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笔法不寻常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的印象性新闻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寻常意义上的新闻。记者采用双线展开,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两线交织,将情、景、事融为一体,发现了平静生活掩盖下奔突的火山,发现了参观者(同时也是作者)心灵情感深处掀起的风暴,而对残暴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呼唤,也就裹挟在风暴中。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结构方面
  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二、细节方面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三、语言方面
  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
  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还有用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总而言之,记者罗森塔尔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从最为平常的写作技巧入手,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别具匠心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反差,字里行间灌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从而使文本产生出巨大的张力。
其他文献
2021智博会,汽车是一个主角,其中仅中央大厅(综合展区)就展出了13台汽车,包括长安、吉利、金康塞力斯等品牌。  除了各种轿车、卡车甚至特种车,我们还在智博会上见到了不少与汽车息息相关的应用场景,汽车上搭载的“黑科技”也越来越多。  众多与车有关的智能化展示背后,我们得以窥见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4个关键词。  智能化:引領高质量发展Intelligence: Leading HighQual
期刊
近年来,重庆清晰地规划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展路径。  作为智能化的承载实体,“芯屏器核网”不仅构筑起了智能时代最坚实的地基,更是最核心与最紧迫的产业发展方向。  伴随着智博会的举行,当我们见到一件件新产品、一项项新成果时,对“芯屏器核网”的认知也更加生动具体。它们不是孤立的产品,而是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伙伴”,正在搭建一条智能化全产业链之路。这条路,通往“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美好未来。 
期刊
1939年5月1日,一张汇款单通过中国银行从新加坡汇到重庆机房街70号,收款人写着由董必武转汤文毅。  1939年7月25日,设在重庆的战时儿童保育会总会,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林伯渠汇款8118元,并请林伯渠转交给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  1941年7月25日,一位重庆爱国人士通过中国银行匿名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伍云甫汇款5000元。  ……  这些特殊时期留存下来的珍贵老票据,来自金融票据文献收藏
期刊
8月23日,2021中國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重大项目招商签约活动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智博会作为智能科技成果发布和展示的国际化平台,已成功举办三次,为国内外资本和智能化项目搭建了携手合作的桥梁,累计促成1000余项合作。  2021智博会重庆共签约重大项目92个、合同投资总额2524亿元。其中,智能制造类项目32个、投资额1016亿元,数字经济类项目20个、投资额428亿元,科技类项目17个、
第七届“爱·重庆”微电影大赛9月正式拉开帷幕,现正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优秀微电影作品和剧本。  本届“爱·重庆”微电影大赛参赛作品主要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突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讲述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故事。  本次大赛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委网信办、重庆市文明办主办,今日重庆杂志社、
今年7月28日,重庆五里坡申遗项目正式通过审议,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是继武隆和南川金佛山后,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无独有偶,也是在7月28日,“沉寂”多年的十八梯当晚启动亮灯仪式。重焕光彩的十八梯,为山城迷人的夜色再添一道风景。  一个是大自然赐予重庆的珍贵礼物,一个是能工巧匠复活的城市文脉,五里坡与十八梯的“相遇”,让我们望见了山、看见了水、记住了乡愁。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街头所见  (1945年9月14日下午,重庆)  何其芳  话说有一天,天下着雨。  许多人在公共汽车里挤。  一个穿蓝布短褂的“下等人”  居然挤拢了一位绅士的身边。  这位绅士怕挨脏了他的西服  又要花一笔钱送进洗染店,  赶快用雨伞来隔在他们中间。  伞上的雨水往下滴,往下滴,  滴在那个“下等人”的脚上像眼泪。  呵,难道是我自己想哭泣!  我刚来自另外一个地方,  那里农民可以叫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作为中新两国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全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