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玉林地区流行性出血热首例报告
【机 构】
:
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现在玉林地区医院),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
【出 处】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85年06期
其他文献
利用牛肉汤所剩下的肉渣,再用胰酶消化为肉渣消化液,按氨基氮50~70mg%的浓度稀释,配成液体和固体培养基,适于各布鲁氏菌的生长,表现在出菌快,培养最初几天的菌落大,对初代分离培养,可代替肝琼脂培养基,但长期传代不适合,容易变为粗糙型。这种培养基所需材料少,不用蛋白胨和其他营养物质,成本低,符合节约原则,具有在广大疫区推广使用的条件。
期刊
1983年3~9月,衡阳地区发生了一起新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疫情波及全区7个县的部分地区,以散发为主。总发病26,370例,死亡6例。发病率512.8/10万,病死率0.023%。以青壮年为主,占总发病例数的28.7%。潜伏期1~7天,平均3天。主要症状是腹泻、肠鸣,纳差。腹胀。乏力。病程一般3~5天。预后良好,未发现慢性患者及后遗症。7.97%的病人有复发。临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抗菌素治疗无效。
期刊
用敏感的SPRIA和ELISA在一个生产队检测了HBV标记及其滴度。491人中HIBV总感染率52.3%(257/491),性别间无显著差异。HBV感染者中绝大多数(84%)为恢复期者。14%有HBsAg(无论有否抗-HBc),为现在感染者。15岁以下儿童和抗-HBe阳性者的抗-HBs滴度分别高于成人和抗-HBe阴性者。抗-HBs和抗-HBc均阳性者的抗-HBs滴度高于那些单独抗-HBs阳性者。提
期刊
本文在复习过去31年(1953~1983)细菌性痢疾疫情和细菌学结果的基础上,着重对近7年波及全疆的菌痢大流行进行了概略分析。流行开始于1977年,1980年达最高峰,全疆发病率为2305/10万,部分地区高达5000/10万以上。流行主要由志贺氏1型菌引起,似有自南向北蔓延的趋势。并具有发病强度南疆高北疆低及更为明显的夏季流行高峰等特点,同时对这些特点和有关因素做了讨论。
期刊
本文报告自我国内蒙呼盟地区分离的一株立克次体,经动物试验和初步血清学鉴定,证明属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以分离株的小鼠抗血清与自WHO引进的五种斑点热立克次体及国内三个地方株应用微量间接免疫荧光交互试验〔3,4〕作了分型鉴定,结果表明呼盟株与斑点热群中立氏立克次体、北亚立克次体,派氏立克次体。康氏立克次体、小蛛立克次体及立克次体黑龙江株的抗原结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但与国内过去分离的虎林株〔1〕、精河
期刊
1957年笔者等在浙江省青田县高湖乡进行恙虫病调查中,发现一新种纤恙螨,定名为高湖恙虫(新种)[Trombicula (Leptotrombidium) gaohuensis Sp.nov.1957.],为了确定其媒介作用,从流行病学、病原学、生态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该螨幼虫在作者身上作叮人试验,证明该螨能,叮咬健康人;以二代幼虫5~20只为一组,分5组叮咬健康小鼠,2组发病死亡,分离出2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