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未来通信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阅读通信文献的能力、必要的英文学术及技术交流能力,通信英语课程能够培养学生以英语为辅助工具快速且准确地获取最新专业知识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能力。作者针对通信英语教学的特点与现状,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将建构理论合理地运用到课程的教改中来,主要侧重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通信专业英语教学 建构理论 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通信相关产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未来十年,中国通信业将引领世界通信行业的发展,因此通信行业对精通专业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另外,为了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经典通信的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各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通信英语课程,以顺应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我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将构建理论引入课程改革的方案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通信英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学中,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前者受到师生的广泛重视,而后者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待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大多数院校中,该课程开课时间为毕业年,且为考查课,因此学时较少,一般为30学时。而通信英语与其他课程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通信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现有的课程体系在两者相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教师很难将课程内容系统的展现。另外,高质量教材比较匮乏,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所选教材应充分体现专业英语的发展及特点。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仍然延续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法,即固定的单词讲解 课文翻译模式,即使能够将文章翻译成中文也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专业知识的高难度与对英语基础的高要求加大了专业英语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
二、基于建构理论的通信英语教学探索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建构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
可以看出,建构理论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与交互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我在通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借鉴构建理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英语基础水平做好授课计划
由于本门课程的课时较少,在此情况下又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考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的难度过高或者过低都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教材时不能一味地追求信息量大、知识性强,而应该把握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及专业技术水平,可以选择一些在以往的专业课中已学过的技术知识,锻炼学生将英语文献翻译与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入一些通信技术的新兴技术理论,使得学生不仅可以追踪前沿通信技术,而且激发学习热情。
(二)采用建构理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与建构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被称为“支架式教学”。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做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比如将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在课外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相关的英文素材提炼总结成小短文。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比如将总结好的小短文在课堂前10分钟由学生以口语的形式表述出来,将学生引入这一情境中来。
(3)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比如针对单元主题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在课堂上设立演讲和讨论环节,要求尽量用英文陈述和讨论,同时用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这一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与文献检索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比如对于教材中的某些重点单元,采用竞赛方式,学生自由分组,分别对相关单元进行缩写改编,并在课堂上宣读,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评出优胜者。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的贡献;③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情况。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检测方式之一,严格而又灵活的考核方式,既不会脱离教材,又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达到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目的。目前,我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大作业综合计分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随堂练习时学生的专业英语翻译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专业词汇的运用能力,以及每次课的效果评价。期末大作业可以随堂进行或者课外完成。在实际教学中,课外完成效果不是很理想,一般随堂考查可以带字典,但是不允许相互讨论。
三、结语
通信英语教学既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又不同于专业课教学,本文借助建构理论,积极探索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给任课老师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师生之间的配合达到最佳,这要求任课老师把专业和教学对象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7).
[2]李霞,杨英杰.电子与通信专业英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黄晔,敬志红.大学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9).
[4]马海华.通信、电子类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4).
[5]柯芳美.浅谈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0,(4).
关键词: 通信专业英语教学 建构理论 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通信相关产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未来十年,中国通信业将引领世界通信行业的发展,因此通信行业对精通专业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另外,为了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经典通信的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各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通信英语课程,以顺应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我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将构建理论引入课程改革的方案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通信英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学中,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前者受到师生的广泛重视,而后者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待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大多数院校中,该课程开课时间为毕业年,且为考查课,因此学时较少,一般为30学时。而通信英语与其他课程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通信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现有的课程体系在两者相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教师很难将课程内容系统的展现。另外,高质量教材比较匮乏,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所选教材应充分体现专业英语的发展及特点。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仍然延续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法,即固定的单词讲解 课文翻译模式,即使能够将文章翻译成中文也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专业知识的高难度与对英语基础的高要求加大了专业英语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
二、基于建构理论的通信英语教学探索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建构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
可以看出,建构理论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与交互性。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我在通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借鉴构建理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英语基础水平做好授课计划
由于本门课程的课时较少,在此情况下又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考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的难度过高或者过低都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教材时不能一味地追求信息量大、知识性强,而应该把握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及专业技术水平,可以选择一些在以往的专业课中已学过的技术知识,锻炼学生将英语文献翻译与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入一些通信技术的新兴技术理论,使得学生不仅可以追踪前沿通信技术,而且激发学习热情。
(二)采用建构理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与建构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被称为“支架式教学”。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做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比如将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在课外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相关的英文素材提炼总结成小短文。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比如将总结好的小短文在课堂前10分钟由学生以口语的形式表述出来,将学生引入这一情境中来。
(3)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比如针对单元主题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在课堂上设立演讲和讨论环节,要求尽量用英文陈述和讨论,同时用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这一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与文献检索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比如对于教材中的某些重点单元,采用竞赛方式,学生自由分组,分别对相关单元进行缩写改编,并在课堂上宣读,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评出优胜者。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的贡献;③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情况。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检测方式之一,严格而又灵活的考核方式,既不会脱离教材,又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达到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目的。目前,我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大作业综合计分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随堂练习时学生的专业英语翻译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专业词汇的运用能力,以及每次课的效果评价。期末大作业可以随堂进行或者课外完成。在实际教学中,课外完成效果不是很理想,一般随堂考查可以带字典,但是不允许相互讨论。
三、结语
通信英语教学既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又不同于专业课教学,本文借助建构理论,积极探索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给任课老师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师生之间的配合达到最佳,这要求任课老师把专业和教学对象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7).
[2]李霞,杨英杰.电子与通信专业英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黄晔,敬志红.大学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9).
[4]马海华.通信、电子类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4).
[5]柯芳美.浅谈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