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蚕种生产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luoyanyu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桑园管理、消毒防病、饲养管理、种茧保护、制种过程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优质蚕种生产技术,以推动广西地区蚕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优质蚕种;生产技术;广西
  中图分类号S8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307-02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广西成为全国蚕桑生产第一大省。桑园面积逐步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蚕种需求量激增,蚕种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蚕种质量也保持较高水平,为生产优质的蚕茧提供了保证。
  为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必须进行多方面探讨,掌握微粒子病和不良卵等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狠抓技术关键环节,使蚕种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实现蚕种的优质、高产、无毒,为蚕农获得优质高产蚕茧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加强和规范桑园管理,保证桑叶质量
  桑叶是养蚕的首要条件,加强和规范桑园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是多养蚕、养好蚕、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1.1桑园品种良种化
  实践证明选择叶质较好的桑树品种饲养,可大大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沙二和伦109父母本桑>桂桑优12>沙二×伦109杂交桑。
  1.2合理施肥
  桑园施肥注意N、P、K搭配,多施有机肥,不偏施N肥[1]。一般要求农户按饲养量购买施用肥料,规定每克蚁量施用桐麸100 kg、进口复合肥40 kg、钙镁磷肥30 kg、农家肥1 000 kg以上,分冬肥和夏肥2次施用。冬肥、夏肥要求把所有肥料一次性施完,养蚕期间不施任何肥料。
  1.3桑树剪伐形式
  种茧育桑园宜采用冬低刈(离地30~40 cm剪伐)和夏根刈的形式。这种剪伐形式,春天可促使发芽早、成熟快,提早养蚕,避开高温季节;夏根刈可缩短水分、养分输送途径,桑树生长旺盛、叶形大、产叶量高、硬化迟,有利于秋期原蚕饲养。
  1.4重视桑园治虫,防止食下传染
  桑树害虫不但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而且是与家蚕交叉感染微粒子病。在国内已发现20多种野外昆虫的微孢子虫能感染家蚕,如野蚕、桑毛虫、桑尺蠖、桑螟、斜纹夜蛾、菜粉蝶等。桑树害虫虫口密度大,家蚕微粒子病发病率高,如被微粒子病感染的桑树害虫的尸体、排泄物污染桑叶,就会导致家蚕食下传染而感染病。因此,养蚕过程中发生虫害,在用叶前15 d用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等防治;夏伐、冬伐前用敌百虫、万灵等剧毒农药对桑园及周围进行“封园”。剪伐后认真做好清园工作,做到“五统一”:农药统一购买、统一时间喷药、统一标准浓度、统一时间剪伐、统一时间清园。
  2以“防微”为中心的消毒防病技术措施
  2.1建立稳定安全的原蚕基地
  广西地区普种生产主要是在原蚕区养蚕,收茧回场制种,因此,原蚕区的建立及对环境的保护,对“防微”起到决定性作用,必须选择无微粒子病、无环境污染、有一定养蚕设施、桑园条件好、相对独立的村作为原蚕区。原蚕区所有养蚕户都饲养原蚕,不得混养普通蚕。原蚕区在饲养普通蚕时必须统一发放全检无毒种。蚕沙统一投入蚕沙坑,禁止施入桑园,防止病源扩散。
  2.2完善“防微”配套设备,更新消毒药品,改进消毒方法
  一是设置消毒池。用于浸渍消毒各种蚕具。二是配备蚕沙坑,远离桑园、蚕房开挖,深1m,每张蚕种2 m3容量,以控制污染源。三是使用专用喷雾器,用于环境经常性消毒。消毒药品主要为漂白粉、次氯酸钠、消特灵、甲醛等广谱高效消毒剂,消毒时采取“三消一洗”办法,多种药品交叉使用。每次消毒对蚕匾、薄膜、塑料、蚕网、花簇等蚕具采用浸渍10~15 min,密封保湿30 min以上,提高消毒效果。
  2.3统一消毒,净化原蚕区环境
  原蚕区是蚕种生产第1车间,养蚕前组织人员深入到农户,对原蚕区蚕室、工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做到统一时间、统一药品、统一浓度、统一湿透,经抽检无毒后方能养蚕。养原蚕后统一做好“回山”消毒。
  2.4规范“防微”操作,做到“三勤二及时”
  “三勤”即一是勤隔沙,多撒新鲜石灰粉;二是勤除沙,小蚕做好起除、眠除,大蚕经常除沙;三是勤搞地面消毒,经常对蚕室、贮叶室、通道进行消毒。“二及时”即一是及时提青分批,淘汰迟眠蚕、弱小蚕,减少蚕座传染机率;二是及时处理蚕沙,除沙后及时把蚕沙投入蚕沙坑,盖上薄膜,严防扩散污染。
  2.5做好预知检查
  首先,弄清病源分布情况,养蚕前对养蚕环境及蚕室、蚕具等进行全面抽检,充分了解病源分布情况,便于针对性消毒[2]。其次,加强卵壳及末蚁的补正检查。收蚁后把各户原种纸收回送检毒室进行镜检,发现有微粒子病及时淘汰。再次,对各户的迟眠蚕、弱小蚕、病死蚕、不结茧蚕镜检,发现有微粒子病坚决淘汰,作丝茧处理。最后,对各户的苗蛾进行镜检,发现有微粒子病及时淘汰,不制种。
  2.6分户制种
  从收蚁、收茧、削茧、鉴蛹、铺蛹、交配、产卵、袋蛾整个过程都严格分户,防混淆,以便于蚕种的优胜劣汰,利场利农。
  3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要求有专用蚕室、贮叶室、蚕具。每张原蚕需要小蚕室面积3 m2、大蚕室面积20 m2、贮叶室面积3 m2、蚕匾12只、薄膜12张、蚕网24张、竹花簇20只。蚕座密度以350~400头/m2为宜。二是精心饲养日系品种。日系品种较难养,比例又少,易造成对交困难而影响产量和质量,故要安排技术好、责任心强、蚕室条件佳、桑叶质量好的农户饲养。三是合理催青,保证蚕日孵化率95%以上原种催青采用2段催青法:原种出库1~4 d用温度24 ℃、相对湿度75%保护,5~7 d用28~29 ℃、相对湿度85%保护并增加人工光照6 h以上;第8天点青后分户用红纸包好黑暗保护;第9天送到原蚕点,继续用28~29 ℃、相对湿度85%保护;第10天早上5时,原蚕户领种感光孵化。四是搞好小蚕共育,饲养技术稍差的农户集中由技术过硬、蚕室、叶质良好的农户进行小蚕共育,保证农户养蚕的成功率。五是精管细养。要求从小蚕到大蚕,蚕座必须做到稀疏均匀,良桑饱食,力求按照目的温度饲养:1~2龄28~29 ℃,3龄26~27 ℃,4~5龄24~25 ℃;蚕期严格做好提青分批,淘汰迟眠蚕、病弱小蚕工作;大蚕加强通风换气,防止闷热。六是搞好簇中管理。上簇后至售茧时,力求按目的温湿度保护,特别是上簇后4~6 d化蛹阶段对产生不受精卵影响很大,必须保护在24 ℃的环境,加强通风换气排湿,防止缩尾蛹、闷头蛹[3]。
  4 加强种茧保护和制种过程的管理
  4.1掌握好最佳种茧收购时间
  一般上簇后8~10 d,蛹复眼呈棕黑色后才能收购。按照上簇先后,分品种收购,轻装快运,防发热、运输装卸过程伤蛹。
  4.2严格按标准温湿度进行保护,并搞好对交调节
  合理使用各种设备如空调机、吸湿机、继电器、电炉进行温湿度控制和对交调节,温度以25 ℃为中心,23~27 ℃为范围,相对湿度75%~80%。
  4.3做好削茧、鉴蛹、铺蛹、巡蛾的管理
  削茧:复眼呈深黑色才进行,而且要尽可能迟进行,见苗蛾日结束。削茧时要用柔软海绵来垫,减少伤蛹,要求按照“一削、二倒、三轻放”操作。鉴蛹:分为初监和复鉴。初鉴:要求当天削的蛹当天鉴完,动作要轻快,每匾允许错鉴10个以下。复鉴:每批指定熟练工人专职复鉴工作,由技术员不定期随机抽检,平均每匾允许错鉴2个以下。铺蛹:要求把稻草、蛹都要鋪得适量均匀,雌蛹900~1 100只/匾,雄蛹1 000~1 200只/匾。铺蛹要及时,避免堆积,小心轻放,分品种分户放置,严防混乱。巡蛾:分区巡蛾,责任到人。
  4.4重视雄蛾管理和合理利用
  要求每个品种指定专人保护,分品种、分出蛾时期、分交配次数放置。同时,规范捉蛾顺序,一般先捉雄蛾,后捉雌蛾,但雄蛾明显比对交雌蛾多时,先把多余的雄蛾捉出放入低温室。并适当推迟雄蛾感光时间,以控制雄蛾过早羽化,保存雄蛾体能,增强交配能力。控制要适当,中系雄蛾一般不用再交,采取迟交、长交、快产措施,交配5~6 h。日系雄蛾需要再交,新鲜雄蛾交配控制在4 h以下,保存雄蛾体力,如用再交的雄蛾在不散对产卵的情况下,尽量延长交配时间达6 h左右。
  4.5控制好产卵室的湿度
  产卵室多湿环境,易产生不受精卵特别是反交,如遇高温多湿天气,要用空调机降温,用吸湿机抽湿;遇到低温多湿天气,要用电炉加温排湿,用吸湿机抽湿,相对湿度保持70%左右,使投蛾产卵后卵面干爽,减少不受精卵产生。
  4.6加强蚕种产后保护
  产卵后到入库前要加强保护,温度24~25 ℃,相对湿度70%~80%;若保护时间长,达30 d后,将温度降到21~22 ℃,避免27 ℃以上的高温和21 ℃以下的低温;并注意加强通风换气,切勿接触有害物质或气体[4]。
  总的来说,在蚕种繁育过程中,全面推广以“防微”为中心的消毒防病措施是蚕种优质、高产的保证,是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规范桑园管理、保证桑叶质量是提高蚕种产量、质量的基础,而加强饲养管理、种茧保护和制种管理是蚕种优质高产的关键。因此,切实给卵、蚕、蛹、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狠抓技术关键环节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蚕种。
  5参考文献
  [1] 梁昌林.对蚕种质量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蚕业,2008,45(1):45-48.
  [2] 程锦发.提高蚕种质量保障蚕种供应[J].中国蚕业,2006(4):35.36.
  [3] 唐亚军,谈文辉.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J].蚕学通讯,2006(4):29,31.
  [4] 赵勇.加强蚕种管理 促进凉山蚕业发展[J]. 四川蚕业,2010(1):39,44.
其他文献
农村经济统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统计的重要意义着手,探讨了当前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针对蓄热式加热炉在低负荷下炉宽方向温度偏差较大的问题,对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进,将原来的“前馈型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改为“蓄热式脉冲燃烧控制”,将温
小儿阑尾炎,因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有时不易及时明确诊断.今就本院收集小儿阑尾炎死亡4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