评价不仅要考虑原环评所考虑的内容,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影响增加新的内容。其结果以实际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给出项目的实际影响,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对策措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风险的有力举措,将为环境保护工作及其发展提供更加重要的科学依据,对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平,王建美. 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J]. 有色金属加工,2009,38( 6) : 52 -54.
[2] 肖 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 6) : 182 -182.
[3]俞美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 6) : 9 -11.
[4]蔡文祥,朱建秋,周树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最新进展与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 ( 7) : 548- 55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建设项目;污染;环境影响后评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better and bett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eigh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hina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on,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onditions and obj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补充和完善,是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1]
环境影响后评价可采用统计预测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等。
统计预测法是以统计学和预测学原理为基础,对项目已经发生的环境事实进行总结,对项目未来环境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可选用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项目预定环境指标与实测环境数据进行比较,以达到认识项目环境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选用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类方法。逻辑框架法是将影响项目环境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从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问题树”;然后将问题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目标关系,通过“规划矩阵”来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评价项目实际环境问题成因的方法。
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
图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四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2]。
(1)监测调查。调查及监测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内容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保护措施调查、清洁生产情况调查、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程的环境影响、环保对策及效果以及工程的环保工作情况( 设计、施工、“三同时” 的实施情况、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的实施) 等,及公众意见调查等。同时对公众提出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办法。
(2)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后的实际建设内容、污染源、环境保护措施、清洁生产情况及环境影响等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已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相符性分析。
(3)环境影响补充评价。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及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补充评价。
(4)对策建议。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不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环境影响较大、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等方面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调整环保管理的目标与要求等。
五、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1)所处阶段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动工建设之前,通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影响并末发生,所有的影响都是通过分析、预测获得的,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而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7条规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间范围是建设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环境影响可能已经发生。
(2)适用范围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适用于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项目以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
(3)评价形式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三种类型。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没有类型的区分。
(4)管理要求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由有资质的机构编制且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只需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即可。
(5)主要内容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包含了工程建设污染物正常、非正常和事故排放三种状态的环境影响,包含了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退役期三个时期的各种环境影响,都是预测未来的影响情况。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只须考虑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合的部分,重点针对发生变化的工程内容和环境功能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评价,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环境影响评价遗漏的内容,也应当一并进行评价。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必要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因此,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对一些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就十分必要。
(1)有利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整个环评工作进行诊断检查,弥补、修正预测性评价的不足,对其前期工作进行分析调整,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制度。
(2)有利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常规和长效管理,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
(3)有利于完善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延伸管理,掌握规划、建设项目的环保现状及动态,创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可以有效监督建设单位落实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还可以针对性地回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留下的遗留问题等等[3]。
(5)是适应市场经济项目决策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期望与公众要求不断变化、提高环境评价有效性的需要[4]。
六 、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工作的国家之一。1986 年,荷兰在环境立法中将后项目分析( Post-Project Analysis,PPA) 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之中,PPA 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1988年,美国通过对很多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用途以及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明确了实施程序[3]。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于1997—2000 年完成了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工作。广东沙角电厂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报告书重点研究了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大气环境承载力匹配关系分析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中海油南海北部湾海上油田、西藏羊湖抽水蓄能电站和冯家山水库工程等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也都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4]。
对于《环评法》规定情形外的重大建设项目,浙江、深圳地区已开始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江苏省从 2007 年年底开始,对开发区进行了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并发布了“开发区回顾性评价编制纲要”[3]。
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缺乏权威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体系与管理体系。而且提法上不统一。如:环境影响后评价、回顾性评价、跟踪评价、有效性评价和验证性评价等。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体现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不同理解。
(2)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还缺乏有效和公认的评价方法。所用方法基本为定性描述的方法,缺乏定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国重审批轻监管、重评价轻验收的现状。
(3)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地位不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監理、环保竣工验收以及运行期环境保护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存在一定区别,目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对此缺乏明确的解释。
八 、建 议
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后评价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方法体系,指导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区别和联系。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连贯体系,提高环境管理体系整体的效用。
小 结:
环境影响后评价不仅要考虑原环评所考虑的内容,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影响增加新的内容。其结果以实际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给出项目的实际影响,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对策措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风险的有力举措,将为环境保护工作及其发展提供更加重要的科学依据,对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平,王建美. 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J]. 有色金属加工,2009,38( 6) : 52 -54.
[2] 肖 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 6) : 182 -182.
[3]俞美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 6) : 9 -11.
[4]蔡文祥,朱建秋,周树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最新进展与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 ( 7) : 548- 551.
探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叶志敏1尹璇2
深圳市环境工程科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7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日臻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后评价的必要性,分析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条件和对象。
关键词:建设项目;污染;环境影响后评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better and bett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eigh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hina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on,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onditions and obj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补充和完善,是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1]
环境影响后评价可采用统计预测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等。
统计预测法是以统计学和预测学原理为基础,对项目已经发生的环境事实进行总结,对项目未来环境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可选用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项目预定环境指标与实测环境数据进行比较,以达到认识项目环境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选用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类方法。逻辑框架法是将影响项目环境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从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问题树”;然后将问题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目标关系,通过“规划矩阵”来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评价项目实际环境问题成因的方法。
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
图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四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2]。
(1)监测调查。调查及监测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内容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保护措施调查、清洁生产情况调查、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程的环境影响、环保对策及效果以及工程的环保工作情况( 设计、施工、“三同时” 的实施情况、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的实施) 等,及公众意见调查等。同时对公众提出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办法。
(2)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后的实际建设内容、污染源、环境保护措施、清洁生产情况及环境影响等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已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相符性分析。
(3)环境影响补充评价。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及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补充评价。
(4)对策建议。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不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环境影响较大、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等方面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调整环保管理的目标与要求等。
五、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1)所处阶段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动工建设之前,通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影响并末发生,所有的影响都是通过分析、预测获得的,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而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7条规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间范围是建设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环境影响可能已经发生。
(2)适用范围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适用于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项目以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
(3)评价形式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三种类型。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没有类型的区分。
(4)管理要求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由有资质的机构编制且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只需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即可。
(5)主要内容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包含了工程建设污染物正常、非正常和事故排放三种状态的环境影响,包含了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退役期三个时期的各种环境影响,都是预测未来的影响情况。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只须考虑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合的部分,重点针对发生变化的工程内容和环境功能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评价,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环境影响评价遗漏的内容,也应当一并进行评价。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必要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因此,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对一些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就十分必要。
(1)有利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整个环评工作进行诊断检查,弥补、修正预测性评价的不足,对其前期工作进行分析调整,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制度。
(2)有利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常规和长效管理,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
(3)有利于完善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延伸管理,掌握规划、建设项目的环保现状及动态,创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可以有效監督建设单位落实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还可以针对性地回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留下的遗留问题等等[3]。
(5)是适应市场经济项目决策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期望与公众要求不断变化、提高环境评价有效性的需要[4]。
六 、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工作的国家之一。1986 年,荷兰在环境立法中将后项目分析( Post-Project Analysis,PPA) 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之中,PPA 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1988年,美国通过对很多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用途以及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明确了实施程序[3]。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于1997—2000 年完成了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工作。广东沙角电厂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报告书重点研究了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大气环境承载力匹配关系分析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中海油南海北部湾海上油田、西藏羊湖抽水蓄能电站和冯家山水库工程等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也都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4]。
对于《环评法》规定情形外的重大建设项目,浙江、深圳地区已开始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江苏省从 2007 年年底开始,对开发区进行了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并发布了“开发区回顾性评价编制纲要”[3]。
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缺乏权威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体系与管理体系。而且提法上不统一。如:环境影响后评价、回顾性评价、跟踪评价、有效性评价和验证性评价等。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体现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不同理解。
(2)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还缺乏有效和公认的评价方法。所用方法基本为定性描述的方法,缺乏定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国重审批轻监管、重评价轻验收的现状。
(3)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地位不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保竣工验收以及运行期环境保护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存在一定区别,目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对此缺乏明确的解释。
八 、建 议
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后评价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方法体系,指导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区别和联系。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连贯体系,提高环境管理体系整体的效用。
小 结:
环境影响后评价不仅要考虑原环评所考虑的内容,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影响增加新的内容。其结果以实际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给出项目的实际影响,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对策措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风险的有力举措,将为环境保护工作及其发展提供更加重要的科学依据,对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平,王建美. 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J]. 有色金属加工,2009,38( 6) : 52 -54.
[2] 肖 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 6) : 182 -182.
[3]俞美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 6) : 9 -11.
[4]蔡文祥,朱建秋,周树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最新进展与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 ( 7) : 548- 55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