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教学的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教师以及学生两者之间进行互动,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传授以及教学方法的充分利用,活跃了课堂的基本氛围。下面,我们以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模式作为探讨对象,从整体上研究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1-052-01
一、前言
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育课堂上,一味的进行死板硬套难以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成为了利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灌输知识为主,但是课堂互动教学将学生看做了学习的主人,与其进行相关问题的互动,保证了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取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教师在自身讲课的过程中,通过实例对于内容进行丰富整合,加入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改变数学课堂沉闷的状态,活跃了课堂氛围。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从教学原则以及方式的角度进行出发,全面的了解这个教学的模式以及所带来的好处。
二、课堂互动教学基本原则
在教室对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一定的教学原则出发,保证教学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更为丰富和生动。下面,我们对于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基本教学原则记性了解,认识教师对于互动教学的设计需要注重那些方面。
(一)明确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作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那么其自身就需要遵守初中教学的基本原则。在互动教学设计中,不能进行一味的无目的娱乐,而是教师应该明确基本的教学目的,从数学知识内容和教学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合理的对于课堂进行了丰富,提升了学生的基本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应该传授什么、如何传授都是需要固定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才能够达到互动课堂教学的目标,完成初中学生数学的基本教育。
(二)灵活变通的互动
在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设计中,需要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出现运用不灵活等问题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变通,不能一味不变的进行课堂教学。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从课堂设计上面寻找与学生沟通的连接点。只有这样拥有充分准备的变通式课堂互动,才能够起到合理的互动效果,保证教师将课堂的变化尽收眼底,灵活互动。
(三)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就是需要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内容的探究,保证学生能够在自由的氛围中认识数学。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进行交流谈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独立且深入的研究,保证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够在日常的互动中寻找思考的内容,合情合理的进行主动性参与,完成教师教学任务的同时,深入的研究。
三、课堂互动基本教学策略
对于教师来说,寻找到适合自身以及课堂的互动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这样能够保证了互动教学在课堂上的合理体现,帮助教师形成自身的教育体系,有助于知识的传授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一)培养学生行动与思考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来说,单一的进行行动或者思考都是不完全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行动与思考能力的互相结合,保证在享受课堂互动乐趣的同时,能够动手操作以及动脑思考,这样的自主探索方式,不仅能够令学生大胆的在课堂上进行发言,培养其自身的自信心以及思考能力,还能够加深对于学习知识的印象,激发思维的创新,保证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二)创造师生平衡的课堂气氛
想要课堂互动合理有效地进行,要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双方都能够更深的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就是最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如果对于平衡课堂气氛的创建不合理,那么极易导致课堂互动处于一种压抑的氛围之中,令教师的教学工作无法合理展开。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了解,教师可以使用媒体工具制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意见的发表。这样讲行动与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静态问题动态的展现出来,把图片、画面与思想进行融合,引导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内容走向,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三)设置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互动的一大主体就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针对于一项问题展开争执、协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问题中去大胆分析讨论,不仅能够将互动变得更为丰富,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一般来说,问题的设置需要来自于生活,掌握基本的问题设置梯度,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基本需求。让兴趣作为引导课堂发展的主题,通过兴趣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孙泽文,雷呈勇.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类型与实施环节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
[2]孙泽文.互动教学: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和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3]党建强.师生互动理论的多学科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1-052-01
一、前言
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育课堂上,一味的进行死板硬套难以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成为了利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灌输知识为主,但是课堂互动教学将学生看做了学习的主人,与其进行相关问题的互动,保证了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取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教师在自身讲课的过程中,通过实例对于内容进行丰富整合,加入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改变数学课堂沉闷的状态,活跃了课堂氛围。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从教学原则以及方式的角度进行出发,全面的了解这个教学的模式以及所带来的好处。
二、课堂互动教学基本原则
在教室对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一定的教学原则出发,保证教学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更为丰富和生动。下面,我们对于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基本教学原则记性了解,认识教师对于互动教学的设计需要注重那些方面。
(一)明确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作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那么其自身就需要遵守初中教学的基本原则。在互动教学设计中,不能进行一味的无目的娱乐,而是教师应该明确基本的教学目的,从数学知识内容和教学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合理的对于课堂进行了丰富,提升了学生的基本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应该传授什么、如何传授都是需要固定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才能够达到互动课堂教学的目标,完成初中学生数学的基本教育。
(二)灵活变通的互动
在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设计中,需要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出现运用不灵活等问题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变通,不能一味不变的进行课堂教学。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从课堂设计上面寻找与学生沟通的连接点。只有这样拥有充分准备的变通式课堂互动,才能够起到合理的互动效果,保证教师将课堂的变化尽收眼底,灵活互动。
(三)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就是需要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内容的探究,保证学生能够在自由的氛围中认识数学。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进行交流谈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独立且深入的研究,保证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够在日常的互动中寻找思考的内容,合情合理的进行主动性参与,完成教师教学任务的同时,深入的研究。
三、课堂互动基本教学策略
对于教师来说,寻找到适合自身以及课堂的互动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这样能够保证了互动教学在课堂上的合理体现,帮助教师形成自身的教育体系,有助于知识的传授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一)培养学生行动与思考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来说,单一的进行行动或者思考都是不完全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行动与思考能力的互相结合,保证在享受课堂互动乐趣的同时,能够动手操作以及动脑思考,这样的自主探索方式,不仅能够令学生大胆的在课堂上进行发言,培养其自身的自信心以及思考能力,还能够加深对于学习知识的印象,激发思维的创新,保证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二)创造师生平衡的课堂气氛
想要课堂互动合理有效地进行,要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双方都能够更深的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就是最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如果对于平衡课堂气氛的创建不合理,那么极易导致课堂互动处于一种压抑的氛围之中,令教师的教学工作无法合理展开。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了解,教师可以使用媒体工具制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意见的发表。这样讲行动与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静态问题动态的展现出来,把图片、画面与思想进行融合,引导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内容走向,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三)设置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互动的一大主体就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针对于一项问题展开争执、协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问题中去大胆分析讨论,不仅能够将互动变得更为丰富,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一般来说,问题的设置需要来自于生活,掌握基本的问题设置梯度,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基本需求。让兴趣作为引导课堂发展的主题,通过兴趣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孙泽文,雷呈勇.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类型与实施环节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
[2]孙泽文.互动教学: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和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3]党建强.师生互动理论的多学科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