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世界历史画卷中,那些拥有海洋霸权国家,通过海洋大肆向海外扩张,推动着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了整体发展。这其中,美国是最晚成为海权国家的,但是其海权优势到今天都是全球最强的,影响最深的。本文通过对美国海权战略的形成、发展,美国海军的壮大,以及大国地位的确立之探讨,来试图分析美国海权战略成功的原因以及展望其对新时代大国崛起的启示。
【关键词】:海权战略;海军力量;战略转型
一、美国海权战略的形成与实践
“海权”的英文是“sea power”,其最早来源于美国海军史学家阿爾弗莱德·马汉的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马汉在他的海权理论里提到了海权的三个环节:产品、海运、殖民地。由于海外贸易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财富,因此海洋国家都在竞相获得更多殖民地,以给本国的货物寻找更多新的销路,给本国舰船取得更多活动场所,使本国更加繁荣昌盛①。虽说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海外贸易,然而可用的海外贸易额度是有限的,因此产生竞争。马汉在其著作中解释到,“海权的历史从其广义上来说,涉及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者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但是主要是一部军事史”②。因此他认为海军力量是获得制海权、确保国家安全、贸易繁荣的重要条件。马汉以巴拿马运河为例,他认为该运河通航后,将形成一条直达远东的通道,势必会吸引欧洲列强将战舰驶向加勒比地区,因此美国的海岸将很容易受到侵犯。为了美国利益,必须由一支舰队来实现对美国近海的控制。
由此可见,马汉的海权论是以发展对外贸易为出发点,以发展强有力的海军控制海洋来达到使美国强大的目标的。20世纪初,美国海军机构官员、海员增多,美国终于开始将该理论付诸实践。
一是加快海军军舰建设。1890年,美国国会首次授权建造3艘战列舰,这代表着美国正步入大国海军竞争行列。到一战前夕,美国已建成39艘战列舰,排水量已从1万吨发展到近3万吨,造价也增至1400多万美元。1889年,美国海军排名世界第12位,而1907年则上升为第2,仅次于英国③。
二是变革海军管理体制。1892年,海军部改进了八大部门之间职责分配模糊和不合理的状况,由各部门有才干的高官组成常委会,建议和讨论新舰船的设计和建设。1910年,在海军部机构重组中,海军部长梅耶采将海军部根据职能划为四部门,并新设立一个海军部长副官职位负责协调各部门。此外海军部还通过加大宣传、提高待遇等措施来壮大海军队伍,同时进行了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来提供技术支持。至一战前夕,美国拥有的现役海军军官人数达到3635人,士兵人数达到了51500人④。而管理体制的不断跟进和完善,保证了海军部的良好运转,也体现了海洋战略的强大生命力。美国通过对海权战略的实践,一跃成为了领先世界的经济强国、海权强国。
二、美国海权战略成功的原因
美国从陆权大国迅速转为海权大国,其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对于美国的海权战略的成功,究其原因,大概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对于19世纪晚期的美国而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内市场很快饱和,而商业扩张终究会冲破国界。此时歐洲国家正加紧瓜分世界,而美国抓住机遇,迅速成为海权大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入到了列强瓜分世界的过程中,为美国下一步发展占据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其次,在实施海权战略方面,由近及远,策略得当。在全球扩展中,美国首先瞄准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通过夺取巴拿马运河,将该区域控制住,确保国家安全不受影响后才向其它海域扩展。在美国控制了“拉美后院”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要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都会存在不可逾越的地理障碍。反之,美国在巩固了自身地位后,将自己的海洋势力充分扩展到全球。美国正是凭扩张策略得当,才能迅速走向海权强国。
最后,营造出有利的国际环境。随着列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关系复杂化,美国在外交上选择靠拢英国,孤立德国的方针。1894年,马汉在《北美评论》上就发表文章论证了英美联合的种种可能性。马汉认为,正是英国的海军牵制了欧洲的其他竞争对手,使这些国家不能更多地干涉美国的事务⑤。1901年,英国皇家海军大臣赛尔伯恩勋爵也说过:“如果可能的话,我将永远避免和美国发生争执……美国人可能会建立和我们一样强大的甚至是超过我们的海军力量⑥。”美国选择靠拢英国是明智的,因为英国在当时仍然是最强的海权国家,双方存在很大的共同利益基础,两国的地缘政治都适合于发展海洋战略,两国都需要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从而为美国海权战略的实施营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美国海权战略之与大国崛起的启示
毫无疑问,美国的海权战略实施是其成为当今世界强国的原因之一。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在历史上失去了同等的发展机遇,但是并不代表中国就无法追上世界的脚步。同样是世界大国,美国依靠海洋的崛起应有些经验教训值得中国注意。
第一,面向海洋发展是近现代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今的中国也面临着20世纪初美国的相似情况,即都是陆权大国和经济大国,都需要完成从陆权大国向海权大国的战略转型。我国要完成这种战略转型,首先是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海权建设对中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海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和海洋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海权建设与海洋开发。其次,海权建设的核心是加强海军建设。美国海权大国的地位正是其强大的海军赋予的,没有强大的海军作后盾,那国家主权和利益也就难以保证。
第二,陆权是海权的前提和保障,海权是陆权的延伸和拓展,兼具陆权与海权,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19世纪末以前,美国已逐步成为一个陆权大国,并且为之后发展海权奠定基础。在陆权的基础上,美国通过海权使自己真正成为了世界性强国。在如今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想崛起为一个世界强国,必须兼具陆权和海权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中国发展海权是为了和平发展及自身安全。美国逐渐成为海权大国,是为了向全球扩张,以建立霸权。中国不会走这样的老路。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及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戒心与日俱增,中国的海防正受到挑战和威胁。此种情况下,中国应一方面加大海军建设,提高海权战略威慑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非军事手段的作用,把外交战略运用纳入海防战略的范畴。中国除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发展,也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也有利于世界和谐。
参考文献:
①阿尔弗莱德·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898.
②阿尔弗莱德·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898.
③Still Jr , William:《旧世界的美国海权》,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1980.
④美国海军部:《海军部长的年度报告,1913》,Washington D.C.:GPO
⑤阿尔弗莱德·马汉:《夏威夷与我们未来的海权》,《北美评论》,1894.
⑥Monger, George:《隔绝的终结:英国的外交政策(1900 -1907)》,London:T .Nelson,1963.
【关键词】:海权战略;海军力量;战略转型
一、美国海权战略的形成与实践
“海权”的英文是“sea power”,其最早来源于美国海军史学家阿爾弗莱德·马汉的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马汉在他的海权理论里提到了海权的三个环节:产品、海运、殖民地。由于海外贸易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财富,因此海洋国家都在竞相获得更多殖民地,以给本国的货物寻找更多新的销路,给本国舰船取得更多活动场所,使本国更加繁荣昌盛①。虽说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海外贸易,然而可用的海外贸易额度是有限的,因此产生竞争。马汉在其著作中解释到,“海权的历史从其广义上来说,涉及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者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但是主要是一部军事史”②。因此他认为海军力量是获得制海权、确保国家安全、贸易繁荣的重要条件。马汉以巴拿马运河为例,他认为该运河通航后,将形成一条直达远东的通道,势必会吸引欧洲列强将战舰驶向加勒比地区,因此美国的海岸将很容易受到侵犯。为了美国利益,必须由一支舰队来实现对美国近海的控制。
由此可见,马汉的海权论是以发展对外贸易为出发点,以发展强有力的海军控制海洋来达到使美国强大的目标的。20世纪初,美国海军机构官员、海员增多,美国终于开始将该理论付诸实践。
一是加快海军军舰建设。1890年,美国国会首次授权建造3艘战列舰,这代表着美国正步入大国海军竞争行列。到一战前夕,美国已建成39艘战列舰,排水量已从1万吨发展到近3万吨,造价也增至1400多万美元。1889年,美国海军排名世界第12位,而1907年则上升为第2,仅次于英国③。
二是变革海军管理体制。1892年,海军部改进了八大部门之间职责分配模糊和不合理的状况,由各部门有才干的高官组成常委会,建议和讨论新舰船的设计和建设。1910年,在海军部机构重组中,海军部长梅耶采将海军部根据职能划为四部门,并新设立一个海军部长副官职位负责协调各部门。此外海军部还通过加大宣传、提高待遇等措施来壮大海军队伍,同时进行了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来提供技术支持。至一战前夕,美国拥有的现役海军军官人数达到3635人,士兵人数达到了51500人④。而管理体制的不断跟进和完善,保证了海军部的良好运转,也体现了海洋战略的强大生命力。美国通过对海权战略的实践,一跃成为了领先世界的经济强国、海权强国。
二、美国海权战略成功的原因
美国从陆权大国迅速转为海权大国,其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对于美国的海权战略的成功,究其原因,大概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对于19世纪晚期的美国而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内市场很快饱和,而商业扩张终究会冲破国界。此时歐洲国家正加紧瓜分世界,而美国抓住机遇,迅速成为海权大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入到了列强瓜分世界的过程中,为美国下一步发展占据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其次,在实施海权战略方面,由近及远,策略得当。在全球扩展中,美国首先瞄准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通过夺取巴拿马运河,将该区域控制住,确保国家安全不受影响后才向其它海域扩展。在美国控制了“拉美后院”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要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都会存在不可逾越的地理障碍。反之,美国在巩固了自身地位后,将自己的海洋势力充分扩展到全球。美国正是凭扩张策略得当,才能迅速走向海权强国。
最后,营造出有利的国际环境。随着列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关系复杂化,美国在外交上选择靠拢英国,孤立德国的方针。1894年,马汉在《北美评论》上就发表文章论证了英美联合的种种可能性。马汉认为,正是英国的海军牵制了欧洲的其他竞争对手,使这些国家不能更多地干涉美国的事务⑤。1901年,英国皇家海军大臣赛尔伯恩勋爵也说过:“如果可能的话,我将永远避免和美国发生争执……美国人可能会建立和我们一样强大的甚至是超过我们的海军力量⑥。”美国选择靠拢英国是明智的,因为英国在当时仍然是最强的海权国家,双方存在很大的共同利益基础,两国的地缘政治都适合于发展海洋战略,两国都需要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从而为美国海权战略的实施营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美国海权战略之与大国崛起的启示
毫无疑问,美国的海权战略实施是其成为当今世界强国的原因之一。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在历史上失去了同等的发展机遇,但是并不代表中国就无法追上世界的脚步。同样是世界大国,美国依靠海洋的崛起应有些经验教训值得中国注意。
第一,面向海洋发展是近现代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今的中国也面临着20世纪初美国的相似情况,即都是陆权大国和经济大国,都需要完成从陆权大国向海权大国的战略转型。我国要完成这种战略转型,首先是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海权建设对中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海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和海洋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海权建设与海洋开发。其次,海权建设的核心是加强海军建设。美国海权大国的地位正是其强大的海军赋予的,没有强大的海军作后盾,那国家主权和利益也就难以保证。
第二,陆权是海权的前提和保障,海权是陆权的延伸和拓展,兼具陆权与海权,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19世纪末以前,美国已逐步成为一个陆权大国,并且为之后发展海权奠定基础。在陆权的基础上,美国通过海权使自己真正成为了世界性强国。在如今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想崛起为一个世界强国,必须兼具陆权和海权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中国发展海权是为了和平发展及自身安全。美国逐渐成为海权大国,是为了向全球扩张,以建立霸权。中国不会走这样的老路。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及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戒心与日俱增,中国的海防正受到挑战和威胁。此种情况下,中国应一方面加大海军建设,提高海权战略威慑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非军事手段的作用,把外交战略运用纳入海防战略的范畴。中国除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发展,也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也有利于世界和谐。
参考文献:
①阿尔弗莱德·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898.
②阿尔弗莱德·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898.
③Still Jr , William:《旧世界的美国海权》,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1980.
④美国海军部:《海军部长的年度报告,1913》,Washington D.C.:GPO
⑤阿尔弗莱德·马汉:《夏威夷与我们未来的海权》,《北美评论》,1894.
⑥Monger, George:《隔绝的终结:英国的外交政策(1900 -1907)》,London:T .Nelson,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