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GPS应用于精密测地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基本模式、原理和误差。并讨论了在目前的天体测量新技术如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激光测卫(SLR)、激光测月(LLR) 已成功地用于天文地球动力学的情况下,GPS发展的可能前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GPS应用于精密测地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基本模式、原理和误差。并讨论了在目前的天体测量新技术如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激光测卫(SLR)、激光测月(LLR) 已成功地用于天文地球动力学的情况下,GPS发展的可能前景。
其他文献
环境遥感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它的理论体系和教材编写都还处在发展成型的过程中。对环境遥感领域里的科研和教学人员来说,有必要从"应用"的角度明确其理论基础。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避免把宝贵的精力用到其它相关领域(如传感器设计、平台研制等)之中去。对于一本全面论述的"遥感概论",或许不妨设下整篇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典型的吞吐型过水湖泊,在调洪、蓄洪方面起重要作用。近百年来由于江水携带大量泥沙入湖及人工围湖垦殖,已使天然湖泊面积从5000km~2缩小为2740km~2。本文根据多时相陆地卫星象片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地面监测资料和历史图件,重点论述了洞庭湖的成因、近期变迁过程及淤积趋势。作者通过对入湖三角洲淤涨模式及湖流的分析,确定了洞庭湖的淤积部位和淤积量。文中强调了围湖垦殖对洪水调蓄的影响,并
本文利用陆地卫星MSS图象目视判读及多时相复合等方法,分析了历史时期江汉湖群(简称古湖)的分布及作出现存湖泊近期演变趋势的预测,并对遥感分析结果作了多学科的对比验证。古湖的图象判读依据有三:(1)古湖大多为成象时的单季稻田,其上的灌水与湖相沉积物的综合光谱具有独特的图象特征;(2)先锋植物菰及芦苇群丛是湖泊向沼泽转化的重要标志;(3)堤垸的影象是古湖被分割、支解的见证。研究结果表明,江汉湖群个数、
众所周知,应用化石为依据进行地层划分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而应用遥感图象资料对比划分地层岩性则是最近的新方法,当然这方法还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侧重分析沉积岩石的遥感影象特征及其解译标志、地层遥感影象解译及在航、卫片上解译地层岩性的经验和方法。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遥感图象的典型变换方法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建立典型变换矩阵的两种方法:(1)从野外地物反射波谱数据的典型分析求出;(2)直接从遥感数字图象的亮度值数据求出。文中还讨论了地面反射波谱的典型分析结果与多光谱遥感图象亮度值典型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将地面波谱典型分析结果用于数字遥感图象处理的可行性。简述了在101图象处理系统上实现典型变换的步骤。最后给出两个用于岩性识别的实例。
本文在薄大气近似下计算了1.35cm和8.5mm波段上云天大气辐射传输,建立了微波辐射亮度温度与云中液态水含量、大气衰减与水汽总量的经验关系,讨论了由两波段的辐射测量遥感云天条件下的水汽总量和云中含水量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微波遥感的云天水汽总量与探空值的相对偏差约为10%.
云南、广西两省区锡矿储量占全国锡储量四分之三以上。锡矿床分布区位于环太平洋锡矿带西段和特提斯—马来西亚锡矿带近交汇部位,锡矿化集中个旧至大厂及其邻近地段。主要成矿区、矿床的展布不仅与花岗岩体,近等轴状构造隆起区相对应,而且还与遥感图像上的环形影像所圈定的环块构造有关。
本文根据大相幅多光谱航片叙述了深圳航空遥感试验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解译流程、分类原则、解译标志的建立、专业图的成图方法及解译与面积量算的结果。实践证明利用大相幅多光谱航片,调查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为开发利用提供快速而有用的资料,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若尔盖盆地,是新生代形成的构造盆地,是围限于构造高山区内的平坦丘状高原,地貌上呈负地形。其中第四系堆积厚,分布广泛,沼泽发育,拥有我国最大的泥炭资源。笔者以遥感地质方法对该区构造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盆地的构造特征和形成提出了一些认识。 盆地的断裂系统 盆地的形成和断裂作用紧密相关,四周均由断裂所围限。内部的断裂系统也较发育,成带展布、规律性强。按其组合特征及其方向,共可分为以下三
一、引言 由于T-lgP图查算点绘过程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因此,我们编制了T-lgP图点绘程序。该程序具有操作简便,占机容量小,绘图速度快,精度较高等优点。尤其是能将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客观地计算出来,是手工绘制T-lgP较难做到的。机器每运行一次只需3—4min,是人工等量作业效率的10—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