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藻酸双脂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脂通脉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降脂通脉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 降脂通脉汤 冠心病心绞痛 高脂血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46
降脂通脉汤具有益气通络、化瘀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血脂测定均高于临床正常范围。随机分为降脂通脉组(治疗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5岁,平均病程7.2年,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1岁,平均病程6.9年,其中稳定性心绞痛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西医参照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与辩证分型标准按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确定中医胸痹心痛诊断标准及心气虚兼痰浊阻闭证型。两组心绞痛类型、轻重程度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疾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肝肾功能障碍等。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mg/次,2次/日,藻酸双脂钠片100mg/次,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疗法基础上加服降脂通脉汤剂,每日1剂,150mL/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以6周为1疗程,6周后评定疗效。
观察指标:用药前后患者均检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临床症状。
疗效判断标准: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断参照1979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判定:①显效:原有症状消失;②有效:原有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原有症状无好转。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 果
心绞痛变化,见表1。
心电图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改变情况
组别 例数 服药前 服药后
治疗组 35 3.93±0.59 2.52±0.50
对照组 35 3.94±0.56 3.23±0.43
注:组内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血脂变化情况,见表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麻痹、心痛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即胸中宗气虚损,不能温运血脉;实为痰浊淤血痹阻心脉,络脉瘀阻,绌急而痛[3]。治当补益心气,化痰通脉为主要治法。自拟降脂通脉汤:瓜蒌15g,薤白10g,桂枝10g,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5g,元胡10g,人参10g,黄芪20g,郁金10g,上述诸药为1日剂量,由制剂室加工浓缩成水剂,150ml/袋,服法为150ml/次,每日3次。该方以人参、黄芪补益心气,使气旺血行,心脉自通;桂枝温通血脉,瓜蒌、薤白、菖蒲、远志宽胸化痰降浊;半夏、茯苓、陈皮健脾理气,化痰除湿;丹参、郁金、元胡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诸药配伍,补气化痰,通络止痛,标本兼顾,气血畅达,胸痹心痛自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抗心肌缺血缺氧、扩张冠状动脉、提高缺血心肌电稳定性[4]。黄芪能改善心肌代谢、降低能量消耗、维持氧的供求平衡、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5]。瓜蒌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丹参可缓解冠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6]。
降脂通脉汤具有益气通络、化痰止痛作用,经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可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明显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高组织器官的血氧灌注量,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尤其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1993:41-45.
3 吴以岭.络病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8.
4 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5-261.
5 韩玲,陈可冀.黄芪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物学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234-236.
6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95-600
关键词 降脂通脉汤 冠心病心绞痛 高脂血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46
降脂通脉汤具有益气通络、化瘀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血脂测定均高于临床正常范围。随机分为降脂通脉组(治疗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5岁,平均病程7.2年,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1岁,平均病程6.9年,其中稳定性心绞痛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西医参照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与辩证分型标准按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确定中医胸痹心痛诊断标准及心气虚兼痰浊阻闭证型。两组心绞痛类型、轻重程度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疾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肝肾功能障碍等。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mg/次,2次/日,藻酸双脂钠片100mg/次,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疗法基础上加服降脂通脉汤剂,每日1剂,150mL/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以6周为1疗程,6周后评定疗效。
观察指标:用药前后患者均检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临床症状。
疗效判断标准: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断参照1979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判定:①显效:原有症状消失;②有效:原有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原有症状无好转。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 果
心绞痛变化,见表1。
心电图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改变情况
组别 例数 服药前 服药后
治疗组 35 3.93±0.59 2.52±0.50
对照组 35 3.94±0.56 3.23±0.43
注:组内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血脂变化情况,见表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麻痹、心痛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即胸中宗气虚损,不能温运血脉;实为痰浊淤血痹阻心脉,络脉瘀阻,绌急而痛[3]。治当补益心气,化痰通脉为主要治法。自拟降脂通脉汤:瓜蒌15g,薤白10g,桂枝10g,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5g,元胡10g,人参10g,黄芪20g,郁金10g,上述诸药为1日剂量,由制剂室加工浓缩成水剂,150ml/袋,服法为150ml/次,每日3次。该方以人参、黄芪补益心气,使气旺血行,心脉自通;桂枝温通血脉,瓜蒌、薤白、菖蒲、远志宽胸化痰降浊;半夏、茯苓、陈皮健脾理气,化痰除湿;丹参、郁金、元胡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诸药配伍,补气化痰,通络止痛,标本兼顾,气血畅达,胸痹心痛自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抗心肌缺血缺氧、扩张冠状动脉、提高缺血心肌电稳定性[4]。黄芪能改善心肌代谢、降低能量消耗、维持氧的供求平衡、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5]。瓜蒌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丹参可缓解冠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6]。
降脂通脉汤具有益气通络、化痰止痛作用,经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可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明显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高组织器官的血氧灌注量,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尤其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1993:41-45.
3 吴以岭.络病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8.
4 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5-261.
5 韩玲,陈可冀.黄芪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物学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234-236.
6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