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张铁路的意义在于,我们国家之前是农业国家,尚未接受工业的概念,甚至有些拒绝工业文明。当时的中国人不了解什么是机器大工业,尤其像铁路这么庞大的工程更是不可想象。”1月14日,《我的京张铁路——王嵬田野考察影像文献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开幕,著名摄影家、视觉文化评论家、此展览艺术顾问鲍昆先生在开幕式上这样说。而能够以这么严谨的学术态度,将这段历史复原并予以呈现的竟然是一位90后的青年摄影师,这更是难得。因为这些作品,王嵬在2017年丽水摄影节上获得一致好评及专家推荐大奖。此次又作为映画廊2018年开年展,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场没有那么多庆祝的花篮,有的只是黑压压的来观展的人群,其中包括很多摄影大咖和大量铁路爱好者以及在京张铁路工作的工人、退休的老火车司机师傅。著名摄影家、希望工程大眼睛的作者解海龙看到此次展览后说:“展览的成功不是摆了多少花篮,而是有口皆碑。”
王嵬把多年积攒下来的素材按照空间线整理成册,由丰台柳村起点始,终至张家口止,每站、每个区间进行了详细拍摄、老照片对比及介绍,也对现存的通车初期老物件进行了详细记录。他说,京张铁路的保护程度不统一,有的车站是市级文保单位,而有的车站则仅是区级文物登记项目,对它的保护程度是很不一样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大家重视京张铁路的整体保护——京张铁路是一个线性的遗产,应该一视同仁。
王嵬:探寻永远不会结束
从小住在西直门车站(北京北站)附近,火车成为了王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吹牛的说,从我11岁刚开始拿起相机的时候,就做到了:有意识的去拍。”2002年前后,王嵬第一次拍摄了关于火车的照片,“我记得当天是下午3点多,拍的是英文字母Y,其实就是旅游的游,游五三九次(Y539次)列车。它在车站的东一道上,停着准备发车的时候。”那时的王嵬只是单纯地想把身边这些与火车有关的方方面面都给记录下来,他并没有想过有一天它们可能会消失,“我以为可以陪我一辈子”。
直到2006年8月老西直门水塔被拆除,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些老的物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随时会消失、会被取代。“被拆除的水塔上面有个券门,写着‘ 中华民国七年七月建 ’。我看见了之后回家查了一下,发现是1918年,当时特别惊讶,然后就联系媒体,最终把水塔券门保护到铁道博物馆去了。”这一年王嵬才15岁,也是从这时开始他有意识的去拍摄这些即将消失的百年铁路遗存(铁路文化)。早期他的作品其实多是以铁路风景为主,2012年的时候还获得《大众摄影》该年度的影像十杰。
“那时候网络已经很发达了,上网一搜会得到很多信息。会知道这个地方是怎样的,詹天佑又是怎样记录的。再加上我家就在京张铁路西直门车站的边上,对这些地方都太熟了,所以逐渐的我就都能烂熟于心,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知道詹天佑在这里都做了些什么?这些工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时间久了,王嵬发现,这些曾经的记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误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的小误差很可能就会被逐渐放大;而对于这些已经遗失了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的物件也在以加倍消亡的速度离开我们的视线。“文献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参考,更多的是要实际去考察。”此后王嵬對铁路的探寻又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拿着尺子到实地测量,对一些抱有疑虑的内容进行实地勘察;又或是根据卫星地图,来看它的走向,来确定它的一些个参数,并把它记录下来。
京张铁路起始北京丰台区,经居庸关、八达岭、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为了沿线考察,王嵬在这条路上徒步走了不下十回,但这只是一个保守估计的数值,若是把来来回回加在一起,要远得多。
“开始我只是用影像的方式在记录这些文物,想把它保护下来,但是仅凭我一己之力是很难办到的。”2011年,经朋友介绍王嵬认识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崔景华——年纪比王嵬大,并且本科毕业于历史专业、同时还是一位职业摄影师。此后,他一直在引导和支持王嵬对铁路的考察。崔景华说:“我们不希望京张铁路只在记忆里,只在这些照片里,只在文献里,甚至只在传说中。王嵬和我说,他最希望的就是:在西直门-张家口之间,开行特别运行,蒸汽机车挂上老绿皮车,一站一站停靠,慢慢走,让大家在旅行中触摸和感受京张铁路的魅力,体会当年詹天佑是如何呕心沥血地修建这条改变历史的铁路。”
我们常说的“秉承天佑精神”,在王嵬这里可以说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詹天佑先生也正是王嵬的偶像。王嵬直接将这次展览的自述称之为“我的工作报告”,他觉得,展览就是献给中国铁路先驱詹天佑先生的一份工作报告。
展览前夕,王嵬同此次展览的另一位策展人郭广林一同前往南口及青龙桥车站,邀请在京张铁路上投身一生的老工人参加展览开幕式时,王嵬对沿路的熟悉程度让其惊讶“一路驶过从四道口到清华园车站、从拆毁的南沙河大桥到沙河车站、从昌平老站房到南口万国饭店及花车房、从抗日时期曾被炸毁又修复的四桥子29号桥到1939年被洪水冲毁的一段铁路,再到詹天佑富于创造性地设计的‘人’字型线路……王嵬对其如数家珍。”郭广林不禁感叹道,“一个因从小痴迷于火车、长大后终将自己的爱好转化为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的责任与知识。这不仅仅是王嵬个人以及他成长的那个家庭的骄傲,更是期待振兴中国文化的希望所在!”
Q:你对火车的这种喜爱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A:我觉得这就是与生俱来的,从有记忆开始就喜欢火车。但是后来我自己分析可能跟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因为我们家就住在京张铁路的西直门车站边上。然后我也听我爸讲一些我们家的家史,我觉得可能跟基因也有一点关系,因为我爸的姥爷是火车司机,给北洋军阀头子吴佩孚开火车,偶尔会听他们念叨一些。但这都只是我自己猜测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去看火车。 Q:你是学多媒体艺术的?为什么当时不选择从事铁路相关的职业呢?
A:其实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火车司机。真的,我上学时填的志愿就是南口铁路技校,就想入职南口机务段,然后开京张铁路上的火车。但是后来因为视力的关系才不得不放弃,那时候对视力的要求很高。后来我一想,喜欢火车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我又比较擅长拍摄或者绘画,那就从这方面入手吧。后来就这样了。
Q:你还记得第一次拍摄火车是什么感觉吗?同样都是表达对火车的喜爱,摄影跟绘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A:我当时第一次用相机去拍摄火车,拍完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太爽了。因为我是学美术的,平常一直都是画画,对着火车写生。但是画一幅画,你要是想给它画的精美了,得需要好几天。但是用相机去拍,那就太写实了也很方便;并且过了几年之后,你会发现它可以更还原当时的状态,或者说是历史。相对于绘画来讲能让你更接近第一历史,因为绘画会存在人对这个事物理解上的差异,但是拍照则不同,当然,除了现在这些经过后期处理的,这不算。
Q:你早期出去拍摄一趟下来,大概得用多久的时间,花费大概要多少?
A:这个不一定,要看目的,也要看进展。长的时候我最多出去过50多天。当时的行程是比较松散的,走一站,拍一拍然后调查调查,再走下一站。但是我觉得要是想把一些事儿给调查清楚,就必须要花很多的时间。比如说我在南口段累积的时间至少就有半年。成天呆在那儿,因为那地方集中了很多车站的老人,比如说站长或者职工或者说火车司机,还有修铁路的工人等等,非常多。信息量太大,又得录音,又要录像,还要整理。而说到花费,就我个人来讲,如果在外边不租车,吃住行都加上平均每天大概一两百块钱。我不去任何景点,只是去找一些机位,然后调查一些个老的遗存。如果要租车的话,大概一天三四百块钱。但是我现在出去就很少拍这些景色了,偶尔会拍也是当作生活的调剂。主要还是对那些更深层次的文化上的东西的纪录,甚至是对那些濒临消失的物件带有抢救性纪录的感觉。
Q:依你的考察来看,现今京张铁路上的这些老的物件的现状是怎样的?
A:从文保角度上来说,对京张铁路的保护程度不统一,比如說西直门车站是市级文保单位,而有的车站比如说清华园车站是区级文物登记项目,还不是文保单位,那对它的保护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我认为不论是线路、桥梁,对于京张铁路它应该整体保护,它是一个线性的遗产,应该一视同仁。现在就只有南口到八达岭这一段的线路和周边的一些建筑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但还有很多其他路段的,它同样具备了这一百多年的历史。2017年夏天拆除的南沙河大桥和北沙河大桥具有110年的历史,都是詹天佑先生修的,我觉得非常可惜。
Q:你对京张铁路的考察算是告一段落了吗?
A:我觉得这个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因为你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会有一个又一个新的线索,所以我觉得这是永远也结束不了的工作。
Q:接下来会有哪些计划?
A:其实有很多事都没有做完,比如对这些老火车司机口述历史的整理;对老场景的手绘复原:这些手绘都是根据他们的口述,然后结合实地的地形地貌来画的。这是一个挺繁琐的工程。因为我跑遍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也想尽可能多的给它们留下来一些影像或是资料,能让更多人去关注到这些东西,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见证。
王嵬把多年积攒下来的素材按照空间线整理成册,由丰台柳村起点始,终至张家口止,每站、每个区间进行了详细拍摄、老照片对比及介绍,也对现存的通车初期老物件进行了详细记录。他说,京张铁路的保护程度不统一,有的车站是市级文保单位,而有的车站则仅是区级文物登记项目,对它的保护程度是很不一样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大家重视京张铁路的整体保护——京张铁路是一个线性的遗产,应该一视同仁。
王嵬:探寻永远不会结束
从小住在西直门车站(北京北站)附近,火车成为了王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吹牛的说,从我11岁刚开始拿起相机的时候,就做到了:有意识的去拍。”2002年前后,王嵬第一次拍摄了关于火车的照片,“我记得当天是下午3点多,拍的是英文字母Y,其实就是旅游的游,游五三九次(Y539次)列车。它在车站的东一道上,停着准备发车的时候。”那时的王嵬只是单纯地想把身边这些与火车有关的方方面面都给记录下来,他并没有想过有一天它们可能会消失,“我以为可以陪我一辈子”。
直到2006年8月老西直门水塔被拆除,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些老的物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随时会消失、会被取代。“被拆除的水塔上面有个券门,写着‘ 中华民国七年七月建 ’。我看见了之后回家查了一下,发现是1918年,当时特别惊讶,然后就联系媒体,最终把水塔券门保护到铁道博物馆去了。”这一年王嵬才15岁,也是从这时开始他有意识的去拍摄这些即将消失的百年铁路遗存(铁路文化)。早期他的作品其实多是以铁路风景为主,2012年的时候还获得《大众摄影》该年度的影像十杰。
“那时候网络已经很发达了,上网一搜会得到很多信息。会知道这个地方是怎样的,詹天佑又是怎样记录的。再加上我家就在京张铁路西直门车站的边上,对这些地方都太熟了,所以逐渐的我就都能烂熟于心,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知道詹天佑在这里都做了些什么?这些工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时间久了,王嵬发现,这些曾经的记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误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的小误差很可能就会被逐渐放大;而对于这些已经遗失了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的物件也在以加倍消亡的速度离开我们的视线。“文献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参考,更多的是要实际去考察。”此后王嵬對铁路的探寻又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拿着尺子到实地测量,对一些抱有疑虑的内容进行实地勘察;又或是根据卫星地图,来看它的走向,来确定它的一些个参数,并把它记录下来。
京张铁路起始北京丰台区,经居庸关、八达岭、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为了沿线考察,王嵬在这条路上徒步走了不下十回,但这只是一个保守估计的数值,若是把来来回回加在一起,要远得多。
“开始我只是用影像的方式在记录这些文物,想把它保护下来,但是仅凭我一己之力是很难办到的。”2011年,经朋友介绍王嵬认识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崔景华——年纪比王嵬大,并且本科毕业于历史专业、同时还是一位职业摄影师。此后,他一直在引导和支持王嵬对铁路的考察。崔景华说:“我们不希望京张铁路只在记忆里,只在这些照片里,只在文献里,甚至只在传说中。王嵬和我说,他最希望的就是:在西直门-张家口之间,开行特别运行,蒸汽机车挂上老绿皮车,一站一站停靠,慢慢走,让大家在旅行中触摸和感受京张铁路的魅力,体会当年詹天佑是如何呕心沥血地修建这条改变历史的铁路。”
我们常说的“秉承天佑精神”,在王嵬这里可以说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詹天佑先生也正是王嵬的偶像。王嵬直接将这次展览的自述称之为“我的工作报告”,他觉得,展览就是献给中国铁路先驱詹天佑先生的一份工作报告。
展览前夕,王嵬同此次展览的另一位策展人郭广林一同前往南口及青龙桥车站,邀请在京张铁路上投身一生的老工人参加展览开幕式时,王嵬对沿路的熟悉程度让其惊讶“一路驶过从四道口到清华园车站、从拆毁的南沙河大桥到沙河车站、从昌平老站房到南口万国饭店及花车房、从抗日时期曾被炸毁又修复的四桥子29号桥到1939年被洪水冲毁的一段铁路,再到詹天佑富于创造性地设计的‘人’字型线路……王嵬对其如数家珍。”郭广林不禁感叹道,“一个因从小痴迷于火车、长大后终将自己的爱好转化为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的责任与知识。这不仅仅是王嵬个人以及他成长的那个家庭的骄傲,更是期待振兴中国文化的希望所在!”
Q:你对火车的这种喜爱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A:我觉得这就是与生俱来的,从有记忆开始就喜欢火车。但是后来我自己分析可能跟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因为我们家就住在京张铁路的西直门车站边上。然后我也听我爸讲一些我们家的家史,我觉得可能跟基因也有一点关系,因为我爸的姥爷是火车司机,给北洋军阀头子吴佩孚开火车,偶尔会听他们念叨一些。但这都只是我自己猜测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去看火车。 Q:你是学多媒体艺术的?为什么当时不选择从事铁路相关的职业呢?
A:其实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火车司机。真的,我上学时填的志愿就是南口铁路技校,就想入职南口机务段,然后开京张铁路上的火车。但是后来因为视力的关系才不得不放弃,那时候对视力的要求很高。后来我一想,喜欢火车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我又比较擅长拍摄或者绘画,那就从这方面入手吧。后来就这样了。
Q:你还记得第一次拍摄火车是什么感觉吗?同样都是表达对火车的喜爱,摄影跟绘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A:我当时第一次用相机去拍摄火车,拍完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太爽了。因为我是学美术的,平常一直都是画画,对着火车写生。但是画一幅画,你要是想给它画的精美了,得需要好几天。但是用相机去拍,那就太写实了也很方便;并且过了几年之后,你会发现它可以更还原当时的状态,或者说是历史。相对于绘画来讲能让你更接近第一历史,因为绘画会存在人对这个事物理解上的差异,但是拍照则不同,当然,除了现在这些经过后期处理的,这不算。
Q:你早期出去拍摄一趟下来,大概得用多久的时间,花费大概要多少?
A:这个不一定,要看目的,也要看进展。长的时候我最多出去过50多天。当时的行程是比较松散的,走一站,拍一拍然后调查调查,再走下一站。但是我觉得要是想把一些事儿给调查清楚,就必须要花很多的时间。比如说我在南口段累积的时间至少就有半年。成天呆在那儿,因为那地方集中了很多车站的老人,比如说站长或者职工或者说火车司机,还有修铁路的工人等等,非常多。信息量太大,又得录音,又要录像,还要整理。而说到花费,就我个人来讲,如果在外边不租车,吃住行都加上平均每天大概一两百块钱。我不去任何景点,只是去找一些机位,然后调查一些个老的遗存。如果要租车的话,大概一天三四百块钱。但是我现在出去就很少拍这些景色了,偶尔会拍也是当作生活的调剂。主要还是对那些更深层次的文化上的东西的纪录,甚至是对那些濒临消失的物件带有抢救性纪录的感觉。
Q:依你的考察来看,现今京张铁路上的这些老的物件的现状是怎样的?
A:从文保角度上来说,对京张铁路的保护程度不统一,比如說西直门车站是市级文保单位,而有的车站比如说清华园车站是区级文物登记项目,还不是文保单位,那对它的保护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我认为不论是线路、桥梁,对于京张铁路它应该整体保护,它是一个线性的遗产,应该一视同仁。现在就只有南口到八达岭这一段的线路和周边的一些建筑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但还有很多其他路段的,它同样具备了这一百多年的历史。2017年夏天拆除的南沙河大桥和北沙河大桥具有110年的历史,都是詹天佑先生修的,我觉得非常可惜。
Q:你对京张铁路的考察算是告一段落了吗?
A:我觉得这个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因为你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会有一个又一个新的线索,所以我觉得这是永远也结束不了的工作。
Q:接下来会有哪些计划?
A:其实有很多事都没有做完,比如对这些老火车司机口述历史的整理;对老场景的手绘复原:这些手绘都是根据他们的口述,然后结合实地的地形地貌来画的。这是一个挺繁琐的工程。因为我跑遍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也想尽可能多的给它们留下来一些影像或是资料,能让更多人去关注到这些东西,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