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MMI模型分析寒地水稻3个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给寒地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黑龙江省垦区6个寒地水稻品种(系)种植在6个不同生态点,利用AMMI模型对其营养食味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3项指标在基因型间、环境间及基因型×环境互作间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3项指标的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影响营养食味品质稳定性的主要环境气候因子是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和日均气压,穗期温度高、光照充足和少雨的
其他文献
以早籼水稻嘉935和嘉353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高温(32℃)和适温(22℃)处理,探讨了高温对水稻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籽粒粗蛋白含量和各种氨基酸组成间的关系,并结
阿拉伯木聚糖(Ax)含量是影响啤用大麦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3个二棱大麦品种,研究了籽粒灌浆期AX含量和内切木聚糖酶活性(EA)的变化动态以及施氮量、施肥期、种植密度和种植地
Priestley-Taylor(PT)参考作物蒸散(ET0)估算模式系数(a)的本地化研究,对于确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半旱地农业生产措施及精准灌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FAO(1998)推荐的Penman-Mont
为明确干旱胁迫对小麦穗部花前同化物合成和转运的影响,选用旱地品种西农928和水分敏感品种郑引1号,通过14CO2标记技术研究了水分亏缺下穗部光合特性及穗部花前同化物的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