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现代测绘技术不仅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人们的经济和生活提供了各种信息,也为工程测量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和图形。本文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及改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测绘;技术;工程管理;运用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工程测量的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RS(遥感技术)和3S合成技术,GPS,GIS(地理信息技术)等有了飞跃的进步,这些高科技的技艺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现代测绘科学的现状,影响其发展的方向,现代测绘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高、精、尖的信息产业。
1 现代测绘技术
1.1数字化成图技术。现代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成图技术,这种技术一改以往的作图方式,提高了测量准确性。传统的作图方式比较费时费力,需要处理很多数据信息,这种方式难以满足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不适应当今时代城市建设。而数字化成图技术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因此被广泛使用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中,成为了工程测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着发展的需求,逐渐衍生出许多其他儀器,例如绘图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仪器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则产生出一套完善的工作系统,系统不但可以提供工作人员需要的图纸,并且还能满足其他需求,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设计自动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工程测量技术的又一进步,遥感技术的探索运用了物体不停吸收、反射的原理,其本质是传感手段。遥感技术参与工程测量,主要运用几何形态、相关的物理特性以及位置等相关指标来进行分析。这种技术方便了工程测量,具有远距离识别物体的功能,促进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1.3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当今时代科技上的重大突破,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三维速度和三维坐标的定位技术。这种技术因其可以模拟实物而被陆地、航天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时效。其中陆地主要应用在大气物理观测、地壳运动检测等领域,航天领域主要应用在为飞机导航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完善,GPS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很多种类的GPS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当中,使用范围也遍布世界各地。GPs技术是卫星和通信相结合发展的成果,是一种利用卫星导航仪进行实时测距的新兴技术,该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具有保密性、功能超多、需要观测的时间很短、操作方法简单、数据精准、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等诸多优点,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RTK技术:该技术是在GPS技术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具有以下特点:(1)不需要布置许多数量的控制点,只需要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2)可利用专业的测图软件快速地生成电子地图;(3)还可以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放样;所以,该技术已经在房地产测绘,数字化测图,地籍以及施工放样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测绘技术的具体实践与应用
测绘技术在具体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应用在高程控制测量和平面控制测量两个方面。
2.1在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实践与应用。在工程测量过程中,一般要每隔一定的距离就设置高程控制点。相邻高程控制点还要设置水准路线,之后由各条水准路线构成网形就是高程控制网。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高程测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起完整的高程控制网。在设计高程控制网的时候,一般要运用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控制的方法来进行设置。所谓采用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控制方法,主要在测量过程中要根据后前前后的原则来对每一站进行观测。在工程测量中一般要用自动安平水准仪顺时针观测,然后再利用微倾水准仪逆时针观测。二是进行计算。在这个阶段是要计算视距和高差。在计算视距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公式来进行计算。在计算高差的时候要高度重视误差,严格限制两次高差计算结果的误差。针对两次高差误差大于5mm的情形,必须要认真找出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要求。三是要进行检核。在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水准检核。在水准检查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闭合差。当闭合差超过一定界限的时候要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在工程测量过程中闭合差不超过容许值的时候,误差产生的机会将会是均等的。
2.2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实践与应用。平面控制测量因其自身的特点在工程测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平面控制测量掌握着所有工程建设的资料,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开展和质量。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的是交会法定点、导线测量以及三角测量等手段来进行测量,主要是通过在测量区域内构建出一系列的如四边形、三角形、中点多边形以及折线形等平面控制网来进行测量。在这几种图形之中三角形应用最为普遍。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对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进行精确控制。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坚持分级布网、逐级控制、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进行测量,只有坚持这三个原则才能真正科学高效的控制。
3 改进策略
虽然我国的工程测量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测绘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工程测量中。因此,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3.1提高实时性。提高实时性可以让管理人员及时获取信息并高效的做出科学决策,有利于工程测量的发展,因此,测绘技术要想获得更大的突破需要提高测绘技术的实时性。目前,采用的是内页电脑来进行数据传输和流通,这种技术虽然能够达到测量的基本目标,但是实时性却不强,阻碍了工程的开展。基于此,可以通过提高内页电脑的时效性、准确性等方式最终提高内页电脑的性能,这种改进策略能够让工作人员得到快速、准确的数据。
3.2保证地下数据信息的获得。如果说地上平面数据是控制工程建设的前提,那么,地下数据信息的获得就是保证工程开展的基础,总之,工程建设离不开地上平面数据和地下数据信息。我国地下数据信息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平面测量法得来的,这种方法只是能够获得一些基本数据,对于工程整体目标的实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改进获得地下数据信息的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为了保证地下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在进行平面测量方法之前可以先采用支导线进行计算,针对测量物的形态进行高精度的设计。其次,要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案和使用高性能的设备,科学的审计方案能够保证测量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高性能的设备则能够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最后,要选择科学高效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的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处理数据,还要实时检测地下数据。
3.3保证水下数据信息的获得。工程测量不仅要获取地上、地下数据信息,有时还需要获取水下数据信息。由于我国这方面起步较晚,至今没有专门的技术和设备,但是有些工程却需要获取水下数据信息。我国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的是将实时动态差分法和测探仪相结合的观测方法,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另外一种是利用GPS和导航软件对被测量船只进行定位,然后测量船到达指定位置来实现对水下数据的有效监控,在测量过程中还可以通过RTK等技术计算出平面坐标,从而最终实现测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是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一大进步。虽然我国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我国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而全面提升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让其更加满足当代城市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军,侯林文.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研究[J].沙棘(科教纵横),2010(6):46-47.
【关键词】 测绘;技术;工程管理;运用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工程测量的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RS(遥感技术)和3S合成技术,GPS,GIS(地理信息技术)等有了飞跃的进步,这些高科技的技艺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现代测绘科学的现状,影响其发展的方向,现代测绘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高、精、尖的信息产业。
1 现代测绘技术
1.1数字化成图技术。现代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成图技术,这种技术一改以往的作图方式,提高了测量准确性。传统的作图方式比较费时费力,需要处理很多数据信息,这种方式难以满足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不适应当今时代城市建设。而数字化成图技术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因此被广泛使用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中,成为了工程测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着发展的需求,逐渐衍生出许多其他儀器,例如绘图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仪器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则产生出一套完善的工作系统,系统不但可以提供工作人员需要的图纸,并且还能满足其他需求,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设计自动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工程测量技术的又一进步,遥感技术的探索运用了物体不停吸收、反射的原理,其本质是传感手段。遥感技术参与工程测量,主要运用几何形态、相关的物理特性以及位置等相关指标来进行分析。这种技术方便了工程测量,具有远距离识别物体的功能,促进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1.3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当今时代科技上的重大突破,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三维速度和三维坐标的定位技术。这种技术因其可以模拟实物而被陆地、航天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时效。其中陆地主要应用在大气物理观测、地壳运动检测等领域,航天领域主要应用在为飞机导航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完善,GPS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很多种类的GPS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当中,使用范围也遍布世界各地。GPs技术是卫星和通信相结合发展的成果,是一种利用卫星导航仪进行实时测距的新兴技术,该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具有保密性、功能超多、需要观测的时间很短、操作方法简单、数据精准、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等诸多优点,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RTK技术:该技术是在GPS技术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具有以下特点:(1)不需要布置许多数量的控制点,只需要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2)可利用专业的测图软件快速地生成电子地图;(3)还可以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放样;所以,该技术已经在房地产测绘,数字化测图,地籍以及施工放样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测绘技术的具体实践与应用
测绘技术在具体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应用在高程控制测量和平面控制测量两个方面。
2.1在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实践与应用。在工程测量过程中,一般要每隔一定的距离就设置高程控制点。相邻高程控制点还要设置水准路线,之后由各条水准路线构成网形就是高程控制网。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高程测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起完整的高程控制网。在设计高程控制网的时候,一般要运用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控制的方法来进行设置。所谓采用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控制方法,主要在测量过程中要根据后前前后的原则来对每一站进行观测。在工程测量中一般要用自动安平水准仪顺时针观测,然后再利用微倾水准仪逆时针观测。二是进行计算。在这个阶段是要计算视距和高差。在计算视距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公式来进行计算。在计算高差的时候要高度重视误差,严格限制两次高差计算结果的误差。针对两次高差误差大于5mm的情形,必须要认真找出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要求。三是要进行检核。在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水准检核。在水准检查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闭合差。当闭合差超过一定界限的时候要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在工程测量过程中闭合差不超过容许值的时候,误差产生的机会将会是均等的。
2.2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实践与应用。平面控制测量因其自身的特点在工程测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平面控制测量掌握着所有工程建设的资料,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开展和质量。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的是交会法定点、导线测量以及三角测量等手段来进行测量,主要是通过在测量区域内构建出一系列的如四边形、三角形、中点多边形以及折线形等平面控制网来进行测量。在这几种图形之中三角形应用最为普遍。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对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进行精确控制。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坚持分级布网、逐级控制、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进行测量,只有坚持这三个原则才能真正科学高效的控制。
3 改进策略
虽然我国的工程测量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测绘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工程测量中。因此,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3.1提高实时性。提高实时性可以让管理人员及时获取信息并高效的做出科学决策,有利于工程测量的发展,因此,测绘技术要想获得更大的突破需要提高测绘技术的实时性。目前,采用的是内页电脑来进行数据传输和流通,这种技术虽然能够达到测量的基本目标,但是实时性却不强,阻碍了工程的开展。基于此,可以通过提高内页电脑的时效性、准确性等方式最终提高内页电脑的性能,这种改进策略能够让工作人员得到快速、准确的数据。
3.2保证地下数据信息的获得。如果说地上平面数据是控制工程建设的前提,那么,地下数据信息的获得就是保证工程开展的基础,总之,工程建设离不开地上平面数据和地下数据信息。我国地下数据信息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平面测量法得来的,这种方法只是能够获得一些基本数据,对于工程整体目标的实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改进获得地下数据信息的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为了保证地下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在进行平面测量方法之前可以先采用支导线进行计算,针对测量物的形态进行高精度的设计。其次,要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案和使用高性能的设备,科学的审计方案能够保证测量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高性能的设备则能够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最后,要选择科学高效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的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处理数据,还要实时检测地下数据。
3.3保证水下数据信息的获得。工程测量不仅要获取地上、地下数据信息,有时还需要获取水下数据信息。由于我国这方面起步较晚,至今没有专门的技术和设备,但是有些工程却需要获取水下数据信息。我国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的是将实时动态差分法和测探仪相结合的观测方法,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另外一种是利用GPS和导航软件对被测量船只进行定位,然后测量船到达指定位置来实现对水下数据的有效监控,在测量过程中还可以通过RTK等技术计算出平面坐标,从而最终实现测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是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一大进步。虽然我国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我国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而全面提升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让其更加满足当代城市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军,侯林文.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研究[J].沙棘(科教纵横),2010(6):46-47.