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过去的7月,中国近1/ 3地区经受了高温考验。从重庆四川,到上海浙江,7月连续多天超过35℃。长沙创下连续32日高温“大满贯”,更以今年42个累积高温日登上省会城市高温榜首。高温榜第二名是重庆,今年以来高温36天。第三名杭州的累积高温日为33天,7月24日至28日,杭州50年以来首次连续5天突破40℃。7月26日,上海徐家汇区最高气温达40. 6℃, 创下自1872年建气象站以来的最高纪录。141年以来,徐家汇仅4日气温达到40℃以上,其中两次发生在近几年(2009年7月20日和2010年8月13日)。
进入8月,各地暴雨以后高温又卷土重来,气象部门接连发布高温预警:浙湘鄂赣新局地高温将破40℃。
这场罕见的高温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会持续多久?这样的炎热天气会成为未来气候的常态吗?
一曲失衡之舞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亚洲季风系统的控制。5月份,夏季风在南海爆发,从太平洋上来的偏南夏季风带来的暖湿空气与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形成大量锋面降水,这就是华南前汛期盛期。6月中旬,夏季风蓄足势力突然加强北抬,西北风回退,二者在长江流域对峙,开始江南梅雨期。7月中旬,夏季风继续前进,把雨季推到华北地区,而留给江淮流域的,则是偏南风身后大范围晴朗炎热的副热带高压。
在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控制下,我国中东部处于酷暑期。这期间,若从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传来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会东退变弱。结伴而来的短暂雨水能缓解暑情。西北太平洋顺着副高西南边缘移来的台风,也能削弱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并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一般来说,8月中旬夏季风会开始退回到长江流域,随后副热带高压收缩回到太平洋上空,暑天随之结束。
整个过程就像在跳舞,各个系统你进我退,时而停时而动。韵律掌握得好,就是一曲风调雨顺的舞。一旦一方过于强势不按节奏迈步,舞就跳得一团糟,我国大多数地区就得遭受灾害之苦。就2013年的情形看,就是过强的夏季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少了与其抗衡的对手,造成了如今的高温之灾。
早在3月底,这场高温就已初露端倪。
今年3月28日,偏高的3月气温与来自南海的暖湿气流,让华南比常年提前9天进入前汛期。局部地区高温不稳定条件下得到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补充,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导致华南地区比常年同期增加一倍的降水。
刚入6月份,夏季风就迫不及待地北推。上海6月7日宣布入梅,较常年提前整整10天,6月30日就已出梅。今年的梅雨“火气”很大,一改“江南水乡绵绵阴雨”的温柔之气,上演了一场场狂风暴雨。江淮地区6月23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长比常年短了八九天。更有甚者,苏州6月23日入梅,6月30日便与上海一起出梅。
梅雨期间大多数地区总降水量偏低,降水间隔长,气温回升快。7月初,南京还在梅雨期就持续出现35~37℃的高温天气。
梅雨过早过短,降温效果不够,于是长江流域7月就早早进入高温天气。随后控制着我国南方大部的副热带高压,则成为高温天气的“罪魁祸首”。
副热带高压盘踞南方
地球各纬度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均匀,热带地区获得热量比极区多很多。近赤道地区受热上升的气流常年向高纬度流动,到达副热带地区高空开始下沉。副热带高压就位于两个经圈大气环流交汇的下沉区。由于气流聚集,空气下沉增温,副热带高压所处地区炎热干燥,往往伴随无云的朗朗晴空。
副热带高压大多为东西向椭圆形,夏季多分裂成两个中心。其东西范围可长达3000公里,南北1500多公里(约450万平方公里),北纬15- 35度之间的太平洋大半面积在其控制之下。它在全球有多个单体,其中西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和气候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随着季节变动的副热带高压,其强度和范围还有周期为20~30天的振荡。这个期间,它会扩张,也会收缩,有时西进北抬,有时东退南移。当它加强西伸进入我国大陆时,其控制的区域会普遍少雨升温。
海温条件、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大气环流中的阻塞形势,以及西风槽活动均会对副热带高压强度和范围产生影响。
今年西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偏强。青藏高原积雪偏少也促进了高压加强和稳定。由于全球各地的阻塞高压稳定少变,亚洲西北部缺乏西风槽发展,盘踞在我国南方的副热带高压更是有恃无恐地稳坐天下。
在稳定少动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南方地区持续晴朗无云,下沉气流增温加上太阳辐射加热,气温不断刷新纪录。
全球热浪遥相呼应
欧美和亚洲其他地区的7月同样“热”情似火。
日本7月份最高气温突破39℃,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统计数据显示,被急救车送入医院的中暑病人超过2万人;德国和意大利,7月27日~7月28日,气温超过38℃,逼近其历史纪录40. 2℃;西伯利亚西北部,7月15至7月24日,热浪袭击让接近北纬70度的地区连续10天气温超过30℃。
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曲率,大气对流层中会产生尺度与地球半径相当的行星波。这类波动会将扰动以波列的形式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传播。气象学家认为,欧亚大陆、太平洋、美洲大陆以及大西洋的天气系统异常正是这样密切地关联到一起。
这也导致类似的高温和寒潮事件往往会在世界各地同时发生。
如,2003年我国夏季高温持续时间和强度均超过今年7月,同年夏季,欧洲热浪导致46000人死亡,其中约15000人死于热浪中心法国;2006年川渝地区高温天气并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欧美同时爆发高温事件。
越来越热吗
为了更好对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世界气象组织 (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的评估报告主要根据已出版或严格审核的来自全球的科学技术文献,代表了目前主流研究结果。
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901年到2000年全球地表年平均温度上升约0. 74℃。全球观测显示,2000~2009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2012年,《IPCC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中指出 ,“模式预估,到21世纪末,极端温度将会大幅增暖。几乎确定的是,整个21世纪全球日温度极暖时间的出现频率和幅度将会增加,而极冷事件将会减少。大多数陆地地区暖期或热浪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很可能会增加。”
也就是说,未来仍很有可能出现类似的高温事件。由于这是全球气候系统共同作用,利用人力扭转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能做的是增强城镇和个人的抗灾能力。如,建设房屋时,优先考虑具备自然降暑保温功能的住宅,以减少对电力的依赖。政府和企业制定出台高温举措,减少高温工作伤亡事故。必要时刻开放公共防寒避暑场所帮助居民度过困难时刻。
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节奏,即使高温天气来了,也不会无休止地恶化下去。例如最近,就算副热带高压依然“赖着不走”,其一旦略有些松懈减弱,很多地区立即发展出强对流天气。8月1日下午,杭州电闪雷鸣下了一场暴雨,夹带着的冰雹大如葡萄。这种由高温高湿催生的雷暴天气陆续出现在长江流域,给持续的酷暑带来一些清凉的间歇。
(作者系气象学博士,目前在美国迈阿密大学从事气象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进入8月,各地暴雨以后高温又卷土重来,气象部门接连发布高温预警:浙湘鄂赣新局地高温将破40℃。
这场罕见的高温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会持续多久?这样的炎热天气会成为未来气候的常态吗?
一曲失衡之舞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亚洲季风系统的控制。5月份,夏季风在南海爆发,从太平洋上来的偏南夏季风带来的暖湿空气与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形成大量锋面降水,这就是华南前汛期盛期。6月中旬,夏季风蓄足势力突然加强北抬,西北风回退,二者在长江流域对峙,开始江南梅雨期。7月中旬,夏季风继续前进,把雨季推到华北地区,而留给江淮流域的,则是偏南风身后大范围晴朗炎热的副热带高压。
在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控制下,我国中东部处于酷暑期。这期间,若从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传来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会东退变弱。结伴而来的短暂雨水能缓解暑情。西北太平洋顺着副高西南边缘移来的台风,也能削弱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并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一般来说,8月中旬夏季风会开始退回到长江流域,随后副热带高压收缩回到太平洋上空,暑天随之结束。
整个过程就像在跳舞,各个系统你进我退,时而停时而动。韵律掌握得好,就是一曲风调雨顺的舞。一旦一方过于强势不按节奏迈步,舞就跳得一团糟,我国大多数地区就得遭受灾害之苦。就2013年的情形看,就是过强的夏季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少了与其抗衡的对手,造成了如今的高温之灾。
早在3月底,这场高温就已初露端倪。
今年3月28日,偏高的3月气温与来自南海的暖湿气流,让华南比常年提前9天进入前汛期。局部地区高温不稳定条件下得到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补充,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导致华南地区比常年同期增加一倍的降水。
刚入6月份,夏季风就迫不及待地北推。上海6月7日宣布入梅,较常年提前整整10天,6月30日就已出梅。今年的梅雨“火气”很大,一改“江南水乡绵绵阴雨”的温柔之气,上演了一场场狂风暴雨。江淮地区6月23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长比常年短了八九天。更有甚者,苏州6月23日入梅,6月30日便与上海一起出梅。
梅雨期间大多数地区总降水量偏低,降水间隔长,气温回升快。7月初,南京还在梅雨期就持续出现35~37℃的高温天气。
梅雨过早过短,降温效果不够,于是长江流域7月就早早进入高温天气。随后控制着我国南方大部的副热带高压,则成为高温天气的“罪魁祸首”。
副热带高压盘踞南方
地球各纬度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均匀,热带地区获得热量比极区多很多。近赤道地区受热上升的气流常年向高纬度流动,到达副热带地区高空开始下沉。副热带高压就位于两个经圈大气环流交汇的下沉区。由于气流聚集,空气下沉增温,副热带高压所处地区炎热干燥,往往伴随无云的朗朗晴空。
副热带高压大多为东西向椭圆形,夏季多分裂成两个中心。其东西范围可长达3000公里,南北1500多公里(约450万平方公里),北纬15- 35度之间的太平洋大半面积在其控制之下。它在全球有多个单体,其中西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和气候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随着季节变动的副热带高压,其强度和范围还有周期为20~30天的振荡。这个期间,它会扩张,也会收缩,有时西进北抬,有时东退南移。当它加强西伸进入我国大陆时,其控制的区域会普遍少雨升温。
海温条件、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大气环流中的阻塞形势,以及西风槽活动均会对副热带高压强度和范围产生影响。
今年西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偏强。青藏高原积雪偏少也促进了高压加强和稳定。由于全球各地的阻塞高压稳定少变,亚洲西北部缺乏西风槽发展,盘踞在我国南方的副热带高压更是有恃无恐地稳坐天下。
在稳定少动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南方地区持续晴朗无云,下沉气流增温加上太阳辐射加热,气温不断刷新纪录。
全球热浪遥相呼应
欧美和亚洲其他地区的7月同样“热”情似火。
日本7月份最高气温突破39℃,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统计数据显示,被急救车送入医院的中暑病人超过2万人;德国和意大利,7月27日~7月28日,气温超过38℃,逼近其历史纪录40. 2℃;西伯利亚西北部,7月15至7月24日,热浪袭击让接近北纬70度的地区连续10天气温超过30℃。
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曲率,大气对流层中会产生尺度与地球半径相当的行星波。这类波动会将扰动以波列的形式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传播。气象学家认为,欧亚大陆、太平洋、美洲大陆以及大西洋的天气系统异常正是这样密切地关联到一起。
这也导致类似的高温和寒潮事件往往会在世界各地同时发生。
如,2003年我国夏季高温持续时间和强度均超过今年7月,同年夏季,欧洲热浪导致46000人死亡,其中约15000人死于热浪中心法国;2006年川渝地区高温天气并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欧美同时爆发高温事件。
越来越热吗
为了更好对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世界气象组织 (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的评估报告主要根据已出版或严格审核的来自全球的科学技术文献,代表了目前主流研究结果。
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901年到2000年全球地表年平均温度上升约0. 74℃。全球观测显示,2000~2009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2012年,《IPCC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中指出 ,“模式预估,到21世纪末,极端温度将会大幅增暖。几乎确定的是,整个21世纪全球日温度极暖时间的出现频率和幅度将会增加,而极冷事件将会减少。大多数陆地地区暖期或热浪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很可能会增加。”
也就是说,未来仍很有可能出现类似的高温事件。由于这是全球气候系统共同作用,利用人力扭转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能做的是增强城镇和个人的抗灾能力。如,建设房屋时,优先考虑具备自然降暑保温功能的住宅,以减少对电力的依赖。政府和企业制定出台高温举措,减少高温工作伤亡事故。必要时刻开放公共防寒避暑场所帮助居民度过困难时刻。
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节奏,即使高温天气来了,也不会无休止地恶化下去。例如最近,就算副热带高压依然“赖着不走”,其一旦略有些松懈减弱,很多地区立即发展出强对流天气。8月1日下午,杭州电闪雷鸣下了一场暴雨,夹带着的冰雹大如葡萄。这种由高温高湿催生的雷暴天气陆续出现在长江流域,给持续的酷暑带来一些清凉的间歇。
(作者系气象学博士,目前在美国迈阿密大学从事气象学博士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