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又称艾节、蒲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种种民俗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说纪念伍子胥),而且还兼具卫生防疫、驱除瘟疫的社会功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卫生预防节。
一、缘起
端午节的形成源于古人对五月气候环境的独特体验。在先秦时代,古人就称五月为“恶月”,五日是毒日、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才有种种祈福消灾的习俗。民间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谚语。今天看来,由于夏季天气燥热,病菌活跃,人就易生病,各种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须十分小心,这才形成端午的种种节俗。如饮雄黄、插艾叶、菖蒲,佩香囊,这些民俗都有益于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理念的一种体现,今天仍然应传承弘扬、发扬光大。
二、节俗中的卫生防疫习惯
1.采药
《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湖北地区有端午“采百草”,即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为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正好,才形成此俗。此外,北方一些地区,有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之俗。广东潮州这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2.沐兰汤
端午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熬出汁液来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据说可舒筋活血、防暑、去邪气。
3.饮雄黄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爽口,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过去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古语说 “喝了雄黄酒,病魔都远丢”。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时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
4.挂艾草、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通常将挂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艾草、菖蒲位列“天中五瑞”,都是常年生长的中药材。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我国古代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为主要成分,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关于艾草、菖蒲可以驱邪的传说流传久远,主要是它们的药用价值。
5.佩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既有装饰价值,又有防灾祛病的药用价值,成为一种独特民间工艺品。
可见,古人采药、沐兰汤、饮雄黄酒、挂插艾和菖蒲、佩香囊都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看似迷信,却又有益于身体健康。端午就可以算作传统意义上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从深层意义上来讲,端午节中人们进行卫生防疫的药物、食物、符物混在一起,体现了古人巫术与科学、迷信与理性的交织,是先民们直觉经验的累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历史文化内涵
驱邪祛病、卫生预防是端午节俗的核心内涵,看似迷信却都有其实际功效,时至今日,很多的风俗习惯仍然保留着,形成丰富多彩的节俗文化。而节日的食物、药物、符物就成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端午节就是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代代先民的呵护下最终成为一个贯穿历史的“文化链条”的一个缩影。端午节的卫生预防理念更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依然为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所认同,在提升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然而,在这个快餐文化和洋文化盛行的今天,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记忆”越来越多地被大家遗忘,很多人热衷过洋节。对传统节俗,我们更应该从中反思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继承传统节日民俗。不至于在异域文化面前不知所措,迷失自我。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缘起
端午节的形成源于古人对五月气候环境的独特体验。在先秦时代,古人就称五月为“恶月”,五日是毒日、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才有种种祈福消灾的习俗。民间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谚语。今天看来,由于夏季天气燥热,病菌活跃,人就易生病,各种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须十分小心,这才形成端午的种种节俗。如饮雄黄、插艾叶、菖蒲,佩香囊,这些民俗都有益于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理念的一种体现,今天仍然应传承弘扬、发扬光大。
二、节俗中的卫生防疫习惯
1.采药
《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湖北地区有端午“采百草”,即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为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正好,才形成此俗。此外,北方一些地区,有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之俗。广东潮州这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2.沐兰汤
端午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熬出汁液来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据说可舒筋活血、防暑、去邪气。
3.饮雄黄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爽口,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过去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古语说 “喝了雄黄酒,病魔都远丢”。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时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
4.挂艾草、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通常将挂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艾草、菖蒲位列“天中五瑞”,都是常年生长的中药材。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我国古代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为主要成分,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关于艾草、菖蒲可以驱邪的传说流传久远,主要是它们的药用价值。
5.佩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既有装饰价值,又有防灾祛病的药用价值,成为一种独特民间工艺品。
可见,古人采药、沐兰汤、饮雄黄酒、挂插艾和菖蒲、佩香囊都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看似迷信,却又有益于身体健康。端午就可以算作传统意义上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从深层意义上来讲,端午节中人们进行卫生防疫的药物、食物、符物混在一起,体现了古人巫术与科学、迷信与理性的交织,是先民们直觉经验的累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历史文化内涵
驱邪祛病、卫生预防是端午节俗的核心内涵,看似迷信却都有其实际功效,时至今日,很多的风俗习惯仍然保留着,形成丰富多彩的节俗文化。而节日的食物、药物、符物就成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端午节就是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代代先民的呵护下最终成为一个贯穿历史的“文化链条”的一个缩影。端午节的卫生预防理念更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依然为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所认同,在提升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然而,在这个快餐文化和洋文化盛行的今天,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记忆”越来越多地被大家遗忘,很多人热衷过洋节。对传统节俗,我们更应该从中反思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继承传统节日民俗。不至于在异域文化面前不知所措,迷失自我。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