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对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探讨,提出“创设民主氛围,唤醒创新意识;遵循教学规律,在发散思维中创新;加大实验的探索和设计,在探究中创新”的观点,努力在物理教学中找回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条件和基础。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唤醒 重组
目前,在大多数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思想上的惯性,残留头脑中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不能立即消除,一般多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做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民主氛围,唤醒创新意识
“创造力人皆有之。”中学物理教学迫切需要一种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教育民主氛围,一种轻松活泼的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教学气氛。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但研究性学习却改变了这一格局,学生是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学习内容的实践者,而教师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习者,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为“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关系变成一种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借电脑模拟、投影刻画、实物调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识事物、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只有创设了民主的氛围,允许思维多元化的合理存在,宽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才能培养敢为人先的勇气,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遵循教学规律,在发散思维中创新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一些物理现象、物理实验,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与预测;某些综合性大、思维过程复杂的习题也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直觉猜测,再求解,能够培养思维的跨越性。以习题教学为例,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可以有效地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连动性。
案例:(过程开放、演绎、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辆小客车从静止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末的速度为8m/s,那么,求它在第4s内的位移大小的解法可能有多少种?
法1:由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得△SⅣ=v3t+at2=7m
法2:由△SⅣ=s4-s3=7m
法3:由sⅠ:sⅡ:sⅢ:sⅣ: …=1:3:5:7: …(2n-1)得sⅠ=1m,sⅣ=7,sⅠ=7m
法4:sⅣ=t=(v1+v4)×t=7m
法5:由vt2-v02=2as,推得sⅣ=(v42-v32)/2a=7m
法6:由v-t图得sⅣ=(v3+v4)×△t=7m
一题多解就是要求扩展思路,选用不同的物理规律按不同的途径去处理同一物理问题,使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大实验的探索和设计,在探究中创新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实验教学目标,端正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把一部分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下放给学生作为随堂实验独立完成;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把实验教学扩展到课外,不局限于课本要求。教师还可通过努力,把教材内容甚至课后习题配上设计性实验。比如在《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教学中,运用电脑三维动画模拟,合作实验,引导学生研究。
1.运用三维动画模似,观察线圈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哪些边切割磁感线?前半圈和后半圈切割磁感线方向有什么不同?
2.三个同学为一个小组,一个同学手拿自制线圈模拟,另外两个同学结合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大小、方向。通过“生生互动、相互协作”,结合实验和电脑模似,不仅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尊重实验的科学思想,启迪创新思维。
学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当前物理学科面对高考升学率的巨大压力,省略或舍弃了许多妨碍这些追求的东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找回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所必需的条件和基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唤醒 重组
目前,在大多数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思想上的惯性,残留头脑中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不能立即消除,一般多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做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民主氛围,唤醒创新意识
“创造力人皆有之。”中学物理教学迫切需要一种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教育民主氛围,一种轻松活泼的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教学气氛。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但研究性学习却改变了这一格局,学生是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学习内容的实践者,而教师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习者,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为“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关系变成一种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借电脑模拟、投影刻画、实物调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识事物、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只有创设了民主的氛围,允许思维多元化的合理存在,宽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才能培养敢为人先的勇气,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遵循教学规律,在发散思维中创新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一些物理现象、物理实验,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与预测;某些综合性大、思维过程复杂的习题也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直觉猜测,再求解,能够培养思维的跨越性。以习题教学为例,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可以有效地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连动性。
案例:(过程开放、演绎、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辆小客车从静止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末的速度为8m/s,那么,求它在第4s内的位移大小的解法可能有多少种?
法1:由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得△SⅣ=v3t+at2=7m
法2:由△SⅣ=s4-s3=7m
法3:由sⅠ:sⅡ:sⅢ:sⅣ: …=1:3:5:7: …(2n-1)得sⅠ=1m,sⅣ=7,sⅠ=7m
法4:sⅣ=t=(v1+v4)×t=7m
法5:由vt2-v02=2as,推得sⅣ=(v42-v32)/2a=7m
法6:由v-t图得sⅣ=(v3+v4)×△t=7m
一题多解就是要求扩展思路,选用不同的物理规律按不同的途径去处理同一物理问题,使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大实验的探索和设计,在探究中创新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实验教学目标,端正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把一部分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下放给学生作为随堂实验独立完成;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把实验教学扩展到课外,不局限于课本要求。教师还可通过努力,把教材内容甚至课后习题配上设计性实验。比如在《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教学中,运用电脑三维动画模拟,合作实验,引导学生研究。
1.运用三维动画模似,观察线圈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哪些边切割磁感线?前半圈和后半圈切割磁感线方向有什么不同?
2.三个同学为一个小组,一个同学手拿自制线圈模拟,另外两个同学结合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大小、方向。通过“生生互动、相互协作”,结合实验和电脑模似,不仅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尊重实验的科学思想,启迪创新思维。
学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当前物理学科面对高考升学率的巨大压力,省略或舍弃了许多妨碍这些追求的东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找回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所必需的条件和基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