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励敞开心扉,减轻孤独情绪
62的王女士是一名退休职工,2015年9月不幸罹患乳腺癌。在心理热线咨询中,她告诉咨询师:“其实我明白,我每段时间用的药都不同,说明我的病可能在恶化,不过我不愿意多想。家人隐瞒了我的病情,每当我提起时,他们常常不自在,却在我面前装着高兴来隐藏真正的感受。”家人的强颜欢笑让王女士很愧疚,反而成了疾病外的又一种折磨。
心理分析:
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活得很压抑,因为彼此关爱,所以都想由自己将压力一肩扛起而不愿让其他成员分担。王女士具有一定自我控制和调适能力。相较而言,其家属因刻意隐瞒病情反而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并惴惴不安。当患者已经意识到家属的隐瞒与担忧时,内心自然会产生对自己实际病情的假想与猜疑,进而就是对家庭的愧疚。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内心还往往会默认实际病情比被告知的更加严重。
建议:
1.充分肯定、赞赏患者从事某些事情的意愿和能力:王女士能够稳定自己情绪,并没有因为家人的隐瞒而过度惊慌失措,这本身就说明她拥有足够良好的情绪管控能力。同时,王女士能够站在家属的角度上,将家属隐瞒病情的出发点理解为减轻自己的担忧,也体现了王女士为他人着想的意愿,值得肯定与赞赏。
2.需要对患者改变的愿望和动力进行启发和引导:可以鼓励王女士说出自己先前之所以没有要求家属告知实情的种种担忧,并提供与此不同的正面资讯,比如“也许你的家人也很想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你,但他们不知道该在什么样的场合来说这件事情”。当患者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身心状况比较稳定的时候,不妨鼓励她尝试小的改变。家人在谈话过程中刻意避讳病情近况时,如果王女士可以表现出坦然淡定态度,家人先前的紧张感也会消减不少,进而考虑转变隐瞒的行为。
3.随后便打破僵局:当转变有可能带来正向结果时,不妨为患者或家属提供引导,进行鼓励。当然,考虑癌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稳定程度的先期评估必不可少。
走出“信息”误区,重建抗病信心
65岁的许先生,刚退休就被查出肺癌。在肿瘤医院,他告诉心理志愿者说:“医生告诉我,不能手术了,只能做放化疗,这对我打击很大。据我了解,放化疗只是缓兵之计,不能根治肿瘤,而且对于放化疗我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我怕自己承受不了放化疗的副作用。”
心理解析:
患者希望得到及时的治疗,但对于放化疗又存疑虑。放化疗虽然是常规治疗肿瘤的手段,但大部分患者,包括许多非肿瘤科的医务人员、社会大众对其也仅一知半解,所以容易片面夸大其副作用。这是造成许先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建议:
患者的担忧往往是基于他所获得的片面信息。对此,家属需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担忧的具体内容,并向医生进行求证,以全面了解放化疗的利弊。医务人员也有义务对新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普及,介绍放化疗的基本原理和治疗过程,以及放化疗反应出现的时间和主要表现。患者也可以与患友进行沟通,从中获得如何配合治疗的信息。一方面,病友间形成互助;另一方面,现身说法的方式更能够让患者接受,重新建立信心。有了这些充分的了解,大多数患者的恐惧心理将会得到缓解。
明确诊疗过程,强化主观意识
艾先生刚满60岁,因淋巴结肿大前来肿瘤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淋巴癌。“最难熬的是几个疗程后的阶段评价,在等结果的时候,我心里有种焦急的期盼,还有对结果不确定的焦虑和恐惧。不知道我的癌症是否痊愈了?我现在体内还有癌细胞吗?癌症是否会再次复发?”
心理解析:
艾先生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对处于癌症化疗等待过程中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这些疑问。化疗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治疗过程,患者要不断地反复面对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而面对化疗后的效果评价,则是这个阶段对患者意志的考验。
建议:
1.“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肿瘤不是一两天得的,也不会一两天就消失。肿瘤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如果经过用药一下子就消失,其反复的可能性更大。经过治疗后,癌细胞不会完全消失,即使是正常人身上也会有癌细胞,只能说这个细胞处于一种稳态,不会发展转移,处于一种休眠期。治疗上,杀癌细胞是按照10的多少次方的等量级来杀的,不管杀掉多少,总还是会留下来点。但是对于人体来说,这些数字在最小的范围里,通过自身的免疫,就可以保持不再发病。
2.在患者处于一种既希望尽快结束令人痛苦的化疗,又担心化疗后肿瘤仍不受控制的趋避冲突时,医生应在讲解化疗作用和益处的同时,调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患者主动接受放化疗;并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至关重要。
3.放化疗对一些肿瘤可以取得根治性的疗效或明显提高治愈率。通过一些辅助性放化疗或支持性药物可以明显减少放化疗副作用的发作程度和频率,从而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62的王女士是一名退休职工,2015年9月不幸罹患乳腺癌。在心理热线咨询中,她告诉咨询师:“其实我明白,我每段时间用的药都不同,说明我的病可能在恶化,不过我不愿意多想。家人隐瞒了我的病情,每当我提起时,他们常常不自在,却在我面前装着高兴来隐藏真正的感受。”家人的强颜欢笑让王女士很愧疚,反而成了疾病外的又一种折磨。
心理分析:
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活得很压抑,因为彼此关爱,所以都想由自己将压力一肩扛起而不愿让其他成员分担。王女士具有一定自我控制和调适能力。相较而言,其家属因刻意隐瞒病情反而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并惴惴不安。当患者已经意识到家属的隐瞒与担忧时,内心自然会产生对自己实际病情的假想与猜疑,进而就是对家庭的愧疚。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内心还往往会默认实际病情比被告知的更加严重。
建议:
1.充分肯定、赞赏患者从事某些事情的意愿和能力:王女士能够稳定自己情绪,并没有因为家人的隐瞒而过度惊慌失措,这本身就说明她拥有足够良好的情绪管控能力。同时,王女士能够站在家属的角度上,将家属隐瞒病情的出发点理解为减轻自己的担忧,也体现了王女士为他人着想的意愿,值得肯定与赞赏。
2.需要对患者改变的愿望和动力进行启发和引导:可以鼓励王女士说出自己先前之所以没有要求家属告知实情的种种担忧,并提供与此不同的正面资讯,比如“也许你的家人也很想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你,但他们不知道该在什么样的场合来说这件事情”。当患者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身心状况比较稳定的时候,不妨鼓励她尝试小的改变。家人在谈话过程中刻意避讳病情近况时,如果王女士可以表现出坦然淡定态度,家人先前的紧张感也会消减不少,进而考虑转变隐瞒的行为。
3.随后便打破僵局:当转变有可能带来正向结果时,不妨为患者或家属提供引导,进行鼓励。当然,考虑癌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稳定程度的先期评估必不可少。
走出“信息”误区,重建抗病信心
65岁的许先生,刚退休就被查出肺癌。在肿瘤医院,他告诉心理志愿者说:“医生告诉我,不能手术了,只能做放化疗,这对我打击很大。据我了解,放化疗只是缓兵之计,不能根治肿瘤,而且对于放化疗我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我怕自己承受不了放化疗的副作用。”
心理解析:
患者希望得到及时的治疗,但对于放化疗又存疑虑。放化疗虽然是常规治疗肿瘤的手段,但大部分患者,包括许多非肿瘤科的医务人员、社会大众对其也仅一知半解,所以容易片面夸大其副作用。这是造成许先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建议:
患者的担忧往往是基于他所获得的片面信息。对此,家属需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担忧的具体内容,并向医生进行求证,以全面了解放化疗的利弊。医务人员也有义务对新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普及,介绍放化疗的基本原理和治疗过程,以及放化疗反应出现的时间和主要表现。患者也可以与患友进行沟通,从中获得如何配合治疗的信息。一方面,病友间形成互助;另一方面,现身说法的方式更能够让患者接受,重新建立信心。有了这些充分的了解,大多数患者的恐惧心理将会得到缓解。
明确诊疗过程,强化主观意识
艾先生刚满60岁,因淋巴结肿大前来肿瘤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淋巴癌。“最难熬的是几个疗程后的阶段评价,在等结果的时候,我心里有种焦急的期盼,还有对结果不确定的焦虑和恐惧。不知道我的癌症是否痊愈了?我现在体内还有癌细胞吗?癌症是否会再次复发?”
心理解析:
艾先生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对处于癌症化疗等待过程中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这些疑问。化疗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治疗过程,患者要不断地反复面对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而面对化疗后的效果评价,则是这个阶段对患者意志的考验。
建议:
1.“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肿瘤不是一两天得的,也不会一两天就消失。肿瘤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如果经过用药一下子就消失,其反复的可能性更大。经过治疗后,癌细胞不会完全消失,即使是正常人身上也会有癌细胞,只能说这个细胞处于一种稳态,不会发展转移,处于一种休眠期。治疗上,杀癌细胞是按照10的多少次方的等量级来杀的,不管杀掉多少,总还是会留下来点。但是对于人体来说,这些数字在最小的范围里,通过自身的免疫,就可以保持不再发病。
2.在患者处于一种既希望尽快结束令人痛苦的化疗,又担心化疗后肿瘤仍不受控制的趋避冲突时,医生应在讲解化疗作用和益处的同时,调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患者主动接受放化疗;并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至关重要。
3.放化疗对一些肿瘤可以取得根治性的疗效或明显提高治愈率。通过一些辅助性放化疗或支持性药物可以明显减少放化疗副作用的发作程度和频率,从而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