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表,这个镌刻时间的艺术,在方寸之间蕴含了太多魅力。它汇聚着世代艺术家们丰富的灵感以及能工巧匠们最奇特的打磨锻造。透过它,那些时间流逝的新奇,在微妙间传递出非凡的理念、绝美的设计以及卓越的工艺。钟表发展至今,不再是简单的计时工具。关于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钟表文化也被浓缩在这只表中,包罗万象。
为此,作为中国钟表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周刊媒体,《北京青年》周刊自2007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多届“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以及多项钟表文化活动。今年,第五届“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再次博得众彩。《北京青年》周刊期望这项活动能展现最具代表性的钟表文化人物和事件,不但可以给钟表业界、媒体及腕表爱好收藏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向大众提供一个了解钟表文化的平台。
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颁奖盛典中,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乔世怀,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李淼,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雷声,电视剧《北京青年》著名演员张俪、任重等政界、体育界、文化界人士,以及众多国际钟表品牌代表,与三百余位贵宾共同出席了活动,并见证了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揭晓的全过程。
工艺篇:顶级修复 让古老钟表再现活力
当晚的第一个大奖开奖前,作为颁奖嘉宾的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乔世怀感言,能获得“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的人一定是热爱钟表,长期从事钟表事业,有执著精神的人。而颁奖嘉宾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雷声同样表示:花剑训练与制表有异曲同工之处,都需艰苦执著的练习,所以热爱最重要,否则难以坚持到完美!接着,大奖开启,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津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奖杯,获得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工艺篇奖项。
王津激动地说:“此时此刻,我想用三个词来表达我的心情。首先是感谢,感谢《北京青年》周刊举办这次活动,并给予我如此殊荣。第二个词是自豪。我非常自豪在人生的韶华之年,来到故宫博物院,并在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这片沃土中成长。经过第一代文物钟表研究与修复技术传承人徐文磷老前辈和第二代传人徐芳洲、白金栋、马玉良、陈贺然四位前辈的一起努力,作为第三代传人的秦世明、齐钢与我在马玉良师傅的培养与教导下,得以不断进步,同时我还培养了第四代弟子亓昊楠,使得文物钟表修复事业得以不断延续,这些都在我人生的画屏上涂下了一抹最绚烂的色彩。第三个词是行动。我会继续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奉献给文物钟表保护事业,激情逐梦!
之后,王津还希望通过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钟表部门高级负责人乔纳森·贝茨(Jonathan Betts) 先生,让两馆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与交流,为文物钟表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传承篇:承袭钟表 一门趣味盎然的学科
第二个奖项,便是授予对钟表传承和研究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体物理学家李淼,以及著名演员任重共同揭晓。李淼说:“作为物理学家,时间就是运动。计时即周期性运动。而作为文学来讲,时间就是体验生活。”而任重则说:“说到体验,我们演员几乎天天都在体验各种角色的生活,其实时间是我们需要共勉的事,有的人戴表,未必尊重时间。相反,有的人不戴表,却很珍惜时间。”
大奖揭晓,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传承篇大奖由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钟表部门高级负责人乔纳森·贝茨(Jonathan Betts)获得。在贝茨看来,钟表学是一门学问很深又很让人着迷的学科,涉猎很广。同样,学习钟表和精密计时设备的历史也可以让人学习天文学、航海学,家具珠宝的历史以及各种文化中的时尚元素。当然,时下手表设计是一门很前卫时尚的学科。“我甚至可以说,如果你去学习计时仪器的全部知识,包括从过去的到现在的,那么你几乎可以了解到生活的全部。”贝茨还表示:“回顾以往获得此奖项的那些富有天赋的杰出专家,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荣幸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让我尤其感到高兴的是两位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馆员也和我一同在此。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兼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博物馆,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和故宫博物院就是其中声名显赫的两所博物馆。我很期望今后这两家博物馆能加强彼此的交流。”
传播篇:发展钟表 重新定义中国钟表业
最终揭晓的是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传播篇大奖,作为颁奖嘉宾的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认为,钟表文化是对“未来”与“时间”的贡献。而颁奖嘉宾著名演员张俪表示,传播正能量就像拍戏一样,从一个新人开始,到作品慢慢被人熟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奖项由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获得。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代表——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朱舜华上台领奖时谈道:“今天代表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领奖,感触良多。经历了近25年的发展,让我感受到‘中国钟表业’的不断进步和‘中国钟表文化’的重大张力。今天,我们期待给‘中国钟表业’一个新的概念。‘中国钟表业’不仅仅是中国的钟表制造业,而是包括了‘与中国相关的钟表工业、商业、媒体’,是由一切与中国相关的中外钟表人和事构成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但令中国的钟表工业获益,而且左右了近30年全球钟表工商业的巨大改变,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机会,让世界看到只要与钟表有关的产业都与中国紧密相关,互动发展。全球化,创造出目前‘50%以上瑞士手表卖给中国人、80%手表产自中国、拥有数百本钟表媒体’这独一无二的‘中国钟表文化’。”
至此,第三届北京王府井国际品牌节之 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全部揭晓,荣誉实至名归。虽然,这样一次评奖无以概括钟表界所有人的付出。但《北京青年》周刊希望以此为推动世界钟表文化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之后,在这晚的明城墙上,古墙、腕表、走秀、音乐……瞬间变身“时间秀场”。钟表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明城墙的古朴肃穆相得益彰,同时也让大家领略到古今文化碰撞之美和中西文化融合之美,再次阐释了钟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历史回顾
第一届2007年:BQ联手“时间观念”举办
获奖者: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郭福祥、香港著名钟表制作大师矫大羽、钟表大师许耀南
第二届2009年:BQ联手“亨得利”打造
获奖者:《名表》杂志主编孔繁金、腕表收藏家张又旭、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关雪玲
第三届2010年:BQ与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FHH)共同呈现
获奖者: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FHH)主席Franco Cologni、斯沃琪集团前董事会主席 Nicolas G.Hayek、制表大师许家宝
第四届2011年:BQ与王府井合作,共同打造“第二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之2011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颁奖盛典”
获奖者:“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熊松涛、瑞士国际钟表博物馆馆长路德维格?欧克林(Ludwig Oechslin)、《中国计时仪器通史》编撰组
为此,作为中国钟表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周刊媒体,《北京青年》周刊自2007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多届“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以及多项钟表文化活动。今年,第五届“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再次博得众彩。《北京青年》周刊期望这项活动能展现最具代表性的钟表文化人物和事件,不但可以给钟表业界、媒体及腕表爱好收藏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向大众提供一个了解钟表文化的平台。
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颁奖盛典中,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乔世怀,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李淼,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雷声,电视剧《北京青年》著名演员张俪、任重等政界、体育界、文化界人士,以及众多国际钟表品牌代表,与三百余位贵宾共同出席了活动,并见证了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揭晓的全过程。
工艺篇:顶级修复 让古老钟表再现活力
当晚的第一个大奖开奖前,作为颁奖嘉宾的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乔世怀感言,能获得“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的人一定是热爱钟表,长期从事钟表事业,有执著精神的人。而颁奖嘉宾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雷声同样表示:花剑训练与制表有异曲同工之处,都需艰苦执著的练习,所以热爱最重要,否则难以坚持到完美!接着,大奖开启,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津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奖杯,获得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工艺篇奖项。
王津激动地说:“此时此刻,我想用三个词来表达我的心情。首先是感谢,感谢《北京青年》周刊举办这次活动,并给予我如此殊荣。第二个词是自豪。我非常自豪在人生的韶华之年,来到故宫博物院,并在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这片沃土中成长。经过第一代文物钟表研究与修复技术传承人徐文磷老前辈和第二代传人徐芳洲、白金栋、马玉良、陈贺然四位前辈的一起努力,作为第三代传人的秦世明、齐钢与我在马玉良师傅的培养与教导下,得以不断进步,同时我还培养了第四代弟子亓昊楠,使得文物钟表修复事业得以不断延续,这些都在我人生的画屏上涂下了一抹最绚烂的色彩。第三个词是行动。我会继续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奉献给文物钟表保护事业,激情逐梦!
之后,王津还希望通过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钟表部门高级负责人乔纳森·贝茨(Jonathan Betts) 先生,让两馆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与交流,为文物钟表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传承篇:承袭钟表 一门趣味盎然的学科
第二个奖项,便是授予对钟表传承和研究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体物理学家李淼,以及著名演员任重共同揭晓。李淼说:“作为物理学家,时间就是运动。计时即周期性运动。而作为文学来讲,时间就是体验生活。”而任重则说:“说到体验,我们演员几乎天天都在体验各种角色的生活,其实时间是我们需要共勉的事,有的人戴表,未必尊重时间。相反,有的人不戴表,却很珍惜时间。”
大奖揭晓,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传承篇大奖由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钟表部门高级负责人乔纳森·贝茨(Jonathan Betts)获得。在贝茨看来,钟表学是一门学问很深又很让人着迷的学科,涉猎很广。同样,学习钟表和精密计时设备的历史也可以让人学习天文学、航海学,家具珠宝的历史以及各种文化中的时尚元素。当然,时下手表设计是一门很前卫时尚的学科。“我甚至可以说,如果你去学习计时仪器的全部知识,包括从过去的到现在的,那么你几乎可以了解到生活的全部。”贝茨还表示:“回顾以往获得此奖项的那些富有天赋的杰出专家,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荣幸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让我尤其感到高兴的是两位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馆员也和我一同在此。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兼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博物馆,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和故宫博物院就是其中声名显赫的两所博物馆。我很期望今后这两家博物馆能加强彼此的交流。”
传播篇:发展钟表 重新定义中国钟表业
最终揭晓的是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之传播篇大奖,作为颁奖嘉宾的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认为,钟表文化是对“未来”与“时间”的贡献。而颁奖嘉宾著名演员张俪表示,传播正能量就像拍戏一样,从一个新人开始,到作品慢慢被人熟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奖项由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获得。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代表——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朱舜华上台领奖时谈道:“今天代表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领奖,感触良多。经历了近25年的发展,让我感受到‘中国钟表业’的不断进步和‘中国钟表文化’的重大张力。今天,我们期待给‘中国钟表业’一个新的概念。‘中国钟表业’不仅仅是中国的钟表制造业,而是包括了‘与中国相关的钟表工业、商业、媒体’,是由一切与中国相关的中外钟表人和事构成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但令中国的钟表工业获益,而且左右了近30年全球钟表工商业的巨大改变,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机会,让世界看到只要与钟表有关的产业都与中国紧密相关,互动发展。全球化,创造出目前‘50%以上瑞士手表卖给中国人、80%手表产自中国、拥有数百本钟表媒体’这独一无二的‘中国钟表文化’。”
至此,第三届北京王府井国际品牌节之 2012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全部揭晓,荣誉实至名归。虽然,这样一次评奖无以概括钟表界所有人的付出。但《北京青年》周刊希望以此为推动世界钟表文化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之后,在这晚的明城墙上,古墙、腕表、走秀、音乐……瞬间变身“时间秀场”。钟表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明城墙的古朴肃穆相得益彰,同时也让大家领略到古今文化碰撞之美和中西文化融合之美,再次阐释了钟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历史回顾
第一届2007年:BQ联手“时间观念”举办
获奖者: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郭福祥、香港著名钟表制作大师矫大羽、钟表大师许耀南
第二届2009年:BQ联手“亨得利”打造
获奖者:《名表》杂志主编孔繁金、腕表收藏家张又旭、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关雪玲
第三届2010年:BQ与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FHH)共同呈现
获奖者: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FHH)主席Franco Cologni、斯沃琪集团前董事会主席 Nicolas G.Hayek、制表大师许家宝
第四届2011年:BQ与王府井合作,共同打造“第二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之2011BQ钟表文化贡献大奖颁奖盛典”
获奖者:“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熊松涛、瑞士国际钟表博物馆馆长路德维格?欧克林(Ludwig Oechslin)、《中国计时仪器通史》编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