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薄弱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本文将结合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简单谈一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教学措施
新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语文的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在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开展新式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讀作为语文基础课程中主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启自己的阅读之旅呢?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虽然在新课程政策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了对语文教学中有关阅读部分的教学力度,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措施,但是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教师的重视力度不足。虽然教师自身已经具有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是以基础知识、写作为主,对于阅读部分的教学大多都只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进行教学,很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致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层次不齐,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二)阅读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语文课堂本应该是开放性的,但是实际的课堂并不是开放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多局限于教材课本之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难以被激发,更没有良好地阅读习惯;(三)未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了限制,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学为主导。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都知道只有真正了解问题所在,才可以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前提,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开始阅读,阅读能力才会得以提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在长期大量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
以小学语文湘教版教材中的“风筝”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意,体会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为了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使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同学们,想必你们大家都曾放过风筝吧,你们是和谁一起玩的呢?发生过什么事呢?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身的经历,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的经历分享中得以活跃,这将有利于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在学生进行分享之后,教师:我们刚刚对自己放风筝的过程进行了回忆,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文章中的人物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进行情景式导入,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此情感的影响下会开始文章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生性好动,自律意识也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睡觉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调控课堂的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以鲁迅先生的“风筝”为例,教师在备课期间可以提前根据文章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例如:(1)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2)本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3)在学完本文后,你有了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谈论,并整理出一份本组的答案在全班进行共享。小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文章的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教师问题的设置也会帮助学生学习阅读文章的方法,在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之后,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
(三)丰富小学生的阅读内容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是阅读兴趣的激发,一是阅读方法的掌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丰富的阅读材料,有兴趣会阅读但是没有阅读内容显然并不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故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有质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师根据教材文章中的教学任务所选择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知识的了解;另一种是纯粹的课外读物,只要是符合小学生年龄段且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即可。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写了我国南方春天所特有的景色,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小学语文教材将其引入到教学之中,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进取向上,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积极、乐观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在不断的文章中体会到拥有一份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地品质。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朱自清老先生的其他优美文章,例如《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等文章,让学生去体会朱自清老先生散文集的特色之处,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仔细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要求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爱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9,(2):265.
[2]蒋莹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6.(07):64
[3]李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23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教学措施
新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语文的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在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开展新式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讀作为语文基础课程中主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启自己的阅读之旅呢?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虽然在新课程政策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了对语文教学中有关阅读部分的教学力度,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措施,但是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教师的重视力度不足。虽然教师自身已经具有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是以基础知识、写作为主,对于阅读部分的教学大多都只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进行教学,很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致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层次不齐,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二)阅读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语文课堂本应该是开放性的,但是实际的课堂并不是开放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多局限于教材课本之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难以被激发,更没有良好地阅读习惯;(三)未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了限制,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学为主导。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都知道只有真正了解问题所在,才可以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前提,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开始阅读,阅读能力才会得以提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在长期大量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
以小学语文湘教版教材中的“风筝”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意,体会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为了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使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同学们,想必你们大家都曾放过风筝吧,你们是和谁一起玩的呢?发生过什么事呢?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身的经历,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的经历分享中得以活跃,这将有利于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在学生进行分享之后,教师:我们刚刚对自己放风筝的过程进行了回忆,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文章中的人物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进行情景式导入,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此情感的影响下会开始文章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生性好动,自律意识也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睡觉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调控课堂的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以鲁迅先生的“风筝”为例,教师在备课期间可以提前根据文章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例如:(1)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2)本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3)在学完本文后,你有了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谈论,并整理出一份本组的答案在全班进行共享。小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文章的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教师问题的设置也会帮助学生学习阅读文章的方法,在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之后,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
(三)丰富小学生的阅读内容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是阅读兴趣的激发,一是阅读方法的掌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丰富的阅读材料,有兴趣会阅读但是没有阅读内容显然并不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故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有质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师根据教材文章中的教学任务所选择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知识的了解;另一种是纯粹的课外读物,只要是符合小学生年龄段且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即可。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写了我国南方春天所特有的景色,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小学语文教材将其引入到教学之中,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进取向上,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积极、乐观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在不断的文章中体会到拥有一份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地品质。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朱自清老先生的其他优美文章,例如《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等文章,让学生去体会朱自清老先生散文集的特色之处,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仔细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要求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爱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9,(2):265.
[2]蒋莹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6.(07):64
[3]李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